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微创治疗
2014-03-23王道协陈士林邱晓辉秦奋段昆葛永超文建国
王道协 陈士林 邱晓辉 秦奋 段昆 葛永超 文建国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往往合并有膀胱结石[1]。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被公认为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手术方式[2]。笔者前期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研究取得显著疗效,治疗原则为结石直径1.0 cm左右,用Ellik冲洗器冲出,稍大则可用电切环勾出,这类结石直径1.5 cm左右。对于合并膀胱结石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治疗,既要去除结石,又要切除造成膀胱出口梗阻增生前列腺[3]。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经尿道电切镜钬激光碎石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由于行开放性手术的治疗方法创伤较大,导致老年男性难以耐受手术[4]。2008年1月-2012年1月,笔者对80 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经尿道电切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2年1月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患者80 例,年龄45~85 岁,平均年龄(70.3±8.5)岁。患者均经经腹前列腺B超检查和腹部B超和KUB检查证实前列腺增生合并发膀胱结石。膀胱结石大小用最大直径表示,多发结石以最大结石的直径表示。80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下尿路梗阻症状,膀胱结石大小0.5~3.0 cm。
1.2 治疗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电视下直接插入电切镜,注意前列腺增生的情况以及膀胱结石的大小、数目。电切镜置入550 μm的钬激光传导光纤并击碎膀胱内的结石,使其直径小于5 mm,使用Ellik冲洗器吸出碎石。再以膀胱颈口6 点到精阜平面作一深度达到前列腺纤维包膜的切口,并以此口向周边扩展,电切前列腺左、右叶以及前联合部位,点片状电切精阜周围腺体,止血彻底后退出镜鞘,观察膀胱颈口、腺窝的通畅情况。用Ellik冲洗器吸出碎块后,膀胱充水后测试排尿是否顺畅,术后留置尿管并妥善固定,生理盐水持续灌洗膀胱冲直到冲出清凉液体。
2 结果
80 例患者取石或碎石时间5~30 min,无结石残留,术中出血量60~230 ml,平均100 ml,5~7 d拔除导尿管,患者无尿失禁排尿困难、水中毒等并发症发生。全组患者术后1 个月复查最大尿流率平均(16.6±3.5)ml/s,IPSS 9.0 分。
3 讨论
患者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在临床上,对于多发和较大的结石则需多次碎石,研究表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联合经尿道电切镜钬激光碎石术是非常有效的方法[5]。行开放性手术是早期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治疗方法[6],由于老年男性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有可能难以耐受手术。笔者多年的研究根据结石大小、数目,灵活选用微创技术小切口取石,均效果满意,证实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7-8]。传统的经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前列腺切除术,有创伤大[9],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多的缺点[10]。本研究结果表明,80 例患者取石或碎石时间5~30 min,清石率达100%,出血量少,术后无尿失禁、排尿困难等并发症发生,80 例患者术后1 个月复查最大尿流率平均16.6 ml/s,IPSS 9.0 分,取得显著的疗效。因此,结石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合适,应视结石的具体情况而决定。
[1]李祖广,孙荣生.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尿酸浓度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0):33-35.
[2]曾明祥.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102-103.
[3]彭荣军.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18 例微创治疗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3):3150-3151.
[4]Varkarakis J,Bartseh G,Hominger W.Long-term morbidity and moaMity of transurethral prostateetomy:a lO-year follow-up[J].Prostate,2004,58(3):248-251.
[5]龙启,朵永福,张勇科,等.TUVP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合并膀胱结石(附5 例报告)[J].中国内镜杂志,2003,9(1):4950.[6]郭应禄.腔内泌尿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31.
[7]许丽明,杨盛州,许庆丰,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疝一期微创手术21 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4):332-333.
[8]旭俊,朱英坚,文隽,等.前列腺增牛并膀胱结石三种腔内碎石方法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7,22(7):497-499.
[9]范民,肖传国,曾甫清,等.BPH并发膀胱结石的电切镜处理[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6,21(9):682-685.
[10]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