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2014-03-23张秋莲王留针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1期
关键词:缬沙坦肾病血管

张秋莲 王留针

河南驻马店市中医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

张秋莲 王留针

河南驻马店市中医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试验组在收缩压(SBP)、24h蛋白尿、血浆白蛋白指标方面,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160m g缬沙坦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另外2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缬沙坦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缬沙坦对具有良好的降压,降低蛋白尿,维持血浆白蛋白和清除血清肌酐的作用。

缬沙坦;糖尿病肾病;高血压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在我国,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病因,而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主要采用不同剂量的缬沙坦治疗DN早期患者,观察各项指标变化,考察其在延缓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进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45例于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就诊的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其中女22例,男23例,年龄在46-71岁之间,中位年龄57岁,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6.1%~6.9%,随机分为三组,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压,肾功能水平,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4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各15例,所有患者需先对血糖和血压进行控制,主要通过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来实现,餐前血糖控制目标为5.0~7.5mmol/L,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Hg以下,饮食方面需低蛋白,低盐。每天对照组给予外形相似的安慰剂80mg/次,试验1组给予口服缬沙坦80mg/次;治疗Ⅱ组给予口服缬沙坦160mg/次。需保证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停止服用具有相同治疗效果的药物。内科医生需每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半年后,比较治疗前后在延缓DN合并高血压进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检测收缩压(SBP)3次,取其平均值;采集血液标本,测定血浆白蛋白水平;采集两次过夜尿标本,测定24h尿蛋白和肌酐浓度,检测肾脏功能。在观察治疗期间由于药物的副作用,患者可能会有心悸、头痛和干咳等病状出现,需一同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统一以均数±标准差(x± s)的形式表示,组间采用X2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

对照组和试验1组,试验2组经6个月的治疗,通过对比发现:因调节饮食的原因,三组收缩压均有所下降(P<0.05),试验2组较试验1组降压效果更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水平提高,试验1组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患者尿蛋白水平有所下降,试验2组尿蛋白下降水平明显优于试验1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的最终测定值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增加0.141mg/dL,试验1组增加0.056mg/dL,试验2组增加0.032mg/dL,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肌酐水平增幅较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疗效对比

试验1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试验2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缬沙坦在延缓肾功能减退的速率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160mg缬沙坦较80mg缬沙坦具有更好的保护肾功能的疗效。

2.3 不良反应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试验1组发生头晕头疼3例,心悸1例和咳嗽3例;试验2组发生头晕头疼2例,心悸2例和咳嗽1例。试验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试验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头晕头疼1例,心悸2例以及咳嗽1例。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低以及严重水平较轻,不影响继续用药。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其主要症状为蛋白尿、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尿毒症。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一种主要活性介质,其在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可增加肾小球的滤过压,引起血压升高,其受体拮抗剂阻断出球小动脉上的受体与血管紧张素结合而扩张,降低肾小球内压,使蛋白尿和白蛋白尿的生成减少,延缓对肾功能的损害。缬沙坦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为口服药,其生物利用度高,在体内2h能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在机体内能够特异性的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结合,血管紧张素Ⅱ与AT1受体的结合受到抑制,使其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释放,从而达到血压控制的目的。同时,缬沙坦还可使血管和松弛平滑肌得到扩张,使水、钠的排泄率提高,高肾血流灌注量增加,使肾小球高代谢得到改善,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进一步恶化,对肾脏进行保护。

本研究显示试验2组对于改善SBP、24h蛋白尿、尿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和肌酐水平明显优于试验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缬沙坦在延缓糖尿病肾病进行性恶化,保护肾功能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且高浓度的缬沙坦在治疗效果方面更优于低浓度缬沙坦,本文章的研究可为临床使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使用药具有有效性及安全性。

[1]磊石,刘志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肾脏病的治疗[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3,12(1):44.

[2]王远英,孙承美1ARB的肾保护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1J21中国医药导报,2007;4(34):27-81

[3]阿布都沙拉木·阿布都热衣木,刘涛,米尔班·阿不力克.缬沙坦胶囊、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106例临床观察[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3(3):399-402.

R587.1

B

1009-6019(2014)11-0175-02

猜你喜欢

缬沙坦肾病血管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中医怎样治肾病?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重女轻男”的肾病
血管里的河流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血管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你的血管有多长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