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要注重“精气神”的高度统一
2014-03-24范周
◎ 文/范周
文化建设要注重“精气神”的高度统一
◎ 文/范周
泱泱大国,文化为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对内凝聚起民族的价值与信仰,对外展示着国家的形象与软实力。在全球文化激烈交锋、人民群众精神需求日益高涨的时代背景下,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显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它不仅是我国跻身世界文化主流,打赢全球文化战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基石。文化建设,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担当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成就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以及政府大力投入下,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文化事业方面
2013年,全国文化事业费达到530亿元,是10年前(2003年为94亿元)的近6倍,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9元,是10年前(2003年的7.3元)5倍多。截至2013年末,全国已拥有公共图书馆3112个,博物馆3476个,艺术表演团体8180个,群众文化机构44260个。更值得关注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加快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文化发展促进法等标准与法律的编制,文化建设正迈向一个新高度。
2.文化产业方面
文化产业取得了蓬勃发展。自1998年中央政府在文化部设立文化产业司以来,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国人的普遍共识。2013年,文化产业占全国GDP比重已达3.77%,今年在各省市经济下行、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文化产业增速仍维持在10%左右,其中北京、上海等地维持在16%左右,增长态势良好。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国家密集发布了《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等近10个重大政策,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被纳入国民经济的大循环中,正迎来一个政策红利期与战略机遇期。
我国文化建设存在的隐患
1.市场性和思想性的割裂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文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忽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底线,在一些领域中表现为完全的迎合市场、迎合消费者,更有甚者,为了吸引观众、听众以及消费者的注意力,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甚至悖于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内容大行其道,成为博得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放眼全球,欧美日韩等文化强国,其文化产品生产的大前提,无不是国家精神至上、国家信仰和国民精神至上。人民要娱乐,文化要回应,但不应是低俗的迎合与取悦;文化产业要利润,但不应是惟利润而不计后果。
2.传承性和创新性的割裂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0月15日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文化发展要创新,但不能建立在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割裂之上。然而当前一些文化内容或载体建设,或追大求洋,“言必称希腊”,或固守传统,造“假古董”,弄得面目可厌,更遑论在传承和创新上塑造出当代中国文化的气派与特色了。
3.经营性和公益性的割裂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文化建设过分偏重于公共文化事业,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其经济属性;而现今的文化建设,又存在着片面强调文化产业的问题,出现了单纯追求增加值和惟GDP的倾向。其实,二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如美国好莱坞大片是商业片,以赚钱为目的,但其在传达美国精神上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遵循公益性文化事业要重视经营市场,经营性文化产业要重视公共价值的原则。
文化建设中“精气神”的基本内涵
要推进文化建设更健康快速发展,其中关键的一条评判标准就是,是否注重了“精气神”的高度统一。“精气神”概念主要源于中国的医学思想。中医认为“精气神”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精、气、神三者之间相互滋生,缺一不可。在文化建设方面,“精气神”也同样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1.所谓“精”,就是千年文化之根柢,时代文化之精华,是从民族历史深处走来、与时代文化需求有机融合的文化精魄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惟一绵延不绝、没有中断的文明,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传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这种由传统文化与时代需求创新结合而生长出的文化元素或载体,就是文化建设之“精”,是当前文化建设的坚固基石与厚重底色。
2.所谓“气”,就是文化之气场,宏阔之气象,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催动文化气脉,让文气氤氲、文化生机勃勃的状态
“气”体现在文化建设中,即要以文化发展的人民性为导向,高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管理创新、模式创新、跨界创新等,让一切文化建设主体的积极性能够充分激发,让一切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能够广泛创作与传播,从而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一股风清气正的强大文化正能量、一种“近者悦、远者来”的宏大文化气象,进而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3.所谓“神”,就是在“精、气”的基础上,孕育和焕发出的具有极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品格、文化气派与文化神采
我们曾经以宏阔进取的汉唐文化铺陈了中华文明强健的精神底色,塑造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朝觐者与求学者的纷至沓来,成为了世界文化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迫切需要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生发出当代中国的文化特色,打造出属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品格、气派与神采,并在全球文化体系中独树一帜。
秋以为期
陈宝林/摄
注重“精气神”高度统一的四个着力点
“精”是我们文化建设之基石,“气”是我们文化建设之动力,“神”是文化建设之追求。精、气、神三者之间相互滋生、相得益彰,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如果割裂开来,文化建设必然难奏全功。
如何在文化建设中注重“精气神”的高度统一?笔者认为以下4个方面值得重点着力:
1.契合时代发展要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核心,并将其贯穿于文化建设工作的始终
从根本上讲,文化的“精气神”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离开了人民群众,就失去了欣赏的对象、评鉴的主体、检验的尺度,一切文化建设都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也同样是要求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方向,一切以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一切以人民的评价作为最高的检验标准。尽量减少领导意志挂帅的本位意识,减少脱离人民群众、自我中心的文艺创作观念。
2.植根群众基本需求,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出发点,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仅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也有助于传承文化精华,提升人文素养,形成特色的文化场域。过去一段时间,由于我国经济欠发达,许多地方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特别是西部地区,需要进行大量的“补课”。如云南和广西等地,地处祖国边陲,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文化消费水平不高,文化发展特色不足,很难谈得上“精气神”的高度统一。因此,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仍然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3.回应市场消费渴求,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支撑,提供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产品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也日益增加,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有专家预测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是4万多亿元人民币,但2013年的文化消费实际规模是1.6万亿元左右,还有3万亿元的空间没有发掘出来。有观点认为文化建设如果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过于注重文化的思想性,市场性将会弱化。然而任何文化的思想性都与它的表现方式、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密不可分。文化的思想性和市场化从来都不是对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优秀的文化产品,既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又能形成强大社会效应,是“精气神”的高度统一。
4.有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以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为载体,“双轮驱动”,实现文化良性循环
不可持续的文化发展,就是割裂了文化气脉,丧失了文化的神采,也就谈不上“精气神”的高度统一。过去很多时候,我们将文化的公益性和经营性人为分开。其实,在文化建设中,事业和产业两者始终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比翼齐飞,应该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核心原则和基础。如笔者在云南楚雄的调研中,看到许多彝族手工艺品,包括绣包、服饰、帽子、工艺品等,这些手工艺品既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也是老百姓的创造成果。这些地区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再加之有效的市场营销和品牌打造,不仅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形成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实现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相互交织、可持续发展,很好地彰显了文化建设中的“精气神”。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离不开“精气神”的高度统一。它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要求、新的思路,但同时也对当前文化建设的思维、路径、模式等提出了巨大挑战。展望未来,一切还有赖于文化建设者们坚定执著地探索与前行。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编辑: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