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分析
2014-03-21李筱林
李筱林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通信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技术,非常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受到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通信技术等领域中,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在第一代通信系统的建设中,主要采用国外的技术和设备,由于当时使用的成本比较高,相应的用户也比较少[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移动通信技术也发展到了第四代,其中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中,我国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标准,后续的LTE等第四代标准,已经成为了移动通信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应用在手机等通信设备上。
一、移动通信技术简析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域之间,如何进行通信,是人们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古时候,我国就有狼烟、书信等通信方式,但是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信息传递的效率很低,而且在实际传输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信息的丢失,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传输非常困难。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到工业时代,自然科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发现可以将声音转化成电信号,然后通过相应的线路传输,在接收端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就可以完成声音的传输,而且这个传输的速度很快,损耗也比较小,这种有线通信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人们通信的主要方式。随着移动电话的出现,人们发现可以将信号转化成其他的形式,尤其是数字信号的出现,从根本上避免了模拟信号中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移动通信技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声音上的传输,同时包括了视频、文字等,可以说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很难离开移动通信技术[2]。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
与传统的有线通信方式相比,移动通信技术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可以省去线路的建设,如果连接相应的线路,不但需要指出线路带来的成本,同时通信设备必须固定在一定的空间内,而且在有限的空间内移动时,也需要考虑到线路的因素,而移动通信技术就不需要考虑这点,只要附近建有信号基站,那么设备就可以使用。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就是手机网络的建设上。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在有三家通信公司,几乎都建成了覆盖全国范围内的网络。手机在我国境内,几乎都能够直接使用,但是与有线通信的方式相比,移动通信技术的成本较高,虽然可以省去线路的铺设,但是基站的建设,成本要比铺设线路高很多[3]。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越来越得到体现,除了在手机网络建设中应用外,在其他的一些领域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应用。随着手机自身的发展,现在几乎都是智能化的手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了一些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同时完成计算机和手机的功能,体积也介于手机和计算机之间。
(三)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通过实际的调查可以知道,现在我国的手机等通信行业中,主要采用第二代通信技术。虽然已经普及了第三代通信技术,但是受到成本等方面的限制,目前用户群还比较小,其中负责运营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公司,已经推出了第四代通信技术。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适用后,现在已经开始在一些地区商用。受到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限制,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时期,我国的手机等通信设备很少,相应的网络建设也不是很完善。直到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的出现,我国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开始建设自身的移动网络,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4],主要采用国外的技术和设备,每年都需要向国外支付大量的专利费用。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非常希望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通信技术,经过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在第二代GSM标准的基础上,推出了EDGE标准,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现在中国移动的第二代通信网络中,主要就是采用这个标准,同时在CDMA的基础上,研究了SCDMA标准,由于这种标准出现的时间较晚,我国当时已经准确推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导致这个标准并没有得到应用。
二、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的现状
(一)影响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的因素
移动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由于信号是在大气中传播,如果出现雷雨等天气,那么就会对信号产生影响,导致通信的不顺畅,而基站运行的情况,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信号的传输。以往的基站建设中,由于我国没有大型的企业具有足够的实力可以生产相关的设备,因此主要从国外引进相应的设备。但是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中兴、华为等企业,已经与爱立信、阿尔卡特等老牌的电信基础设施生产企业处于相同水平,虽然在我国通信行业发展的初期,给了本土企业一些优惠的政策,但是现在基本都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哪家企业设备的效果好,而且价格较低,就采用哪家的设备。由此可以看出,除了自然等不可控的因素外,设备是影响通信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而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兴、华为等企业,具有足够的实力,已经走出国门,为国外的一些通信公司提供基站建设的设备。这些设备经过多年的使用,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很好地满足通信的需求。
(二)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的情况
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我国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应用在手机等通信网络的建设中。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范围的2G网络。由于3G网络应用的时间比较短,网络建设得还不是很完善,只有在一些主要的城市,才实现了3G信号的覆盖。根据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实际情况,3G用户在没有3G信号的地区,会自动地切换到2G网络,虽然无法进行视频通话等3G功能,但是可以实现所有的2G功能。尽管3G网络的成本较高,但是为了促进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移动运营商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老用户升级3G网络,同时让更多的新用户直接选择3G网络。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有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标准,其中TD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为了实行3G标准,我国整合了三家移动运营商,每家运营商实行一种标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我国整体的移动通信水平,同时三家形成竞争关系。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关系容易使得运营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不断地对自身的通信技术进行改善。
(三)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自身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移动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如人们常说的接通率,就是指一定范围内,所有使用移动通信技术的用户,通过拨打电话的形式,能够正常使用的比例,通常情况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比例应该保持在百分之百。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接通率通常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发生一些重大事件时,某一地区的人数急剧增加,就会使得这个地区的接听率下降。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移动通信信号的基站自身的承载能力有限,同时只能提供有限的通话和数据业务。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除了语音通话的功能外,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应用,也促进了数据业务的发展。如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基本都具备上网功能,而移动通信技术是带宽的基础,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最明显的进步就是网络带宽的提高。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业务的使用将会超过语音通话业务。
三、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
(一)手机等设备的网络建设
移动通信技术的产生,主要就是为了避免传统有线通信中,线路铺设带来的麻烦。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初期,语音通话是主要的目的,但是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处于传统的模拟信号阶段。电子元器件的集成度较低,使得手机自身的体积较大,而且信号较差,随着数字信号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手机的网络建设,是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应用的部分,也是促进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手机用户非常广泛,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反馈给网络运营商,运营商就可以对移动通信技术进行完善,这是移动通信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我国手机等移动设备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网络的建设非常完善。而且在第二代通信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标准,已经与其他两个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同时在我国进行商用。通过实际的使用可以知道,3G网络与传统的2G网络相比,不仅可以实现视频通话等功能,网络传输的速度也有了极大的提高[5]。
(二)物联网的建设
由于移动通信技术主要研究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问题,在电子设备大量应用的今天,其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了手机等通信设备外,物联网的建设,也需要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由于其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各个国家都很重视自身的物联网技术。其中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本质上来说,物联网技术就是将一定范围内的设备,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连接起来,这样原本分散的设备,就组成了一个整体。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相互之间可以共同解决,在协同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移动通信技术来进行沟通。由此可以看出,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的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应用在手机等网络建设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移动通信技术就是在实际通信需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通过手机网络的建设,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用户的反馈,从而不断地对移动通信技术进行完善,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过程。事实表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就是在手机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尤其是近些年经济水平的提高,手机用户越来越多,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网络运营商必须研发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范围内的移动运营商,都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在实际利益的促使下,相信移动通信技术一定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在其他领域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1]何峻峰.关于我国通信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104.
[2]吴霞.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0(3):57-61.
[3]崔继友,程伟华,李富林,等.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J].中国证券期货,2010(6):83.
[4]张二征,杨浩宇.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与趋势研究[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0(3):47-49.
[5]胡海明,董绍经,姜有田,等.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浅析[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5):1563-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