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规范化管理对癌痛病人疼痛的影响
2014-03-22
(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肿瘤科一病区,重庆 400083)
疼痛规范化管理是以定期疼痛评估、个体化多模式镇痛及病人教育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以此缓解和减轻病人疼痛的过程,它是医疗保健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传统的疼痛处理模式。目前国内已有很多研究证实,疼痛规范化管理可有效地降低病人疼痛[1-2]。但目前很多研究多集中于讨论某个时间点的疼痛规范化管理效果,并没有体现出随着时间的延续效果。因此,本研究尝试对疼痛规范化管理效果进行持续评估,以比较规范化疼痛管理对癌痛病人疼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因肿瘤出现疼痛病人82例,男43例,女39例;年龄30~72岁;其中肺癌37例,直肠癌13例,食管癌8例,其他癌症病人14例;排除精神疾患、认知功能障碍者。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治疗及护理,即护士对病人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巡视,当病人发现疼痛时汇报医生,并遵医嘱进行疼痛处理。干预组采用疼痛规范化管理干预,由疼痛治疗小组对疼痛病人应用动态监测、超前疼痛控制的方式进行疼痛管理,包括疼痛评估、定时给药、疼痛教育、多样化镇痛等。对干预组疼痛病人给药方式,遵循5项基本原则:口服给药、按阶梯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细节。健康宣教由疼痛治疗护士对病人介绍疼痛相关知识,解释疼痛的原因、程度和时间以及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内容,解释镇痛药的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等,让病人积极参与到自身疼痛管理中来,把主动被动护理模式转换为共同参与模式[3],提高疼痛规范化管理的效果。
1.3 监测指标
1.3.1疼痛评估 由疼痛治疗护士为病人做连续动态疼痛评估,在干预12、24、48、72、120 h时对疼痛程度进行综合评分并记录。疼痛评估采用“长海痛尺”评分法[4]。
1.3.2睡眠质量评估 由疼痛治疗护士为病人做睡眠质量评估,在干预24、48、72、120 h时分别对夜间睡眠时间进行记录,以<5 h为极差,5~7 h为一般,≥8 h为睡眠质量良好。
2 结 果
2.1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对照组病人的疼痛程度显著高于干预组(F=244.08,P<0.05),两组病人的疼痛程度均随着时间延长而下降,但是干预组病人的疼痛程度下降更加明显(F=24.87,P<0.05)。见表1。
2.2 两组睡眠质量评估比较
对照组病人的睡眠时间显著短于干预组(F=98.97,P<0.05);两组病人睡眠时间随着时间延长均有显著增加,但干预组的睡眠时间增加更加明显(F=9.36,P<0.05)。见表2。
3 讨 论
本研究对84例癌症病人采用两种疼痛干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在疼痛评分方面,在12 h时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持续,到12、24、48、72、96 h时干预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可能是由于两组病人刚入院不久,尚处于急诊手术的适应期,还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对自身疼痛进行有效管理,因此,12 h时疼痛评估差异无显著性;但随着时间的持续,两组病人的疼痛评分均处于下降趋势,说明两种疼痛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干预组疼痛评分下降的幅度更明显,说明规范化疼痛管理比常规镇痛疗法更能够有效地降低病人的疼痛评分。在睡眠质量评估方面,分别评估干预24、48、72、120 h的睡眠时间,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睡眠时间方面均有延长趋势,但是干预组睡眠时间延长的幅度更显著。
表1 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2 不同组别不同时间睡眠时间对比
综上所述,规范化的疼痛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病人术后的疼痛强度,有效控制了疼痛,睡眠质量得到了提高,促进了病人康复。今后的工作中,应将规范化疼痛干预作为一个持续性质量改进的措施,在医院管理者的支持下不断完善疼痛处理实践。
[参考文献]
[1] 刘林,许勤,刘梅. 规范化疼痛干预对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27(23):2181-2184.
[2] 梁君. 疼痛规范化管理在骨关节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3,10(1):27-28.
[3] 张伟英,肖海霞,顾君君,等. 疼痛规范管理提高肺叶切除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控制的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26(22):12-13,18.
[4] GORDON D B, DAHL J L, MIASKOWSKI C, et al. American pain society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cute and Cancer pain management: American Pain Society Quality of Care Task Force[J]. Arch Intern Med, 2005,165(14):1574-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