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3-21费晓丹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院校

费晓丹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000)

2009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作用,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高职院校在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应该积极参与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进程当中,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则是高职院校与社会沟通、为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渠道。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和发展,学生志愿服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域不断得到拓展,学生志愿服务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是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志愿服务的高效有序发展。[1]

1 当前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志愿服务活动层次不高,学生参与度低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100名在校生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7%的学生经常参加志愿服务,50%的学生偶尔参加志愿服务,33%的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志愿服务。同时,由于受到志愿活动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我校的学生志愿服务大部分仍处在较低的层次,比如到福利院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提供简单的服务,打扫卫生、表演文艺节目;比如在街道上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等。这些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单一,缺少创新,没有体现出高职学生志愿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降低了志愿服务的社会功效,不利于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期健康发展。

1.2 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有待提高

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的研究指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将仅为20%~30%;如果加以适当的激励,将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能力发挥出80%~90%。”[2]近几年,学校志愿者队伍规模在不断的壮大,服务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志愿服务活动也从简单的学雷锋拓展到为国际性大赛提供服务。但是,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高职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从问卷的结果来看,47%的同学认为志愿服务“在报销的基础上,应该有适当的奖励,且在个人经济困难时有一定的报酬。”目前,我校高职学生志愿服务主要采用“德育学分”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奖励方式,凡是参加志愿服务的同学每次志愿活动可获0.5个德育学分,德育学分的加分还设有上限,激励机制有待丰富和完善。

1.3 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机制不够完善

在志愿服务开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对志愿服务的理念和意义、对志愿服务活动事项以及优秀志愿者的典型事迹缺少应有的宣传报道。我院目前有“爱心同行”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健康同行”医院志愿者服务队、“关爱同行”福利中心志愿者服务队、“平安同行”交通志愿者服务队、“文明同行”治安监督服务队和“快乐同行”校园志愿者服务队,从问卷的结果来看,只有“无偿献血”和“福利中心志愿服务”这两项活动在学生中有较高的认可度,同学对其他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知之甚少。志愿服务宣传机制的不完善将会直接影响到志愿服务开展的质量与效果。

1.4 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当前,一部分高职学生存在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不深入、责任心不够强等问题。对于大家不参加志愿活动的原因,参与调查的同学中40%选择了“对志愿活动完全没有兴趣,认为志愿活动只是单纯地付出,一点收获都没有”。仅有26%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为了“实践志愿服务精神”,43%的同学参加志愿服务是为了“获得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22%的同学是为了“在社会实践或综合测评上有加分”,9%的同学是为了“消磨空闲时间”。这就背离了志愿服务活动的本来意义,淡化了志愿服务的精神,削弱了志愿服务的功效,给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使人们对学生志愿者的工作产生质疑。

1.5 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的支持度不高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提高社会声誉,服务地方人民,加强学生与社会联系的重要途径,应该得到学校各部门的重视和参与。然而,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志愿服务通常只是学校团委或团总支的工作,学校没有把志愿服务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这样导致志愿服务力量分散,不利于体现高校服务社会这一重要功能,比如当学生因为偶尔的一次志愿服务与学校的其他工作冲突的时候,志愿服务工作往往是不被考虑的。[3]此外,社会各界对志愿服务缺少支持,有些人认为学生志愿者是免费或廉价劳动力。用人单位招聘学生时,也经常忽视学生在校期间的志愿服务经历。

2 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对策分析

2.1 树立品牌意识,推动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系统化和常态化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必须整合校内外的资源和力量,树立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实现活动开展的系统化和常态化。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学校团委设立了面向全校学生招募的志愿者服务大队,目前学校团委有六支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大队,定期举办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每个系部根据团委的安排设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这样就建立了院系两级志愿者组织。在日常的活动中,院系两级志愿者组织能够在院团委的在统一的指导和安排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过程中树立品牌意识。同时,系部的志愿者协会还能利用系部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志愿者活动。

2.2 改进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

和所有的志愿者一样,高职学生志愿者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他人、社会和服务对象的尊重和认可。并且对于高职学生志愿者来说,这种获得他人尊重和认可的需要更加强烈,所以对于他们要及时地给予激励。首先要建立、健全和完善评优表彰机制,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同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目前我校已经把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了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价体系,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生成长手册》中的成长学分,重点考察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时间、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因素,对志愿者的服务予以肯定,营造浓厚的志愿文化氛围。同时,应该大力表彰优秀志愿者个人和优秀志愿者团队,在入党、推优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其次,在学生志愿者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社会、学校等应该及时地伸出援手。

2.3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宣传制度

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和认同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志愿服务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应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宣传机制。一是地方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功效,利用现有的资源,拓宽宣传渠道,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提高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力度。特别是2014年世界竞走锦标赛在太仓举行,我院有近200名同学参加此项志愿服务活动,涌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应该借此机会,全方位的对我校高职学生的志愿活动进行宣传,营造较好的志愿服务氛围;二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把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从整体上提升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了解和认识;三是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作用,通过校园广播站、团委微信平台等资源多渠道普及志愿理念,全方位发布学院的志愿服务信息,大力宣传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弘扬学生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实现自身价值。[4]

2.4 健全高职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学生志愿者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着一些费用的支出,如通讯费、交通费等,对于还是消费者的学生而言,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影响志愿服务活动整体效果。所以,应该建立健全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5]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应从物质支持和法律保障两方面着手。一是物质支持,物质支持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应该制定志愿服务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建立起稳定、多方的经费筹措渠道,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持,比如学校应该联合社会力量设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使志愿者的交通、通讯等基本费用支出得到保障。二是法律保障,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学习与志愿服务活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法律规范,保护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2.5 建立培训机制,推动高职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志愿服务应该利用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坚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在志愿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应该转变方式,创新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寻求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的长远发展。高职院校的志愿者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具有很高的工作热情,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志愿者的培训。通过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为此,学校应该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更好的体现高职学生的社会价值。[6]比如,我院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的服务对象是留守儿童,那么如何与留守儿童交流等这些技能都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这样才能把此项志愿工作做得更好。

总之,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应该立足校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志愿服务也应该成为高职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和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应该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的良性循环,最终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1] 翟清岩,陈磊.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探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8):42-43.

[2] 王善玮,杨洋,赵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12):13-14.

[3] 王运泉,缪志波.志愿服务: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3(5):72-73.

[4] 刘素婷,王宏.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3(9):183-184.

[5] 丁锐.青年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32.

[6] 谌学军.高职院校青年志愿服务开展的改革与创新[J].金田,2012(7):307.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院校
志愿者
我志愿……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我是志愿者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