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引领美好新滁城建设
2014-03-21刘兵
刘 兵
(滁州市委党校,安徽 滁州 239000)
一、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建设的历史选择
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建设符合中央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已成为许多地方推动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一)生态文明是文明史上的又一次飞跃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实现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但过度的人类活动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地下水、湖泊、河流水质恶化,土壤退化,酸雨、沙尘暴、雾霾等恶劣天气频繁出现,城市环境日益糟糕。相关资料报告显示,全国60%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有400座城市存在供水危机等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飞跃,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它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都高度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更高层次的文明,承载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理性思考,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人类社会开始摆脱贫困、污染等弊端的侵扰,开始迈向“自由王国”。
(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开启了生态保护与城镇建设结合之门
基于对传统工业化、城镇化的反思,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组织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生态城市理念。这个计划开启了众多国家的探索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杨尼斯基(1984)等生态学家从生态文明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
(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扬弃了我国既有城市发展方式
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要求按照生态化、智能化、低碳化的目标建设宜人宜居城市,使城市建设不仅发生与传统模式不同的变革,自觉地对涉及生态的伦理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方式进行自我反省和调整。
我国的城镇化正从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向新型城镇化模式转变,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为我国的快速城镇化进程指明了发展方向。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并确立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论述。与之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个基本内容之一。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明确提出,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市建设开始从“地”的城镇化走向“人”的城镇化。
二、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化
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成果丰硕。
(一)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富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问题是 19世纪20年代的事情,成熟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运用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1.城市生态系统理论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把“系统”和“生态”两个概念结合起来,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提出城市是一个由经济、社会、自然构成的复合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经济是动力子系统,自然是基础子系统,社会是目标子系统。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运转自如是城市发展的标志,复合大系统的协调就是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实现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达到生产、生活和生态的有机统一。它是“生态城市”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2.区域整体性理论
20世纪初,美国建筑理论家和城市规划家刘易斯·芝福德提出了区域整体性概念,他认为区域是一个整体,而城市是它的一部分,所以必须从区域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地区向周边地区不断蔓延,城市问题就不断出现并日益严重,加大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难度。需要整体协调发展。
3.耗散结构理论
1969年,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提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可能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远离平衡情况下所形成的新的有序状态,叫做“耗散结构”。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典型的耗散结构,它不仅仅要维持,还要更有序,以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国内外的实践探索
1.国外的探索
(1)美国伯克利。伯克利是美国加州北部的一个小城市,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瑞杰斯特在他的代表作《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中详细阐述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标准、区域背景和空间形态,建设新的生态城市和将现有城镇转化为生态城市的方法、步骤等重要内容。并以伯克利为例,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在规划、建筑、交通、能源、政策、经济和市民行为等方面,如何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1]雷吉斯认为生态城市应该是三维的、一体化的复合模式。同生态系统一样,城市应该是紧凑的、为人类而设计的,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应大幅度减少对自然的“边缘破坏”,防止城市蔓延,使城市回归自然。他还在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途径是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伯克利也因此成为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
(2)新加坡。亚洲城市新加坡是世界瞩目的“花园城市”,新加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认为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应同自然界物种的繁衍进化协调进行,最终创造一个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城市。新加坡的经验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推出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城市规划注重定位城市、设计城市、塑造城市,科学处理远期与近期、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管理与保护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关系,用好每一寸土地;二是制定资源利用政策。把资源的价格和市场挂钩,以防止浪费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三是提高工业能源的使用效率。目的是在源头减排,并通过合理规划工业区的位置,减少残余物对住宅区的影响;四是包容性的社会以及有关政策。如城市管理注重刚柔相济、公众参与、模式创新、市容整洁、交通畅通,整座城市日常运行十分规范有序;五是在全国各地建设花园如屋顶花园、空中花园,促进生物的多样性,把新加坡从一座大城市里面有许多小花园的情况,改造成为一个大花园中的小城市。
2.国内的探索
(1)中新天津生态城。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生态城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和科学管理的规划理念,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造就自然、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项目开工5年来,一座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绿色新城已初具规模,城市建设中的一些主要理念也已经在中国其它城市加以推行。
(2)无锡太湖新城。太湖新城主要是在城市能源规划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通过能源规划实现四个目标,一是平衡的城市能源供需关系;二是创新的城市能源管理建设和管理模式;三是高效的能源梯级利用系统以及全过程能源管理;四是全过程的城市能源管理。
三、美好新滁城建设是生态文明引领滁州城市发展的践行
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城市不论经济发展水平、规模大小、所处地域,都可以将生态理念注入城市建设过程。
(一)美好新滁城建设贯穿了生态文明理念
滁州市地处安徽东部,襟江带淮,东临南京,西接合肥,是南京都市圈城市和合肥经济圈城市。2012年滁州市作出的《关于建设“美好新滁城”五年行动计划的决定》标志着滁州城市建设跨入了新阶段。为全力推进滁州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滁州提出了《滁州市生态强市建设行动计划》,从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诸方面规划了增强滁州生态竞争力、建设生态强市的蓝图。
1.美好新滁城建设实现了城市开放发展和内部提升的统一。(1)加快城市开放发展。通过开放发展形成与周边核心城市南京、合肥的共振。一是形成了以琅琊山风景区为基准,片区式、组团式共同发展的开放型、生态化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片区之间由铁路、河流、生态绿地分隔,并由环路和城市快速道路相连。二是建设了立体的对外交通系统。7条高速、6条铁路、1条河道、3个机场构成了滁州外向发展的交通网。(2)注重城市自身品位提升。以“千年亭城”、“山水醉城”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和特色。高起点谋划和启动“七个一”重大工程,凸显山水城市风貌,形成了半城山色半城河的江淮地区特色城市,打造安徽第一印象。(3)节约城市空间。一是加快产业退二进三、企业退城入园的步伐,拓展了城市生活空间。二是规模开发居住小区,节约利用了城市土地。三是适度开发高层楼盘,改变了原来只有七层以下楼房的窘境,合理利用了地表以上空间,也使住宅布局错落有致。四是由美好新滁城指挥部对每年新开工项目和续建项目做出详细方案并督促实施。(4)创造居民幸福。把城市改造与居民安置统一起来,居民从城市改造中收获新居、新环境和新希望,仅2013年滁州即新增安置房298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户超万户。小区建设集聚了人气,方便了生活,加强了人际沟通,对每一块城市绿地、每一个城市建筑群的密度和高度、每一项城市基础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增添了城市整体的和谐氛围。
2.美好新滁城建设实现了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统一。一是围绕苏滁产业园建设,提升产城一体化水平,走集约城镇化道路[2];二是鼓励低碳生产、低碳生活。鼓励企业使用节能低碳技术。鼓励居民低碳生活。如戒烟、公交出行、节电节水节油节气等;三是治理污染。推进“三线三边”整治,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道铺设,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四是建设绿色的生态系统。实施森林增长工程,2013年完成新增造林20万亩。推进“绿色滁州行动”,今年新增绿地564万平方米。
(二)美好新滁城建设有待完善之处
1.居民生态理念培育不足。城市是历史的沉淀,现代文明对于城市的浸润需要一个过程。生态文明理念从概念到成为居民日常行为准则也需要培育过程。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垃圾不分装处理,随意乱扔,践踏草地、折损花木、浪费水电等不良现象仍然存在。
2.企业污染物排控不到位。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有偷排、乱排现象。在 2013年全市重点行业环保专项行动中,环保部门共检查企业 1187家,立案查处违法企业 12家。一些河流被污染、空气质量有所下降。根据市环境监测站数据统计,2013年1到10月,滁城出现了21天的污染天气,而2012年一年的污染天气仅为5天。
3.城市建设理念仍需提升。美好新滁城建设的核心是理念提升,新的理念要能使城市山水自然禀赋优势发挥、现代元素融入创造、群众生活方便舒适充分体现。
4.城市布局和形态需要完善。与南京同城化发展、融入合肥经济圈的发展框架完美,“131”组团发展、片区式发展运行良好,但组团主体的结合部、片区之间结合部发展布局仍需优化。各主体的城镇体系规划与修编、功能区规划需要统一。
5.城市建设投资渠道单一。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目前,资金投入主体主要是政府,政府既是行政部门又承担了企业的基本功能,因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竞争机制,导致整体运行效率相对较低,运行成本偏高。
(三)提升生态文明引领作用,更好建设美好新滁城
1.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实践已证明,恰当的城市规划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和布局。[3]生态城市规划要平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要素,处理好城市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建设的关系、生态产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人居环境建设和景观生态建设的关系。在环境承载容量下,合理规划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要与生态环境、水资源和绿资源相适应,否则城市生态系统退化,将严重制约生产生活的需要。[4]目前规划中与生态文明不相适应之处,需及时调整。
2.提高城市主体的生态意识。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单位、企业和家庭都有节约利用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都要意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责任,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企业要按照生态工业的要求,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降耗增效。家庭要倡导俭朴的社会风尚,提高环保意识,推行绿色消费和节约消费。政府要强化自身责任。在政策制定方面,应把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强化城市的生态功能及作用。在执法监督方面,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一整套严密、可操作的执法监督机制。
3.保护城市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是大自然对城市的赐予,必须得到充分保护。一是充分利用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因子,保护好这些自然要素,包括水、土壤、大气、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和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改变目前简单脆弱的城市生态结构,规划、重建和维护适宜的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恢复健康的生态过程,提高城市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更新、抗干扰的能力;二是加快恢复自然生态。实施了江淮分水岭生态脆弱区治理、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物种种群及栖息地保护和修复、琅琊山山体覆绿等项目。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逐渐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4.建设环保类基础设施。环保类基础设施是城市保护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一是建设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环境基础设施,新建垃圾转运站、配套环卫车辆及垃圾压缩设备等;二是构建城市清洁能源系统。实现城市能源清洁化、低碳化。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城市能源系统与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交通系统等统筹考虑。建设智能电网,推行建筑节能,利用经济手段鼓励节能节水;三是发展绿色高效的公共交通。交通系统以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导,形成方便快捷、高效低碳、人性化的公共交通体系,促进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通过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和道路交通管理系统,降低交通需求总量,减少机动车尾气和噪声污染。建立人性化的步行和自行车道路系统,鼓励人们在短距离出行中选择自行车和步行方式。
5.推动建设生态社区。生态社区是生态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建设生态社区可以完善环境管理、提高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一是加强对老旧小区改造,对滁城部分老旧小区实施生态社区改造,包括雨污水管的重新设计、燃气管道的延伸、绿地建设、电线的重新铺排等项目建设,改变老旧小区环境差、耗能高、居住条件恶劣的状况;二是对新建建筑的有明确生态要求。包括社区内新建小区的选择必须充分利用外部的河流、山冈、林木等景观,最小限度改变自然环境原本特征。使用环保节能建材、增加社区居民的亲切感、认同感等。
6.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一是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综合利用滁州自然资源、特色资源、环境资源、旅游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生产生态产品;二是鼓励使用用新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追求市场与城市生态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
[1]理查德·瑞杰斯特.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
[2]潘时常.努力探索城镇化新路子[N].经济日报,2013-11-14.
[3]陈军,成金华.宜居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N].光明日报,2013-10-12.
[4]张文台,黄承梁.生态文明理论是科学发展智慧之花[N].光明日报,201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