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综合效应分析
2014-03-21王春燕王黎炜
王春燕 王黎炜
(1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 阿拉尔 843300)(2 塔里木大学学生工作处, 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沙漠旅游带给旅游者的猎奇、探险、体验和增长知识等的心理需求特性,并具有沙漠景观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特征,使沙漠成为一种特殊旅游资源。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 世纪新的五大时尚旅游产品是:海洋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沙漠旅游和探险旅游[1]。近年来,伴随着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两条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修通,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旅游大力发展。与此同时,沙漠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生态产生的影响也将成为该区域沙漠旅游开发的约束条件,本文基于对该问题的思考,对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进行综合效应的定量分析,从而综合分析沙漠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1 研究区域沙漠旅游资源概述
1.1 研究区域概述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面积53万平方公里。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大多在50毫米以下,极为干旱,属于温带荒漠气候。盆地中心形成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西长约1 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沙漠。其沙漠旅游潜力区涉及地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新疆阿克苏地区阿拉尔、新疆和田地区民丰、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2]。
1.2 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资源概述
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资源丰富。(1)浩瀚沙漠景观:沿沙漠公路由北至南可依次穿行于复合纵向沙垅区、穹状沙丘区、高大复合纵向沙垅区、复合纵向沙垅区和复合横向沙垅区等5大地貌单元[3]。在罗布泊地区,约有3000平方公里的雅丹地貌;(2)壮观的原始胡杨林:塔里木河、和田河等河流两岸,胡杨林密集,世界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原始胡杨林保护区即分布于塔里木河流域;(3)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尼雅遗址、“罗布人村寨”等历史文化遗迹;(4)便利的沙漠公路。两条沙漠公路的建成为沙漠旅游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基础,即轮台——民丰沙漠公路、阿拉尔——和田沙漠公路。
2 研究方法
2.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本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础理论。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3个层次,即目标层A(沙漠旅游区域综合效应),综合评价层B (3项指标,分别为沙漠旅游经济效应、环境效应以及社会文化效应),因子评价层C(共24项指标),见表2。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建立层次分析指标体系后,将各层元素两两进行比较,构造出比较判断矩阵(A-B ,B-C,判断矩阵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因子相对重要性或显著性的认识,为了使评判结果量化,本文采用九标度判断法。标度如表1所示:
表1 指标相对重要性标定标准表
2.3 数据采集与计算
根据以已建立的沙漠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两两相比较的矩阵,然后将其设计成问卷,邀请有关政治部门、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旅游者、当地居民(发放300份,收回289份,有效问卷281份),根据各自的认识对各因子之间的重要程度(即权重系数)做出回答。本人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计算原理,运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系数。
3 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综合效应结果分析
3.1 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评价指标选取和权重赋值
结果显示环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环境效应的比重分别为0. 683 3, 0. 116 8,0. 199 8;其中旅游经济所占比重最大,彰显了沙漠旅游开发过程中经济效应是开发中最显著的效应。社会文化与环境效应中存在较大隐患。
经济效应中主要影响因素权重较高的因素分别为居民收入(0. 289 6)、经济发展(0. 215 5)、就业机会效应(0. 137 3)权重,这三个因素的权重位居整个评价体系中的前三位,显示沙漠旅游的发展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脱贫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开展沙漠旅游的根本原因所在。对文化效应中被调查者认为社会治安(0. 262 2)、民族风俗(0. 211 5)、居民文明素质(0. 243 3)三者是沙漠旅游影响较为直接的方面,其中社会治安是沙漠旅游文化效应中关注对最高因素,充分体现出稳定是首位的。根据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特征与现状,被调查认为沙漠旅游的发展对本地交通状况(0. 280 9)、水体资源(0. 218 2)环境和城市建设(0. 167 5)效应较为显著,三者权重占到环境效应中的50%以上。
表2 环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区域综合效应评价指标判断矩阵及权重总表
3.2 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评价思路与模型选择分析
3.2.1 评价思路与模型
基于上文对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产业区域效应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与模型进行旅游产业区域效应的计算与评价。本文通过发放问卷对个因素进行评价统计,从而获得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产业区域效应的半定量化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 Jhon.Ap(1998)的研究方法,对环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区域综合效应的评价尺度采用 5 分赋值法,评判标准如表3示。越是对当地经济和居民有利,分值越高,反之越低。
在此基础上可以求得旅游产业区域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社会文化效应经济三方面的效应值Aj,计算公式为:
式中:Aj为第j个综合评价层因子的效应值;n为评价因子的数目;F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效应值;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最后将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和社会文化效应进行综合,得到旅游产业区域综合效应,计算公式为:
式中:A为旅游产业区域综合效应值;Aj(A1,A2,A3)分别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的效用值;Wj为其权重值。效应分值在(0-5)5内,评价标准如表4所示:
表3 综合效应评判标准
表4 沙漠旅游效应评价水平参照标准
3.2.2 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评价分析
表5 根据调查当地居民得到评价分值
续表5 根据调查当地居民得到评价分值
通过市场调查数据进行计算,可以从上表中看出环塔里木盆地综合效应得分为4. 142 895,综合效应较好,但分数不高,同时从分数的分布上来看,经济效应所占比重最高,为71. 33,尤其对本区域就业机会与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左右,同时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优化起到较大作用,而环境和社会效应中,可以看出所占比重不高,评分为17. 36,主要由于当地自然环境的脆弱性造成当地自然环境极易受到外界干扰,自我恢复功能较差,同时对当地水体资源、交通状况、城市建设的影响较大;另外,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调查发现当地居民认为沙漠旅游带来较大的文化冲击,尤其是对民族风俗、社会治安的影响较大,社会效应较低。综合来看,虽然环塔里木盆地综合效应较大,但是由于其中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敏感性与不可恢复性,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当地在发展沙漠旅游的进程中首先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最小干扰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应。
4 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
4.1 发展与保护并重的持续发展理论。
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极具神秘感,开发旅游大有可为。在资源开发的同时,生态环境的保护尤显重要。树立全新的资源观,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在沙漠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过程中,维持沙漠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多样性,保持沙漠的自然生态保持原貌。
4.2 突出沙漠旅游中的文化内涵,加强文物保护。
沙漠旅游对文化交流、居民素质的提升、文物保护均有着较高正效应,因此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发展过程中应挖掘沙漠腹地文化内涵,充分利用特色西域文化与沙漠资源的结合,建立主题特色沙漠旅游项目,从而促进沙漠旅游经济效应的实现。但分布于脆弱生态区——沙漠旅游区域的文化重要载体的文物古迹的旅游容量非常有限与敏感,极其脆弱。因此,沙漠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按照沙漠旅游资源类型予以严格保护;划分不同保护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规划;监督执行过程,严禁造成对沙漠区文化古迹的破坏。
4.3 加强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区域“软环境”建设
旅游软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4]。软环境建设往往是旅游业发展的潜在生产力,并在一定程度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与约束的作用。为了沙漠旅游效应中文化交流与居民素质提升效应的更好体现,避免如社会治安、色情等社会不良效应的发生,政府需要强化旅游服务职能,并不断健全旅游发展的法制体系,规范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市场管理体制,强化相关旅游人才的培养,从而保障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的健康发展。
4.4 开发互动特色沙漠旅游项目
利用沙漠自身特点,开发具有探险、保健(如沙辽)、比赛等趣味性活动,提高游客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如2013年的沙漠赛车等高质量的精品沙漠旅游产品。同时挖掘当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内涵,将其与沙漠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塔里木盆地沙漠旅游的民族文化内涵,更好发挥沙漠旅游的社会效应。
[1] 付超,王淑兰.我国沙漠旅游资源初探[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65-67.
[2] 刘海洋,吴月,王乃昂,等. 中国沙漠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J].资源科学.2013,35(4):831-838.
[3] 雷加强,王雪琴,王德.塔里木沙漠公路风沙危害形成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3,20(1):1-6.
[4] 谢春山.旅游产业的区域效应研究——以大连市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