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摄影能力的培养
2014-03-28张冉
张冉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高校美术专业学生摄影能力的培养
张冉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高校美术作为艺术类教育,其核心就是促进学生创新品质全面、充分地发展,所以,在进行教育时主要以知识创新为依托,使学生在培养自身绘画造型技能的基础上,具备相应的创新品质.本文将以论证高校美术专业与摄影进行融合必然性的为切入点,简单介绍摄影融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的教学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高校美术;创新能力;摄影;融合
“创新”是一个概念化的过程,它作为永远不老的话题,是促进高校美术教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是高校美术专业适应时代发展最好的归属.而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成为美术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竞争力的强有力武器.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美术专业开设了摄影课,这让美术专业中的绘画教学与摄影逐渐融合,也使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从艺术的角度来说,绘画和摄影都是对艺术表达,它们同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所以,要想促进学生对传统美术形成创新认识,就需要大胆地在美术绘画教学中运用摄影的内容,将摄影中的表现方式利用起来,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1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入摄影的必然性
世界摄影技术真正的诞生,是以法国在1839年8月公布的达盖尔银板摄影术为标准.素以,摄影是在绘画之后才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可以说,摄影起源于绘画.绘画不仅太多繁复,而且在技巧掌握上也显得比较难.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后,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找到了摄影这种简便影像的记录方式,由于摄影利用光学原理,拥有着数学般的准确性,再加上它可以进行直接的摄影记录,所以它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
“对生活的领悟,对现实的体味”是绘画与摄影之间共同的特点,所以它们是相互借用、吸收和融汇的,二者的交融自然会成为是一种文化现象而长期存在,虽然人们习惯摄影这种比较简单直接的记录方式,但是摄影的出现,并促进了绘画的发展,给绘画提供了更多的表现领域.在现代艺术中是一种兼容的艺术,于是,图像也可以直接与绘画创作进行融合,也就是将绘画手法与各种摄影表现形式并置在一起,迎接绘画艺术的图像时代.所以,美术画家可以借助照片,将其作为自己进行绘画创作的手段和渠道,就可以将人性对生活遭遇所表现出来的迟钝成功地塑造出来,比如,著名画家张晓刚的油画系列作品《大家庭》,就体现出绘画图式与影像的鲜明共性,他以纪实摄影的形象为依据,通过手中的画笔将陈旧褪色的家庭合影描绘出来,使得上一代人的命运被真实立体地展现出来.
所以,要想使美术绘画的媒介和形式变得更加与时俱进、不落俗套,对摄影手段的利用无疑是绘画实践中最好的选择.
2 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人才培养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却不重视美术专业与摄影的结合,即使有意向将其联系在一起,也由于课程设置不科学而造成许多不合理之处,这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严重阻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1 教学模式以单一的“写实”为主
“写实”教学在美术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它被奉为高校美术基础教学的必经之路,这也证明其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大多数的高校美术教学却将“写实”发展成唯一的教学模式,这使得教学模式变得单一,无法引导学生多方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我国对美术教学定位出现问题而引起,美术是有自身艺术规律的艺术,“写实”只是其表现出来的众多形式的一种,我国美术教育界只看到“写实”的基础地位,却没有重视对抽象、写意、表现、超写实和变形等表现形式的训练,这种定位上的错误,最终导致了教学模式的单一.目前,我国的“写实”教学已经逐渐成为了美术教学的传统习惯,它在经历了上百年的稳定发展之后,深深地刻进了美术教师、学生甚至大众的生活中,学生也习惯用它来学习,老师习惯用它来教学,大众也以此为标准去评价美术作品.久而久之,中国的美术教育便虽然重视了写实的基本功,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自然在其作品中体现不出创造的成分.
美术作为造型艺术,其造型能力使与基本功成正比的,这就需要在掌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平面和立体的造型.高校在进行美术基础训练时,一般是抓“写实”为主,也就是以自然物体的本来面貌为依据,通过其真实描绘,将其形状、色彩、体积、比例等客观现象如实表现出来.所以,“忠于现实”、“忠于客观”自然就成为写实教学主要强调的遵循原则.而在绘画技术的教学中,由于“写实”的方法和步骤有相应的规定,它对程式化的强调使得一些有经验的美术教师给学生编写口诀,让学生背诵记忆,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机构,应该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为目标,让美术人才能够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而学生也只有一专多能,才能立足于社会.所以,我国美术教育界应该转变观念,而不是在进行基础教学训练只利用传统的“写实”教学法.若将这种训练方法进行长期地重复,很可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束缚,从而影响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2.2 教学组织不合理
通常情况下,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共同组成高校的美术教学.所以在进行美术技能训练时,就应该重视对实践的依托.对于美术专业的教学组织形式,需要结合集中教学与合理分散教学这两种形式,把课程带出校门,在实践实习多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第二课堂.但是,目前高校的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大都以校内为主,在校园局限性的影响下,学生的设计无法接触现实,给人以“纸上谈兵”的感觉.另外,课程的项目设计过程不是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参与的,这就使得大部分教师无法对教学进行大体把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只能传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也就形成了教学与应用的脱节现象.
2.3 教学方式有所欠缺
教学形式是传递教学信息、组织教与学过程和设置课程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美术专业,其需要的是具有鲜明主导性、示范性、开放性以及情感性的教学课堂,而目前我国的美术教学方式却依然延续着传统,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讲授,学生则成为知识的接受者,无法深入思考.所以,在这种被动的教学方法下,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业通常是以参照课堂成绩为主,类似于“灌输式”的教学缺乏对质疑品质的要求,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弱,也无法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力.再加上有些教师创新能力比较弱,他们思路狭窄,即使在学生思维受到滞塞的情况下也无法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最终使得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
3 如何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3.1 建立现代美术教学的价值观
在当今时代的艺术语言与表达中,摄影与绘画逐渐相融,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这是对以往摄影与绘画界限区分的超越,建立起了绘画教学的全新的价值观.从教学的价值观来看,我国目前依然存在传统与现代的分歧.由于传统教学过于强调训练学生的写实能力,所以不利于学生培养个性,也无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做不到互动性与综合性的体现.针对当代多样性的艺术,只有把绘画与摄影之间的学科界限突破,才有机会通过摄影知识来对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加以改进,最总使现代绘画教学中科学的价值观得以建立.
具体来说,就是对美术教学的教材及时更新,把对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当做重点学习内容;要与现代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用科学发展的理论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形式进行不断地改进,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鼓励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创新教学建立起学科的“大美术”平台;要想营造学术交流的氛围,就需要高校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建立各校之间互动的交流状态.
转变教学价值观由于涉及认识过程,所以是比较复杂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不断地思考,尊重教学和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来努力贴合艺术的发展规律.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对摄影的应用,丰富美术教学的内涵及内容,使学生的知识领域得到全面扩展.
3.2 对摄影与美术融合的应用
从现在的教学结构和内容来看,将绘画专业特色与摄影基础的实践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在观察方法上有所提升,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训练绘画表现形式,从而让其对绘画中基本的造型规律建立起新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调整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在绘画语言研究的教学方面有所侧重,鼓励学生在分析传统和当代艺术现象异同的基础上完成自我的创作实践.其实,对摄影的影调处理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规律,这也是准确地在写生的过程中调整表现语言及色彩观念的体现.如果艺术语言与写生能能够同时出现在教学中,也就是把两者的内容结合起来,除了要求学生对绘画表现基本规律及其构成加以掌握以外,还要鼓励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理解物体的表现意识,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艺术绘画表达.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是摄影应用于美术课程的意义所在.而对于二者的结合,并不只是单纯地照搬照抄摄影知识,而应该建立在对摄影作品浅析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摄影知识有所了解,并正确地理解二者的联系,使学生在绘画形式和语言表现方面得到强化.
第二,引导学生在艺术理论学习中客观地认识当代绘画,并将提高自身的造型能力当成学习目标,同时,教师在进行绘画技能课程讲解时,要向学生逐步介绍艺术史的相关知识,从而给摄影与绘画教学铺垫背景,将二者的相互结合理解为历史的必然,也是对知识技能转变为创作思维的认同.
第三年,摄影至于美术课堂,就是要把摄影最精华的部分展现出来,也就是将摄影的成像原理和方法运用于绘画艺术中,使学生对色彩关系、明暗变化以及形体特征等基本知识有更加生动形象的体会和认识,这样便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写生观察进行训练.除此之外,教师要想是学生对表现与再现的关系有正确认识,也可以适当地讲解摄影作品中的光影运用.
第四,融合是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对不同风格摄影作品的借鉴,可以帮助学生在绘画中摆脱形式上的新颖的束缚,使学生更多地注意到绘画中的语言特色,在这种思想独立的冲击下,学生的艺术作品会越来越趋于个性化,也更富有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摄影对绘画教学的具体应用不仅与高校的美术教学有关,也是艺术自身发展的趋势,是艺术优势互补的表现.所以,高校的美术专业若可以融入摄影元素,并且重视教学的互动和实践,就可以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创作意识提供条件.
〔1〕王昌保.实现高校摄影专业教育 促进摄影艺术更好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2).
〔2〕杨成文,周颖.高校美术专业摄影艺术教学浅析[J].艺术教育,2007(01).
〔3〕戴竹君.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05).
〔4〕张红红,丘凤香,杨家安.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09).
〔5〕何广庆.浅析摄影对高校绘画教学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01).
G642
A
1673-260X(2014)01-02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