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其对策
2014-03-21阚甜
阚 甜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近年来,我国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其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只有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并努力培养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毕业后才胜任社会要求,实现自身价值,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其中一环,显得十分重要[1]。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20世纪,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指出:职业生涯规划即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目前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为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2]。具体而言即,个人通过学习或者其他途径,以个人的自我认知为基础,尤其是在对自身优缺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身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制定具有可行性的阶段性安排。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个体发展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可分为五个时期,即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4]。大学生则处于探索期和建立期的转化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自身职业目标,并完成职业技能和知识储备,该阶段对于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明确自身的奋斗目标,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奋斗才更有激情,才能激发出自身更大的潜力;有利于学生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进而合理的安排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大学生自身职业素养的提高,使其能够认清就业形势,具备正确的就业观。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高校发展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大学生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有利于高校自身实力的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高校的发展和改革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提高了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切实提高了高校就业率,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有效开展,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逐步完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由“优秀”向“合适”转变。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之一即应社会发展而适时转变,因此,它的出现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的迎合社会需求,做到真正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满足了社会对于高等人才的需求,减少了社会人力资本的浪费。另一方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让学生的自我认知更为客观准确,就业观念更为现实,进而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缓解社会就业问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强,我国许多高校均开展了相关的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逐渐受到学生、高校乃至社会的重视。高校的就业率成为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职业指导课程成为高校日常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内容逐渐丰富,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仍旧存在诸多问题。
1、大学生缺乏客观的自我认知
王本贤教授曾指出“能够知己之长、知己之短、知己所能、知己所不能,是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4]。当前有很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不够深入,只根据自己的“一厢情愿”来开展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没有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能力以及优缺点考虑在内,导致高估或低估个人的能力,进而造成职业选择的不当。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阶段至关重要的探索与建立期,是大学生从学生向从业者的重要过渡期。可大学生大多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知识储备,对于学校开展的相关测评草草应对,未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是自身以后职业发展的重要准备。这种意识上的淡薄,也是大学生就业后频繁跳槽,茫然无措的重要原因。
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分析
(一)大学生个人层面对策分析
1、大学生应提高自身自我认知
准确、全面、客观、科学的自我认知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大学生需主动提高自身的自我认知。比如可通过职业测评机构对自己进行相关性格、职业兴趣和能力的测评;可通过与同学、家人的交谈沟通,分析获得的建议与意见;可通过各类社团活动等丰富完善自身的兴趣爱好;可通过兼职等实践来积累自身工作能力。
2、大学生应进行职业评估
对社会环境以及各类职业的具体信息进行有根据的分析评估,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环节。面对一份职业,大学生应了解的信息主要有,工作内容(做什么,工作方式是什么)、教育背景(所需学历,资格证,及深造可能性)、职业现状和前景(工作环境、待遇、发展)等。
(二)高校层面对策分析
1、科学设置课程,加强学科建设
大学阶段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阶段,保证大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方法,使其能够设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并良好规划自身在校期间学习与生活即可。应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必修课程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过程,建设系统化、递进发展、贴近学生需求的职业教育学科。
2、打造师资队伍,实施专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开展,专业的人员配备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为了保证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发展,高校应配备具备扎实就业指导知识储备的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和职业规划师;将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学生工作中的辅导员和普通教师;以及外请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以进行集中化的专业辅导讲座。
3、创新教育模式,丰富社会实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离校后的良好就业,因此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模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必不可少。高校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为学生创造前往专业对口单位的实习机会,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为学生和单位提供双向选择机会,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
(三)社会层面对策分析
1、制定有力政策,建立专业组织
有力的政府政策文件,是保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各地方政府应结合各地区具体情况,制定地方性强有力政策与监管制度,保障各地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序、实际的开展。
2.发挥新媒体功能,完善就业信息
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离不开对相关就业信息的详细了解。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是当前大学生了解信息的主要媒介。为了更好的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加快建立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在全国、全省、各高校的三级联网的基础上,实现教育、人事、劳动等与就业市场之间的联通,资源共享,势在必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工程,它的良好开展,离不开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体系的完善,社会专业机构的建立,就业信息网络的完善以及政府有力政策的提出。只有学生、高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可相辅相成,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开展。
:
[1]方原·略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89-90.
[2]要志鹏·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J].青年文学家,2011(7).
[3]仵林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4]王本贤·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J].教育与职业,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