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镜头风格的电影化
2014-03-21孙海东
孙海东
从电影诞生到电视的发明,从默片时代到今天的3D影视时代,从来没有一类节目能够像纪录片那样具有无穷的魅力。上个世纪末,随着《沙与海》、《龙脊》等一批优秀纪录片的出现,国内电视界掀起了一次纪录片创作的高潮。在那个时代,跟拍再跟拍、长镜头接长镜头已经成为了纪录片拍摄的一种潮流,甚至是一种“定势”。今天,一批电视人摸索前进,借鉴国内外优秀纪录片的拍摄技术和镜头风格,又推出了一大批以《新丝绸之路》、《舌尖上的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为代表的优秀纪录片。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片子结构精心策划,尤其是镜头风格很有一种电影化的倾向。这种镜头风格的电影化带来的是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
1.纪录片镜头风格的电影化倾向首先表现在镜头节奏加快
与一些传统的纪录片不同,最近央视播出的几部优秀纪录片都明显在镜头节奏上下了功夫,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笔者初步统计,在一集片子中,除非是表现完整动作或者是完整情绪的镜头,一般的镜头长度极少有超过三秒钟,甚至不超过两秒钟。一部片子的节奏主要取决于镜头的节奏。节奏快意味着镜头个数多,随之带来的就是更大的信息量。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拍摄工作量。这也对镜头拍摄内容、拍摄角度、拍摄方法、用光布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种高标准严要求正是电影创作的特点。借用国外一位资深纪录片编导的话语,“你在拍摄时要用尽你所有的能力让你的镜头看起来更美”,这种对美的追求应该贯穿于我们纪录片创作的全过程。
镜头节奏加快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以往那种纪录片常见的十几秒甚至几十秒的长镜头明显减少。以《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为例,全片能够称得上是传统风格的长镜头几乎一个也没有。在表现完整动作和完整情绪时也要用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镜头分切来展示。这固然是由于片子的风格特点所决定,但同时也给我们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借鉴。长镜头固然在一些纪实性很强的节目中具有完整过程的表现力。但在一些我们编导可以掌控可以精雕细刻的情况下,以更多的角度更全面地表现画面细节的拍摄方式是我们全体电视人努力的方向。以美的形式来表现美的主题从而让两者和谐统一更应该是我们每一位电视人追求的创作方式。
2.纪录片镜头风格电影化倾向的另一个表现是镜头极其规范
这种规范的风格甚至让许多电视人欣赏完这些优秀纪录片之后纷纷惊呼“学院派”回归了。曾几何时,受《汤池印象》、《二十四格》等一批新锐影视创作集体推出的“微电影”风格的影响,荧屏上出现了一批追求“炫”效果的影视作品。镜头晃晃悠悠、色彩光怪陆离,红闪蓝闪随时出现,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舌尖上的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作品的推出让人如清风拂面,每天晚上安静地坐在沙发上欣赏这样的纪录片是一种享受,一种熏陶,一种心灵的洗礼。多久没有欣赏到这么横平竖直的镜头了?多久没有看到这么规范的出画入画了?要知道对镜头极其规范正是电影的最基本要求。而为了追求这种镜头的规范和最佳的成像效果,拍摄电影极少使用在电视拍摄时大量使用的变焦镜头,而是大量使用很笨重但色彩、成像效果极佳的定焦镜头。欣喜的是,在最近这几部优秀的纪录片中也明显表现出了这一特点。
3.纪录片镜头风格电影化倾向的第三个表现是各种高科技手段的运用
只是在不太久远的过去我们还在为好莱坞大片里高科技的拍摄手法而惊叹不已。而如今那些当初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技术手段已经走进了我们的创作空间里。如何运用好这些技术,让它为我们的片子增光添彩,央视的编导们走在了前列。还是以《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为例:微距镜头、高速摄像镜头大量运用,从天上到地上再到水里,充分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拍摄目的。当然受到条件所限,我们不太可能拥有所有这些器材和手段。但就像前文所提到的那样,“你在拍摄时要用尽你所有的能力让你的镜头看起来更美”。
广电总局关于上星卫视黄金时间国产节目播出时间规范性要求的出台,为国内原创电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我们相信国内的纪录片创作事业也必将迎来另一次创作高潮。作为电视人,必须牢牢把握住这次机会,顺应时代的潮流以推动电视事业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抚顺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