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越悲剧:教师学习力的退化与提振

2014-03-22

关键词:变革探究专业

崔 振 成

(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超越悲剧:教师学习力的退化与提振

崔 振 成

(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检视教育现场,代表教师本体性学习能力的反思力、接纳力、探究力和生成力遭遇了荒谬的退化现象。这不仅有悖于终身教育实然境遇的本真要求,也不利于我国当前教育变革真实效果的实现。教师学习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初动力和基本内驱力。一切能够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追问、自我否定、自我接纳、自我驱动、自我建构的力的总和都是教师学习力。它不仅作用于教师自身的卓越和优秀,也会对我国当代教育的有效变革持续发力。激活与唤醒、培训与交流、对话与碰撞、反馈与总结、制度与规约等途径,是养成与提振教师学习力的基本策略。

教师学习力;退化;提振;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变革

兰德曼曾经说过,“人类的不完善要由自我理解来补偿,它告诉人们怎样才能使自己完美”[1]。其实,人性的永不完满让我们总是向着未来不断成长,在“是”与“所能是”之间拓植着可能的张力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坚毅且有效的学习力才能不断成就自我超越。教师,作为影响人生命和谐健康展开的群体,更应该做学习的典范。尤其在教育理论与实践变革纷繁驳杂且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真实的社会境遇的背景下,教师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并形成一种内在的学习自觉和不竭动力,才能保持自己经验的不断改造、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内在素养的不断涵成、精神境界的不断升华。然而,一个悲剧性现象在于,当前教师学习力退化的现象已经比较严重,它不仅制约着教师教育的真切效果与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也制约着教育变革的可能效果。对这一问题的警觉与关注,显得格外重要。

一、教师学习力的退化:从一个案例说起

案例一:最近,笔者有幸参加省教育厅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协办的一期教师教育课程高级研修班,与来自省内师范院校的150多名同仁,共同浸润在专家学者春风雨露般的学术饕餮盛宴之中。就在开班当天的第二次讲座上,我幸福地专注于专家精辟入理的见解和美轮美奂的论证,忽然听到了来自邻座极不和谐的鼾声。我转身看了看后面的同志们(我当时坐的是第一排),发现,浑然入睡者并不在少数几个,玩弄手机者也大有人在。这种场面让我陡然想起在我院主持的国培计划中,我上课期间部分校长所表现出极其类似的场景。我突然悲剧性地意识到,我们作为师者的学习力在无情而又真实地退化!

教师做学习的典范才能带领他的学生在广袤无垠的教育土地里辛勤而快乐地耕耘。教师知识的传统“桶论”说必须被“源头活水”说替代。而教师知识是否能够像源源不绝之“活水”,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体学习力的有无与强弱。观照教育现场,教师学习力的退化现象已经比较普遍,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思力退化

反思是内部改造并作用于外部的系统过程。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的过程才能对后续工作发力。“经验本身有价值吗?并非如此——真正有价值的是在对经验进行反思之后的智力发展。有效的学习来自于有效的反思而非积极的经验”[2]。当前,不少教师思想深处存在一个严重误区,即认为自己已经接受的职前师范教育足以应付教育实践中发生和可能发生的诸种问题。尤其是在乡村教育,笔者在访谈中不乏听到部分教师对自我知识结构的满足,相反,各种抱怨却成为了最真实的话语方式。当抱怨成为了主流言语方式而自我反思与追问日渐阙如的时候,教育的土地必然板结而缺失活力与创造性,教师也必然难以正确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反思自己。

(二)接纳力退化

人只有在不断接纳中才能丰盈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人格,学会接纳是自我完善与改造的基础资源。教师的接纳力尤为重要,它不仅意味着教师对自我和他人的接纳,对新理念和新理论的接纳,也能体现出一种宽容大气的精神气质与胸怀从而形成对学生潜隐影响的作用力。教师接纳力退化会阻碍对自我的客观认识、对教育发展变革趋势的理解、对知识结构的改造以及对教育效果的省查与修正。当前,一线教师对教育理论的轻蔑和拒斥十分明显,对更新教育理念总是有一种打不开的心结。不少教师认为新理论与新理念只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华丽而矫饰的言词,中听中看不中用。觉得靠经验支撑教学,才能成就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对新理念和理论肤浅迎合却内心拒斥,接纳力逐渐退化。

(三)探究力退化

现代教育越来越要求教师具有探究精神和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教师展开探究的过程。因为纯粹教授知识、机械复制教材的课程实施已经不能适应人才的成长需要。由于教师反思力、接纳力的退化,教师的探究力自觉很难养成。不少教师习惯了按部就班地展开自己的课堂教学,认为所谓的探究教学既浪费时间,又不能服务于学生分数的提高。再加上探究式教学对教师自身专业化素养提出的较高要求,不少教师开始有意规避探究。无论在课程标准的理解、课程方案的设计上,还是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信息的反馈上,都忽略了探究性的思想和行为嵌入。探究性能力的养成需要长期持续不断的实践和学习,需要在思想深处意识到探究的价值和意义。

(四)生成力退化

按照哲学人类学的观点,人总是处于不断生成过程之中的。而人的生成只有在不断地内化与接纳之中才能逐步建构与丰盈。教师更需要持续生成,因为由鲜活的生命个体组成的教育现场始终是在变动中表现出不确定性和瞬间性。教师要在各种教育事件中养成教育机智,就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夯实自己的学科基础,打好底盘才能在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理解中灵活应对。然而,不少教师对自我认识的不深刻、学习和接纳的不自觉、探究的乏力以及对经验改造与思想更新的动力不足,阻碍了教师生成力的增长。

总之,审视和研究教育现场,教师反思力、接纳力、探究力、生成力的退化已经成为真实而荒谬的教育问题。

二、教师学习力:内涵与结构

(一)教师学习

“学习是一种必需,它是自我保存和生长过程的一部分”[3]104。就当前的国际境遇而言,只有学习才能获得主动、赢得未来,“未来唯一竞争优势是比你的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4]。教师首先应该是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永远不是自足的,在变动中解构和建构应是一种常态。教师的学习可以是多种类型和方式的。从专业发展政策角度,西方有学者将教师学习归为基于标准的学习、基于个人专业发展的学习与基于学校的学习[5]。从教师的专业成长阶段角度,可以将教师的学习分为准教师阶段学习、新教师阶段学习、成熟教师阶段学习和卓越阶段学习。从教师的学习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中短期集中培训学习、自我阅读学习、向他人观摩交流学习、专家讲座学习等。总之,教师要从“教”者成为“学”者,要有“深深的学习意识、浓浓的学生意识和厚厚的学者意识”[6]。

(二)教师学习力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根本动因,也是场能量产生的基本源泉。学习力就是对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如何学习的综合回答和基本驱动。笔者以为,一切能够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追问、自我否定、自我接纳、自我驱动、自我建构的力的总和都是教师学习力,它不仅是一种外在力量的积极介入,也是一种内在力量的有效调控,而归根结底是一种自我促成的原始内驱力。具体来讲,教师能够葆有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某种程度的教育信仰,出于对教育工作的庄严尊重和对生命个体的神圣责任,发现和理解自身的不足,而自觉自愿自制地持续进行内在自我的观照、批判与重建,这样的意识自觉与行为动力就是教师学习力。这种学习力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力场,激励着自身不断获得新知、修正旧知,同时也感染着共同体中的每一位存在者,尤其是他的学生。教师学习力应该存在于教育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每一个环节,因为“最好的学习力,绝不是取得哈佛耶鲁的博士学位,而是不断从生活中汲取知识、能量和动力的能力”[7]。

(三)教师学习力的结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力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整体性、综合性结构,它们相互关联与作用,最终做出有效的价值审视并集中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内驱力。教师学习力的基本结构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反思力。反思力主要是教师自我审视与批判能力、改造价值诉求与矫正教育态度的能力、提升教育信仰与坚定教育爱的能力,它主要是一种内向思维和内部改造;接纳力。接纳力主要是教师对新知识、新理论、新理念、新事物的理解力、认知力与内化力,以及相应的开放力、对话力与包容力,它把目光由内向外地开放关注,又由外向内地建构更新,它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能力;探究力。探究力是基于问题提出、假设与解决的研究路径而预设和规划自己教育设计和过程的策略性与行为性能力,它主要包括情景创设力、问题提出与假设力、过程引领与监督、问题解决与检验等综合能力,因为问题的不断涌现,探究力就要持续地生成;生成力。就生成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路上的不确定的存在者、都在经历着自我改造、发展与生成,生成是综合素质的不断变迁,教师的生成力主要包括持续建构自我的能力、适时修正更新和调整改造内在结构的能力、逐步走向综合素养与精神境界高阶的能力等。

教师学习力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结构系统,其究竟有哪些价值呢?

三、教师学习力的价值:促进自身的卓越和教育变革的成功

(一)教师学习力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扮演着内在动力机制的角色

“在一切导致教师专业成长变速的原因中首当其冲的无非是专业学习,无论是理论知识学习还是实践学习,它们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生力源和发力点”[8]。教师学习力的价值至少体现在两个相互关联相互成就的方面: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教育变革的实际效果。

(二)教师学习力直接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主要含义是“专业地位的提升”、“专业自主的建立”和“专业尊严的维持”。这就决定了教师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包括教师能进行生涯规划,自我成长;能获得知识,充实自我;能实施研究,进行教学;能反省批判,自我更新等[9]。其实,“为回应专业标准和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西方各国不同规模旨在提升教师能力的专业发展项目将焦点集中于个人学习与改变”[10]。因为,教师专业成长归根结底是一种内生力,而教师学习力正是这种内生力的集中体现和动力源泉。教师不断地反思调整自我并整饬杂乱的教育经验,不断地接纳新的理念理论并开放性地接纳所有积极的教育资源,不断地探索有效的教育实践并投身到研究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之中,不断地否定和建构新的自我并生成坚定高阶的教育信仰,就一定能够促成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帮助教师从不胜任到胜任、从胜任到成熟,再到优秀和卓越。实际上,现代课程理念对教师评判的重要指标就是看教师有没有较强的学习力,“教师的思考意识和研究姿态就是教师成长的潜质,如果判断一位教师未来的发展状况,就看他是否具有思考的习惯、研究的精神和持续的行为”[11]。所以,对教师学习力的高度关注和持续引领与培养,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师学习力推动教育变革效果的实现

在某种意义上,教育改革的过程就是教师持续学习的过程。“没有教师的学习与改变,教育的转型性变革要取得成功是不可设想的”[12]。因为教育变革过程也是教育问题不断涌现的过程,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问题的教育,也不存在没有问题的教育变革。而实践中的问题,必须靠不断地学习和坚强的毅力才能获得解决。“西方‘标准化’改革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是未正视教育改革即为长期的教师学习过程,进而忽视将其视为一个系统整体考虑”[13]。所以,我们在中国这么个庞大的国度里进行教育变革,必须汲取他者的教训,抓住通过提升教师学习力来发展教师专业水平这个核心和主线不放,才能将教育变革的价值理想落实到位。因此,叶澜教授说:“学校转型不只是教育实践的变化、培养目标的重新构建和实现,而且是教育者自身的发展变化过程。没有从事学校实践一线的工作者的发展变化,转型要最终实现是不可能的。”[14]所以,教师学习力的稳步提升,必将推动教育变革效果的逐步实现。

总之,教师学习力不仅成就教师个体与群体,还成就教育变革事业的价值实现。探究提振教师学习力的策略将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四、积极提振教师学习力的策略:教师教育的核心任务

“生长的能力需要依靠别人的帮助,也有赖于自己的可塑性”[3]186,教师学习力会从教师个体内部衍生出积极追求、勇于拓展、坚定信念的学习自觉力,这种动力比任何外部的强调和说服都有价值。因此,培养和提振教师学习力理应成为教师教育的核心任务。就其策略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活与唤醒,让教师在反思中明了学习的必要

只有触动教师的灵魂才能提升教师学习力。因为,如果不能让老师明了学习对于自身和教育的意义,不能发现学习的魅力,就很难形成自制而坚毅的学习力。激活教师的内在省思,唤醒教师的价值世界重建,摒弃原有的偏见和成见,认真反思和清算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反思自己的教育得失,才能引起教师对自我的客观认识,发现差距与不足,意识到学习才能充实自我和提高自我,也才能增进自己的职业理解力、胜任力,并坚定正确的价值诉求,不再把功利性作为唯一的自我评价和审视标准,也不再把抱怨作为主要的话语方式。激活与唤醒,主要在于促进人的反思,因为“在有目的学习、问题解决与通过理性商谈的有效性检验中,反思是核心的动力”[15]99-101,反思主要在于促进教师明了学习的魅力与价值,将自觉学习作为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二)培训与交流,让教师在接纳中理解学习的价值

培训主要是指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交流主要是同仁之间的经验互动,也主要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不管是中短期培训还是相对长期的培训,主要任务在于敞开学习者的内心,让他开放性地意识到在浑厚的通识知识、浩瀚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知识、驳杂的教育理论、纷繁的教育实践面前,只有不断地汲取和接纳,才能葆有自身的职业适应性和价值对称。其中,这种接纳也包括对他者的接纳,对自我职业选择的接纳,包括基于教育爱的包容力的养成。当接纳成为一种习惯,教师就会彻底理解学习的价值,并生成源源不断的学习力。

(三)对话与碰撞,让教师在探究中感受学习对于课程改革的意义

新课程理念强调研究的价值,认为无论是对课程标准的解读、课程纲要的设计,还是在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过程中,没有探究就没有课堂效果。而所有的探究都不仅仅是一个自我清思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借助于校本教研、集中备课、小组讨论,来达到探究式课程意识和教学意识的有效性。所以,在通过自我反思和接纳提升教师学习力的同时,还必须通过对话与碰撞的探究过程来达到学习力的逻辑深挖。在探究中,教师才能理解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清晰当代课程变革的理念。总之,帮助教师养成探究的自觉与习惯,才能促进生成教师学习力的恒定与坚毅。

(四)反馈与总结,让教师在生成中享受学习的幸福和快乐

反馈是基于教育事件的信息吸纳与重新编码,它让个体的内在生成更具有现实的可靠性。总结是一种逻辑梳理,也是一种学习心得的体悟和经验的反思性升华。凭借反馈和总结,教师可以为自身学习力的外在性生成和内在性生成找到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决定人们的行动、希望、满意度与幸福感,以及工作表现的,与其说是所发生之事,不如说是他们如何解释与说明所发生之事”[15]viii。所以,教师在反馈与总结中,重新认识和打量自己,这一修剪整饬、去伪存真的过程,就是铸炼教师整体学习力的过程,是必要的幸福的过程。

(五)制度与规约,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养成教师学习力的自觉

人性总是会被惰性束缚而陷入迷障,毕竟人是有限理性的存在者。所以,必须有外在制度的规约才能让人养成自觉的秩序和品位。教师学习力的养成也不能完全靠内在的自我约束和坚定的毅力导向,还要有外在制度体系的他律性规约,才能有效帮助教师养成和提升自律性的学习力。相关制度体系必须包括对系统的教师培训制度,与教师学习力相关的绩效评定制度、考评鉴定制度、激励监督制度、奖励惩罚制度等。他律与自律相结合,以合成之力推动教师自身学习力的不断加强和提升。

总之,教师教育既要想办法激活教师学习的内在热情,又要由外部介入教师学习的积极导引和规约。让教师在自觉追求教育信仰、教育品位、教育质量和教育智能的过程中,形成坚强恒定的教师学习力。

[1] 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4.

[2] Criticos,C.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for Post-Apartheid Learning Future[C].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3:162.

[3] 赵祥麟,王承续.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 彼得.吉米.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4.

[5] Darling-Hammond L,McLaughlin N W. Teaching as the learning Profession: Handbook of Policy and Practice.[M]. San Francisco,California: Published by Jossey-Bass,1999: 376.

[6] 胡东芳.从“教”者走向“学”者——论教师内涵性专业发展路向及其实现[J].教育发展研究,2010(12):71-76.

[7] 徐小平.学习力:低景气时代的成长力[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11/23/214520860247 134.shtml.

[8] 龙宝新.论教师的专业学习力[J].当代教师教育,2013(3):41-46.

[9] Blueprint for Education. Directions Paper Teacher Learning[DB/OL].[2003-08-09].http://www.det.vic.gov.au/det/consultation/pdfs/Teaching-learning. pdf.

[10] 张晓蕾,等.课程改革背景下西方不同路向教师学习研究述评[J/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5147.G4.20130404.1007.017.html.

[11] 胡明珍.教师成长力源于研究态势[J].教书育人,2009(10):27.

[12] 张永.变革性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师学习研究的启示[J].当代教师教育,2013(3):48.

[13] Fullan,M. The Meaning of Education Change:A Quarter of a Century of Learning. Lieberman(ed.). The Roots of Educational Change[M].Netherlands: Springer,2005:202.

[14] 叶澜.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C].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8.

[15] Jack Mezirow. Transformative Dim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M]. San Fransisco: Jossey-Bass,1991.

[责任编辑:何宏俭]

Transcending the Tragedy: the Degener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Teachers’ Learning Ability

CUI Zhen-cheng

(Education & Teachers’ Development School,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To inspect the educational scene,we find that the teachers’ reflective ability,acceptive ability,research ability and productive ability which represent the teachers’ learning ability have encountered the absurd degeneration phenomena. It is not only contrary to the natural request of long-live education,also harmful to the effect re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The teachers learning ability is the original power and basic strength. All the strength which can promote the teachers’ self-reflective,self-question,self-negation,self-acceptation,self-derivation and self-construction can be called the teachers’ learning ability. This ability can function to the teachers’ self excellence and brilliance,also can function to our country’s educational reform continuously. To stimulate and arouse,to cultivate and communicate,to conversate and collide,to feedback and summarize,to rule and stipulate are the basic tactics of cultivating and promoting the teachers learning ability.

the Teachers’ Learning Ability;Degeneration;Promotion;the Teachers’ Major Development;Educational Reform

2014-03-06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ZX070)。

崔振成(1977-),男,河南延津人,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

G650

A

1001-6201(2014)05-0191-05

猜你喜欢

变革探究专业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变革开始了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