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的十大基本理论问题

2014-03-24于新东

中国国情国力 2014年12期
关键词:市民化城镇化机制

◎ 文/于新东

新型城镇化的十大基本理论问题

◎ 文/于新东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后,对新型城镇化问题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与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更是多次在不同场合及不同时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反复的强调与阐发。

新型城镇化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重抓的中心工作之一,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强调乃至期待。这一点至少可以从3个方面得到印证。一是李克强总理从2013年3月5日到5月23日间共计11次或专门强调或着重阐述或有所涉及地谈论了城镇化问题;二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中对城镇化问题专门列出一条进行论述;三是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作为理论工作者,笔者提出研究新型城镇化的10个基本理论问题。

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一切从属人、一切人为先、一切为了人,从着眼于物到着眼于人,这是新型城镇化与其他城镇化最根本的区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各界共识。确立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从源头上保证了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与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当前,理论研究的关键是真正使城镇化体现出以人为核心的细化、具体化与可操作化。

重大关系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加快转变并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不仅与农业现代化有着密不可分、彼此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与工业化、信息化也有着彼此交融、相互促进、荣损与共的密切关系。当前理论研究必须同时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新一代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重大关系,在同步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融合发展。

发展方向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最科学、最合理、最长远的发展方向。我们既不能走欧美城镇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有些国家走过的城镇化弯路,而是坚守中国特色,具体而言就是要在理论上回答如何秉承我国历史文化传统、贯通我国城乡发展脉络、连接我国经济社会基础、融合我国人民创新精神、遵行我国独创制度文明、探索我国城镇理论体系等重大问题,确保自始至终坚持放眼中国、立足中国、服务中国的城镇化方向。

根本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我国当前及今后长远发展的两大根本动力,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与创新赋予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推动与理论研究焦点在于,新型城镇化是跳出过去一条腿式的单纯发展城市做法转而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城镇化,是超越过去单向依靠三农支援城市强调两个反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城镇化,是扬弃过去片面追求以钢筋水泥做大城市规模转而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的新城镇化,是摒除过去消耗大量资源能源破坏生态环境转而讲求集约节约和友好宜居的新城镇化。

基本路径

从具体到抽象,再回到具体,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人们认识实践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原理,对研究探讨新型城镇化基本路径具有理论及实际指导意义。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基本路径必须遵循运用这一原理。既要从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各地城镇化实践进程中总结概括提炼出普遍性的特别是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归纳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路径,形成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把握发展趋势的我国新型城镇化模式;又要把理论认识上的我国新型城镇化路径与模式反复放到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和不断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路径与发展模式才会具有指导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机遇挑战

我们的城镇化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机遇,堪称重大战略机遇期。一是新型城镇化处于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从中央到各地、从政府到个人的高度认同和齐心协力,国家大力推进,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巨大合力。二是新型城镇化具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支撑。三是新型城镇化有着来自实践积累的大量经验教训,以及来自国外更大范围、更多数量的实践总结。新型城镇化的挑战是巨大的。如果说机遇空前,机遇远远大于挑战,那么,挑战更多是潜在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路径依赖,另一个是固有冲动。必须加强这方面理论研究,以便防患未然。

主要任务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6大重点任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这6大重点任务抓住了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牛鼻子”。这6个方面既是主要工作任务,又是攻坚克难的硬骨头,也是长期努力的重要目标。如推进农民市民化这项任务,涉及到体制改革、政策突破乃至利益调整,能否真正破冰前行,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至今仍亟待破题的硬骨头之一。而且,农民市民化更需要长期不懈努力,需要由外而内的不断转化,几代人努力方可有所成就。农民真正实现市民化意味着农民身份的彻底转换,意味着公共服务的真正均等,还意味着实现精神素质人格上的平等化,特别是其子女后代在社会阶层向上流动中的通畅与自由。

凯风自南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是当今世界上地势最高的贸易通道。它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三条大道中,以川藏道开通最早,运输量最大,历史作用最大。

贾云龙/摄

关键举措

规划引领,金融支持,产业配套,管理维护,生态贯穿“五措并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措施。

科学规划是新型城镇化得以顺利推进并最终成功的前提与基础。没有科学规划的引领,城镇化注定陷入杂乱无章、一盘散沙的境地。规划引领既是美丽图纸和文字的形成,更要强调遵循规律性、突出特色化、具有生命力,同时要一如既往地强调忠诚执行规划的严肃性、规范性与延续性。

金融支持是新型城镇化能够不断推进提升的命脉所在。关键是要创新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方式与产品,要逐步走出过去那种主要依靠土地财政、银行举债等推进城镇化的老套路,采用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产业配套是新型城镇化不断繁荣昌盛的基石与保障,产城融合已经成为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共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产业配套发展是解决农民真正市民化的实实在在举措。

管理维护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市容市貌的保护和维持,而是全方位的城市综合治理,也是更高意义上的城市美好生活的善治,包括功能完善、社会和谐、幸福感提高等物质与精神文明诸方面。

生态贯穿则是确保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乃至永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外,自然环境优美、资源能源节约代表着更高层面的生态文明。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无论是积极主动认识到也好,还是从惨痛教训中消极被动认识到也罢,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生态文明理念与行动贯穿到新型城镇化的始终。

体制机制

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再怎么先进、规划再怎么完美,最终都离不开制度的根本保障。这正是《决定》中关于城镇化问题为什么开宗明义即强调“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原因。主要有哪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呢?《决定》对此作出回答,即“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城市型产业的培育推进机制、集约节约资源奖励与约束机制、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机制、新型城镇化推进考核评价机制这些都是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应当重点思考探索的基本理论问题。

指标体系

除了制度、规则等具有规范性以外,指标体系同样具有规范性,而且在此基础上它还具有指向性或者说引领性、标杆性。指标体系本身就是一套科学标准,特别是量化的标准。在这个意义上说,数字化的指标体系具有比文字性的制度更强的明确性、清晰性与可操作性。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既要借鉴吸收原有城镇化指标体系的合理成分,又要与时俱进地增加涵盖那些真正体现“新型”要求的科学内容。要在原来更多注重人口数量、经济发展、产业培育等评价指标基础上,研究增加人口素质、生活品质、功能配套、设施齐全、资源节约、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作者单位: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

编辑:云霞

猜你喜欢

市民化城镇化机制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山东省奖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出新招
陆铭:不能高估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