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的研究

2014-03-22魏竹青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爱心幼儿园

魏竹青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园开展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幼儿教师应把日常教学和感恩教育相结合,培育出德才兼备的祖国花朵。幼儿工作教学活动感恩教育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就以乐于助人、知恩图报为传统美德。而现行中国教育更多关注分数和升学率,大大忽略了孩子的品德教育,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人的溺爱导致孩子觉得别人的关怀是理所当然。不少幼儿不懂得感谢、感激,只知道索取,甚至对太过关心自己的家人产生逆反和厌烦情绪,这些都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作为一名基层幼儿教师,应把日常教学和感恩教育相结合,培育出德才兼备的祖国花朵。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园开展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们要让幼儿学习换位思考、珍惜同伴、理解父母,真诚地去体贴关心别人。只有让幼儿学会理解爱,才能够让幼儿去表达爱。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呢?

一、幼儿园为什么要对幼儿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当今社会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许多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把孩子视其为“小皇帝”,要什么给什么,在孩子心中得到的东西似乎是理所当然,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为他们提供的方方面面的照顾,偶尔有一点不如意,还要大哭大闹。当前的幼儿教育,家长又侧重于培养孩子的知识、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而忽视了孩子良好情感的培养,尤其是爱心和感恩心的培养。我们经常看到有一些孩子缺乏爱心,表现出自私、狭隘、霸道、脆弱、敏感、任性等性格。因此,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尤其是幼儿园更应重视对幼儿的感恩教育,教育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学会感恩

作为一名教师,应充分挖掘周围环境中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1.利用幼儿故事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如《猜猜我有多爱你》《狐狸妈妈的葡萄》等,通过生动的童话故事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理解母爱的伟大,进而懂得母爱,学会感激母爱。

2.抓住日常生活环节培养幼儿的感恩心。“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最初都拥有爱心,只是在成长过程中,生活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人的品行也发生了变化。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人们都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可以看出,孩子是渴望爱心教育的,爱心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孩子生活的大集体,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他们极其重要。作为老师要注重日常生活的教育,从孩子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要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片段,随机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

3.充分利用一些节日,比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传统的节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通过利用教师、同伴、父辈的生日,指导幼儿亲自为自己的教师、同伴做一些生日卡片,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幼儿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比如,为教师和同伴做一件好事,给父母、老人捶捶背等。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帮助,学会感恩与回报。

4.创设一些活动情境,指导幼儿用心理换位的方式积极参与感恩活动,体会父母呵护他们、养育他们的艰辛。比如,开展“我为妈妈过母亲节”“亲子作品制作”“亲子运动会”“亲子游戏”等活动,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到他们与家人合作的乐趣及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和父母的无私奉献和关怀分不开的,从而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关心周围的世界。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能为其感恩教育及其一生的教育奠定良好基础。确实,一个生活都不会自理的人,又如何去帮助他人、感恩他人?因此,一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虽然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都要对幼儿加以关心和引导,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在生活中只是充当“保姆”的角色。教师要给幼儿创造一些机会,如擦桌子、扫地、学穿衣服、系鞋带等。这样,既锻炼幼儿做事的能力,又培养幼儿独立生活、为他人服务、感恩他人的能力。然而,自理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习惯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实践中,我们巧用拟人、游戏、儿歌、正面引导、榜样示范等方法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当幼儿出色完成时,我们及时表扬,予以肯定,强化行为。但由于幼儿缺少生活经验,在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不小心弄湿衣裤、把桌子上的脏东西抹到地上弄脏地面等,面对这些,我们也总是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以保护幼儿做事的积极性。同时让幼儿明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从中体会父母、教师的艰辛。久而久之,在“润物细无声”的生活教育中培养了幼儿的感恩之心。

四、强化习惯培养

想要幼儿从小就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首先是建立在幼儿自己愿意去做的基础之上。在小孩思想中灌输于“独立”二字是在为感恩教育奠定一个良好基础。孩子想要感恩他人首先要建立在一个自己能够独立处理各种事情。因此,幼儿园教师不仅是在学习、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教导,而且在学生的独立思想上也要进行深化。要让学生遇到任何事情自己先动手去尝试,那么感恩也只有在幼儿自己具备独立思维或者能力的前提下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生活中教师要适当给幼儿创造一些深化幼儿独立思想的机会,如擦桌子、扫地、学穿衣服、系鞋带等一些,既锻炼幼儿做事的能力,又培养幼儿独立生活、为他人服务、感恩他人的潜意识。同时,学生的独立与自理能力不是一出生就具备的,而是经过在后天老师和家长不断地进行灌输和深化的。在幼儿教育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应恰当运用游戏、儿歌、正面引导、榜样示范等方法对幼儿进行独立思想的培养。当幼儿在自己独立并且出色完成任务时,我们及时言语上的激励,予以独立行为上的肯定。在幼儿还处于一个独立思想以及自理能力都不健全的阶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难免出现各式各样的小问题,如不小心打翻杯子、小朋友之间互相抢夺东西等,面对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也总是及时给予正确公正的解决,以达到保护幼儿做事的积极性的目的。同时让幼儿体会自己独立处理事情时的不容易,并且明白只有自己动手过后才有收获相应的硕果,从中体会父母、教师的艰辛。久而久之,自己独立处理事情的思维在幼儿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进而在“润物细无声”的生活教育中培养了幼儿的感恩之心。

总之,幼儿园应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感恩教育,让孩子们懂得人的一生中应感谢的不只是父母,还有老师,朋友、同学、亲友、陌生人等。让孩子们带着感恩之心成长,使自己成为建设温馨和美丽的和谐社会的未来一代新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爱心幼儿园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我爱幼儿园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欢乐的幼儿园
爱心树(下)
爱“上”幼儿园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