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我国体育教学原则的几点思考
2014-03-22梁泽东
梁泽东
摘要:从当前众多的体育教学原则入手,依照教学原则的实质、教学原则的特点和体育教学原则的学科特色这三个方面,即遵循一个实质、五个特点和四个结合对目前所提出来的体育教学原则进行逐一分析,层层筛选,最终推出构建当前我国体育教学原则的途径和方法。谨希望能够为当前体育教师实践一堂真正的体育课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教学原则;体育教学;实质;特点
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它是在总结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出来的。由于是一种经验性的概述,主观因素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对于一样事物的认识不仅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而且也受到个人的喜好的左右,因此理论界对于体育教学原则难以达到一致性的认识。
一、当前我国体育教学原则综述
从19世纪20世纪初以来,教学思想呈现出学派林立的景象。毛振明主编的《体育教学论》中提出体育教学的原则: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注重体验活动乐趣原则;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在集体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张志勇主编的《体育教学论》中提出的体育教学原则:健康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适量性原则;直观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效与发展性原则。樊临虎在《体育教学论》中提出:增进健康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相统一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统一原则;适宜的负荷与间歇相统一原则;掌握体育三基与发展体能相统一原则;直观性、启发性与活动性相统一原则;循序渐进与重点突出相统一原则。但是哪些是对体育教学原则的准确阐述是下面我们将要讨论并加以解決的内容。
二、对目前体育教学原则的匡正
(一)体育教学原则必须体现教学原则的实质
在我国教学理论界,人们对教学原则实质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它是教学工作的要求、规则和规范性的原理。因此,教学原则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在对教学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所制定出来的指导教学实际工作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它既不像教学规律那样抽象,也不像教学规则那样具体。
(二)体育教学原则必须具有教学原则的特点
1.教学原则具有理论性的特点。虽然指导实践但是并非实践本身,是全面的深刻的反映教学活动实质性要求,所以教学原则仍旧是观念形态的东西,仍具有抽象概括理论色彩。
2.教学原则具有适用性的特点。体育教学原则只有普遍地适用于各级、各类、各地、各时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体现它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兴趣先导,加强实践原则”、“促进身体力量原则”并不符合各级、各类、各地、各时的教学活动,应该将其排除。
3.教学原则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由于教学原则不同程度地反映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所以具有共同性和统一性。诸如“全面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效与发展性原则”等对于体育教学原则阐述都过于普遍和泛化。
4.教学原则具有时代性特点。教学原则是用来指导和规范教学活动的,它必须按照现在的教学条件和要求,根据人们对教学的科学认识成果来构建的,这样才能使教学原则真正成为现代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
5.教学原则具有发展性的特点。教学原则不是永恒不变的教条,它总是随着教学实践地不断深入,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得到完善。类似于“掌握体育三基与发展体能相统一原则”在一定时期存在,但对体育教学的未来发展不具备任何意义的教学原则也是可以删除掉的。
(三)体育教学原则必须结合本学科的特色
1.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身心的发展是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也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具有引领方向的作用。如果不能够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上得到身心的发展,那么体育课就失去了它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的最基本、最实质的价值。
2.结合动作技能教学的特点。掌握运动技能是锻炼学生身体、发展学生心理的途径,也是体验运动乐趣、增强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手段。促进学生技能的不断提高是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判断一堂体育课有效与否的重要依据。
3.结合适量负荷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身心得到全面锻炼,还是促进运动技能的不断提高,都依赖于身体的大肌肉群活动。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下,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
4.结合安全教学的特点。安全教学是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存在安全隐患,容易造成对学生的人身伤害。如果一堂体育课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经常出现学生受到伤害的意外事故,那么其他方面设计得再仔细、再周到、再完善也是徒劳。
三、结语
构建当前我国体育教学原则,既要吸收前人的成果,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又不能脱离千百年来体育教学实践经验及其总结出来的体育教学原则。不仅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又应该将“健康第一”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和“全面发展”思想渗透在其中,使体育教学原则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让我们的体育课成为一堂名副其实的体育课,造就出身体健康,心理健全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的新一代接班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何构建出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学原则,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作为体育工作者,我们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 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6.
[3] 张志勇.体育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05.1.
[4] 朱德全.教育学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5] 靳玉乐.中国新时期教学论的进展[M].重庆出版社,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