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设置及意义
2014-03-21蔡洞峰
蔡 洞 峰
(1.苏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2.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设置及意义
蔡 洞 峰
(1.苏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2.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安徽 安庆 246133)
美学作为人文学科,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高校美学课程的设置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应对课程进行改革。设置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应以美育为指归,从实践层面上将美学与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美学的美育功能。
美学;教学;美育;艺术欣赏;中国梦
长期以来,美学作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和通识课受到广泛重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美学教学内容和方式已不完全适应美学课程功能的有效发挥。美学教学如何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更好发挥美学的美育功能,使其在当前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美学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高校的美学教学基本上是以美学知识的传授为重点,也就是将美学教学的目标定位于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美学知识和概念。教学内容涉及相关的美学原理、美学史。这种重知识传播的教学观念虽然可以让学生对美学的相关概念和原理有所掌握,但是却忽略了美学学科的人文属性,特别是美育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相关的抽象原理和概念,而不能内化为自身生命的一种审美体验,很难升华为内在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说,这种美学教学不能凸显美学教学的美育功能。
高校美学课程设置也存在一些问题。一般来说,高校美学课程的设置主要分布在哲学院系和中文院系,在哲学院系设置的课程教学内容一般分为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等;而中文院系则设置了美学或文艺美学课程,教学内容一般分为美学原理和文艺美学的教学。美学专业人员,一般分布在哲学和中文专业,美学与文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在教学实践中有相互交叉的现象。另外,相当一部分高校将美学课程以专业选修课或校公选课的形式设置。这种课程设置导致对美学学科认识边缘化、混乱化,致使许多高校学生在学了一学期美学课程后,对美学学科划分还是混淆不清,不知道它是文学还是哲学学科,分不清美学与文艺学或艺术学课程的联系和区别,这对美学学科本身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尴尬的事。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程设置使美学的美育功能无形中被消解了,开设美学课程的必要性受到质疑。
当前高校美学教学主要采取的是课堂教学,即主讲老师根据国家统一版本或自编的教学大纲进行授课。教学内容亦主要是基本知识点,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将基本知识原理运用于具体审美活动的内容,同时也缺乏对原始经典的介绍与讲解。授课的形式是照本宣科,缺少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这种只重知识点传播的课堂教学,使本来诗意盎然的美学欣赏变成抽象枯燥的理论宣讲,这样的教学既不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审美实践能力,从而让美学学科无法实现其作为人文学科的审美教育功能。
教育的过程,究其实质而言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过程,美学课程尤其如此。反观当今的大学教育,由于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只重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忽视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淡忘和冷落了自己的精神需求,忘却了滋养精神,使人成为一种“单向度的存在”。这样不仅会导致其自身能力的退化和情商的萎缩,成为“技术异化”的工具性存在,而且逼促学生的精神趋于世俗和浮躁,这与美学教育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宗旨背道而驰。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美学教育忽视了美学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和意义,忽视了美学教学实践中的美育功能和意义,美学教学手段和教育的目的不能很好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为了更好地发挥美学的美育功能,让美学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对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反思与改革,课程教学改革要突出美学的人文价值和美育功能。
二、设置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的内容结构及依据
美学作为人文学科,它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发挥美学教学的美育功能,提升人的审美感性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升华。如何做到这一点?提升审美感性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就是通过艺术美的艺术教育途径,将美学与艺术有机融合,提升人们的审美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人格。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是艺术教育的两种形式,比较而言,在艺术教育实践中,艺术欣赏比艺术创造运用得更为普遍。相对来说,艺术欣赏的方式较为简洁方便,不像艺术创造那样需要各种各样的物质材料。它只需几件艺术品就可将学生领入一个无限神奇、美妙的艺术新世界,取得较好的审美效果。
那么,什么是艺术欣赏呢?曾繁仁教授认为,所谓艺术欣赏就是一种以情感激动为特点的美感享受。就是说,在艺术欣赏中,欣赏者首先要被艺术品所吸引,引起感情上的激动;而且,这种激动还应该是肯定性的。也就是由于艺术品所包含的情感同欣赏者的情感一致,而使其喜欢,引起他的愉悦之情,这样,就能拨动欣赏者的心弦,扣触其心扉,使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精神上的享受。[1]108这种享受在美学上就叫做“美感”。正如茅盾所说:“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看到某些自然物和人造的艺术品,我们往往要发生一种情绪的激动,也许是愉快兴奋,也许是悲哀激昂,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总之我们是被感动了,这样的情感上的激动(对艺术品或自然物),叫做欣赏,也就是我们对所看到的事物引起了美感”。[2]正因为此,当前高校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将传统的认识论美学教学模式逐步转向现代的人生论美学教育模式,让美学教育真正成为包含感性和情感教育的“人的教育”。
我们知道,美育的具体实施可以借助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等多种途径。在多种途径中,最有效的和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艺术美进行审美欣赏,取得美育效果。这正是将美育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的现实依据。按照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要生产主体所需要的产品,而产品也反过来增长和提高了主体的需要。艺术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生产,情况也是如此。人类生产了艺术,艺术反过来生产了审美主体,这就是人与艺术相互生产创造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作为人类文明组成部分的审美力及其艺术品,就是在这种辩证关系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基于美学与艺术的辩证关系,我们认为实现这一功能的有效途径是将当前高校美学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设美学与艺术欣赏通识课程,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一方面讲解美学理论相关的原理命题、概念范畴,另一方面要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分析经典的小说、绘画、音乐等艺术类型的具体实践中。由于美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的设置还需以美育为终极人文目标。基于美学与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课程的设置一般应有美学理论及艺术欣赏实践两部分,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对美育功能的发挥尤其重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美学与艺术教育的有机结合,运用美育的特点,培养和造就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和健全的人格,与当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三、设置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的功能及意义
围绕美学教学课程设置和改革,美学与艺术欣赏应以美育为指归,将美学教学和大学生现代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个体的审美鉴赏力,促进个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门课程的改革重心是将美学的理论和艺术欣赏的实践进行功能整合。如何达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对课程结构进行整体规划,对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且,这种资源整合和配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促进其人文素养的提升。
设置美学与艺术欣赏这门课程,可以有效地发挥美学的美育功能,促进学生人格和精神的均衡和全面协调发展。美育与德、智、体三育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是这“三育”不可缺少的条件,但美育又不能被其他“三育”所取代。俄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别林斯基认为,审美力是“人的尊严的一个条件:具备了这个条件,才能有智慧,有了它,学者才能达到世界思想体系的高度,从共同性上认识自然和现象;有了它,公民才能为祖国而牺牲自己个人的愿望和利益;有了它,人才能把生活看作伟业盛世,而不感到创业的艰辛困苦……美感是善心之本,是品德之本”[3]。可见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的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
美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还在于审美教育的过程也即审美体验和欣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审美主体始终处于情感体验之中。这使审美教育有别于日常的德育、智育。智育、德育在实施过程中也不乏情感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理性的介入。而审美教育则是主体情感积极投入和主动参与,体验审美愉悦, 在这种“高峰体验”中提升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及自我完善的能力。曾繁仁教授认为,“美育的强烈感染力是一般的理论教育所不具备的。审美教育以具体的形象感染为其特长,因而常常获得以概念见长的理论性教育所难以达到的效果,给人以长久的深入心灵的政治与道德启示。”[1]101
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美育?清华大学肖鹰教授指出,美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通过美学教育和艺术教育两方面实践实现。他认为,美学教学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美学原理和相关理论的讲解; 而艺术教育则包含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两方面,即通过对艺术品的鉴赏活动提升其审美素养。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早在一百多年前,一位俄国学者在论述普希金的书中曾作过比较准确的阐述。他说,什么更重要——科学知识还是文学艺术?一个受过教育的、头脑清晰的人对此将这样答:“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是同样的幸福和必要”。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是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的公共艺术教育。前者以培养艺术专门人才为目的,后者则以提高审美力、培养“生活的艺术家”为目的。[1]108肖鹰教授认为,成功的艺术教育,不但可以引导和提高学生的艺术兴趣,而且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艺术品格。这里所说的艺术品格,即敏锐的感觉力( 观察力)、活跃的创造力( 想象力)、宽厚热情的心胸、面向世界的自由精神等积极的心理( 人格) 素质的综合品格。[4]而对于美学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叶朗教授认为: “美学和美术研究、艺术欣赏都有密切的关系,但美学并不等于美术研究和艺术欣赏。从根本上说,美学是对于人生、对于生命、对于文化、对于存在的理论思考”。[5]他指出,对大学生开展美学教育主要有两方面作用:首先,完善自身的理论修养,思维方式以及自身的知识结构;其次在于完善自身的人格修养,从而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才可以培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及自身的“生活的艺术家”。因此,科学合理开设美学与艺术欣赏这门课程,将美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以下课程的功能的愿景:
1.开发学生的智商和情商 ,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现实的就业压力逼促学生将主要精力和热情投入到专业学习和“考级”、“考证”上, 这也给学生其它方面素质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2005年向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提出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样的问题。“钱学森之问”已经成为教育界乃至全国的热门话题,对此,钱学森的回答是“把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结合起来”。他认为创新思维的缺乏是当前我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最直接原因,而美育恰恰是创新人才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对大学生进行审美和艺术教育,开发智商和情商,培养创新能力,是大有可为的。艺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认为“艺术教育对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的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个人和自我创造的潜能,尤其在于艺术能和谐地整合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造就出身心健康的人”。在他看来,培养和造就“身心健康”的人是艺术教育对社会的“主要贡献”,而“艺术就是平衡个人的智慧和情感所不可或缺的工具”。[6]73-74在当今科技理性主义盛行、特别强调“专业化”的时代,审美和艺术欣赏教育将个体的情感经验、智慧经验、知觉经验和审美经验统整为一个有机整体,使个体身心得到均衡发展,“适应良好的生活”。[6]37促成人自身的一种“生态平衡”。
在美学与艺术欣赏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调动他们的情感经验、智慧经验、知觉经验和审美经验,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指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域并标志着人的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人生意义、理想和人的社会价值构成人生境界。人生境界是一种面对生活的高远人生态度,亦是一种文化境界、道德境界,而美育对于德育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手段,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7]周宪教授认为: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之一,虽说体现某种“无用”,这种“无用”却是“无用之用”,是一种“大用”。尽管美学不能教会你如何赚钱、如何打官司,但却可以提升你的精神境界和趣味,丰富你的人生体验,健全你的人格。所以,跳出美学的知识性,你可以看到美学更像是一种带有人文意味的生存智慧。[8]美学与艺术欣赏课程可以运用 “艺术欣赏”这种独特的形式,让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寻求生存智慧,促使他们摆脱现实世界中的名缰利锁,感悟人生在世的美丽与崇高,不断升华自身的人生境界。
3.传承优秀文化,促进文化创新
鲁迅认为,文化具有“立人立国”的重要功能,一个国家要独立强大,必须要有思想独立、人格健全的国民如何培养现代公民?鲁迅认为要首推文化。他在《呐喊·自序》中指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同时,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认同感,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必要条件和手段。而艺术与审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儒家倡导“礼乐教化”,视之为“国之大事”,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作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古代拥有光辉灿烂的审美文化,如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唐诗宋词、元代杂剧、明清小说、敦煌艺术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儒释道等各种典籍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人类稀有的文化艺术瑰宝。而将这些艺术遗产转化为现实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资源,就需要我们以新的时代视野加以坚持与实施。[2]392
总之,美学是最具有时代特色的人文科学之一,美学学科的教学改革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美学学科最终要服务于美育,这是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要考虑当前现实社会对学生的影响,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整合思维,提高教学效率,让美学教学改革与时俱进。
[1]曾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茅盾.茅盾评论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5.
[3]巴拉罗夫.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9.
[4]肖鹰.美学与艺术欣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5]叶朗.胸中之竹[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319.
[6]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7]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96.
[8]周宪.美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36.
责任编校:汪沛
2013-09-03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SK2013B283)。
蔡洞峰,男,安徽桐城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时间:2014-4-18 17:23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4.02.035.html
G642.3
A
1003-4730(2014)02-01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