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太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4-03-23张丽颖张学军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太仓市太仓文化

张丽颖,张学军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江苏太仓,215411)

江苏太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张丽颖,张学军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江苏太仓,215411)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解决自然资源匮乏、就业形势严峻和自主创新不够等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江苏省太仓市2011—2013年统计年鉴为依据,对太仓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太仓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县市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发展路径

一、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首次提出的概念,是文化+智力(创意)+科技三者深度结合形成的产业集合。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产业集群。包括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广告、建筑、设计、时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互动休闲软件、表演艺术、音乐、出版、影视、电视广播等13个行业。

(二)产业链理论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生产一种完全制造品所必要的劳动,也往往分由许多劳动者担任。这种分工仅局限于制造企业的内部活动。1985年阿尔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中从产业前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的概念。在我国,傅国华[1]最早提出了产业链的概念。后来,简新华[2]、蒋国俊[3]等学者也相继在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刘贵富[4]提出的产业链的概念,即产业链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相同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某一行业中的相关企业围绕产品生产,依据逻辑和时空关系形成的联盟。

(三)文化经济学理论

1966年,鲍莫尔和博文在《文艺表演:其经济困局》中提出了文化经济学的学科概念。后来,相关学者[5]分别在文化产品市场、文化资本评估理论和文化遗产经济学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我国,1985年于光远率先提出建立中国自己的文化经济学主张。1991年国务院在《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文化经济概念。谢名家等[6]认为,文化经济就是建立在人文精神、知识和技术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体现了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经济发展,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社会生产方式,以及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特征。文化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形态和现象。

二、太仓市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基础

(一)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撤县建市20年来,太仓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65倍,人均GDP增长13.20倍,工业总产值增长9.96倍,财政总收入增长64.6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46倍,累计完成投资2688.63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63.67%[7]。太仓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底蕴

太仓市自古就有“金太仓”之称,孕育了漕运文化、园林文化、人文文化、戏曲文化、运动文化、民俗文化和旅游文化,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也是娄东文化的发祥地。太仓市完整地继承和保护了园林、民居、传说、美食、节庆、民、特产、龙狮、名人等娄东文化的丰富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条件。

(三)区位优势

太仓市南邻上海,西接苏、锡、常地区,距离上海市中心、虹桥国际机场、浦东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均约50公里;沪宁高速、沪嘉高速、沿江高速、苏昆太高速、204国道、312国道、沪太路、锡太一级公路、沪宁铁路途径太仓;三条流域性河道与长江航道、京杭大运河相贯通,形成了便捷的水上交通网,为太仓接受上海文化辐射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政策支持

太仓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太仓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太仓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了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一是在太仓市级财政设立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二是制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加大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贷款的政策性支持。

三、太仓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分析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本文将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五个行业称为类文化创意产业。

(一)产业状况

1. 产业组织技术

图1 产业组织技术数据对比

图1中a1为类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比重;a2为类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数占第三产业比重;a3为类文化创意产业户数占第三产业户数比重;a4为类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占轻工业比重;a5为类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占重工业比重;a6为建筑装饰业产值占建筑业比重;a7为类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占第三产业比重。

2. 生产要素推动

图2中b1为类文化创意产业固定资产投资;b2为类文化创意产业R&D投入;b3为类文化创意产业R&D投入占GDP比重;b4为类文化创意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b5为专利申请数;b6为专利授权数;b7为人均藏书量。

图2 生产要素推动数据对比

图3 消费需求拉动数据对比

图3中c1为恩格尔系数;c2为类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收入;c3为类文化创意产业人均工资与社会平均的比例;c4为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c5为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人均支出;c6为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比重。

4. 现代生活辅助

图4 现代生活辅助数据对比

图4中d1为每百人私人小轿车人均拥有量;d2为每十户宽带接入用户比例;d3为每千人移动用户数。

5. 创意环境营造

图5中e1为艺术表演场所观众千人次;e2为电影放映百场次;e3为文化团队机构人员十人数;e4为高校在校生百人数;e5高校教师十人数;e6为年旅游十万人数;e7为城市化率。

图5 创意环境营造数据对比

(二)发展模式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有“历史建筑保护+园区建设”、“龙头企业+关联企业”、“政府主导+公司化运作”和“官产学研合作+园区聚集”四种模式[8]。其中,“官产学研合作+园区聚集”模式强调依托大学科技园集聚科技资源的优势,通过政府政策导向、产业规划和环境建设,整合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等科技资源,形成产业布局合理、产业链相对完整、功能较为完备、竞争优势明显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基于“官产学研合作+园区聚集”模式的太仓大学科技园,是由太仓市政府主导的着重发展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产业的科技园区,吸引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张江昌平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太仓研究院等企业和机构入驻,成为太仓市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了较为显著的品牌效应。

(三)存在问题

1. 总量规模偏小,结构不尽合理

2010—2012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占GDP的4.2%、4.8%和5.7%。2011年,太仓市文化产业侧重于内容开发的核心层、侧重于提供服务的外围层、侧重于制造和营销的相关层三大部分所占比重为26:29:45,核心层和外围层占比少。

2. 综合竞争力不强,同质化现象突出

表现为综合性创新能力、规模化生产能力、市场的营销能力不强,作品原创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不够,有影响的作品、产品不多;组织形式分散,产业集聚较少,经营状态分散,产业没有形成互动链接;完备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3. 体制机制创新不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活化与开发缺少政府投入和社会资源,管理服务机制还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对突出重点,适度超前,抢抓机遇,注重效益的要求。

四、太仓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体制机制创新化

成立太仓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发展模式,结合太仓市的城市功能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系。研究审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重要政策、重大投资和重点项目,成立太仓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受领导小组委托,搭建起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为产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各区(镇)依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协调机构,形成市区(镇)联动的推进机制。在《太仓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和《太仓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切实制定《太仓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南》、《太仓市关于统筹财税政策,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太仓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和管理办法》、《太仓市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等地方政策与法规,促进太仓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势效应集聚化

一是发挥区位优势,增强集聚吸引力。发挥位于太仓、上海、昆山三城交汇的中心地带的太仓市科教新城的区位优势,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特别是文化和科技相结合的文化信息产业,并把软件和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确定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增强集聚吸引力。二是发挥政策优势,催生集聚源动力。在太仓现有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基础上,太仓大学科技园再设立每年1000万元专项文化基金,重点扶持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业和新兴媒体业等文化行业的优势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对于企业的所得税、增值税等进一步明确减免或者返还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文化部在太仓设立首期500万元文化创新基金。三是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园区聚合力。科教新城目前已拥有太仓创意产业园、太仓张江信息产业园、大学科技园、太仓市传媒中心等载体,以及AIE中国区总部、中兴通讯亚太区实训总部、太仓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水晶石全国实训基地等平台,各平台载体与太仓经济紧密结合,展现了一定的集聚优势。努力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知名载体平台,将有助于更好地形成集聚效应。

(三)支撑体系开放化

人才是太仓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发展核心,是夺取未来制高点的决胜因素。第一,进一步创新管理和用人制度。按照现代人才市场和现代企业要求,建立规范的人才有偿转让和自由流动机制,允许和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创办文化企业或享有企业股份,获得与其贡献相适应的利润分配,充分体现其地位与价值。第二,进一步创设人尽其用的发展环境。在太仓市“522”人才之《太仓市文化产业人才计划实施细则》基础上,重点完善吸引高素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各项政策,建立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选拔机制、聘用机制和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创意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框架体系。第三,进一步加快创意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太仓比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利用高校联合研究院平台,政产学研合作建立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工业设计、数字内容产品及衍生品设计、会展设计与服务、服装设计与品牌运作等相关培训,尤其是要适应新兴文化业态的需求,构建太仓市文化产业人才聚集地。

(四)投融资渠道多元化

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和投资其他产业有很大不同。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创意产品风险高,自有资金有限,以抵押无形资产申请银行贷款很难;另一方面,虽然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有创意生产方面的能力,但缺乏融资和资本运作经验。因此,必须创新金融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才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第一,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政府当“红娘”,运用产业政策引导银行资金流向,尤其是根据市场原则,鼓励地方商业银行、私募基金、风险投资与企业进行自主双向选择。第二,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设立混合型风险投资基金,建立“多方投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在制度和政策上,政府扶持引导,完善市场机制;在软环境建设上,建立信息平台,创建法制环境;在发展规模上,注重集群效应,打造创意产业链。第三,设立贷款担保基金。政府出资设立相应的产业贷款担保基金,由行业内企业自愿认购基金单位。

(五)发展环境人本化

一是政策环境体现吸引力。吸引与太仓市产业发展规划相一致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引才政策与条件实际并优惠,个人投资、企业权益获得保护,企业技术与产品能得到公平、合理的评估。二是区位环境体现支持力。支持地方人才市场的运行发展,尤其吸引骨干员工与优秀管理人员。支持构建文化创意产业链,增强集聚效应,按照市场规则,规范工业与生活用地的价格。增强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开放性、市场性和人本性。三是运营环境体现助推力。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机构或实验室、产品的技术或质量认证专业的机构建设,提供科技项目信息或技术支持服务。加强金融服务环境建设,创新金融体系建设。加强商业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工商登记服务、税务申报和会计服务等方面的服务质量。

五、结语

县级市是从农村到城市演化的节点,在中国具有特殊地位。太仓市一直名列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位,具有独特的“沿江沿沪沿海”区位优势、坚实的经济基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太仓应抓住产业转型的有利时机,依托现有文化创意企业初步集聚的良好基础,以创意与研发为引导,强化“政产学研+园区”的发展模式内涵,彰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太仓天镜湖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战略布局,打造太仓文化产业新地标,着力提高“创意太仓,活力家园”的品牌影响力,使“金太仓”的美誉再次享誉天下。

[1]傅国华.运转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业系统效益[J].中国农业经济,1996(11):24-25.

[2]简新华.产业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李万立.旅游产业链与中国旅游业竞争力[J].经济师,2005(3):123-124.

[4]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5):114-117.

[5]沈全芳,范汉熙.文化经济学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0(6):140-144.

[6]谢名家,单世联,肖海鹏.文化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N].南方日报,2004-04-14(A07).

[7]太仓市统计局.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9-20].http://www.taicang.gov.cn/c-ol/ col6161/index.html.

[8]宣烨,沈琳.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1):3-5.

(编辑:林钢)

TheDevelopmentofCreativeIndustryinTaicangCity:StatusQuoand Suggestions

ZHANG Li-ying,ZHANG Xue-jun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Service Outsourcing,Suzhou Chien Shi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aicang,215411, China)

Developing creative industry vigorousl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ing problems such as deficient natural resources,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inadequate self-dependent innovation.Based on Taicang Statistical Yearbook(2011—2013),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creative industry and elaborates its development path in Taicang City taking the problems into consideration.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leve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creative industry;analysis of status quo;development path

F 269.22

:A

:1671-4806(2014)04-0029-04

2014-04-20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2013-R-20512);太仓市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课题(2014-34)

张丽颖(1965—),女,辽宁阜新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产业;张学军(1965—),男,辽宁阜新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产业。

猜你喜欢

太仓市太仓文化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太仓市摸清底数管风险 带着问题去执法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安策阀门(太仓)有限公司
大爱有光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谁远谁近?
他有一颗明亮的心——记太仓市浏家港镇双目失明退休教师王福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