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敏感术语翻译的政治正确性

2014-03-23陈顺意

关键词:可接受性正确性术语

陈顺意

(武汉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一、引言

刘禾曾经说过:“翻译不是一种中性的、远离政治及意识形态斗争和利益冲突的行为;相反,它成了这类冲突的场所,在这里被译语言不得不与译体语言对面遭逢,为他们之间不可简约之差别决一雌雄,这里有对权威的引用和对权威的挑战,对暧昧性的消解和对暧昧的创造,直到新词或新意义在译体语言中出现。”[1]诚然,翻译从来都离不开政治。政治对翻译的影响一直左右着译者的翻译行为:从翻译选材到翻译策略,从翻译的宏观策略到翻译的微观技巧,从宏观的布局谋篇到微观的字斟句酌……

“政治正确性”是源于美国19世纪的一个司法概念,主要是要求法庭用语必须遵循“政治正确性”原则,即用语修辞均需“吻合司法规定”或“符合法律或宪法原则”。上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一股自由主义浪潮,开始将这一司法概念延伸到政治领域,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现象确立了大众传媒用语上的某种“正确性规范”,如某些词语因含有种族歧视的成份,不能再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用来形容黑人的“nègre”(大致相当于中文的“黑鬼”)。一般语境下的政治正确性是指为了避免真实存在的或所谓的不公正的歧视而采用的变换另一种称呼的行为。政治正确性的目的之一是用最“中立”的字眼,防止歧视或侵害任何人。例如为了避免出于种族、性别、性取向、身体残障、宗教或政治观点的不同而产生的歧视或不满[2]。

敏感术语是指军事、政治、宗教、社会生活等领域涉及到各方根本利益、政治原则、宗教教义、个人隐私等方面以及难以启齿或容易引起不愉快联想的术语。敏感术语是一种微型敏感文本,其特点及翻译方法与敏感文本一致。敏感术语及其翻译与政治正确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政治正确性”的烙印。从政治正确性考察敏感术语的翻译有助于加深对敏感术语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敏感术语的翻译。

二、政治正确性的理论前提

翻译的政治正确性的理论前提主要有二:(1)图里(Toury)的“准确性”与“可接受性”,(2)品克(Pinker)的“委婉跑步机”(euphemism treadmill)。准确性和可接受性是图里提出的两种翻译取向。图里认为,译者面临两种抉择:要么遵守原文本规范,要么遵守译语文化规范。前者决定翻译的准确性,后者决定翻译的可接受性[3]。“准确性”和“可接受性”是初始规范(initial norm)下的一对概念。如果译文趋向于原文,它便具有准确性;如果目标文化规范起主导作用,译文便具有可接受性。准确性和可接受性都不是绝对的,因为任何译文都不可能完全准确或可接受,准确性和可接受性处于一个连续体中,二者可相互转化[4]。翻译敏感术语时,当准确性和可接受性发生矛盾时,应具体分析准确译法和可接受译法的优缺点,权衡各方利弊,从而得出倾向于准确性或可接受性的译法 ,不能简单地说准确性胜出还是可接受性胜出。“委婉跑步机”是指人们创造新的“礼貌”词语来表达负载情感或令人不快的事物,但是这种委婉表达具有联想意义或负面含义[5]。“委婉跑步机”表明,重要的是概念,而不是词语:给某一概念添加新的名字,名字便附有概念的色彩,概念并不因为名字的改变而变得新颖[5]。委婉是敏感术语及其翻译的惯用手法。

三、敏感术语的翻译

翻译敏感术语时,除了语言知识之外,译者须具备文化背景知识,并且对所译主题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翻译敏感术语最大的困难在于,在当今信息化的网络时代,敏感术语与日俱增,瞬息万变,光靠查词典已无法满足译者的需求。这就要求译者及时关注语言词汇的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跟上网络时代发展的步伐。敏感术语主要见诸军事、政治、宗教和社会等领域。以社会领域为例,敏感术语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性与性别、社会地位/职业、残疾以及种族。作为一种敏感类微观文本,敏感术语的翻译也必须遵守政治正确性原则。下文将结合政治正确性原则分别探讨军事、政治、宗教以及社会敏感术语的翻译。

(一)军事敏感术语的翻译

军事敏感术语的翻译应注意双方立场。在准确性与可接受性的博弈中,译者应倾向于准确性,因为准确性翻译能捍卫本国的军事利益。如日本政府把中国“外交部处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办公室”译为“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for Abandoned Chemical Weapons of Japan in China”。“abandoned chemical weapons of Japan in China”显然有意模糊了施动者,目的是掩盖日本在华遗弃化学武器的事实,掩饰日本的罪行。为昭示日本这一罪行,我国外交部将其改译为“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for Chemical Weapons Abandoned by Japan in China”,改译后的译文清晰地表明了事实,也表明了我方的态度。再如,在一则军事新闻翻译中,巴勒斯坦译者把“terrorist”翻译成“gunman”和“freedom fighter”以掩盖2006年以色列士兵入侵加沙地带的事实[6]。再如,新时期我军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打得赢、不变质”翻译为“be able to fight and win and always maintain its political color”,所谓“不变质”就是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即人民军队的“政治色彩”,因此翻译成“maintain its political color”遵循了准确性原则。又如,和平年代出现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指为了达成一定的政治目的,使用军事力量,以非暴力或有限暴力手段,遂行的非战争事态的军事活动[7],如军队参加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有人想当然地把它译为“non-war military operation”,其实应译为“military operation other than war”。“military operation other than war”这一表达最早见于美国陆军1993年出版的《作战纲要》(Operations)。事实上,军事敏感术语中也存在大量的委婉语,如“operation”这一术语就是一种委婉表达,原本是“war”。

(二)政治敏感术语的翻译

政治敏感术语的翻译应注意政治立场。政治敏感术语的翻译往往牵涉到国家主权、政治制度等根本利益,具有强硬性的特点。在“准确性还是可接受性”的抉择当中,译者往往倾向于前者。冯志杰认为,政治术语的翻译应坚持三个原则:(1)信息等价性原则,(2)信息传递性原则,(3)源语取向原则。[8]源语取向原则与图里的准确性原则不谋而合。政治正确性适用于政治和外交方面。例如,我们使用“两岸三地”来形容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澳门整个地区,而描述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则会使用“两岸关系”。“两岸关系”特指台湾海峡两岸关系,这对于中国人不言而喻,但作为政治敏感术语的翻译,应清楚地指明所属关系,因此应译成“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或“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只有当这一术语反复出现时才可略译成“cross-strait relations”。所有政治正确的词语都避免直接或间接地提及台湾海峡双边的政治状况,从而避免引起任何一方的不满[2]。请看下面一则例子:

(1)我们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We have successfully resolved the questions of Hong Kong and Macao, and are striving for an early settlement of the question of Taiwan and for the accomplishment of the great cause of national reunification.

“台湾问题”应译为“the Taiwan question”或“the question of Taiwan”,而不可译为“the Taiwan issue”或“the issue of Taiwan”,因为“issue”指“有争议的问题”或“值得讨论的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不需要讨论。这一翻译体现了政治敏感术语的敏感性和严肃性。同样,“祖国统一”也应译成“national reunification”,而非“national unification”,因为中国自秦朝时就已经统一了,前缀“re-”很好地体现了其政治敏感性,也体现了该术语翻译的政治正确性。

(三)宗教敏感术语的翻译

首先来看一个《红楼梦》中的例句:

(2)老祖宗看看,谁不是你老人家的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玉弟顶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那些东西只留给他。

Look! Aren’t all of us your children? Is Baoyu the only one who will carry you as an immortal on his lead to Mount Wutai that you keep everything for him?

“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宗教往往采取一种超脱的方式看待死亡,因而创造了许多术语代替它。中国古典宗教提供了大量的例证,如:灭度/涅槃/圆寂(of monks or nuns passing away)、归寂(return to original purity)、登莲花台(to step on a Buddha’s seat in the front of a lotus flower)、仙游/仙逝(take flight to the land of the immortal)、骑鹤/驾鹤(ride away on the crane to Elysium)、锐化/锐委(death is like a cicada to be shelled)等。

圣经的注释官认为,上帝的语言神圣不可侵犯,须依实译出,不得有任何误解或误译。因此,宗教敏感术语翻译应注意准确性,避免误译。

公元纪年最初也来自宗教。例如,人们用“common era (CE)”代替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用“before common era (BCE)”代替BC(Before Christ)也源于对宗教敏感术语的敏感。前者译为“公元”,后者译为“公元前”。

另外,有些西方国家用“节日快乐”(Happy Holiday)或“季节祝福”(Season’s Greeting)代替“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用来祝福不信奉基督教或不庆祝西方节日的人。

(四)社会敏感术语的翻译

社会敏感术语的翻译应注意委婉性。社会敏感术语主要表现在性与性别、社会地位/职业、残疾以及种族等方面。性别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同性恋开始受到关注甚至认可,于是人们用“配偶”来代替丈夫或妻子,因为配偶可以包括同性婚姻的人;种族方面,洛杉矶时报《种族认同指南》(Guidelines on Racial and Ethnic Identification)禁止或限制了大约150个单词及短语的使用,其中有:birth defect(先天缺陷),Chinese fire drill(中国式救火操练;无秩序的混乱局面),crazy(疯狂),dark continent(非洲),step-child(继子女),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盎格鲁—撒克逊裔白人新教徒;美国新教徒),to welsh(赖账),等等[5]。

委婉语的翻译主要有四种方法:(1)直译法,(2)还原法,(3)替换法,(4)等值法。直译法,是指按字面意思翻译现有委婉语;还原法,是指用非委婉语翻译委婉语,还原其本来面目;替换法,是指用最新委婉语替换原有委婉语;等值法,即寻找译语中与之对等的表达,用译语中的委婉语对原文的委婉语,使之功能对等。下表列出的是一些职业和残疾方面社会领域敏感术语及其汉语翻译。

序号原术语政治正确性变体汉语翻译1Negroblack/African-American黑人;非裔美国人2ghetto/sluminner city内城;贫民区3toilet/water closetbathroom/lavatory/rest room厕所;卫生间;洗手间4garbage collectionenvironmental services/sanitation环卫;清洁5crippled/lamewith differing abilities/physically challenged /disabled/handicapped残疾6uglyaesthetically challenged相貌平平7shortvertically challenged个子不高8foolish/madmentally challenged智障9window cleanertransparent-wall maintenance officer透明墙壁维护官10janitorsanitation engineer/custodian环卫工程师

上表中采用直译法的有:1、2、4、5、8、9、10;采用还原法的有:1、2、3、5、8;采用替换法的有:1、3;采用等值法的有:6、7。当然,有些委婉语不止一种译法,采用的翻译方法也不止一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术语的变化并不代表着人们的心智、态度以及社会行为的变化,各种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只要各种歧视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仍然存在,歧视现象就会一直存在,人们的心智、态度及行为也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名与实的矛盾也因此凸显出来。

四、结语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曾经说过,任何文本本身业已是其它文本、无限代码的多元存在。更确切地说,其本源已不复存在[9]。敏感术语的翻译要求译者对术语本身及术语背后的文化内涵有深入的了解,并掌握相应的翻译方法。上文从军事、政治、宗教、社会生活四个方面,结合政治正确性,对敏感术语的翻译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敏感术语翻译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1)军事敏感术语的翻译应注意双方立场;(2)政治敏感术语的翻译应注意政治立场;(3)宗教敏感术语的翻译应注意准确性;(4)社会敏感术语的翻译应注意委婉性。从政治正确性的视角探讨敏感术语的翻译是一种新的视角,必将有助于我们对敏感术语的理解和翻译。

参考文献:

[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M].北京: 三联书店, 2002: 109.

[2]经管百科.政治正确性[EB/OL].[2013-12-12].http://wiki.pinggu.org/doc-view-40099.html.

[3]TOURY G.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5: 57.

[4]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114.

[5]PINKER S.The Game of the Name[N].The New York Times, 1994-04-05 (3).

[6]DARAGHMEH K A, HERZALLAH R & KARIM A A.To Translate or to Subvert?[J].Bethlehem University Journal, 2010 (29): 12-39.

[7]360百科.非战争军事行动[EB/OL].[2013-12-13].http://baike.so.com/doc/5631290.html.

[8]冯志杰.“科学发展观”英译商榷——兼论重大政治理论术语翻译的原则和标准[J].上海翻译, 2010 (2): 70-72.

[9]ARDELEAN C.The Challenge of Political Correctness in the Translation of “Sensitive” Texts[J].НАУЧНИ ТРУДОВЕ НА РУСЕНСКИЯ УНИВЕРСИТЕТ, 2008 (5): 24-28.

猜你喜欢

可接受性正确性术语
法律论证理论对提高裁判可接受性的启示——基于“昆仑燃气公司案”的分析
一种基于系统稳定性和正确性的定位导航方法研究
《穆斯林的葬礼》英译本特色浅析
方法论意义下的法律解释目标
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
“正确性”与“实用性”的初探
从意向性与可接受性的角度分析话语交际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实现FPGA与PC的串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