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粮食短缺与社会矛盾

2014-03-21媛,王

关键词:矛盾冲突粮食

王 媛,王 军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粮食短缺与社会矛盾

王 媛,王 军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1920年前后的中国社会,战火频仍,农业危机。灾岁农民农业生产下降;丰年农产品价格不振,造成粮食产量急剧下降。粮食产量降低,粮食调剂不便,加之政府的不作为,造成粮食供应愈发紧张,最终酿成社会人群中普遍的粮食恐慌,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与矛盾,并由此引发了各式各样的社会冲突。

1920年代;粮食恐慌;社会冲突

1920年前后的中国,列强侵略加剧、军阀混战、经济衰退,粮食生产与供应急剧下降,造成全国范围内普遍出现粮荒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与冲突。

一、 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的粮荒

中国向以农业大国、粮食大国著称,但是近代以来,尤其是1920年前后的中国,因为自然灾害、官绅盘剥、战火频仍、交通闭塞等原因,造成灾年粮食歉收、农民破产而丰年粮价过低、谷贱伤农的恶性循环。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粮食生产急剧下降和粮食供应短缺,全国各地普遍出现粮荒和粮价飞涨的现象。据《群言月刊》1930年第7期刊载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1915年至1918年,内荒地面积急剧增加,尤其是民国六年,比民国五年的荒地面积增加两倍有余。这不仅意味着粮食生产要素的短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粮食产量的必然短时期内剧烈降低。更严重的是,农本位国家的基础是建立在农业上的,工业多是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业,而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的衰减,直接促使工农业的衰退。

本时期自然灾害频发,北方多旱灾,南方多水灾。仅1920年河北地区旱灾就达103次,而当年全国各灾害总计525次,1921年总灾害更达到682次之多[1]374。高频度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导致农田颗粒无收、百姓饥馑度日的现象并几乎覆盖大江南北。《申报》记载:“奉省上年夏秋之交,旱魃为虐,禾苗槁死,各地歉收。”贵州、广西更是旱涝交加,危害甚巨,“盖该省(贵州省)最近三次农收,连遭旱灾,非常歉薄,旱灾之区除贵州全省外,并波及广西一部分,乃旱灾之后,继以倾盆霪雨,连下三月农民方相庆幸,讵知雨水过多,稻及玉蜀黍因以腐烂,秋收依然无望。”[2]就连历史上一直盛产米粮的江苏、湖南、江西等省的一些城市和地区亦出现了因灾闹荒、粮食绝收、百姓饥馑等一系列十分严重的缺粮现象,而因此引发的工业衰竭、工人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加会导致国家机器失灵。

同时期军阀当局为扩大兵源鼓励生育,加之传统的生育观念和维持自然经济的需要,出生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就使得我国人口并未因战乱、饥荒、疫病而减少,而是基本维持平衡,保持在4亿4千万左右,未出现较大波动。

全国人口基本平衡,而同期粮食产量却出现剧烈波动,粮食产量的剧烈下降和人口总数居高不下之间的矛盾持续发展就会使粮食短缺的局面更加显现。南京出现“外江之米不见一船入口,内河之米来船亦属寥寥”[3]的局面,湖南亦是 “居民十常七八无米为炊”[4]。市场粮食供应的紧张使得粮食价格骤然攀升,上海“米一天少一天,所以米价一天涨一天”“上海米价,在欧战以前,每石约五元,到去年十二月,已经涨到七元二角,今年四月初间,到了八元五角,六月初间,到了十一元,二十日以后,居然涨到十六七元。”[5]粮食供应愈紧张,粮价就愈上涨;粮价愈上涨,米商就越是囤积居奇,粮食供应就越发紧张。于是粮食供应陷入了不断短缺的怪圈,百姓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社会生产持续不足,最终演变为严重的社会危机。

二、 粮荒下潜伏的社会问题与矛盾

粮食短缺愈演愈烈,最终酿成1920年前后的粮荒。粮荒也很快引发了社会民众的恐慌,以致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滋生。

1.民众之间的矛盾。民食问题关乎民生。粮食的短缺尤其是严重的粮荒,必然会引起民众的恐慌。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自杀、吃人现象,更多的人沦为土匪、马贼,激化了民众内部的矛盾。“韩家浜某居民向恃手工度日,家有夫妇及子女各一,因米贵已数日不饱,前日其妻手持铜元六枚,往某米店购米,不料某米店谓米贵,须百文起码,该氏一再相商,只买稍许归家,不敷煮食,以至气愤填膺,避人自缢而毙。迨其夫归家,已挽救不及。闻日来类此惨剧,已数见不鲜云。”[6]有些地方,颗粒无收却得不到救济时,还会出现令人瞠目的食人现象。1922年《大公报》报道:“归德、陈州等处,确有饿毙之人,被饥民烹食之事; 村昼无所食,有杀子作饔飧者。”[1]2951925年《农商公报》记载:“有青村圩农某甲,因家已绝粒,特携洋八元至城买谷,时谷价已涨至九元,某甲因洋数不敷一担谷之价,即转往亲友处借洋一元,讵俟某甲借洋时,谷价又复涨数角,终日奔驰,卒未购得粒米,其甲因一家数口嗷嗷待哺,购米未得,焦急万分,竞抱厌世主义,即购米三升,砒霜一包,白糖一斤,回家煮稀饭一锅,全家食毙。”[7]在粮食极度缺乏酿成粮荒时,各地这种食人和自杀现象是时有发生,情状惨不忍睹。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经济状态下个体家庭的破产,不仅会使脆弱的小农经济失去生存的根本,更加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从根本上影响国家的根基,引发社会动荡。

2.民众与当局矛盾。面对全国大范围的粮食短缺和粮荒,历届政府也都采取了措施,拨发大量救济款或是组织实施赈济。北京政府时期,“共拨十五万七千一百六十四元”[8]用于赈灾。另外各地公署在街头设粥锅,散发积谷仓中湿谷二百担救灾。运来千余袋面粉制成的热食救急,又运至救灾杂粮六百石[9]。当然政府救济粮荒是为了稳定统治,实际效果也非常有限。

尽管政府当局急于救济,希望快速走出粮荒引起的巨大灾难,但是面对这样大规模的粮食短缺和普遍的粮食恐慌,单靠救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危机,何况赈济的过程中还频频出现贪官污吏的中饱私囊现象。当时社会流行的小说《代理县长》刻画了一个盘剥灾民的代理县长的形象, 他想出了劝诱灾民买票候赈的主意,还无耻地嚷道:“瘦狗还要炼他三斤油!”[10]当社会各处弥漫着粮食短缺和恐慌时,贪官腐吏还要从已经站在死亡边缘的难民身上扒一层皮。这样,民众对于贪官极度憎恨自然而然地转嫁到政府当局身上,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了。

面对粮食短缺政府当局本应减免田赋、奖励垦荒,以此来刺激、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可是在军阀统治下,为了战争掠夺地盘、中饱私囊,各级政府未停止或是减少粮食、税收的征派,反而巧立名目,变本加厉,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田赋征收涨幅不断攀升。依 1925 年 12 月 5 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述:“(福建)一九二三年以前每亩田赋为二千九百一十文,一九二三年每亩加收教育捐五百文,为了筹集军费,福建当局最近把田赋增加到每亩二元,共计每亩要纳捐税五千四百一十文,福建省当局希望通过这次加赋,从该省五十余县,每年获得千万元以上的额外收入。”[11]政府巧立名目、盘剥农民往往成为中国历史的一般规律,在一般年岁往往还能平安无事,但是在社会矛盾剧烈的1920年前后,由于社会空前动荡,官绅的盘剥无疑会加剧社会矛盾,加剧民众对政府的仇恨。当民众饥不择食时,往往把矛头指向政府,和平的请愿式的官民矛盾尚可处理,但和平方式解决不了的矛盾,荒民为了生计往往会选择激烈的暴力方式。

3.民众与米商的矛盾。粮食产量的降低固然是引起粮荒的根本因素,但是米商囤积粮食居奇,私贩大批粮食出境更加加重了粮荒的程度。“米商往往为了增加他们自己的利益起见,在各处粮食产地,大批的收买粮食囤积起来,使粮食不能流通,因而抬高价格,垄断居奇,以获重利。”[12]米商为私利起见,大量囤积米粮,使市场上流通的粮食更加紧缺,加剧粮食恐慌,并往往引发民众与米商的矛盾。在普通民众眼中,这些米商往往唯利是图、“无商不奸”。

值得注意的是,粮食历来为我国大宗出口货物。1920年前后,政府为平籴国内粮价,大量进口粮食,不少米商为了维持国内的高额米价私贩米粮出口,“奸商贪囤一时之利贩运出口者,虽曰可恶犹可谅之,曰当时实不料遗祸之至于如是也,至于今日则危险之象众曰昭著,而犹欲乘人心皇皇之时,囤积居奇以自图一己之利,则其人无良较之前日运出口之奸商为尤甚矣。”[13]不少米商不顾国家民族大义,私贩米粮,为获私利,不顾民众死活。“中国原无禁止私运出口的必要,可是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的三年间,输的米谷至两万万两以上。”[12]自粮食开禁以来,米谷的出口就大幅度上涨,到1920年左右更是如此,不少米商私贩出境以获暴利,而且在国内粮食短缺时也是屡禁不止。私贩出境的粮食越是多越是增加,我国粮食就越是依赖进口,就越是短缺。米商不顾百姓死活,百姓自然不会考虑他们的死活,所以百姓将对于他们的愤怒变成了疯狂的抢掠,爆发激烈的抢米风潮,并往往伴有人员伤亡。

三、 社会矛盾下的社会冲突

全国粮食的普遍短缺,民众无粮食充饥,自杀和杀人的现象也来越多,民众内部的矛盾和民众对于社会的不满加剧却又难以发泄。一些农民颗粒无收游走各地,手工业者收入跟不上粮价涨幅。对此,政府官员要么束手无策,要么虚假赈济,最终很多难民成为流寇、盗匪,对抗政府当局、祸害百姓。米商不顾百姓生计,要么囤积居奇,要么私运出境,使得百姓的怒火再也难以平静。当这种种情形出现,社会机制难以消化时,一时间演变成了一场场社会冲突,冲突下民众怒火得以平息,社会再次恢复平静。

1.各地的匪患横行。粮荒之下,一些常年不见收成的农民和劳作一天却饥肠辘辘的破产手工业者的另一种求生方式则是迁徙,或者说是逃荒。1920年,北方五省大旱,流入奉天的灾民有十数万人。更有不少流民为解决生计加入土匪、盗贼的行列,因此土匪横行、祸乱乡间。乡村时刻处在动荡不安之中,人们大批地离家逃难,农业生产无以为继,社会秩序走向崩溃的边缘,如“湖南醴陵一县被杀人数即达万以上,房屋被毁达万千栋,财产损失达千万元。”[14]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沦为流民,加入土匪的行列,为讨生计为祸社会,造成严重的匪患问题。而日益严重的粮荒更加剧匪患横行,导致社会问题更加严重。民国时期尤其是1920年前后日益严重的粮荒引发严重的匪患问题,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

2.各地的抢米风潮。粮食的短缺,使粮价疯狂的上涨,甚至一天一涨,一天一价,百姓的收入竟不能糊口。百姓饥饿难耐,不得米粮下锅时,米商还在囤积粮食趁机谋取暴利。这样一来,百姓的怒火最终演变成了暴动。1920年左右各地纷纷爆发了接连不断的抢米风潮, 情势愈演愈烈,甚至军警弹压都难以平复,米店迟迟不敢开张营业。江苏常州的集市就经常出现“有贫民数十人,手携淘箩至米店抢米”[15]。据 1920 年 7月 19 日《申报》报道:本月初忽发生抢米风潮,该处乡民借口米价昂贵,每石售十五六元,为从来所未有,显有奸商囤积居奇,希得善价,以致民间恐慌万状,求食无济,终日难谋一饱,乃聚集男女老幼数千人,手持箩筐、米袋,蜂拥至各米铺米行,将所存之米抢劫一空[16]。民众为解决生计和囤积米粮的米商发生社会冲突,甚至演化为激烈的对抗,这无疑是社会的悲剧。

3.各地的抗捐税斗争。粮食短缺愈演愈烈,政府当局和各地军阀为了一己私利,仍在搜刮和欺诈老百姓。他们强行向老百姓征派粮饷和租税,根本不管百姓死活。百姓只有铤而走险,反抗政府、军阀无道的行径,各地接连出现抗捐抗税斗争。 1914 年 2 月,山东乐陵农民,迫于生活,结众抗税,冲击县城,杀死知事; 6 月,直隶临榆、永年、行唐等地农民,举行抗税斗争,反对政府征收重税,相互呼应,临榆农民入城联络居民发动罢市,永年农民聚众进城击毁县署公案,行唐农民冒死入城与警察械斗。1915 年3 月,湖北沔阳数百人持械劫狱,烧毁县署;5 月,湖南新化人民起事,反对政府高税,袭击县城,戮杀警备队长;1916 年 1 月,奉天宽甸万余民众,揭旗抗捐抗税,毁税局,殴局长;2月,吉林密山、富锦、虎林、宝清等地两万余众揭竿而起,反抗盐务缉私队栽赃和逼死人命;1917 年 1 月,四川德阳县人民袭击县城,反击当局重税压榨,焚烧县署和征收局;1918湖南白莲教徒两千余人起事,抗击军阀盘剥[17]。

四、 结 论

社会冲突理论认为,社会“冲突”起源于社会成员对于稀缺资源的争夺。当这种稀缺资源得到了合适的再分配就能消除社会冲突。1920年前后的中国社会粮食的短缺使得社会上粮食成为人们之间的稀缺资源,由此在争夺粮食这种稀缺资源时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当人们的矛盾和怒火在冲突的合理范围之下得以宣泄时,当在争夺中政府当局找到一种合法的制度或方式能够合理再分配这种稀缺资源时,社会冲突就会消失,就会恢复到之前的社会稳定的状态。

另外,社会冲突理认为“社会冲突”有其积极作用,即冲突对社会具有整合作用,因为社会冲突可以使平时蓄积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得以宣泄和消除,从而在维护社会和群体的生存、维持既定的社会关系中,发挥“安全阀”一样的功能。在1920年前后的中国,一场场社会冲突就起到了安全阀的作用,冲突中民众的矛盾得以释放,民众心中的恐慌带来的心理压力得以宣泄,同时社会的压力得以释放。1920年前后的社会冲突中,政府当局和民众也在不断探索合理的规范和制度,如寻求应对粮荒的策略、方案和应对民变、反抗的方法,使得今后的社会得以良性运转,长期处于稳定状态。

[1] 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 贵州奇荒惨状[N].申报,1925-04 -27.

[3] 宁垣各团体缺米之呼吁[N].申报,1919-10 -05.

[4] 安化全县代表请赈呈文[N].大公报,1920-07 -18.

[5] 皇莆.问夺民食的官厅[N].民国日报,1920-06-10.

[6] 韩家浜贫民之惨剧[N].民国日报,1920-07 -02.

[7] 文详.近闻[J].农商公报,1925(132 ).

[8] 山东省赈务处征信录[G].山东省赈务处编印,1923:107.

[9] 桦甸县志编纂委员会:桦甸县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253.

[10] 沙汀.代理县长[J].国闻周报,1937(1).

[11] 朱健.福建赋税之严苛[J].中国经济周刊,1925(12).

[12] 中国粮食问题[J].新声月刊,1930(6).

[13] 囤积居奇[N].申报,1920-06-27.

[14] 湖南历史资料编委会.湖南历史资料(第3辑)[G].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79.

[15] 合肥当涂等县出现抢米风潮[N].申报,1922-05-04.

[16] 汇记各地抢米消息[N].申报,1920-07-19.

[17] 马小泉.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310-313.

责任编校:徐希军

GrainShortageandSocialContradictionsinChinafromthe1920stothe1930s

WANG Yuan, WANG Ju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24, Hebei, China)

China around the 1920s was featured by frequent wars and agricultural crises. The numb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as reduced when crop failure happened; in the year of good harvest,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re at a low price, hence a sharp fall in output. The reduced output, the inconvenient grain adjustment, and the government’s nonfeasance made grain supply tense, thus creating grain fear among the masses and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A variety of social conflicts were induced.

the 1920s; grain fear; social contradictions

2013-12-16

王媛,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王军,男,河北衡水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时间:2014-4-18 17:23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4.02.015.html

K26

A

1003-4730(2014)02-0073-04

猜你喜欢

矛盾冲突粮食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珍惜粮食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我的粮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