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效益原则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2014-03-20周冬君
周冬君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必然要讲求成本效益。无论是会计工作还是管理活动都需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但其在不同的领域,功效、意义略有不同。本文通过成本效益原则在不同领域的运用情况,试图说明通过该原则可以判断、比较方案的优劣性,进行定量分析,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对企业的投资决策、筹资决策、经营及纳税筹划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成本效益原则 财务管理
一、成本效益原则的涵义
成本效益原则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理性概念,表现为理性的经济人总是以较小的成本去获得更大的效益,一般也被认为是经济活动中的普遍性原则和约束条件。成本效益原则与财务管理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获取最大收益采取的手段,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成本效益原则是财务管理中重要的一种决策判别工具,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产生的收入大于为此发生的成本支出,则该项成本是有效益的,应该发生,否则,就不应该发生。
二、成本效益原则在税收筹划中的运用
税收筹划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财会人员接受和运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税收筹划方案理论上虽然可以少缴纳一些税金或降低部分税负,却在实际运作中达不到预期效果。筹划方案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是造成税收筹划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税收筹划其实也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它是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它的目标包括税负最小化,税后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所以在筹划税收方案时,不能只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
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筹划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选择该筹划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因此,在选择筹划方案时,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才能保证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当费用或损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时,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方案。我们不能一味追求税收负担的降低,导致企业总体利益的下降。
例如,某企业生产中使用的部件,可以选择自己生产、可以选择外包(核心技术、关键步骤保留),也可以选择全部采购(包括国内采购和进口),在税收筹划时,既要考虑三种不同方式带来的收益、相应的成本费用,也要考虑税负的影响。只有在“未来取得收益-相应的成本费用-税收负担”>0时,方案才可取。并从可取的方案中选择“未来取得收益-相应的成本费用-税收负担-其他方案的最好机会收益”值最大的方案。
可见,税收筹划和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筹划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时,该项税收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
三、成本效益原则在内部控制中的运用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而在经济活动中组织建立和实施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避免因浪费、盗窃或不当经营决策而产生的损失;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率,规避经营风险;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保证生产和经管活动顺利进行。
内部控制要遵循七个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二是全面性原则;三是针对性原则;四是一贯性原则;五是适应性原则;六是成本效益原则;七是发展性原则。
第六个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指内部控制建设应合理权衡建设成本与预期效益的关系,在保证内控有效性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和控制内控建设的成本投入。也就是说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要考虑企业的成本,内控制度的操作性要强,要切实可行。
在内控制度建设和运行中,会运用各种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这些方法、措施和程序的建立和实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在经营活动中设计控制环节、设置岗位、配备人员的支出,是确保各控制环节的有效运行的代价,也可以理解为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必须付出的成本。内部控制的成本是现时的,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估量的。而内部控制的效益则是内部控制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在企业得到良好运行所应达到的控制目标,是避免或减少风险和损失的可能性,很显然这种效益是未来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体现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管理理念的环境中,企业不得不考虑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效益问题,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时,在可能获得的收益与不设置相应控制可能产生的损失之间做出理性的判断,进行权衡和取舍。只要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效果大于其成本,就是经济合理的,就应当设置和运行该项控制;反之,则不应当采用该项控制。
四、成本效益原则在投资决策中的运用
企业做一项投资时,往往会面临多种选择,就需要通过成本效益分析,选择适当的投资方案。投资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是系统地分析各种可选方案的投入与产出,从而最优化地配置和利用资源,保证资源利用的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投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包括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率法、净现值法和现值指数法。
投资回收期法,即用回收期衡量收回初始投资的速度的快慢,时间越短越好。
投资收益率法,即平均每年获得的净收入与投资总额的比率。
净现值法(NPV)与现值指数法(PVI)都是将一项投资产生的未来收益的总现值与项目总投资额的现值比较。净现值法采用的是两者的差,当差额(NPV)大于0时,表示方案可行,反之不可行;现值指数法采用的是两者的比,当比值大于1时,表示方案可行,反之不可行。endprint
投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净现值法,即将建设期、经营期产生的现金流分别折现,计算经投资后产生的总的现金流净值,当现金流净值大于0时方案可取。在投资建设期时,将分笔投资折现到第一次投资,得出投资额现值。在经营期时,开始产生经营现金流入,对应有成本支出,包括导致现金流出的付现成本、折旧摊销等的非付现费用,
五、成本效益原则在筹资决策中的运用
企业在筹资决策中往往会面临多种方案的选择,比如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外部筹资又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务筹资等,两者各有利弊,增发普通股能够减轻资本成本的固定性支出,但股数增加会摊薄每股收益;采用债务筹资方式能够提高每股收益,但增加了固定性资本成本负担,且受到的限制较多。这时就需要通过运用成本效益原则进行方案筛选。
最常用的方法是无差别平衡点,通过假设两种可行性方案结果相等,找出没有差别时的临界点或转折点,以此可以判断比较方案的优劣性,进行定量分析,作出正确的决策。
例如,企业目前资本结构为:总资本1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400万元(年利息40万元);普通股资本600万元(600万股,面值1元,市价5元)。企业由于扩大经营规模,需追加筹资800万元,所的税率20%,不考虑筹资费用因素,有三种筹资方案选择:甲方案:增发普通股200万股,每股发行价3元,同时向银行借款200万元,利率保持原来10%;乙方案:增发普通股100万股,每股发行价3元,同时溢价发行500万元面值为300万元的公司债券,票面利率15%;丙方案:不增发普通股,溢价发行600万元面值为400万元的公司债券,票面利率15%,由于受债券发行数额的限制,需要补充向银行借款200万元,利率10%。
从本例中可见,筹资决策时,同样需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获取收益的同时考虑相应成本,从中选择“收益-成本”的净额最大的方案。
六、 成本效益原则在经营活动中的运用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有各种成本支出,按照形态划分,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包括厂房费用、机器的折旧和维护费、管理人员的薪资等,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变动成本是指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线性变动的成本,比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变动制造费用。
成本效益原则在经营活动中的运用,最典型的就是盈亏平衡点的运用,只有当生产销售的产品获得的收益大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企业才能获利。
七、 结束语
财务管理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成本效益原则的应用,权衡方案带来的收入、成本可利于全面考虑方案的优劣,做出最优的决策。
参考文献:
[1]仇颖.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要遵从成本效益原则[J].中小企业科技,2006年第9期
[2]樊行健 宋仕杰.企业内部监督模式研究——基于风险导向和成本效益原则[J].会计研究,2011年第3期
[3]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年
[4] 车湘辉. 成本效益分析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第04期
[5]阿卓. 浅谈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基于会计学与管理学视角的比较分析[J].中国外资,2012年第10期endprint
投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净现值法,即将建设期、经营期产生的现金流分别折现,计算经投资后产生的总的现金流净值,当现金流净值大于0时方案可取。在投资建设期时,将分笔投资折现到第一次投资,得出投资额现值。在经营期时,开始产生经营现金流入,对应有成本支出,包括导致现金流出的付现成本、折旧摊销等的非付现费用,
五、成本效益原则在筹资决策中的运用
企业在筹资决策中往往会面临多种方案的选择,比如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外部筹资又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务筹资等,两者各有利弊,增发普通股能够减轻资本成本的固定性支出,但股数增加会摊薄每股收益;采用债务筹资方式能够提高每股收益,但增加了固定性资本成本负担,且受到的限制较多。这时就需要通过运用成本效益原则进行方案筛选。
最常用的方法是无差别平衡点,通过假设两种可行性方案结果相等,找出没有差别时的临界点或转折点,以此可以判断比较方案的优劣性,进行定量分析,作出正确的决策。
例如,企业目前资本结构为:总资本1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400万元(年利息40万元);普通股资本600万元(600万股,面值1元,市价5元)。企业由于扩大经营规模,需追加筹资800万元,所的税率20%,不考虑筹资费用因素,有三种筹资方案选择:甲方案:增发普通股200万股,每股发行价3元,同时向银行借款200万元,利率保持原来10%;乙方案:增发普通股100万股,每股发行价3元,同时溢价发行500万元面值为300万元的公司债券,票面利率15%;丙方案:不增发普通股,溢价发行600万元面值为400万元的公司债券,票面利率15%,由于受债券发行数额的限制,需要补充向银行借款200万元,利率10%。
从本例中可见,筹资决策时,同样需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获取收益的同时考虑相应成本,从中选择“收益-成本”的净额最大的方案。
六、 成本效益原则在经营活动中的运用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有各种成本支出,按照形态划分,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包括厂房费用、机器的折旧和维护费、管理人员的薪资等,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变动成本是指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线性变动的成本,比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变动制造费用。
成本效益原则在经营活动中的运用,最典型的就是盈亏平衡点的运用,只有当生产销售的产品获得的收益大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企业才能获利。
七、 结束语
财务管理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成本效益原则的应用,权衡方案带来的收入、成本可利于全面考虑方案的优劣,做出最优的决策。
参考文献:
[1]仇颖.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要遵从成本效益原则[J].中小企业科技,2006年第9期
[2]樊行健 宋仕杰.企业内部监督模式研究——基于风险导向和成本效益原则[J].会计研究,2011年第3期
[3]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年
[4] 车湘辉. 成本效益分析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第04期
[5]阿卓. 浅谈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基于会计学与管理学视角的比较分析[J].中国外资,2012年第10期endprint
投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净现值法,即将建设期、经营期产生的现金流分别折现,计算经投资后产生的总的现金流净值,当现金流净值大于0时方案可取。在投资建设期时,将分笔投资折现到第一次投资,得出投资额现值。在经营期时,开始产生经营现金流入,对应有成本支出,包括导致现金流出的付现成本、折旧摊销等的非付现费用,
五、成本效益原则在筹资决策中的运用
企业在筹资决策中往往会面临多种方案的选择,比如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外部筹资又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务筹资等,两者各有利弊,增发普通股能够减轻资本成本的固定性支出,但股数增加会摊薄每股收益;采用债务筹资方式能够提高每股收益,但增加了固定性资本成本负担,且受到的限制较多。这时就需要通过运用成本效益原则进行方案筛选。
最常用的方法是无差别平衡点,通过假设两种可行性方案结果相等,找出没有差别时的临界点或转折点,以此可以判断比较方案的优劣性,进行定量分析,作出正确的决策。
例如,企业目前资本结构为:总资本1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400万元(年利息40万元);普通股资本600万元(600万股,面值1元,市价5元)。企业由于扩大经营规模,需追加筹资800万元,所的税率20%,不考虑筹资费用因素,有三种筹资方案选择:甲方案:增发普通股200万股,每股发行价3元,同时向银行借款200万元,利率保持原来10%;乙方案:增发普通股100万股,每股发行价3元,同时溢价发行500万元面值为300万元的公司债券,票面利率15%;丙方案:不增发普通股,溢价发行600万元面值为400万元的公司债券,票面利率15%,由于受债券发行数额的限制,需要补充向银行借款200万元,利率10%。
从本例中可见,筹资决策时,同样需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获取收益的同时考虑相应成本,从中选择“收益-成本”的净额最大的方案。
六、 成本效益原则在经营活动中的运用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有各种成本支出,按照形态划分,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包括厂房费用、机器的折旧和维护费、管理人员的薪资等,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变动成本是指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线性变动的成本,比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变动制造费用。
成本效益原则在经营活动中的运用,最典型的就是盈亏平衡点的运用,只有当生产销售的产品获得的收益大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企业才能获利。
七、 结束语
财务管理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成本效益原则的应用,权衡方案带来的收入、成本可利于全面考虑方案的优劣,做出最优的决策。
参考文献:
[1]仇颖.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要遵从成本效益原则[J].中小企业科技,2006年第9期
[2]樊行健 宋仕杰.企业内部监督模式研究——基于风险导向和成本效益原则[J].会计研究,2011年第3期
[3]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年
[4] 车湘辉. 成本效益分析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第04期
[5]阿卓. 浅谈成本效益原则的运用——基于会计学与管理学视角的比较分析[J].中国外资,2012年第10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