APP下载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2014-03-24王巨鹏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髋内髓内股骨

王巨鹏

天津市西青区西青医院骨二科 天津 300380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王巨鹏

天津市西青区西青医院骨二科 天津 300380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治疗153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年龄76岁,93%合并内科疾病。其中骨牵引治疗80例,手术治疗73例。在手术治疗中,动力髋螺钉(DHS)固定40例,Gamma钉和PFNA固定33例。结果:骨牵引和手术治疗组骨折均愈合,无不愈合及死亡病例。骨牵引治疗中,住院时间平均为6周。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5周,3例发生髋内翻。关节功能:正常者34例,轻度受限、跛行者33例,不能下地活动者13例。手术内固定治疗中伤口无感染,原内科病无加重,平均住院时间24天,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周。关节功能:正常55例,轻度跛行16例,活动差2例。结论:对于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全身状况允许下,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积极手术治疗,充分术前准备,根据患者情况及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如DHS、Gamma钉、PFNA);在身体条件不适合于手术或不接受手术治疗时,应行正确的骨牵引治疗。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骨牵引;手术治疗;内固定

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轻微暴力即可造成股骨粗隆间骨折,且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寿命的延长,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股骨粗隆部血运丰富,粗隆间骨折接触面积大,愈合较易,但不恰当的治疗可能导致骨折的畸形愈合,影响伤肢功能,部分长期卧床的严重骨折患者易引起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肺功能降低、褥疮等并发症,从而丧失活动能力,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自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应用多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3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治疗153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年龄76岁。男86例,女67例。致伤原因:摔伤107例,车祸伤46例。骨折类型:依据Evans-Jensen分型,ⅠA型30例,ⅠB型21例,ⅡA型65例,ⅡB型27例,Ⅲ型8例,粗隆下骨折2例。142例患者合并有内科疾病,占93%,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103例,脑血管系统疾病20例,内分泌系统疾病15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

1.2 治疗方法

骨牵引治疗80例,入院后完善检查,在局麻下给予胫骨结节骨牵引,保持伤肢轻度外展中立位。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0~1/7左右,可轻度抬高床脚以对抗牵引,每周复查X光片,根据复查结果调整牵引角度和重量,避免髋内翻,恢复颈干角。指导患者早期床上活动并做伤肢股四头肌收缩练习,辅助足底泵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手术治疗73例,入院后立即行胫骨结节骨牵引制动,完善相关检查,3-7天内手术。手术在骨牵引床上进行,术中C型臂X光机透视下指导骨折复位及固定。动力髋螺钉(DHS)固定40例,采用髋外侧入路,从股外侧肌后缘进入显露股骨粗隆,置入DHS;Gamma钉和PFNA固定33例,采用股骨大粗隆近侧入路,钝性分离臀中肌达大粗隆顶点,髋内收位,于大粗隆顶点中前1/3置入Gamma钉和PFNA。所有手术患者术前30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至术后48小时。手术后3天鼓励做伤肢的股四头肌收缩练习,2周后坐做伤肢膝关节的屈伸练习,6~8周后在不负重下扶拐行走,10~12周后逐渐弃拐活动。

2 结果

80例骨牵引治疗患者中63例得到系统治疗并获得4~6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住院平均时间6周。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5周,3例发生髋内翻;髋关节功能正常者27例,髋关节轻度活动受限、跛行者23例,髋关节活动差,不能下地活动者13例,(6例受伤前因脑梗死后遗症肢体功能差,7例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牵引过程中发生肺部感染5例,泌尿系感染3例,腓总神经麻痹1例(6周内渐恢复)。73例患者手术内固定。手术时间平均为:DHS80分钟、Gamma钉和PFNA60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为:DHS200ml、Gamma钉和PFNA50ml。术中并发症:PFNA固定中,股骨远端骨折1例。术后伤口均无感染。平均住院时间为3周。62例获得6~12个月的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周,无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远期髋内翻畸形愈合1例,为Ⅲ型骨折,DHS固定。DHS固定中动力螺钉外移、骨折远端内移者5例。所有术中未发生断钉、头颈钉切出。髋关节功能正常55例,轻度跛行16例,活动差2例。

3 讨论

3.1 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且一些内科疾病如糖尿病、偏瘫、贫血等也可进一步使骨密度降低,骨质强度减弱,从而使老年人在受到轻度暴力时可引起骨折,这些骨折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常见[1]。患者骨折后卧床期间,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老年人生命。保守治疗如骨牵引等卧床时间长,并发症较多,内固定手术的目的是为了使骨折得以更好复位,并且牢固固定,从而使患者术后早期离床行肢体活动,减少因长期卧床而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促使尽快恢复功能[2]。

3.2 在行手术前应全面检查,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积极治疗并发症。一般建议术前控制血压160~120/80~90mmHg,心率90次/分左右,呼吸22次/分左右,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血红蛋白不低于90g/L。手术后积极预防感染,控制原发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卧床时间。手术应尽早进行,目前多数学者建议于伤后3-7天内进行[3]。

3.3 手术治疗的常用内固定物各有特点,其中DHS是稳定性骨折内植物的最优选择[4],其优点是直视下操作,大骨块复位效果好,缺点是切开复位,创伤较大[5]。而Gamma钉和PFNA属于髓内固定,优点是闭合复位,手术创伤小,减少了对周围血运影响,尤其适合不稳定的粗隆间粉碎骨折。有研究表明,使用髓内固定或髓外钉板固定治疗的65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功能结果总体上并无差异,但是当分析患者为不稳定型骨折时,使用髓内钉治疗者在术后12个月比加压髋螺钉治疗者行走能力更好[6]。有学者对Gamma钉和DHS的生物力学测试显示:治疗稳定性骨折时,这两种固定在强度上无明显差异,而治疗不稳定性骨折时,Gamma钉的固定强度比DHS更好[7]。在比较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方法的研究中,Gamma钉的术中并发症包括进钉点的骨折、股骨干部骨折、螺钉穿出股骨颈、髋关节内翻等方面高于PFNA、角钢板等[8]。Pajarinen等比较了股骨近端髓内钉和DHS在治疗粉碎骨折的结果,术后4个月与DHS治疗者相比(54%),使用髓内钉固定的患者很大比例(76%)回归到他们伤前的行走能力,股骨颈短缩程度(1.3mm)小于使用DHS治疗者(6.1mm)。常用的髓内固定中,PFNA比Gamma钉更具优势。PFNA操作简单,可减少手术时间,其螺旋刀片的骨质横切片是四边形的骨质隧道,较Gamma钉有更好的抗旋转作用,螺旋刀片以压紧骨松质形成钉道,骨量丢失少,明显提高了刀片周围骨质的密度和把持力,很好的防止旋转和塌陷。

3.4 对于不能耐受手术者,多选用传统的骨牵引治疗。常选用胫骨结节骨牵引,使伤肢轻度外展,保持中立位,及时复查骨盆平片,根据复查结果调整骨牵引的重量和角度,尽量恢复颈干角,防止髋内翻发生。从治疗早期即开始指导行下肢肌肉收缩和足踝关节屈伸活动,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因长期卧床而易出现的并发症如呼吸道、泌尿道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

3.5 制定个性化的肢体功能恢复训练,应根据骨折类型、骨质情况、骨折是否稳定、内固定是否牢固、术前伤肢功能情况、原发疾病控制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考虑,早期肌肉收缩练习、足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6~8周扶拐行走,10~12周可弃拐逐渐恢复行走。

[1]文良元.骨质疏松与老年髋部骨折.中华骨科杂志,2002,22:542.

[2]王亦璁,主编.骨与关节损伤.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84-1191.

[3]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954.

[4]王满宜,编译.骨折治疗的AO原则.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63-564.

[5]刘兴华,王满宜.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华创伤杂志,2003,19(4):76.

[6]王岩,主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2547-2548.

[7]周世伟.Gamma钉与滑动鹅头钉的生物力学测定与比较.中华骨科杂志,1996,16:257.

[8]张经纬.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中华骨科杂志,2005,25:7-11.

R683.42

B

1009-6019(2014)10-0224-02

猜你喜欢

髋内髓内股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警惕先天性髋内翻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髋内翻的危险因素分析
术前测定健侧NSA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内翻的影响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髋内翻28例分析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