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诗吟咏现状及其与中日交流的关系*
2014-03-21杨起
杨 起
(安徽外国语学院 东方语言学院,安徽 合肥230088)
日本属汉文化圈,与中国有着共同的语言载体——汉字。如果说日本文学史是以文字的产生为开端,那么以汉字为载体的、当时最为兴盛的文学样式——汉诗则是日本文学的启蒙,同时它也开启了中日交流之窗。
一、汉诗、日本汉诗与汉诗吟咏
在日本,汉诗的概念既包括中国的古典诗词歌赋,也包含日本人自己从古至今创作的古典式诗歌,其形式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宋词等等。在中日两国交往的最初阶段,汉诗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基本上是从中国向日本的单向输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有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一是把汉语言文化转换成接受国语言文化的翻译方式,一是原封不动地移植入接受国或接受国在汉语言文化的形态上生成出本民族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日本汉诗就是后一种直接式文化传布的产物[1]。隋唐时期,日本遣唐使目睹中国大陆统一强盛,精心钻研中国文学,有计划地将灿烂的大唐文化带入日本,诱发了日本文化的大发展,汉诗是其中众多璀璨的“舶来品”之一。随着汉诗为主的中国文学作品的东传,李白、杜甫等大诗人在日本家喻户晓、地位崇高,他们的作品被广为传唱。
公元701年日本天皇仿照唐朝的制度法令制定并颁布《大宝律令》,规定上流贵族必须学习汉文,开办大学、国学,培养官吏学写文章。日本汉诗最初是日本诗人因袭中国古代诗歌的形式,用汉字创作出的文学作品。成书于公元8世纪的日本第一部汉诗集《怀风藻》中,收录了64名日本诗人的120首汉诗作品,以五言八句为主,内容借用儒道老庄典故,文风浮华,讲求对仗,深受中国六朝文学影响。如其中收录大友皇子的《侍宴》即可窥见一斑:“皇明光日月,帝德载天地。三才并泰昌,万国表臣义。”《怀风藻》的出现,象征着日本文坛对汉文学的重视,也反映当时尊尚汉风文化的潮流。可以说,日本汉诗是日本人用汉字写成的中国古代诗歌式的诗,它不仅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诗歌影响并繁衍到海外的最大一脉分支[2]。
日本现存最早的史书《日本书纪》为仿照中国正史体裁、用正规汉文书写。然而对于日本人来说,汉文毕竟是外语,没有深厚的汉学基础是难以理解记忆的,在诵读方面也并非常人能够掌握。自完成次年起,编者即在该书的汉文基础上标注日文训读音节及释义。汉诗训读,实际上是日本人发明的沟通中文与日语的一种语言转换机制,是对汉诗“似是而非的翻译”[3]。这种用汉文写作诗书文章、用日文的音训标注读音并注释的“训读法”形式对此后的用日语朗唱汉诗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日本汉诗逐渐将汉文化与自身的语言相结合,融入了本民族的审美情趣与文学传统,最终完成了汉诗的本土化嬗变,成为源于汉诗而又异于汉诗的“日本汉诗”。自此以后的一千三百多年来,日本产生了数以千计的诗人和数十万首诗篇,汉诗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汉诗吟咏是将汉诗按照一定的调式抑扬顿挫,随着诗体的平仄、节奏、内容、意兴,以半念半唱的方式吟诵,或辅之以琴声、剑术和舞蹈。汉诗吟咏在日本历史悠久。汉诗东传的初期,在汉文化强大的辐射力作用下,日本对汉诗基本处于单向的受容状态,官吏贵族们用日文为汉诗释义,以中、日文朗读,但在咏唱时单纯模仿唐朝的唱法,谈论、创作和咏唱也仅限于朝廷宴会等场合。直至平安后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用汉语咏唱的方式一直延续。但是,来自于中国的诗歌,特别是像《长恨歌》这样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对于日本人来说用中文记忆并诵读全篇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演奏乐曲时,往往选取较短的汉文诗句由舞者在表演舞乐时演唱,人们将这种短诗文的演唱形式称为“咏”[4]。田边尚雄在其所著的《日本音乐史》中做了如下描述:“咏”本指舞乐中舞者的演唱,后来出现了“从汉诗中挑选名句,与音乐合二为一”的新形式,这种类似唱歌或演绎音乐作品式的唱颂诗歌称为“朗咏”。朗咏的首要目的是品味汉诗中的名句,以“随时、随处轻松体尝汉诗文之趣”为理想。到了江户后期至明治时期,汉诗训读法日益成熟,日本人将汉诗、特别是中国古诗中的五言或七言绝句以日文的语法和训读音完整地加工成为容易理解记忆的日文汉诗,辅之以日式乐谱,用日式曲调感性地吟唱,这种新的吟咏形式固定下来,即当今所谓的“汉诗吟咏”。近代,汉诗吟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日本各地均有独自的吟诗流派。据吟诗研究家大野正一所著的《吟咏的历史》一书记载,较大的流派有九州地区的龟井南溟流吟法、萨摩地区的萨摩琵琶流派、京都地区的赖山阳流派等。明治维新之后,吟诗与乐器演奏、剑舞结合,吟诗唱法气势更为庄严,吟诗成为诗歌爱好者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二、当今日本的汉诗教育与汉诗吟咏的开展状况
在日本迈入近代化国家的行列、大量吸收欧美文化的同时,汉诗文兴盛时期并不为人瞩目的汉诗吟咏却与传统音乐结合大放异彩。汉诗多由简短汉字构成,言简意赅却又直观达意,优秀的汉诗作品常常能够唤起千万人的共鸣。从大正到昭和初期,吟诗界人才辈出,涌现了木村岳风、渡边绿风、大麻博之、真子西洲等吟诗界的大家,各派吟诗家各领风骚,加之唱片、收录机的广泛使用,吟诗的教学手段愈加丰富。
汉诗吟咏之所以能在日本广泛传播,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汉诗吟咏是高雅的文艺形式,它与乐器演奏、日本传统的剑舞、扇舞结合后表演性和观赏性兼具;二是汉诗的内容丰富,既有赏景怡情的风物诗,也有咏志明德的抒怀诗,对于提高个人的文学修养和鉴赏力,规范日常行为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被纳入中学的国语教材。
在日本,汉诗的推广和普及主要有学校教学和媒体传播两个渠道,而当今日本的汉诗教育主要通过国民基础教育和专业吟诗学院教学两个途径来完成,前者是指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阶段的国民教育中与其他诸如国语(即语文课)、数学等课目并行的基础教育,后者则是指专业教授汉诗及吟咏方法的吟诗学院所开展的吟诗教学。由于理解汉诗需要有较高的汉字和语言基础,因此日本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汉诗教学是从初中开始的。初中阶段汉诗教学的特点在于它的导入性,其教育目标也与我国中学的古诗教学目标相近,即通过指导学生的解读和赏析,学习和感悟汉诗中蕴含的诗人的见解、思想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化的认识[5],加深文学修养,丰富他们对人生的体悟。例如与春天相关联的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春望》,与友情相关的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等。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习的重点也多以朗读为主,解析为辅[6]。高中阶段选取的汉诗内容和主题则相对深入和丰富。大学教育是基于专业领域和职业需求而进行课程设置,因此在大学阶段,汉诗教学多为选修课程。
在专业的吟诗教学方面,目前在日本有内阁总理大臣批准认可的公益法人日本吟道学院、日本诗吟学院等三所专门教授吟诗知识和方法的吟诗教育机构,这些专业吟诗学院有专门的办公和教学场地、专业的吟诗教师和遍布日本各地、为数众多的吟诗会及其会员。他们派遣专业讲师奔赴日本全国各地,定期开展面向吟诗爱好者的研修会、汉诗讲座、吟诗教师培训等活动。例如2012年日本吟道学院在日本各地开办吟诗指导讲座13次、汉诗配乐伴奏讲座17次、吟诗教师培训会10次,开展夏季大学吟诗讲座一次,总培训人数约3 600余人;举办了面向不同层次吟诗爱好者的日本全国吟道大会、青少年吟诗大会、女士吟诗大会、60岁以上高龄者吟诗大会、专家吟诗会、吟士资格选拔大会等大型吟诗活动,参加人数逾6 000人。该学院在日本设有113个吟诗会,此外,在美国旧金山、中国上海、安徽等地还有3个该学院旗下的吟诗会。这些专业的吟诗学院组织结构完整,会长、理事长等职务都是由吟诗专家担任,每年根据会员的吟诗水平进行吟诗段位的评定和授予。专业的吟诗学院是日本吟诗事业的中坚力量,在推广汉诗吟咏活动、培养专业讲师、提高诗歌爱好者的吟诗技巧和欣赏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学校范畴的教学以外,在日常生活中汉诗及其吟咏的宣传方式多种多样,有以广播电视为媒介的电视讲座,以报纸、杂志为媒介的专栏讲解赏析等等。另外,许多吟诗学院、吟诗爱好者还在网络上开设了以汉诗赏析、创作和吟咏为主题的网站,如果有兴趣可以随时登陆这些网站,收听、收看和下载相关资料。另外,还有民间的汉诗研究组织,为喜欢汉诗创作、吟咏的人们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大型的汉诗朗诵会或汉诗创作比赛等等。
日本现有500多个吟诗协会组织、800多个吟诗流派、吟诗爱好者总数多达500余万人。每个城市都有吟诗组织,教学、吟诗大会及相关节庆活动的开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完善的体系。大的吟诗组织定期举办全国吟诗大会,邀请中国的吟诗爱好者参加。
三、日本汉诗吟咏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日本汉诗吟咏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参加人数众多,但是其中绝大多数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吟诗爱好者群体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青年爱好者的比例过小、后继乏人是当今日本汉诗吟咏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当推日本战后轻视汉文的教育制度。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在各大中学校,以往汉文是与国语(即日语)、英语、数学相并列的一门单独学科,现在则被纳为国语课的一部分,教学时间和学习内容大幅减少;另一方面,日本很多私立大学的入学考试取消了汉文的考试内容,汉文和古汉语知识的考察不再是大学入学考试的必修科目,这一举措使得学习汉文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日本的学校教育轻视汉文教育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当前欧美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日本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以汉学为中心了[7]。19世纪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日本近代思想家,推动和促成了“明治维新”,奠定了日本实行一个多世纪的脱亚入欧国策的思想理论基础,学术界也纷纷引进西方的思想和科学文化,自此以后,对旧汉学和文学的研究一直呈减弱趋势。
其次,是由于“汉诗训读法”及语言、背景知识的不足而造成的无法体会中文汉诗的音韵之美和对诗歌内蕴的理解困难。所谓“汉诗训读法”是用日文将中国的古诗翻译成日语,虽然尽力保持原文的意味,但无论是语法还是发音已经成为了地道的日语。例如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翻译成日文汉诗时,虽然在词语的运用上尽量保持了中文的原意,但是其语法和发音已经不折不扣地变成了日语:“月落ち烏鳴いて霜天に満つ、江楓漁火愁眠に対す、姑蘇城外の寒山寺、夜半の鐘声客船に到る。”汉诗训读法的发明和使用,对于汉诗完成日本本土化的嬗变,汉诗进一步为日本人所理解、接受并广泛传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被训读法翻译加工之后的日本汉诗,失去了作为其原本重要特征之一的音律、音韵之美,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在日本,一般的吟诗爱好者能够伴随着音律用日文训读法熟练地吟诵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的作品,但是能用中文流畅地读出原文的却寥寥无几。另外,中国的古诗讲求“意在言外”,对于诗歌的背景知识理解不够充分,就很难体会到诗人所传递的“弦外之音”。
再次,是中日两国诗歌界互动不足,吟诗交流的形式和题材较为单一。以日本吟道学院为例,该学院作为专业的吟诗教育机构,平均每年在日本各地开展讲座、吟诗大会等活动40余场次,但是参加人员绝大多数为该学院旗下会员,鉴于国际交通、住宿费用较高等方面的原因,一直以来鲜有中国的吟诗爱好者参与。另外,在吟诗作品的题材上也基本局限于中国古代的李白、杜甫等大诗人的少数著名作品,内容较为单一、形式陈旧,对于年轻人来说缺乏吸引力,很难产生兴趣和共鸣。
日本汉诗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由王公贵族走向普罗大众,由因袭模仿走向本土创新,产生了辉煌的成果,成就了汉诗在域外的最大支脉[8]。尽管在日本汉诗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诗的读音、释义及咏唱方式等诸多方面均被赋予了日式特色,日本诗人还仿照汉诗创作了大量的日本汉诗作品,但是追根溯源,汉诗是汉学教育的产物,它的根在中国。日本汉诗是汉文化圈的文化产物,如果离开了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圈的文化交流和文化积淀这一广阔深邃的背景,就难以解读日本汉诗这一跨国界的文化交流的遗产。加强中日两国在汉诗吟咏方面的互动交流,建立中日吟诗交流组织,积极开展吟诗交流会、诗歌比赛和面向学生的以诗歌为主题的修学旅行活动,是培养日本年青一代对汉诗的兴趣、帮助日本汉诗吟咏活动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
(一)建立中日吟诗交流组织,定期开展吟诗交流活动
建立中日吟诗交流组织、缔结友好合作关系是实现中日两国的吟诗爱好者长期而稳固的交流的有效手段。安徽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于2009年获得日本吟道学院批准,设立了以日语专业教师和学生吟诗爱好者为主要成员的安徽汉诗吟咏会,与日方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此后每年定期邀请该学院资深吟诗专家来院举办吟诗讲座及吟诗舞交流会,并派遣日语专业师生赴日本参加吟诗大会,与日本的吟诗爱好者同台表演,相互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切磋吟诗的心得体会。通过大量的人员互派互访和频繁的交流活动,加深了日本友人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音韵和意境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了双方吟诗爱好者的兴趣,在中日诗歌交流方面实现了良性互动。
(二)举办中日吟诗交流会
在日本,吟诗爱好者一般是用日语的汉诗训读法来吟诵中国的古代诗歌。通过举办中日吟诗交流会,现场聆听中国的老师吟诵古诗,同中国的诗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能够使日本的吟诗爱好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歌的优美韵律,获取现场的直观感受。对于青少年来说,还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将为了应试而被动地记忆背诵,变为真正地体会和感受汉诗的魅力,自觉地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之中。
中国各地也曾多次举办中日吟诗交流大会。如安徽省马鞍山市是大诗人李白的终焉之地,自1989年起,该市每年重阳佳节举办中国国际吟诗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3届。吟诗节的参加者来自世界各地,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身着校服的大中学生。马鞍山国际吟诗节现已成为安徽省五大旅游节庆活动之一。据统计,23届吟诗节共接待参节客商逾万人,其中日本吟诗爱好者数千人。吟诗节期间签定各种合同、投资意向书、经贸协议近300项。此外,上海、洛阳等地也多次举办了吟诗节、诗歌大会等节庆活动。吟诗交流活动以诗歌为媒介,增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加深了诗歌爱好者对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开展以诗歌为主题的修学旅行活动
起源于1946年的“修学旅行”是日本小学到高中阶段学校教育的一个特色环节,即通过集体旅游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文化、社会、历史等各领域的认知水平。对于不少日本人来说,“修学旅行”是他们人生难忘的记忆之一。旅行中,有人交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有人明白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道理,也有人找到了终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假期开展以汉诗为主题的修学旅行活动,通过探访诗歌中描写的名胜古迹,体会中国古代诗歌写景状物的情趣之美;通过追寻诗人的足迹,感悟诗中蕴含的作者的见解和志向;通过对中国的友好学校、吟诗团体的交流访问,加深对诗歌音韵之美和吟诗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在汉诗的故乡、在诗歌所描写的特定的环境中感受体悟、增长见闻,在接近自然的同时体验、交流吟诗心得,以诗歌为主题的修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必将大大加深日本青少年对汉诗、汉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古往今来,吟诗架起了中日友谊的桥梁,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并以此带动了经济、旅游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相信通过加强中日两国吟诗爱好者的互动交流,积极开展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修学旅行和吟诗活动,日本的汉诗吟咏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以汉诗为媒介,通过积极开展吟诗交流活动,对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和经贸交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可操作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赵敏俐,李均洋.日本汉诗的吟咏及启示[N].光明日报,2012-02-20(15).
[2]马歌东.日本汉诗溯源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
[3]吴雨平.日本汉诗研究新论[D].苏州:苏州大学,2006.
[4]竹内日出男,後藤石韬.吟詠の譜系[M].东京:有限会社吟涛社,1985:63
[5]杨红.当代日本汉诗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7):63-66.
[7]金中.日本当代汉诗概况及课题[J].日本研究,2010(3):113-117.
[8]唐千友.汉诗的东渐与流变——日本汉诗[J].学术界,2011,158(7):17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