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班型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及有效策略的研究
2014-03-21闫施宇
闫施宇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大学英语教学涉及专业广,受众多,因此大班型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外语教学研究人员对加大班型教学进行了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已证实了其存在的可行性。本研究从教师角度出发,运用开放式问卷的研究方法,侧重调查教师在大班型大学英语教学中所遇到的教学障碍及其解决策略。
一、相关研究背景调查
国外学者对于班型大小的概念不同。Coleman把大班定义为50人左右的班型[1],P. Ur把大班定义为40-45人[2]。因此,加大班型应该被认为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在原有自然班的基础上班级人数增多后所形成的被研究对象。在加大班型概念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在其教学可行性及其教学策略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成果。Olaofe在研究大班英语听力教学时发现教学成果比较令人满意并提出很多解决策略[3]。Verdon的研究结论为班型大小与教学质量没有明显关系,教学的有效性更为重要[4]。Jin & Cortazzi探讨了大班教学在中国成功的因素[5]。Harmer在大班英语教学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6]。Holmquist等从学生角度透析大班教学并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7]。Teo提出如何解决大班教学中互动性的可行性策略[8]。大班型教学策略在国内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周华,成城提出了课堂合作、激励以及学生间相互批改等大班教学策略[9]。张东正关注大班教学中的解决办法,如关注度、自学能力的培养、分组练习等[10]。徐建博和王建新等侧重研究了多媒体教学在大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1]。袁兮茗认为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12]。常俊跃等针对外语专业加大班型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13],并对加大班型英语写作教学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定量分析了30条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14]。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研究针对教师在大班型大学英语课堂上所遇到的教学障碍及其解决策略设计开放式问卷,开放式问卷数据采集时从大学英语教师中选取15位作为调查对象,参加调查的所有教师均有7年至10年的教龄,具有大班大学英语教学经历并正在进行大班型大学英语教学,所教授的大班型数量为2-4个,所教授的班型均在37人至55人之间。考虑到科研伦理问题,所有教师均使用英文名字进行了匿名处理。
三、研究结果
开放式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学英语的教学活动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班型大小的影响。在已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加大班型的教学会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问卷调查结果证实了这些问题的存在,而且还发现了大班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其他问题。
(1)班型加大,师生互动机会减少,师生交流受影响。Crystal老师提到,教师在讲解练习时,学生的依赖性很强,大部分学生不做练习,也不回答,课堂参与度很低。近一半学生处于无交流状态。Amy老师提到,短时间内无法记住人名,做到全面了解学生很难。
(2)课堂控制难度加大,课堂利用率低。Joana老师认为,在听力课堂上,课堂很难控制,因为其小组人数增多,讨论效率很低或不便于展开集体讨论。Stella老师反应,学生过多,无法及时掌控溜号的学生。学生在做Presentation的时候,其他同学关注度很低。
(3)班型加大,学生参与机会减少,学生注意力易分散。Miranda老师认为听说课堂学生说的机会很少,即使学生分组讨论也无时间检查或让学生展示的机会很少。由于大学无法指定或固定座位,坐在角落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现象严重。
(4)班型加大,随堂测试监考难度加大。“随堂测试中作弊同学较多,难以控制。”Vicky老师提到。随堂测试几乎是学生一个挨着一个坐,学生很容易就能看到旁边座位同学的答案。Stella老师认为,随堂测试无法保证成绩的真实性。
(5)班型加大,学生水平不一,教学的难易度和进度很难掌握。Springna老师反馈,不同专业学生所构成的大班,学生英语水平不一,造成水平高的吃不饱,水平低的吃不了。
(6)班型加大,作业批改任务繁重。几乎所有老师都反馈了大班型作业批改任务繁重的问题,尤其写作类的作业批改起来数量和质量上难度更大。
(7)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教师因开展活动控制起来很难,多采用“lecture”的形式授课,学生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8)班型加大,讲评反馈易片面。作业讲评反馈的时候虽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但由于人数之多,一些个别问题总无法讲解。
(9)班型加大,后排及侧排同学听课问题严重。Tyler老师提到,坐到后排的学生无法监控,玩手机现象很严重。一侧学生因为黑板反光,看不清黑板,笔记记录跟不上。
(10)班型加大,学生存在“小团体主义”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总有 15%左右的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学生觉得教师关注不到,形成“小团体主义”氛围,这种氛围会如滚雪球一样成倍增加。
四、教师在大班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1)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站位由原来的讲台移至学生座位中央。由传统的“面对面”教授到现在的“一起面对”研究探讨。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交流探讨,将平时处于无交流状态的学生分散于各组,在提问每小组的时候适时有所侧重。
(2)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讨,应逐一明确组内成员的任务,并适当指派team leader。这样,控制整个班级就可以转化成控制若干小组,team leader即成为课堂控制的拐点。而且,各小组的参与度也成为竞争评价的一个指标。
(3)课堂上任务分配以随机为主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听说课堂上尽可能地增加学生表达的机会并将学生的presentation多样化,如合作型展示或辩论型展示均可以达成在有限时间内多人完成练习的目的。
(4)采用多套试卷的设计,如调换问题选项或采用同等难度试题。增加主观题的比重可以有效地检测出雷同试卷。通过对学生的了解适当安排考试座位亦可减少作弊的可能性。
(5)弹性设计课堂任务,将所讨论问题设计成测试学生三部分技能,即寻找源信息,总结提升和评论。英语水平不一的学生可选择自己能力所及的部分,并吸引学生逐渐提升其“不能及”。
(6)关于作业反馈,可将出现的问题综合归纳并分类。英语写作作业的批改中,若出现相似的问题可用同一符号代替。对于客观题及spelling或dictation等作业可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关于个别问题可将作业批改以匿名photo的形式发送至学生讨论群,供学生参考。
(7)课堂前将课堂内容整理成outline分发给学生,学生能清楚认识到课堂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利用 outline为线索完成课堂任务。笔记的记录应以补充和重点underline为主,而不是逐字记录。座位的问题可采取轮换制和分组制结合,击破后进的“小团体主义”。
加大班型大学英语教学是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常俊跃在研究中指出要提高大班英语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充分重视影响大班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9]。大班型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引发了教师们的探讨和反思,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所提出的策略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了一一实践检验,并证实了其有效性。针对加大班型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的有效值需要进一步研究。
[1]Coleman H. Language learning in Large Class Research Project [M].Leeds Leeds. and Lancaster Universities 1989:2-3.
[2]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2000: 147-155.
[3]Hamlquist M. & Andersson, S & Jansson, P & Faldt Large-Class Teaching/Learning[M]. Bohuslan: Chalmer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3-4.
[4]Jin L,Cortazzi M. Dimensions of Dialogue Large Classes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8: 739-761.
[5]Olaofe, I A. 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Large Classes[J]. English Teaching Forum, 1994:10-12.
[6]Teo, A.C.Y. 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Large Class[J]. Triannual Newsletter by the center for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02: 3-5.
[7]Ur. P.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3.
[8]Verdon, K.OFSTED Finds no Link Between Large Class and Lesson Quality.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OFSTED)Hampshire County Council Report[OL].1995:3-4.
[9]常俊跃.教学管理因素对于英语大班教学效果的影响[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1):87-89.
[10]常俊跃,倪春艳.外语专业教学加大班型的可行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28-31.
[11]常俊跃,张英,陈婧.加大班型英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有效问题策略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26-29.
[12]徐建博.论大班教学的不利之处及改进措施[J].煤炭高等教育,2001(5):52-53.
[13]袁兮茗.EFL大班与合作学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0):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