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状况及对策探析

2014-03-21李前进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核心大学生

李前进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 21002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状况及对策探析

李前进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 210023)

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立足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及教育的现状,论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31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而高校大学生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对象和重要群体,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和引领对于进一步形成思想共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顺利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为了准确了解、科学把握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及认同的情况,课题组对南京部分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及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文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针对目前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并切实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

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31。但是,调查中发现,有些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方面流于形式,或多或少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问题才想要”的“表面上非常重视、实际上根本不重视”的情况。有些高校注重教育形式不重教育效果,注重教育数量不重教育的质量,个别甚至抱着应付、完成任务的想法,虽然进行了教育、学习但却难以取得实效。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有41.1%的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很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宣传活动或理论讲座,6.5%的学生认为“从不开展”、29.5%的人选择“不清楚”;在关于学校当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方面,选择“学校重视”的所占比例为44.9%……这些都充分说明高等学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中还应该大有作为。

因此,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落实中央文件要求,采取有效手段在大学生中切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意义,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进而在高等学校中进一步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真正发挥大学生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积极作用。

二、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方面需要进一步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只有与时俱进,理论才有发展。在意识形态的教育上也必须坚持教育的“与时俱进”性。然而,调查数据表明,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及大学生理论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方面存在不足。

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坚信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有着理性的认识并能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说明高等学校多年来的理论教育成效明显。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其根源在于教育内容更新的滞后性、不能紧跟时代、与时俱进。调查表明,尽管大部分大学生基本上了解、知晓、听说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很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学生人数比例仅占8.6%,且“不了解”者总人数比例达13.5%;同时数据显示,多达85.8%的大学生都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具体时间,仍然有17.1%的学生认为党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必要”或者“说不清”,可见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没有形成价值共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后党中央多次要求要加强该理论体系的学习、教育,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但在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包括什么”的调查中,数据显示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所占百分比为42.4%;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有哪些”的调查数据显示,竟然有56.9%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

这些情况都有力说明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教育的任务非常重要和十分紧迫,必须在高校中切实做到思想和理论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学习、教育和宣传工作;要引导大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基本内容和科学内涵。

三、高校需要进一步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成效

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效尚不明显。调查数据显示,其一,关于是否信仰共产主义方面,选项“不信”和“说不清”的大学生比例为46.1%;数据表明,当今大学生现实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人不信任”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其二,关于是否同意“爱中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的中国”方面,39.4%的大学生选择“同意”,选择“不同意”的总人数高达413人,占43.4%,另有17.1%的人“说不清”。这让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反思当今大学生为何在“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间达不到价值的认同。其三,关于“党的领导”方面,68.2%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依然有9.4%的人对此“不同意”、22.4%的人“说不清”。其四,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方面,调查中36.9%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主要是“信仰共产主义以及个人人生追求”,50.6%的学生则认为入党是“为个人发展和就业等获取资本”。以上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一部分大学生价值和思想的混乱,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教育中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教育方法和手段拘于传统,一些教育者缺少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的能力。教育中忽视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去根据时代、环境、情况的变化和学生具体个性的要求努力探讨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难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质量,在客观上导致教育缺乏成效。

因此,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教育中要结合现存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与时俱进地改革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努力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四、高校需要积极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的外部挑战,加强主导、引领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

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调查发现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外部影响上,面临着诸多挑战,必须积极应对、加强引导。

其一,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着宗教信仰的挑战。调查发现大学生信仰宗教情况呈上升趋势。数据结果显示,有85%的大学生拥有信教的心理倾向,其中“信仰”最多的是佛教和基督教,分别占42.4%和23.0%。

其二,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着网络的挑战。目前“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3],网络学习和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数据显示,通过“网络”途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学生比例为39.6%。在关于“平时使用网络情况”的调查中,73.9%的大学生选择“经常”,23.0%的学生选择“偶尔”,2.1%的人选择“还未,但有打算”,选择“从不”的仅占0.9%。同时,网络也给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的技术和平台优势,研究网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机结合点,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其三,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着智能手机等新兴载体的挑战。调查数据显示智能手机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几乎95%以上的大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46.2%的大学生利用“手机”作为上网的主要渠道,但是,在这个重要的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却是一片空白,有时给很多工作带来不利、消极的影响甚至一些危害。因此,充分发挥智能手机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成为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其四,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着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挑战。调查数据显示,高校校园也成为多元社会思潮侵蚀的一块战略重地。当前对高校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有全球化思潮、自由主义思潮、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所以,高校必须积极应对挑战,“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1]32,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其能够“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4],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五、高校需要齐抓共管、有效协调,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合力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齐抓共管、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高校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总体规划,着力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5],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贯彻落实,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效。

调查中发现,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合力,还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整合机制。在关于“你认为当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调查中,44.9%的大学生选择“学校重视”,选择“教师素质”的占16.4%,选择“学校文化”的占47.6%,选择“社会氛围”的占49.5%。调查中还发现,大学生认为课堂、网络、大众传媒、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等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

此外,调查中发现高校还没有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教育广大学生,尤其忽略了家庭和社会、环境范围等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在高校内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往往被认为是理论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事情。因此,高校应该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面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机制,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5];同时,积极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自优势,共同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的实现。

[1]胡锦涛.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李前进,陈祝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85.

[3]习近平.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EB/OL]. [2014-07-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 27/c_119538788.htm.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2).

[5]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中共中央办公厅,2013-12-24.

(编辑:张雪梅)

The research on the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LI Qian-ji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Jiangsu Nanjing,210023)

To carry out the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identifi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ducation,and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identification,education,countermeasures.

G 641

A

1671-4806(2014)06-0037-03

2014-11-05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MLB00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SJBFDY043);南京师范大学党建与思政重大课题(DS2012A002)

李前进(1975—),男,江苏徐州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副教授,化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