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马克思视野下“完整的人”及其理论意义

2014-03-22舒心心穆艳杰

关键词:异化马克思人类

舒心心,穆艳杰

(1.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内蒙古民族大学 政法与历史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试析马克思视野下“完整的人”及其理论意义

舒心心1,2,穆艳杰1

(1.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内蒙古民族大学 政法与历史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完整的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它的提出先后经过了多个时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1844年手稿》的初次提出,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的补充和丰富,最后到《1857—1858年手稿》中具体提出了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完整的人”这一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意味着人的本质丰富性;他要全面占有自己的社会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解;最后人还要以一种健全的生命方式来存在。“完整的人”需要在人的社会历史中生成,是一个历史生成过程,这一过程要借助人类实践的不断发展;同时还需要通过共产主义运动;除此以外,人类的历史必须由地域性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全面促进人的发展,和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不谋而合。

完整的人;全面发展;异化劳动;实践

“完整的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一个重要范畴,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中人所处状态的设想,也即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呈现出来的是“完整的人”。共产主义运动本身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自己的基本原则的,因此“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的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1]88是一种历史的发展规律,预示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前景。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伴随着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体现了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合乎人性的自觉复归,即在未来社会中,人会逐渐克服自我异化,从而呈现完整的自身,成长为“完整的人”。

“完整的人”这一概念在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中多次出现,贯穿于其一生思想的始终。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完整的人”思想就需要深入其整个思想内部,通过梳理马克思对“完整的人”的思考轨迹,还原出一个“完整的人”思想。

一、“完整的人”的思想历程

在马克思的文献中,“完整的人”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这部手稿中,他多次提及“完整的人”这一范畴,比如通过分析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人通过自身达到对人的作品和对象性的人的感性占有,进而实现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的全面占有。另外,马克思还把完整的人与人的需要联系起来,认为人的本质需要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因此,“富有的人就是需要有总体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1]9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完整的人”的论述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完整的人”表现在他与世界的关系上,他以全面的方式同世界发生关系,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他的各项功能完整,拥有健全的视觉、听觉、嗅觉等,知、情、意等可以全面表达,并且这些机能完全超出“造物主”的最初设计,打上了人类实践的“烙印”,得到了全面发展。其二是,“完整的人”是和“异化的人”相对应的,是人克服异化以后的发展结果。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四个方面即四种关系,从人同外部对象的关系即物的异化,到人同自己活动的关系即自我异化,到人的类本质同人自己异化,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逐层深入地考察了人的异化。异化的人是一种片面的人,畸形的人,是对完整的人的否定,而人类未来的希望就在于克服异化,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完整的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进一步丰富了“完整的人”思想。随着唯物史观的形成,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揭示了分工和私有制对人全面发展的限制,认为旧式的分工和私有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造成人片面发展的社会根源,未来的社会要实现自由的劳动。在未来社会中,劳动不再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因此,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劳动类型,劳动将成为人发展自身的手段和需要。同时,马克思在此也明确指出,消灭私有制和消除旧式的分工都需要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只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主要揭示了现代社会工厂中人的遭遇及冲破这种遭遇的希望。具体而言,现代工厂“产生了特长和专业,同时也产生了职业的痴呆”[2]169,这种“职业的痴呆”便是人极端异化的表现,对他自己所从事的工种以外的领域一无所知,丧失了变换职业的能力。人就如同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永远只能发挥同样的功能,进行单调的重复。但是,这种状况在自动工厂中却暗含着未来的希望,因为在自动工厂中,“劳动在这里已完全丧失了专业的性质。但是,当一切专门发展一旦停止,个人对普遍性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趋势就开始显露出来。自动工厂消除着专业和职业的痴呆。”[2]169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创造性地把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出了“三形态论”,认为人类是逐渐成长为“完整的人”的。具体而言,人类的发展将依次经历“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自由个性”形态三个大致阶段[3]104。在最初的社会形态,人的发展是以个人对自然共同体的绝对依赖为前提,以牺牲个人的独立性为代价,人的低下的生产能力决定了处于此阶段的人只能在狭窄的范围内生存、在孤立的地点上发展,在此阶段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完全自然地发生,人以群体的力量对抗自然,个人之间交织着经济、政治、思想、道德、宗教、血缘亲情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个人在这些关系中获得了归属感、安全感和依赖感,个人依赖于群体,个性也湮灭于群体之中。随着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人的本质力量的逐渐增强,近代社会以解放个性的启蒙运动为肇始,实现了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推动了由家庭式小生产向机械化大生产的转变,实现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类社会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社会发展必然要求并促进了人的发展,由人对人的依赖性转向人对物的依赖性,个人逐渐摆脱人身依附关系而转向人身独立。但是这种人的独立性却建立在对物的绝对依赖基础之上,人的发展日益陷入普遍的异化状态和片面性之中。马克思坚信,随着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物质技术条件,扬弃片面发展的“异化的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们为谋生而支出的必要劳动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而自由时间极大地增多,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财富,未来的社会就能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自由和全面发展自己个性的条件。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个人获得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实现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在更高形态上的统一。

“三形态论”的提出表明马克思关于“完整的人”的思想已经基本形成。这种“完整的人”就是人类的理想状态,但这种希望只有经历漫长的人类发展历程才能实现。人要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克服导致自己异化、片面化的因素,逐渐丰富自己的本质内涵,成长为全面的人、完整的人、总体的人。

二、“完整的人”内涵解读

通过对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历程的回溯,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所提出的这一概念具有多层面的内涵,具体而言可以作如下解读:

首先,“完整的人”意味着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本质不是恒定的,人没有不变的本质。人是一个生成性的存在者,呈现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过程,他通过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不断地面向未来敞开自己,不断地重塑自我。人类本质的丰富性就在于劳动的自由性,在自由的劳动下,他可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劳动,他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更换自己的劳动,而不必把自己永远固定在一个劳动或者职业上。正如马克思所设想的,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通过社会调节使得整个生产有序运转,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所乐于从事的任何部门内发展,自由自主地选择自己的职业,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投入到劳动活动中去,而不是局限在狭窄的领域和特殊的活动范围之内。

人的本质是追求丰富性的,只是人自身的发展受到历史阶段的影响和限制,人没有能力全面展现自己的丰富性、自由个性。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人的生存都成问题,物质产品的严重匮乏形成了极其薄弱的物质基础,导致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难以实现。进入到现代社会,人的物质生产能力飞速提高,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马克思高度赞扬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威力,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超过过去一切时代的全部生产力总和。但是,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片面性也日益暴露,资本主义的生产“总是在最高次方上表现为交换价值”[3]293,生产的目的是追求交换价值实现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为了使用和消费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人自身的发展不在资本的追求之内。

其次,“完整的人”要实现对自己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马克思批判以往旧哲学对人的抽象理解,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注重人的社会性,强调将“完整的人”置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现实的人总是生活和存在于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具体的社会关系就是他发展的可能性,制约着他的未来。在“人的依赖关系”下,个人不具有独立性和自由,自由属于共同体,个人在根本上是共同体的附属物。个人的人格不独立,他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就没有自由,就无法产生个性,因此也不会产生丰富的人。正如马克思所比喻的那样,在“人的依赖关系”条件下,个体如同一个麻袋中的马铃薯一样,都消融在与他者的关系中,个体湮没于整体之中。

而在现代社会,个人虽然取得了人身的自由和独立,拥有了完整的“自身”,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自由人”。但在“物的依赖关系”条件下造就的社会是一个利己主义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就是“以个人相互独立和漠不关心为前提的联系”[3]111。这种共同体关系无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人类成为“完整的人”就需要全面克服这些关系,人应该全面占有自己的社会关系。在人与社会关系中,人应该是主动的,社会关系是人发展自身的条件,而不是制约因素。

再次,“完整的人”还意味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真正和解。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的本源性存在方式,人正是通过生产生活资料把自己从动物界中脱离出来,人自身的发展也只有通过人类的实践来实现。实践过程中要实现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然而自然和社会在实践中都是人的对立面,它们制约着人的实践的范围和程度,人若想通过人类的实践成为“完整的人”就必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和解。

相对于人的存在而言,自然界具有先在性,人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从自然界获取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征服自然,向自然界发布“号令”,强迫自然“听从”自己的意志,让自然为我所用,从而实现客体主体化、自然人化。但自然界并不甘于屈服,它要报复人类,正如恩格斯所言,人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都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因此,人的发展需要和自然进行和解。社会也是如此,人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具体实践的,实践的人一定会和社会发生关系,社会条件制约着人的实践范围和程度。人应该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有利条件来发展自己,把社会变成全面发展自己的内在力量。

最后,“完整的人”还意味着人具有健全的生命存在方式。健全的生命存在方式是指人的生存内涵和生存样式具有全面性和丰富性,这是与“片面”和“贫瘠”的生存方式相对而言的。片面和贫瘠就是人的生存方式的抽象化,取消人的人性和自由个性,最后造成人是一种“抽象的存在”。纵观人类历史,反思人类现实,人的片面化和抽象化其典型表现就是“神化”和“物化”。“神化”即把人的本质先验化,通过一种超验的方式,把人归结为一个超然于俗世之上的超验存在,这样的人其生活和生存的张力被取消,从而失去了现实性、自然性,俨然成了一个“幽灵”。“物化”方式则是和“神化”相对立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它抽去人的超越性和优越性,而把人视为一个普通的自然存在物,人和动物就没有了什么区别,甚至类似于无机物,人的高贵和尊严都被“抹去”。

在马克思看来,“完整的人”的生存是一种多重、多向、多面和充满差异的立体性存在。其一,完整的人应该具有全面而深刻的感觉,他对生活的认识和参与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他通过自己健全的感觉机能,可以全面领悟他生活的世界。其二,人的存在是一种面向整个世界的世界性存在,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整个自然都是一种内在的关系,他人、社会、自然都是人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是一种积极要素而非支配力量。人面对的是整个世界,和整个世界发生关系。人、他人与自然是三位一体的,完全融洽适宜的。在这个关系中,人既以自身为中心,同时又向他人和自然全面开放,向世界敞开自己。

三、“完整的人”的历史生成

马克思“完整的人”的思想绝不是一个理论的悬设,它是一种历史的现实,要在人的历史中去生成,转化为人的现实状态。

首先,“完整的人”的生成要立足于人类实践的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存在方式是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的认知能力不断发展,主体地位得以提升,因此,人应该通过社会实践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长为完整的人。实践最初把人从动物界中“拔出”,赋予人不同于动物的独特地位。同时,实践也使人的功能得以全面发展,真正超出自然的本能限制,使眼睛成为感受美的眼睛,使耳朵具有了音乐感。

通过人类生产实践的开展,人类逐渐积累起物质财富,这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如果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人就会重新陷入普遍化的极端贫困境地,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必定展开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在这种状态下,人只会倒退,甚至倒退到动物界,人的全面发展根本无从谈起。

总之,人的生成历史就是人类的实践史,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人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人的存在领域不断扩展,人的历史视野不断扩充,人的主体力量不断增强,脱离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没有人类自身的生成,也就没有人类的历史[4]。人类成为“完整的人”的希望和根据就在于人类实践的发展,到了未来社会,人的实践将取得无限丰富的形式,人可以自由从事自己的实践,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丰富自己的本质规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其次,“完整的人”的生成还要扬弃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是劳动异化的社会根源,而劳动异化则导致人的片面化和不自由,使人陷入倒退的状态,自由全面发展的本性受到严重限制。马克思把私有财产看作劳动异化的结果,又把它当作劳动异化的根源。私有财产其外在形式是物、财富,其本质和根源是劳动,是人类活动的物化,因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是,由于劳动者丧失了对社会财富的支配权,所以私有财产便以资本的形式与劳动者对立。因此,克服人的异化状态,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就要扬弃私有财产。

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有的生产都是社会性生产,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人类之间的联系,地域性的历史就转变为世界历史,这时就为人类彻底消灭私有财产,“祛除”异化准备了物质上的条件,但这只是必要条件。要扬弃私有财产,还必须有共产主义运动,正如马克思所言:“要扬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有思想上的共产主义就完全够了。而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1]128

但是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积极的扬弃,要保留人类在私有制条件下所取得的一切成果,要在“以往发展的全面财富的基础范围内生成”新的社会及新的人[1]81。因此共产主义不是一种虚无主义,它虽然主张消除资本主义的财产私有制,但要吸收这种所有制下人类取得的一切财富形式。人的发展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既要立足于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物质成果,又要合理借鉴人类精神文明的积极成果。

最后,是世界历史的形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世界历史思想,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完整的人”的生成要以世界历史的形成为条件,世界的历史就是人生成完整自身的“世界”。世界历史的开启为人生成完整的自身提供许多积极的条件。

其一,世界历史的开启会使地域性的生产力成为一种国际化的生产力,使得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生产能力得到有效的保存和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交往的状况决定着特定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在未来发展中是否失传,因此,“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2]107-108。其二,世界历史的开启为共产主义创造了条件。共产主义运动取得胜利的前提是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人们之间建立的普遍联系发展为广泛的世界交往,从而为共产主义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其三,世界历史是真正个人解放的基础。在人类解放的视域下,个人只有摆脱狭隘的民族束缚,冲破狭小的地域限制,同世界发生普遍的联系,形成广泛的世界交往,才能拥有人类创造的全部能力,个人才能由地域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的个人,发展成为“完整的人”。

四、马克思“完整的人”的当代价值

从理论层面上来看,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是一种对未来社会人的生存状态的设想,是一种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对人自由状态的“筹划”。但是正如前所述,人的完整状态需要在人的历史中去生成,只有在人的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因此它是一种历史的运动,需要人类在各个历史阶段逐渐去实现自我,去完善自身。人类发展自身的历史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色彩”,打上时代的“烙印”。正是为了人类的发展,为了人自身的完善,党和政府从当前中国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提出并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战略指导思想。党的十八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论断可谓意义深远,深切体现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规划。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整个科学发展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最终落脚点和归宿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是让人的潜能和价值得以尽情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彰显,实现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也就是让人成为“完整的人”。

首先,科学发展观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更加注重人的发展。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人自身发展的历史,在其中映照着人类自身的生成过程,有曲折,也有顺利,但更多的是人的自身发展被历史的其他“目的”所抛弃,人成为一种牺牲品。科学发展观力图改变旧发展观中人被当作工具和手段的悲惨命运,把人确立为整个发展的最终目的,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更好的生活,为了人自身的完善,为了人进一步的发展。

在康德哲学中,人第一次明确地成为“目的”。康德把整个世界分为两部分,即自然领域和实践领域,在自然领域中遵循的是理论理性,服从的是机械因果律的支配,没有自由意志的存在空间;而实践领域是人的地盘,是人的伦理道德领域,遵循实践理性,服从一种自由律。人作为“价值主体”,在实践领域内把自身当作目的。康德为此颁布的命令就是:“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必须服从于这样的规律: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身的目的”[5]。人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目的在哲学中得以正式确立。作为一位对人类充满关怀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马克思更是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强调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并不是‘历史’把人当作手段来达到自己——仿佛历史是一个独具魅力的人——的目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6]。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从而为迈向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实现人的解放创设条件。

其次,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摒弃只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发展。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发展理念,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后才能实现的“理想”,因此与我们当前的建设和发展无关,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导致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一度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相脱离。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改变了长期以来注重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略人的多方面的需求和全面发展的做法,扭转了“只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念,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促进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人自身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又包括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个人各种素质即德、智、体、美、劳等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也要求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实现和谐共生,有序发展。从根本上说,人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本身的“发展”与人密切相关,它可以源源不断提供人类发展自身的各种物质资料。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的全面发展当然不能把自然本身的“发展”排除在外,所以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

人的发展最终还要立足于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身也要归结到人类社会。社会影响自然的“发展”,更影响人本身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发展就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关系,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和谐的社会环境就是人发展自身的前提之一,在扭曲和病态的社会关系中,只能造就片面发展的“单向度”的人;只有在文明和健康的社会关系中,才能生成全面发展的“文明人”,生成“完整的人”。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竭长光.马克思历史思维的当代阐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7-40.

[5] [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53.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责任编辑:秦卫波]

The “Totaler Menschen” in Marx’s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SHU Xin-xin1,2,MU Yan-jie1

(1.College of Marxism,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2.College of Politics,Law and History,Interme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Tongliao 028000,China)

The “Totaler Menschen” is an important conception in the philosophy of Marx. This conception has gone through a number of periods,which is a historical process.The conception was firstly put forward inManuscriptofEconomicsandPhilosophyin1844. Then it has been supplemented and enriched inGermanIdeologyandPovertyofPhilosophy. Finally,Marx presented the three stages of human development theory inThe1857-1858Manuscript. It means that man has abundant content and possesses their social relations fully. At the same time,the true reconciliation among the man,the nature and the society is realized. At last,people have a perfect lifestyle to exist. Of course,“totaler Menschen” was created in the human society history,needing the help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practice and 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addition,the history of mankind must develop from the regional history to the world history. In the new period,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imely,whose core is people-oriented,and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human development. The outlook is consistent with Marx’s “totaler Menschen”.

Totaler Menschen;the Man’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Alienated Labor;Practice

2014-01-12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NJSY13167);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zc08096)。

舒心心(1975-),女,内蒙古突泉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穆艳杰(1959-),男,内蒙古通辽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A8

A

1001-6201(2014)05-0058-06

猜你喜欢

异化马克思人类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人类第一杀手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