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4-03-21张继炎

外语与翻译 2014年1期
关键词:木马漏洞防火墙

张继炎

(龙岩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福建龙岩,3640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得到了普及应用,尤其是近些年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覆盖世界范围内的英特网,网络的应用使得不同地区的计算机,不但可以协同工作,还能进行数据的交换,对于计算机的使用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每个国家都很重视自身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1]。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近几年病毒和木马危害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使用,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专家和学者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措施,尽量提高网络应用安全的系数,其中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是很好的防护措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防护效果。

一、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的意义

(一)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的概念

在计算机发展的初期,由于当时计算机的体积较大,而且性能较差,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还不如现在的电子计算机,随着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出现,硬盘等存储器的发展,计算机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依靠磁盘等外部存储器进行数据交换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计算机网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人们根据数据传输的需要,利用线路将不同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然后建立相应的传输协议,实现了不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但是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传输协议等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为了实现数据的交换,因此没有考虑到安全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扩充,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各方面技术的发展[2],传输协议等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近些年网络的发展,主要以提高带宽为基础,通过实际的调查可以知道,现在已经开始使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网络传输速度已经发展到了极限,而企业用户的增加,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诞生了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网络安全技术。

(二)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的作用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个人计算机内都会存储一些私密的信息,这些信息泄漏虽然不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但是也属于违反法律的行为,尤其是在越来越尊重隐私的今天。而对于企业用户,计算机中经常会存储一些保密信息,尤其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单位,如果这些信息丢失或被窃取,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国家的安全。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传统的纸制保存信息的方式,都开始采用数字化保存到计算机中,而造成这些信息丢失或被窃取的主要方式,就是网络攻击,通过实际的调查可以知道,网络攻击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木马和病毒,而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木马和病毒带来的危害[3]。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系数,就可以很好的避免信息的丢失或窃取,对于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网络安全的情况不乐观,尤其是近些年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发展,使得病毒和木马的编写越来越容易,经常会造成较大的危害。

二、我国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的现状

(一)安全意识较差

受到特殊的历史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起步较晚,作为信息时代标志的计算机,进入我国的时间也比较短,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计算机技术的水平较低,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扶持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这种差距在不断的减小[4]。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由于我国经济存在不平衡的现象,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就是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导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计算机网络的水平较高,在一些发达的城市,已经实现了光纤入户,网络传输带宽达到了百兆的级别,而西北经济水平较差的地区,网络还没有得到普及应用,很多地区还停留在拨号连接阶段。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计算机网络认识普遍较低,企业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大多象征性地安装一些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很少会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认为即使数据丢失,也不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不如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这种安全意识较差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安全。

(二)防护措施水平较低

与中小型企业相比,很多大型企业都能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跨国的公司,都会建立相应的网络安全部门,对企业局域网的安全进行管理。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由于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制造技术主要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我国在进行网络建设时,采用的设备大多需要从国外引进。而电子行业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从摩尔定律就可以知道,半导体行业中,每隔十八个月,加工工艺就会翻倍,相应的成本不变。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只能保持短时间的先进水平,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被淘汰,而出于成本上的考虑,很少会有企业频繁的更换设备,尤其是这些设备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由于计算机可以分成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而且两者技术的更新换代都很快,硬件的更换需要一定的成本,软件的更换也需要成本,因此很多企业也不会及时地更新软件,而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主要就体现在软件技术上,尤其是软件在开发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漏洞,如果被黑客发现这些漏洞,就可以很容易地窃取到企业的数据,因此防护措施水平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安全系数。

三、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的影响因素

(一)软件漏洞

计算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安装大量的应用软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计算机的使用就是这些软件的使用,而软件在编写的过程中,无法做到十全十美,必然会存在一些漏洞,如现在应用最多的 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人员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而系统开发完成后,还是需要定期的维护。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哪种应用软件,都会存在一些漏洞,而这些漏洞的发现,通常都是被黑客利用之后,如果某个软件受到了网络的攻击,开发公司得到反馈后,就可以将这些漏洞整理出来,然后定期的发布补丁,修补这些漏洞。但是考虑到软件特点,一些未知的漏洞依然会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发了防火墙技术,通过分析使用网络的行为,对影响计算机中数据安全的操作进行控制,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上防护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安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软件漏洞的问题,只能及时地安装漏洞补丁,在软件推出新版本后,及时的进行更新。

(二)病毒和木马

随着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越来越简单,在一次软件编写的过程中,由于编写人员的不注意,出现了语法上的错误,导致软件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使得计算机的系统崩溃,这是病毒最早的形式,由此可以看出,病毒的存在,主要是为了破坏计算机的使用,没有特殊的目的[5]。而木马的存在就有具体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木马都是由一些黑客开发的,通过捆绑软件等方式,安装到其他计算机中,在中了木马之后,计算机不会有任何的异常反应,用户很难在日常的使用中发现,而木马可以记录用户的行为,同时窃取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与病毒相比,木马虽然不会损坏计算机的数据,但是造成的危害更大。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病毒和木马的传输方式也开始多样化,从传统的外部存储器传播方式,转变成以网络为基础的传播,这样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造成的危害更大,而且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中,如果安装了木马程序,计算机中的数据会通过网络,直接传输到其他计算机中,极大地影响了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安全。

(三)用户日常操作

计算机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人来进行操作,而不同的操作习惯,会对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用户具有良好的操作习惯,尽量少的访问陌生网站,安装软件都去官网进行下载,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利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进行扫描,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现在病毒和木马的传播方式很多,而无论传播方式如何变化,病毒和木马都属于软件的一种,需要用户进行安装,即使能够自动安装,也需要用户的一些操作来触发,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操作习惯,对于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的措施

根据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的因素,要想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的系数,通常的做法是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可以选择,软件公司根据自身的理解,开发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安全软件,如常用的卡巴斯基杀毒软件,其特点就是查杀未知病毒的能力较强,而360杀毒软件,其特点是提供免费的杀毒服务。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杀毒软件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够查杀病毒的种类,主要取决于病毒库,病毒库中都是已知的病毒,而影响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的,主要就是一些未知的病毒,目前市面上的这些杀毒软件,虽然都能够查杀未知的病毒,但是整体的效率较低,单纯的依靠杀毒软件,很难使计算机网络应用安全的系数最大化。在这种背景下,防火墙软件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防火墙技术是对计算机中的操作进行控制,可以从根本上防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通常情况下,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任何数据进入到计算机中,都要经过防火墙的检测,而数据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需要受到防火墙的实时监控,一旦数据出现异常的行为,就会被防火墙隔离,然后等待用户的处理[6]。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应用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安全,对于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系统和软件的漏洞、病毒和木马以及用户的操作习惯等,都会影响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安全,要想保证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安全,必须安装相应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然后保持一个良好的操作习惯,尤其是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局域网内的每个用户,都会对整个网络的安全产生影响,如果一台计算机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

[1]赵俊雅,王金亮.入侵检测和防火墙结合的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90-92.

[2]李小三.浅议计算机网络建设中的安全性问题及对策[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7):147-149.

[3]唐六华,王瑛.杜中.网络安全的发展及其应对策略[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7(6):163-165.

[4]裴衣非,贾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屏障——防火墙技术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8):364.

[5]吴湘华.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19):20-21.

[6]刘绿丝.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规范策略探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6):139.

猜你喜欢

木马漏洞防火墙
漏洞
小木马
骑木马
小木马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旋转木马
三明:“两票制”堵住加价漏洞
漏洞在哪儿
高铁急救应补齐三漏洞
下一代防火墙要做的十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