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和匹配理论评价
2014-03-21端木云霄
端木云霄
【摘要】搜寻理论着眼于解释现象,为什么有人找不到工作的同时又有大量职位空缺;而匹配理论作为广义的搜寻理论的一大发展,更多地倾向于用数字表现这一搜寻匹配的过程,解决上述失业问题的目的性更加明显,也更能有效地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可以说,最初的搜寻理论更多地在进行理论分析,而匹配理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相结合,摆脱了纯理论的桎梏,试图为人们的行为与政策实施提供指导,从而变为一种更加实用的理论。
【关键词】搜寻理论 匹配理论 劳动力市场 均衡失业
一、搜寻理论概述
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流动是永续存在的,在职的人们可能会因为薪资等因素而去寻找更加理想的工作;每年,又有以毕业生为代表的大量新生劳动力流入劳动力市场,开始寻找工作;同时,退休的工人、经理人退出这个庞大的市场,留下了一些职位空缺,促使企业、单位寻找新的劳动力来填补。但是,由于市场信息并不是完全充分的,劳动者又具有异质性,即使在职位空缺数量与失业人数均等的情况下,空缺与失业还是会并存。如何解释这种现象,以便更好地解决失业问题?工作搜寻,作为劳动力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此现实条件下有了研究的必要性。
工作搜寻理论将搜寻行为划分为外部工作搜寻与内部工作搜寻两种情形。对于外部搜寻,假设求职者对工资分布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同时排除了在职搜寻。它把“可接受工资”作为一个关键值,结合边际收益法则用来解释求职者是否接受工作的行为,并且分析了通货膨胀等因素对这一关键值的影响。该理论还引入了雇佣成本以及工会力量这两大因素,比较全面地解释了内部工作搜寻的行为。
二、匹配理论概述
匹配理论的核心是匹配函数,它被认为是一种“搜寻工具”,遵循规模报酬不变的规律,描述了空缺职位数、求职人数与匹配完成的职位数量的关系。匹配理论致力于对一些变量如何影响失业进行定量分析,它的微观基础主要是协调失灵,求职者的异质性,不同市场的加总以及流量存量匹配。协调失灵指由于信息不充分而导致的多人申请同一岗位和多个岗位无人申请的情况,从而导致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情形。求职者的异质性包括搜寻强度,保留工资和失业时间等因素。不同市场的加总则是指由于劳动力和资本流动的限制造成摩擦,从而导致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至于流量-存量匹配,则是指:把求职者一次向一个职位申请的行为扩展为求职者首先经历一个了解职位空缺情况的过程,然后向他认为可接受的所有空缺职位发出申请。
用匹配函数的研究方法建立的匹配模型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在稳定均衡静态下,失业保险福利和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以及职位破坏率和劳动力增长率的上升会提高失业率,而匹配过程效率和劳动者生产率的提高则会降低失业率。并且失业保险福利、劳动者讨价还价能力、匹配过程效率及劳动者生产率的提高能促进工资增长,而职位破坏率和利率的上升则对工资具有负效应。此外,对匹配模型进行超稳定状态的动态研究使得区分就业变化的总量冲击效应和再配置冲击效应成为可能。如果失业率与空缺率沿贝弗里奇曲线移动,那么就业变化就是由商品总需求或总供给发生变化引起的,这种总量冲击效应具有使失业率与空缺率反向变动的特点。如果贝弗里奇曲线整体移动,那么就业变化就是生产的结构调整引起的,这种再配置冲击效应导致失业率与空缺率两者发生同步变化。对上述两种冲击的区分可以明确,解决失业应该采取总需求政策还是进行结构性改革。
此外,皮萨里德斯与戴蒙德等人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多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贝弗里奇曲线理论的正确性,说明失业率与空闲职位率在一定时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二是实际数据与对数线性关系的匹配函数有着较高的拟合关系,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基本成立;三是工作形成数量对求职人数的弹性系数在0.5与0.7之间。
三、搜寻理论与匹配理论的比较
(一)两者的联系
1961~1962年,施蒂格勒发表了两篇关于“搜寻理论”的文章;在序贯决策理论基础上,麦考克于1965年最先把搜寻理论应用于解释工作搜寻行为。搜寻理论诞生。
1979年霍尔第一次将匹配函数的思想运用到劳动力市场摩擦问题的研究中,同年,皮萨里德斯分析了只存在两种工作搜寻途径时劳动力市场的搜寻、匹配结果,扩展得出了“工作匹配函数”,也是在这一年,戴蒙德等人揭示匹配函数的本质是劳动力市场的“搜寻技术”,并推论出了匹配函数的形状。1980年罗杰提出“雇佣函数”的概念,用一个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实例描述空闲职位与失业人员并存现象的演化过程。至此,匹配理论的基础建立。
可以看出,搜寻理论与匹配理论是不能割裂开来的,虽然匹配理论的兴起略晚于前者,但这两个理论的发展是交相融合的。早期搜寻理论是匹配理论发展的基础,它为匹配理论提供了分析的框架;匹配理论的函数思想又进一步推动搜寻理论的拓展,推动搜寻理论的纵向深入,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研究并解决失业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两者的区别与发展
通过以上的概述,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搜寻理论着眼于解释现象,为什么有人找不到工作的同时又有大量职位空缺;而匹配理论作为广义的搜寻理论的一大发展,更多地倾向于用数字表现这一搜寻匹配的过程,解决上述失业问题的目的性更加明显,也更能有效地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可以说,最初的搜寻理论更多地在进行理论分析,而匹配理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相结合,摆脱了纯理论的桎梏,试图为人们的行为与政策实施提供指导,从而变为一种更加实用的理论。
早期搜寻理论对可接受工资的影响赋予了很高的权重,其隐含假设为只要求职者愿意将可接受工资降到足够低,就总能找到工作;同时,雇佣价格的信号功能过于明显,这与市场信息不充分的假设又相背离。虽然搜寻理论讨论的是摩擦性失业,但仍然可以从中看出古典经济学的影子。古典经济学的瓦尔拉斯市场是理想的、无摩擦的,市场价格能够反映所有供求信息,价格机制会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因此,工资弹性,自行调整价格即能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使找工作的人能找到空缺职位,从而达到均衡。厂商出什么样的工资,就有什么样的工人,工人愿意出的力也是与其工资相对应的。只要失业者将自己的标准降到足够低,就总能找到工作。很明显,早期的搜寻理论还是基于这样的假设进行研究的。与之不同的是,匹配理论充分运用匹配函数,多个变量的影响有效地降低了保留工资的权重,避免了将保留工资作为作为导出失业的主要经济机制,更加客观地反映了搜寻匹配理论的基础思想: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