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电力员工心理调适与幸福感提升

2014-03-21张正刚

关键词:心理工作企业

张正刚

(国网安徽合肥电力规划设计院,安徽 合肥 230001)

新时期电力员工心理调适与幸福感提升

张正刚

(国网安徽合肥电力规划设计院,安徽 合肥 2300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员工承担的职场压力越来越大,紧张的生活节奏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一时很难适应。企业有必要对员工心理状况有个系统了解,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调适,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让每一位员工都拥有阳光心态和健康幸福的生活。

心理;调适;幸福感;电力企业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转型和国家电网“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进程加快,社会对电网企业关注越来越多,电网企业对员工的整体要求越来越高,员工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压力不断增大。巨大的压力造成的员工心理危机比想象中要严重得多,企业有必要对员工心理状况有个系统了解,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调适,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让每一位员工都拥有阳光心态和健康幸福的生活。

一、电力员工心理现状分析

在社会高速发展、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紧张的生活节奏与高标准的工作使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一时很难适应,员工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也经受着工作、生活带给自身的压力。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心理健康问题日趋突出。

(一)对社会发展缺乏适应性

电力企业员工从走进企业大门上班那天起,就感觉拿到铁饭碗了,抱着企业发展了,效益就会增加的想法,有着强烈的企业给自己加工资、谋福利的念想,也愿意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这类人占企业大多数,是比较纯真朴实的,他们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但是,他们中间有些员工的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旦遇到社会和企业发展中的一些改革,他们自认为不合理或不公平时,就会发牢骚,抱怨他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会显得消极,甚至出现极端行为,干有损企业的事情。

(二)对企业改革缺乏认知感

部分员工对企业的改革难以接受和理解,特别是随着主辅分离和“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的调整到位,机构和管理流程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使得被调动岗位的员工要重新适应新岗位、熟悉新业务以及新的工作关系。有部分员工没有从企业和个人长远发展的需要看改革,对改革精神理解得不透,不太接受新事物和新的工作体制,缺乏支持和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因而对改革在认识上存在着障碍,存在畏难心理。这变成了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瓶颈。还有一些员工习惯以前的管理模式,认为以前的工作挺好的,现在的工作还不如从前顺手,工作积极性变差,工作态度也不如以前。因此,员工的观念转变和思想疏导仍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三)对本职工作缺乏积极性

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了若干倍,电网企业的电网建设、设备运维、客户服务等工作任务也随之加重。同时,因企业员工人数没有得到相应补充,而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责任却成倍增大,安全生产和行风建设给员工思想上造成一定的压力。由于近年企业的主辅分离和依法治企不断深入,管理标准越来越高,考核标准越来越严,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个别员工对工作缺乏热情,认为工作多做多错、少做少错,只要不出事,能拿到工资就行了,缺乏进取精神。

(四)对自身压力缺乏调适性

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空间的压力感。同时,因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的淡薄加深了人们的孤独感和失落感。贫富差距和利益格局的变化造成了人们的心理不平衡、不稳定感。其次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员工与家庭的亲密度、婚姻状况、对老人的照顾和孩子的成长及经济宽裕程度等因素,都给员工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压力。这些都需要员工对自身压力有一定的调适能力,但目前很多员工对自身的压力都缺乏调适性。

二、电力员工心理调适的重要性

员工是企业成长的功臣,重视员工是企业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对企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予以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政治体制和社会机制正处于转型期,一些改革方案不够成熟,还在逐步健全阶段。电力企业在加快现代公司进程中对员工心理关怀的机制尚不完善,企业往往重视生产经营工作,而轻视了员工的心理关怀。企业也没有设立专门对员工心理疏导的人员和部门。员工的心理问题若不加以重视,会直接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的稳定以及员工的发展进步和家庭幸福。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员工的心理问题影响安全生产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一个人的能力和心理情感是不稳定的,它随着周围环境、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的心理因素对安全生产有着巨大的影响,不正常、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事故的出现。电力企业属于高危行业,而高空作业和带电操作人员存在的安全风险性更大,从2010年国家电网电力安全生产系列教育片中的八个事故案例分析,事故与人的状态有着极大关系,当人的思想不能集中、控制力下降时,工作会麻痹大意,容易发生危及员工生命的安全事故,从而给企业和个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员工的心理问题影响服务质量

优质服务是电网企业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电力企业也逐渐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电力企业面临着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而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其服务水平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因此,作为电力企业应该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不断努力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建立可靠的客户信用度,更好地为政府、企业、人民服务。电力员工的心理因素对服务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员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会导致精神郁闷,对工作产生反抗对立的情绪,就容易出现服务态度差、作风粗暴的现象,比如,营业厅人员不能为客户耐心服务,用户报装或报修时以工作忙为借口拖延或拒绝,抄表员抄错表、收错费而引起投诉等都给企业服务质量带来风险。企业要能够从客观上把握员工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征,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和服务质量,实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员工的心理问题影响企业发展

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会降低企业的整体创造力和革新力,有研究发现,人们在积极情绪下提出创造性想法的可能性要比其他时候高出50%以上。另外,心理健康问题会导致缺勤率增加和工作失能,以致生产效率大大下降,甚至酿成意外事故。有分析反映,如果一个企业的大部分员工工作总是感到闷闷不乐,他们就会变得只会一味地执行命令,而没有自己的想法,使企业的整体创造力、革新能力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最终影响到企业目标的实现。

(四)员工的心理问题影响企业稳定

员工心理健康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疏导,会出现情绪低下、精力不集中、心烦意乱。有些员工往往会因一点小事,产生对工作的不满,使员工和企业在情感和利益上产生对立关系,这会成为企业内部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导致整个企业形成郁闷、紧张的组织氛围,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大大降低,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不利于企业的稳定。

(五)员工的心理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心理压力大会对认知、情感、行为带来一系列的危害,是影响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工作效率、人际交往、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员工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时,身体会处于亚健康状态,吃不香、睡不眠,表现出过强的负荷感,有较大的内心矛盾冲突,会出现情绪调节能力不足、人际交往困扰增多、自我满意度和自我评价偏低、情感较为敏感脆弱、主观幸福感偏低等一系列不良反映,进而失去饱满的生活热情和对事业的追求。有些员工遇到挫折时自残、自杀,甚至报复社会,给员工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损失。

三、电力员工心理调适和幸福感提升的方法

幸福没有统一标准,重要的是心理平衡,悦纳自己。员工的心理压力,可分为积极作用的压力和消极作用的压力。当员工受到同事尊重、领导表扬和信任,会形成一种激励性压力。相反,员工因工作乏味或跟不上工作节奏、完不成任务,同事之间关系紧张和自己的欲望难以实现时,都会产生消极的压力。所以,员工的心理调适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幸福。

(一)员工心理压力调适的方法

常言道“经常疏通河床,不致溃堤,适时疏导心理,才能保持健康”。企业应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快乐的工作氛围、轻松的团队生活,让员工有亲切感、归属感、满足感。

员工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家庭幸福、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身体、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因此,企业不仅要在物质上保障员工的权益,更要在精神层面体现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要引导员工学会调适心理,指导员工学会正确减压和放松、疏导情绪的技能,同时对员工的不良情绪进行预防和提前预警,排除他们的心理问题,实现心理和谐,使员工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心智模式。

1.企业帮助员工调适心理压力

企业要注重运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方法,缓解员工心理压力,调节员工思想情绪,营造企业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工作环境。

(1)建立有效的员工沟通平台。企业要提倡“员工第一”的理念。建立领导和员工联系制度,确保上下沟通有效。企业领导干部应定期或不定期与员工座谈,真诚倾听员工心声,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并重视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让他们的心声落地有声。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要与员工打成一遍,广泛听取一线员工意见,了解他们的意愿,当好领导的参谋。对员工心理动态要做到常分析,对员工们存在的心理问题,要积极引导,找出对策;帮助员工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企业还要设置领导电子信箱、合理化建议箱等对话平台,时刻与员工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让员工有说话的地方。

(2)拓宽员工精神文化家园。员工精神文化是队伍稳定的基石。企业要把员工精神文化建设放到与生产、经营、服务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视员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由党群部门实施员工精神文化建设方案,倡导“八小时之内紧张有序,八小时之外丰富多彩”的员工文化理念,广泛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健康向上的户外拓展活动。通过文体娱乐活动,帮助心理压力较大的员工消除烦闷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获取成就感和快乐感等良性情绪。企业可以在生产经营工作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注重利用新媒体开辟新的精神空间。在企业层面举办各种论坛交流活动,满足员工心理需求,让大家在交流中享受快乐。在班组还应建立员工书吧,让员工有学习交流的场所,拓宽员工知识面,提高员工心理素质,增强员工心理调节能力。

(3)用实际行动关爱员工。企业要真心实意为员工送真情、送温暖,办实事,为他们排忧解难。尤其是员工遇到特殊情况时,要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的关心和爱护。比如,员工结婚、生子送上祝愿,员工的亲属病重或去世,要及时送去安慰,对特困员工家庭要给以关心、探望和慰问。企业力所能及的真诚帮助,会使他们减少消极情绪和逆反心理,比如,将检修施工尽量避开炎热的正午进行,避免中暑;根据员工心理状态,把不能适应操作难度大、风险较大岗位的同志调整出来。让员工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心理上亲近企业、关心企业和维护企业。其次,要重视员工培训,培训的内容要广泛,除了常态性培训课程外,还应包括譬如与人沟通的技能、团队建设和精神文化方面的知识,培养和强化员工的献身精神及创新能力等,为追求进步的员工提供培训和成长平台。

(4)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制度,是每一个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企业要通过激励机制,将工作效率与经济收入挂钩、将工作效率与精神荣誉挂钩、将工作效率与个人发展进步挂钩。定期开展“业务能手”、“技术标兵”、“服务明星”等创优评选活动,并在企业内部进行宣传和公示,让员工感受到自我实现的满足感。企业要注重薪酬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激发员工的正能量和竞争意识。同时还要注意,激励机制不能只是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把物质激励、目标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方式相融合,才能使企业的激励机制更加有效。

2.员工心理压力自我调适

紧张愤怒和敌意等不良情绪会破坏人体免疫功能,加速人体衰老,使人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疾病等。联合国国际劳动组织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也认为,“心理压抑是20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有关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人类65~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

(1)保持阳光心态,维持心理平衡。成功学大师斯普林格说:认识自我是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心理失衡,都是源于比较,恼于计较。比如,把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比较,把自己与周围的同事、朋友或昔日的同窗比较,与自己的理想比较。计较的多了心里就会不舒服,就容易觉得憋气、恼火,对身体健康不利。需要有一颗平常心,看待问题,有时要站高一些,方能高瞻远瞩,有时要后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保持心理平衡和自在,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的快乐。

美国心理卫生学会提出的心理平衡十要诀①心理平衡——维持心理平衡十要诀.http://baike.baidu.com/view/641656.htm?fr=aladdin.,值得借鉴。1)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有些人把自己的目标定得过高,根本无能力达到,于是终日郁郁不欢,实际上是自寻烦恼;有的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有时近乎苛刻,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懂得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心情自然就会舒畅。2)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若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呢。3)不要处处与人争斗和计较。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他们事事与人计较,处处与人争斗,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其实,人际之间应和谐相处,只要你不敌视别人,别人也不会与你为敌。4)暂离困境。在遇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些喜欢的事,如运动、看电影等,待心境平和后,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思考解决的办法。5)适当让步。一个做大事的人,做事要从大处看,心胸开阔,因此,只要大局不受影响,在小事上无需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6)对人表示善意。生活中被人排斥常常是因为别人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示自己的善意,诚挚地谈谈友情,伸出友谊之手,自然就会朋友多,隔阂少,心境自然会变得平静。7)找人倾诉烦恼。生活中的烦恼是常事,把所有的烦恼都闷在心里,只会令人抑郁苦闷,有害身心健康。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向知己好友倾诉,心情会顿感舒畅。8)帮助别人,做好事。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不仅可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表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内心得到安慰,感到踏实,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和快乐。9)积极娱乐。生活中适当娱乐,不但能调节情绪,舒缓压力,还能增长新的知识和乐趣。10)知足常乐。不论是荣与辱、升与降、得与失,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荣辱不惊,淡泊名利,做到心理平衡是极大的快乐。

(2)学会自我调节,减轻心理压力。现代生活的压力,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我们。有人总是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损害着健康。下列心情调节措施是减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1)倾诉。倾诉可取得内心感情与外界刺激的平衡。当遇到不幸,切勿忧郁压抑,把心事深埋心底,而应将烦恼向自己信赖的人倾诉。2)旅游。当心理压力大、有苦恼时,应到大自然中去。山区或海滨周围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负氧离子,有利于促进机体的健康和心理平静。3)读书。读感兴趣的书,读使人轻松愉快的书,忘却心里的烦恼。4)听音乐。音乐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听好歌,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会使人心旷神怕,沉浸在愉快之中而忘记烦恼。放声唱歌也能够释放心中压力。5)求雅趣。雅趣包括下棋、打牌、绘画、钓鱼等。从事你喜欢的活动时,不平衡的心理自然逐渐得到平衡。

(3)学会自我激励,增强信心。人只有喜欢自己,才能有信心,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有一位画家曾说过: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没有人的一生中永远是顺风顺水,快乐与否,其关键在于一个人的心态,一个人有良好的心态就表示这个人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所以,员工要阅读一些名人传记、名人名言和励志类书籍,树立自信心。

(二)员工幸福感的提升

幸福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一种感知,如果你找不到幸福,不是你与幸福无缘,而是对幸福缺少感知。人们以不同的方式靠近诱惑,到后来却发现,还是最平淡的生活具有诱惑力,要找到幸福,首先要学会知足。有位企业家曾经说:如果员工的幸福来源是公司之外的,这种幸福就不会给公司带来效益,企业领导人要能保证公司就像家庭和亲友一样,是员工幸福的最大源泉。

1.让员工得到满足感

一个员工,一旦他的学识有了用武之地,自身能力在事业上得到充分发挥,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实现自我价值后的满足感。美国管理之父德鲁克曾说过:“组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平凡的人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事。”对企业来说,企业的经营者所要做的,除了为市场提供合格的产品,还应通过各种手段,鼓励员工将自己的目标、利益与企业的目标、利益统一起来,与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统一起来,从而达到企业造福员工、员工成就企业的理想境界。员工自我价值实现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是获得更好的晋升机会,让自己的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企业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激励员工积极上进,从员工培养、优秀员工培训、优秀员工选拔、职务或技能晋升等方面设计员工职业生涯的成长之路,是让员工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得到满足感的行之有效的举措;二是获得更丰厚的物质回报。企业要建立以业绩为主要考核手段的薪酬体系,将业绩、责任、职务及技能量化以动态方式让员工获得自己的价值实现,提高员工的生活品味和生活质量。

2.让员工得到快乐

内心的快乐来自于环境的和谐,和谐的干群关系、和谐的同事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都能让员工在和谐的企业氛围中得到快乐。企业要把员工摆在第一的位置,强调员工的主体地位,把员工的小事当大事来抓,确立为员工服务的思想,对员工负责。了解员工所思、所想、所需,积极地为他们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实行人性化管理,让员工感受到关怀,从心理上产生受到尊重的归属感;企业要有计划地改善工作环境,积极美化员工的生产、办公等环境,如舒适的办公室、功能齐全的健身房、图书室、食堂等,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回报;同时,企业要善于疏导、监管,为员工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包括规范工作秩序,合理工作分配,使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乃至于整个企业形成一个关系亲密、工作和谐的集体。其次领导要关心员工身心健康,关注员工的小事,如员工生日、生病及家里遇到困难时要及时送去亲切问候,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从而感到身为企业一员的幸福。

3.让员工有安全感

安全感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拥有一种稳定的不害怕的感觉。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则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是生存的基础。企业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企业只有给员工提供职业上的安全感,员工才会把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才会做出业绩来。让员工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措施就是尊重,尊重员工个人习惯和隐私,尊重员工生命安全和物资安全。要为员工创建良好的安全环境,让员工在工作中生命受到保障,物资财产得到保障,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是自己强大的精神支持。

幸福指数是企业运行状况和员工工作与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企业发展和员工凝聚力的“风向标”。满足、快乐、安全是构成员工职业幸福感的三大要素,管理者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通过让员工在不断实现个人的自身价值中得到满足,在和谐的企业氛围中感受快乐,在得到尊重中享受到安全的环境等措施来打造员工的职业幸福感,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让员工在企业中快乐成长,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长盛不衰。

[1]丁茂生.管理心理学[M].第2版.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璞.企业文化与咨询实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朱子]

Electric Power Em ployee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Happiness Promotion in New Period

ZHANG Zheng-gang
(State Grid Hefei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Hefei230001,China)

Along with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reform in our country,the pressure undertaken by staff is bigger and bigger.The nervous rhythm of life and the high strength work pressuremake th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of the employee hard to adapt.It is necessary for enterprise to have a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the employee,strengthen the humanistic care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improve the adaptive capacity of staff,and let every employee have sunny psychology and healthy and happy life.

psychology;adjustment;happiness;power enterprise

F272.93

A

1672-9706(2014)02-0085-06

2014-04-23

张正刚(1963-),男,安徽长丰人,国网安徽合肥电力规划设计院,政工师,长期从事基层党务工作。

猜你喜欢

心理工作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心理感受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