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监考违规情况调查

2014-03-23姜新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监考作弊考场

姜新峰,苏 英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教务处,安徽 宿州 234000)

教师监考违规情况调查

姜新峰,苏 英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教务处,安徽 宿州 234000)

目的:通过学生以考生的身份观察到的教师监考违规现象,探讨监考违规的根源,为消除监考违规现象提供依据.结果:常见的监考违规现象有监考迟到、酒后监考、擅离考场、监考闲聊、接听电话、监考松紧随意、考场阅读报刊等.结论:应尽早重视监考违规现象,避免形成风气,波及学风,积重难返,而改变现行的政府办学体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教师;监考;违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范围

以安徽省某高职院校2012级全体学生为调查总体,采取单纯随机整群抽样,抽取3个高职班与1个中职班,计21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以该年级学生入学以来的两次学期期终考试出现的监考违规现象作为调查范围.

1.2 调查项目与方法

根据在巡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监考违规现象,列出若干常见的监考违规问题;以此问题访谈学生,初步拟定常见的监考违规调查问卷;经预调查进一步完善监考违规调查问卷.监考违规项目包括监考迟到、酒后监考、擅离考场、监考闲聊、接听电话、不宣讲考场规则、监考教师不在约定的位置、长时间注视窗外、监考松紧随意、监考时阅读报刊、长时间玩弄手机11个,并于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后,以班级为单位,对教师监考违规问题进行回顾性集中匿名调查.

1.4 问卷设计与资料处理

11个项目均设计成封闭式问题,例如,教师监考时有无阅读报刊现象?教师监考时有无接听电话现象?等等,发放并收回问卷216份,剔除无效问卷13份,有效应答率为94%,符合调查要求.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观察到违规项目与未观察到违规项目的学生数量统计

按观察到监考有某种违规现象的学生占总的调查学生的比例大小顺序排列,从小到大,依次为酒后监考、监考阅读报刊、长时间注视窗外、擅离考场、监考接听电话、监考迟到、不宣讲考场规则、长时间玩弄手机、监考松紧随意、监考时聊天、不在约定位置.表1中排在前端的违规现象多被10%以上的学生观察到,说明多是个别教师违规行为,而排在后面的监考松紧随意、不在约定位置、监考时聊天分别被19.2%、24.1%、26.1%的学生观察到,可见已不再是个别现象,应引起考务管理者的重视.违规现象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监考教师时间观念不强

14.8 %的学生认为教师有监考迟到现象.学校要求学生提前15分钟进入考场准备考试,要求监考教师提前10分钟进入考场,检查学生的考试证件,宣讲考场规则,严明考试纪律,提出明确要求.当教师没有按时进入考场,就视作迟到.学生在座谈中反映,迟到仅发生在其中的一位教师,迟到时间长短不一,有的迟到三五分钟,有的甚至在开考一二十分钟之后才匆忙进入考场.教师是以分钟为单位安排课堂教学的,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时间观念要强,监考比授课还要严肃,监考迟到现象说明教师时间观念不强,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给学生做了负面的示范,影响教师的监考威信,也有损于教师的集体形象.

2.2 监考不规范,无法保证考场秩

反映监考不规范的项目主要有开考前不宣讲考场规则、不在约定位置监考、监考松紧随意等.其中,16.3%的学生反映教师开考前不宣讲考场规则,不提出明确要求,不强调要杜绝作弊等,给学生的感觉好像考场无规则.26.1%的学生反映教师未在约定位置监考,约定位置监考即两位教师分别位于考场的前后两端,关注学生的举动,防止作弊.当两位监考教师都集中在讲台上监考,缺乏对考生背后的关注,尤其是对后半部考生的监督,更有甚者在讲台聊天,直接影响学生考试,如此会导致学生漠视监考,伺机作弊.19.2%的学生认为教师监考松紧随意,而不是一如既往地认真监考,严防学生作弊行为的发生.学生座谈时反映,教师监考松紧随意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前紧后松型,即开始监考严肃、认真,临结束时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马马虎虎;其二,前松后紧型,即开始不认真,不严格,有个别考生作弊也视而不见,不管不问,直到作弊的学生增多以后,尤其是考试快结束而考场较为混乱时,才严格监考,甚至大开杀戒,判罚多名学生作弊,以整顿考场秩序.监考不规范,无法保证考场秩序.

2.3 做与监考无关的事,对监考缺乏严肃性

24.1 %的学生反映两位教师有在讲台上聊天的现象.监考聊天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等同于认可学生窃窃私语.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言行,教师能在讲台上聊天,学生就难免不在台下耳语作弊,甚至互打手势.11.3%的学生反映教师监考时阅读报刊,偶尔也曾看到有的带着报刊进考场的情况,也有的在监考时看手机上的电子小说.另外,在巡考时也曾看到个别教师在考场做一些与监考无关的事,如批改作业、评定学生成绩等,对监考缺乏严肃性.期终考试时间一般是100分钟,其间要做的事很多,而不是无所事事.监考教师要提前进入考场,引导学生按考号就坐,检查学生的考试证件,宣讲考场规则,发放答题卡,指导学生填涂答题卡,核查学生涂卡信息,监督每一位学生签名,以确认该生参加本科考试,发放试卷,分项目填写考场记录表,监督学生考试,防止学生作弊,收试卷与答题卡,核查试卷与答题卡的份数是否与参加考试的学生数一致等.

2.4 在岗履职的责任意识淡薄

高校监考工作的质量与教学质量休戚相关[1].考试是测评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方法,监考是保证测评客观、公正的关键.监考是教师的义务,在监考的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职责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2],但仍有14.3%的学生反映教师在监考时有擅离考场现象,当一个监考教师离开考场之后,另一个教师的监考压力增大,有可能造成考场秩序混乱,丧失考试的公平、公正,使考试成绩缺乏可比性,影响班级、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考评.监考本来就是监督学生考试,理应至始至终地关注考场内学生的一举一动,而不应被窗外的风景所吸引,人在考场心在外,但事与愿违,有11.8%的学生反映监考教师有长时间注视窗外的现象.两位教师监考时不在约定的前后位置监考,而是同在讲台,甚至凑近聊天,这虽属个别现象,但偶尔也可见到,而不在约定位置却凑在一起正是为闲聊创造条件,两者是因果关系.调查显示,在所有11项监考违规中,不在约定位置与聊天是学生反映最多的两种监考违规现象,分别是26.1%、24.1%,即约四分之一的学生见证了教师不在约定位置监考,并在监考中聊天.

2.5 现代通讯工具影响到教师的监考工作

手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通讯工具,而是个人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它是名副其实的信息获取工具.有报道显示[3],手机已成为学生作弊的工具,影响学生的考试;同样,在高职院校手机也已严重影响到教师的监考工作.调查发现,有14.3%的学生反映教师在监考时有接听电话的现象,有16.7%的学生反映教师有长时间玩弄手机的现象,巡考时也曾发现有极个别教师在考场发短信、或看电子书,甚至上网.

3 讨论

酒后监考、监考阅读报刊、长时间注视窗外、擅离考场、监考接听电话、监考迟到、不宣讲考场规则、长时间玩弄手机、监考松紧随意、监考时聊天、不在约定位置计11项监考违规现象,虽然仅发生在个别监考教师或少数教师身上.但诸如此类的违规现象折射出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4]:一是教师方面,如监考教师时间观念不强、岗位责任意识淡薄、不按规范监考、对监考缺乏严肃性等;另一方面是考务管理工作薄弱[5].不论是哪一方面的问题,但其最终的影响结果都一样,学生会漠视教师的监考而使作弊的想法得到实现,考试的公平、公正受到影响,败坏考风,影响学风,甚至形成恶性循环.监考违规现象反映的问题是:教师对工作缺乏责任心、主动性与积极性,而这些问题的产生的根源与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关.当前,我国私立院校极少,公立高职院校一统天下,政府办学的教育体制使学校缺乏自主权,再加上学校没有好的激励机制,教师很少有主动性与积极性,现在的格局如同农民分田到户之前的形势一模一样,教师即所谓的“园丁”,是在集体的田园里耕作而缺乏在自己田园里耕作的责任心、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彻底解决问题必须改变现行的政府办学的体制,使公立学校民营化,让教育界涌现安徽凤阳小岗村式的改革,用体制确立一个教师的责任心、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而在体制没有变革之前,要改变现状,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并制订责任明确、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形成激励机制,以消除监考违规现象,形成良好考风,促进形成优良学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肖颜婷.试论高校监考队伍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141-142.

〔2〕刘唐,张艳.浅析高校考试管理[J].成功教育,2009(11): 296-297.

〔3〕魏宁.对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理性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167-168.

〔4〕何维佳,吴小波.对当前农学类专业大学生考试行为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5):156-158.

〔5〕王素君.试论高校监考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2(32):40,42.

G645

A

1673-260X(2014)01-0183-02

安徽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JG10336)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监考作弊考场
基于Excel VBA的考试管理系统设计
作弊
监考时……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期末小考场
考场借笔
没作弊
监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