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4-03-22段旺强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外情感

段旺强

情感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读者对文章产生情感时,才能深刻地理解原文蕴含的思想。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体验、感知情感。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理念下,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整舍,要求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重视阅读积累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等健全人格的形成。当然,我们所说的情感教育,绝不等同于传统的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意在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完善。中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与政治思想及美育有着很重要的联系。而语文教材内容广泛,且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那么,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这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无疑和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教学方法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充分发挥情感对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作用,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感染熏陶,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蕴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有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谊;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而这些恰恰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中学其他学科所难以企及的。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新课程的情感教育呢?

一、注重朗读,以声传情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就告诉我们朗读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文章不是无情物,自古至今,凡是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文章,无一不是因为作家、文人的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生动地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起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体验。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朗读在语文课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教师的范读,能够把学生带入到作者所表达的或喜、或悲、或怒、或赞叹、或斥责的情绪氛围中,为理解课文内容、作者感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教师成功的范读,充分调动学生听觉器官的作用,用声音传情,把学生的情绪带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学生理解课文就容易了一些,学生的健康情感也得到了培养。不论任何形式的作品,都适于朗读,尤其是诗歌和短小精致的散文,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更容易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而教师带有明显的情感体验进入角色的朗读,抑扬顿挫的节奏,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朗读在情感教育中能达到一种“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艺术效果。

二、注重赏析,披文入情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以文为载体,披文才能入情。教师在讲解这些感情丰富的文章时,就应该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鲜明的情感态度及富有个性的体态语言等来表达(或表现)自己的爱憎、喜怒、哀乐,给学生以深刻甚至深远的影响。有些作品,靠教师讲解很难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时可以借助相关的音乐来感染学生。学生用心去听音乐,在音乐所创造的场景、氛围中感受到美。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图片等的直观性,启发联想,让学生学会赏析。文学作品是借文学语言形象地反映生活的艺术,它是通过形象的描写,生动的叙述,精辟的议论等,塑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表达某种思想来感染人的。要让学生情感与作者所表达情感相应和,教师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想像,让他们进入到作品所营造的某种境界中去,只有这样,在他们内心才可能产生类似的情感体验。

三、发掘情感,以情引情

中学语文教材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情感性,那些美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在语文教学中,把握稳重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络,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不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丰富的思想感情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文学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土壤里。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和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同时,要加强对课外语文情感教学内容的发掘,深化课内语文情感教学内容。课内是基础,课外是补充。课堂中的知识传授、情感熏陶,起到打基础的作用,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语文教学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联系学生的喜怒哀乐。课外生活内新颖、形式广泛,学生能够真正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接受能力,选择喜爱的语文活动,充分调动思维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盘皆活”。因此,生动活泼的课外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进行情感体验的重要阵地。我们可以采取社会实践的形式,如参观访问、瞻仰革命纪念地、访问军烈属或英雄模范人物以及参加义务劳动、社区服务等,亲身体验,感悟生活,增强同情心、责任感,促进学生情感的飞跃和升华。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增强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感受到各种情感的熏陶,对“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也会有所启示和感悟。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学生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情感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课堂里如果有了感情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独特的感悟、别有情趣的语言就会如泉水汩汩流淌,学生自然会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有存.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04).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课外情感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