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东部地区丧葬礼仪的社会功能分析——基于对陕西富平丧葬仪式的田野考察
2014-03-22王明利
赵 文,王明利
(1.中南民族大学学校办公室,湖北武汉430074;2.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陕西咸阳712082)
丧葬礼仪的基本含义,就是人死后对尸体的处理及其相关的礼仪习俗。作为人生的终极礼仪,丧葬礼仪始终带有一些神秘的色彩。通过丧葬礼仪,人们一方面要表达对亡者的追思,另一方面则希望活着的人能得到亡者的庇佑。历代王朝统治者在即位之后,就开始考虑为自己营造死后的坟茔,并在葬礼仪式上不遗余力地区分出尊卑贵贱,使君臣士庶“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1]。统治阶级这种对身后事的安排,必然会影响到普通民众的丧葬礼仪。他们也同样希望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之后,还能享受到活着的时候所没有享受到的幸福生活。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丧葬礼仪即是现实社会形态在另一世界的真实反映。著名历史学家李先勤曾在《中国丧葬礼俗》一书的序言中指出:“研究文明起源的学者,多以礼仪性建筑作为文明在考古学上的一项标志,在中国,大墓应该说就是这样的建筑。因此,深入探讨中国的丧葬礼仪,对于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领域,加深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深度均具有重要意义。”[2]
富平县位于陕北与关中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文物遗存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曾留下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墓葬遗址。境内除有五处帝王陵墓外,王侯将相的大墓更是数不胜数。我们选择这一地区开展田野调查,就是基于该地区丧葬礼仪留存的历史记忆,能更好地反映其所蕴含的社会功能。
一、富平县丧葬礼仪的田野考察
丧葬礼仪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们生前占有欲望的延续。人的亡故,分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而在非正常死亡当中,又因死者年龄的不同,丧葬的过程也会有所不同。本文对这一地区正常死亡的丧葬仪式作出概括和总结,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为亡者打扮,沐浴更衣。在富平一带,对于寿终正寝之人,为避免其死于床上,当病人奄奄一息之时,就要先为其沐浴更衣,穿上早已准备好的寿衣、戴好寿帽。一方面是担心人死后,尸体变得僵硬,关节四肢不能活动,不便穿戴;另一方面如果没能在人临死之前准备妥当,会被认为人没有穿衣服就走了,这不吉利。倘若某人由于病情突然,未来得及准备,那么在穿衣时,把衣物铺在一边,然后把尸体抬起来,放到衣物里,实际就是把衣服裹在身上,然后慢慢收拾。由于古代医疗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于死亡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当人死之后,往往会用棉絮放在死者的鼻孔之处,来看他是否是真的死亡。现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偶尔还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在给死者整理衣冠之时,往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打扮,由于死者生前受到病痛折磨尽显瘦态,或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面目损毁,那么通过打扮,使死者能够体面地走向另一个世界。这时就把遗体从卧室挪出放在厅堂的中间,然后摆上遗像,摆上香炉,点上蜡烛。在一切准备好之后,便点起一碗油灯,为死者通向另一个世界照亮道路。人们认为黄泉路上阴森恐怖,点上灯火,为的是给死者一点温暖,以便其顺利到达自己将去的地方。人们也将这一过程称之为小敛。
(2)报丧。报丧大多由丧家选派一人去告知亡者的亲朋好友,极为讲究顺序。若亡者为女性,则先去其娘家;若亡者为男性,则先去其舅家。这体现了舅舅所代表的权利。在农村,当家里的儿子不愿意赡养父母之时,往往邀请他们的舅舅来解决问题,舅舅的特殊身份,因作为母亲家族的长辈而得到众人的拥护。报丧的人一般不进入亡者亲戚之家,在门外告知亡者过世的时间、得了什么病、什么时候入殓等。关于什么时候下葬,则在入殓之后由亲戚们商定选择黄道吉日。报丧实际就是丧事的公开化,将死者的信息告知亲友。作为孝子此时是不能随便进入别人家的,主人认为会把霉运带来。死人是整个家族抑或整个村庄最大的集体事件,丧家会请村中的邻人前来帮忙。以前,富平薛镇那边还能看到破旧的城隍庙,当人们前去占卜之时,还要给城隍准备一份祭品,告知此人于何年何时因何病不幸去世,然后算出他的出殡日期,以便进一步安排他的后事。丧事中遇到的问题也都要家族内部的长者来协调解决,就是让死者能够顺利入土,这也是对死者应尽的义务。
(3)大殓,出醸(niang)。大殓,即收尸入棺。大殓在死后第三天进行,又称“入柩”,意味着死者即将与世隔绝。对于盛敛死人的棺木,大多是死者的儿女们在其生前早就准备妥当的。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为祖父母准备寿木时,三个儿子各出一些东西,有的出木材,有的请木匠,有的请人箍墓。棺木之内一般都铺上死者生前所用的被褥,有的地方三铺三盖,甚至九铺九盖,在空隙的地方放入一些死者生前的物品。关于为何要三日而敛,据《礼记·问丧》记载:“死三日而后敛者,何也?”曰:“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安可得夺而敛之也?故曰: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3]所以将三日算作一个期限,并作为一种礼仪延续下来。三日大殓的礼仪是人们希望死去的亲人能够重新复生的一种愿望,不急于下葬也是该原因使然。大殓之时,孝子们痛苦悲伤,一些子女哭丧之际,拍手捶胸,尽显深沉哀痛之情,不免使周围的人受到感染,更增加了悲伤的气氛,所谓“动尸举柩,哭踊无数”。另外还有所谓的出醸,实际就是意指亡者的灵魂最后一次来看一眼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对此人们比较重视。日子选好后要紧闭门窗,家里凡是能照出影子的东西都要遮挡起来,以避免亡者看到自己的样子被吓跑。亲戚全部呆在屋外,门前洒满石灰,若是亡者的灵魂前来会留下脚印。看到什么样的脚印,就预示着亡者后世投胎变为什么;若是没有脚印,人们就认为亡者已经走了,或者这里已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亡者的灵魂不愿意前来了。大殓之后,实际就等于亡者已经正式踏上了另一个世界,与阳间的亲人再也不能相见。
(4)披麻戴孝,告祭祖先。大殓之后,死者的亲属要穿丧服,即所谓的披麻戴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孝义和追思。传统的孝服,都是由粗麻制成,孝子们身披麻衣,头戴孝帽(一般用棉花球打结而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的地方已经不再专用粗麻来做丧服,只要是白色略长的衣服,都可以作为丧服来穿。对此已经没有什么严格规定,笔者曾看见有些人穿着医生的白大褂就来了。麻衣的规格也有不同的解读。在过去,越是亡者的至亲,则麻的质地就会越粗糙。之后孝子们按照一定的长幼顺序站立,手拿哭丧棒,也称“吊丧棒”。《礼记·问丧》载:“杖者以何为也?”曰:“丧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3]这句话道出了亲人去世后,作为孝子的沉痛之情。孝子由丧事主办人带领,在鼓手的吹奏下,前往家族墓地,(现在一般为整个村庄的公共墓地)告祭先人的在天之灵,希望祖先能够引领亡者顺利抵达阴间,并希望祖先保佑还活着的人。
(5)迎饭,请人抬灵。迎饭是指活人为亡者准备的冥饭,有油炸的面花、面食。在富平一带还有用面蒸出来的献贴以及各种各样的肉菜,现在已出现专门为亡者准备冥饭的饮食店。在关中东部地区一般都是八个饭碗,上面是大片的肥肉,下面是一些蔬菜。还有更重要的就是献贴,少不了大型的花圈以及给丧家的财物(以前多为实物,如今多侧重于钱财)。迎饭之时,两人抬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通常都有一面会用孝衣遮起来,所有的冥饭都会被一次次迎进亡者的家里。在迎饭的时候,送饭的亲戚,往往会给乐手适当的答谢钱,这不用提醒,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乐手的伴奏下,亡者的亲友会跟在桌子的后面,一直由村口走到亡者的灵前。先是三跪六作揖,然后上香。迎饭的顺序如同报丧一样,也是从亡者的娘家或舅家开始,依次轮流,直至最后。有时迎饭甚至要到下葬的那天早上才能结束。这一方面说明死者的家族很大,也说明迎饭的规模。在过去,棺木都是由人抬到墓地后下葬,因而要请抬灵人。一般有几次,第一次在大殓之后进行,第二次在迎饭的当天晚上,第三次就是下葬之前。现在虽然有专业的灵车,但是这一礼节还是不能被代替,这实际上是村民之间的一种互帮互助,所谓“谁家门前不死人”,也能够因此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
(6)祭奠。即对亡者最后的哀悼,这或许是丧礼中最隆重、也最为讲究的礼仪。薛镇一般在晚上进行,在祭奠之前,先开席吃饭,所有的亲戚与家人一起参加。然后以奠基者与亡者的亲属关系来确定吊祭的顺序。客人先祭,吊唁时,一般三鞠躬,三叩首,每个人都重复着相同的动作,此时最能看出亡者与亲人的亲疏关系。越亲者捶胸顿足,哭喊之声相对拉长,难掩悲痛之情。在我所看到的场景中,丧家往往请来戏剧社,在现场吹奏、弹唱,有时热闹的场面,完全不像是一场丧事。在喇叭中也经常播放一些经典的戏曲曲目,亲朋好友及邻里利用坐夜的机会聚集在丧家打牌、看电影、录像等,达到“以闹冲悲”的目的。随着人们对死亡认识的加深,这种形式的丧仪正变得越来越多。从本质上看,主要在于给哭丧的亲属减轻痛苦,暂时淡化他们对亡者的追思。
(7)瞻仰仪容,出殡。瞻仰仪容在下葬那天进行,孝子围着棺木绕行一圈,即与亡者做最后的道别。不久便盖棺钉钉,此时又会出现震天动地的哭喊声。薛镇这边一般是中午起灵,若是在年底,一般就早上出殡,因为年底大家都比较忙,要把充裕的时间留给大家。前几年因为火葬的缘故,人们往往选择在大清早出殡,造成既有的事实,执法队也不便把死人从坟堆里刨出。起棺之时,当棺柩缓缓进入早已备好的灵车,孝子们面对灵车一字跪下,最前面是亡者的长子或一起生活很久的儿子,此人一般头顶火盆,孝服上外套一个纱布做成的马甲,上书一些哀痛的话语,女孝子在男孝子之后。主丧人大喊:起灵!抬灵的人涌向灵车。因为从前灵车不用车辆,要用人抬,所以出现了请抬灵人这个礼节。刹那间,顶在孝子头上的火盆被打碎,认为这样做亡者才能收到活人们烧给他们的冥钱。另外还有一层意思:亡者不再享用人间的烟火,因而断了其对人间的留恋。各种各样的“纸活”——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童男童女、马匹、车辆等应有尽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现代化商品也呈现其中,目的就是祈求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过上好日子。灵车前面专有一位手拿“招魂幡”走在最前面为亡者引路。大队的孝子则跟在灵车的后面,沿路抛撒纸钱,一直到坟地。
(8)下葬。由于地处黄土高原,这里墓穴一般为土坑墓,多为老人提前箍墓。以前是请人花上几天的时间用铁锹慢慢挖出来的,现在则直接用挖掘机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深坑,一端铺上楼板,然后略加修缮。灵柩下穴前,亡者的儿子或外甥要先下到墓穴中,这或许是希望下葬过程一切顺利,亦或是想再看看即将远去的亲人。众人用大绳将棺木移进墓穴放正,起墓志作用的券瓦靠到棺材小档上,油灯放上棺盖;一边是食罐,一边是火盆;日用品放置一旁。穴门用土坯或青砖垒严(也有用“墓门石”,墓门石的上面往往刻着面目狰狞的镇墓兽),以防盗墓。墓穴口填实,有时用杵子砸实,剩余的土回填形成圆形的墓冢。在这之后,人们要对亡者四时祭祀,如家族遇到重大事件时,还要及时告知亡者,已慰亡者之心。
二、丧葬礼仪社会功能的文化解读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主体。在丧葬礼仪中,人们为了缅怀亡者,总是在悼念中或哭丧、或唱挽歌来安抚亡者的灵魂,也必然要对亡者一生的美好品行进行回顾与赞扬,所谓“盖棺论定”。汉族的丧葬主要以哭为主,这里的“哭”,不仅是对亲人离去的哀悼和追思,也是对家族命运的追思。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千百年来形成的丧葬礼仪,其过程的复杂繁琐虽有所减弱,但却一直延续下来。丧葬礼仪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1)丧葬礼仪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寄托了活人对亡者的孝,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族关系。在地理位置上,富平地处关中东部,深受封建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孝文化非常讲究,人们均有着浓厚的亲情意识。儒家提倡孝道,对亲人遗体的妥善处理也是尽孝。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国人,在丧葬礼节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无不受其影响。孝是所有社会成员必须恪守的道德准则。在丧礼中,“孝”字自始至终地贯穿整个活动过程。以哭为例,哭是中国丧葬礼仪的显著特点,至始至终贯穿于丧葬礼仪的整个过程。苦声的大小,声音的长短,都能看到哭者与亡者的亲疏关系。在祭奠之时,那种声嘶力竭的哭声,更能感染周围的人。一般亲属关系较远的人往往不会流泪,但在那样的氛围之中,也会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哭的内容很随意,想到什么就哭什么,没有限制。从内容来看,主要是对亡者的诉说和对己身的自责以及感叹命运的不公,而有时就是哭,没有具体内容。来参加葬礼的众多朋友和亲戚,给死者家庭带来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勉励他们在失去亲人的情况下坚强地活下去。当亲人为亡人哭吊之时,一般都会有人搀扶,表示安慰的第一句话往往是:别哭了,别哭了,人已经走了,不要再把自己身体弄垮了!这说明哭在其中的重大作用,也反映了人们失去亲人之后的切肤之痛。
(2)丧葬礼仪有利于调节邻里之间的关系,增进村民之间固有的感情,拓宽了家族的人际关系。人死为大,一切的家族恩怨都可以随着亡人的离去而得到缓解。丧礼结束后,主家都要请帮忙的人吃顿饭,以示答谢。人们来参加丧礼,可以尽情地表露想法、宣泄感情,丧礼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场合。丧家要毫无遗漏地请到乡邻,准备好酒菜以表示对前来吊唁和帮忙人的答谢,这时一般没有人会拒绝,在这样的氛围中,反而更有利于人们的交流。人们在酒足饭饱之后,不仅思想得到了交流,感情也得到了巩固。下葬之时,前来填土的一定是整个村庄的代表。在过去,死人是整个村庄的集体事件,每家每户都会派人前来帮忙,丧礼活动是家族人际关系的再延伸。参加亡者丧礼的人,除了家族成员、邻里之间以外,如果还有慕名前来参加丧礼的,就会让家族成员感到无比荣耀,这既能证明家族的地位,也表明家族拓宽了人际关系。
(3)丧葬礼仪起到了调整家族关系、凝聚家族力量的作用。当家中的长者去世,家族内部曾经井然有序的关系必然混乱,尤其在一些传统的大家族。此时不仅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悲伤,整个家族或许因为顶梁柱的轰然倒塌而树倒猢狲散。“一个人突然散手离去,不再回来,不仅带来人们情感上的悲痛,给活着的家族成员造成精神压力,也使家人变的茫然、沮丧、不知所措。”[4]42但是活人的生活还得继续,家族成员就要选择一位德高望重之人,带领大家继续向前。在丧葬活动上,与亡者相关的事情都交由他来处理,这是一种典型的权利转移,使家族有了新的主心骨,让家族的荣耀可以继续得到传承。报丧之时,首先得到这个噩耗的,必然是死者最亲近之人,抑或这个家族的内部成员,这种简单的报丧形式,是基于共同的血缘和彼此的亲属关系,能够团结家族内部的成员。有人说,一次追悼会不仅是对亡者的追思,更重要的是能把这个集团的人团结起来。报丧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血缘或家族关系,增强了氏族或家族内部的团结,增强了人们彼此之间的凝聚力,显示了族人的集体力量,同时还能起到教育本族成员、强化亲缘观念的作用。在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传统的葬礼不断强化了血缘部族的关系;而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选择留在城市,对于农村的亲戚,大多已经不认识。因而人们对祖先的崇拜以及家族的认同,正在显示出中断的趋势。一旦人们共同的祖先崇拜不能有效延续,彼此之间便很难有身份认同。唯有在丧礼上共同面对祖先的灵位时,才能强化活着的子孙后辈对家族身份的认同。
(4)丧葬礼仪不仅是做给活人看,也是做给亡者看,反映了人们矛盾的心理。人们一般相信人死后灵魂还在,还要在另一个地方继续生活,与此同时,对王侯将相也无法逃避的死亡却非常担心,都害怕这种厄运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死亡被认为是邪恶的,受死亡支配的人没有人性,其行为不可深测,或许会加害于人,哪怕自己最亲密的亲属。所以,整个葬礼祭祀仪式被认为是不纯洁的,带有邪气的,乃至会被恶魔所伤害的,因此活着的人必须采取措施,防止他们自己的亲人死亡或其他相关灵魂带来的不良后果。”[4]45如此看来,人们对于丧葬礼仪的重视,从开始死亡到最终下葬,以及后世的不断祭祀,都表明隆重的礼仪不仅要能够取悦死者的灵魂,也希望死者不要打扰活人的生活,并保佑家人免遭各种灾难的困扰。
(5)丧葬的仪式可以对活人的人生观起到一定的教育和感化。当人们看到人在死后的情景,对功名之争必有淡化之想。前来参加仪式的人们,对亡者死后的情景记忆深刻。即便你家财万贯、良田千顷,死后一切将不复存在。很多人在此时会幡然醒悟。有的子女平时对父母不好,一旦父母去世或者自己为人父母,才真正体会到父母养儿育女的不易,所以才有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至理名言。生是一个等待死亡的过程,任何人都无法回避。丧葬礼仪可以使人们正确面对死亡,可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也使人们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同时,丧葬礼仪还能够教育人们善待生命,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所以在丧礼上,人们不仅是在哀悼亡去的亲人,也是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有些人平时对父母不好,然而在父母的丧礼上却不惜花费重金、大办仪式,祭奠之时痛哭流涕、痛不欲生,无非是想借此机会救赎自己以前的错误行为。
三、结 语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只有在庄严肃穆的丧葬礼仪氛围中,人们才有可能真正体会到亲人的离世将会给自身和家庭带来种种变化。当人们怀着虔诚的心态和悲伤的心情来仔细聆听丧事主事人对死者的一生进行总结,总结他在为人处世、子孙教育等方面的心得时,难免会引发出对人生的有益思考,而这样的思考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礼仪都无法替代的。作为一种十分明显的文化现象,丧葬礼仪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功能价值,十分有利于社会的道德教化。其间蕴含的深刻含义在于送走死者,让其灵魂平安地走向阴间,到达所谓的极乐世界;帮助生者,祈愿死者的灵魂保佑活人健康平安。
[1]叶小兰.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85.
[2]徐吉军,贺云翱.中国丧葬礼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2.
[3]陈戍国.礼记校注·问丧[M].长沙:岳麓书社,2004:458.
[4]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M].范丽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