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绘画创作的小众化属性

2014-03-20赵佳

2014年40期
关键词:绘画创作自由画家

赵佳

摘 要:画家通过视觉和触觉来研究世界,再通过艺术创作描绘出了和自己内心相关的思想,并通过作品向受众传递了他们的领悟,然而,有多少人能读懂作品的内涵?但是作为画家,当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受众面前的时候,或许这已经是他们的成功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受众对于作品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关键词:画家;绘画创作;心理;受众;自由

画家在现如今的社会已成为人人都可以熟知甚至可以评头论足的对象。随着媒体、互联网等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画家及其艺术作品的认知耳熟能详。然而,绘画真的是人人都可以品评的么?绘画对于人们来说是小众的还是大众的?

一、画家的创作过程是自我与自然的剖析

画家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进行绘画创作的?“画家的角色就在于勾画并投射那些在他身上的自我观看者。”画家通过自己的视觉和触觉观察这世界,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行动来阐述了这个世界,他们运用了点、线、面、色块等等因素来描绘了一个他们理解的世界,甚至这些形状和色块里蕴藏了某些他们内心尊崇的信仰和生活的感悟。他们的绘画中,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照抄照搬,不是单纯的复制周遭的环境面貌。艺术绝对不是单纯的视觉延续,这是一种世界的质的飞跃,也可以说是一种相似性的反思。艺术作品的创造是艺术家通过个人人生经历产生的不同作品,尼采认为这种理论是“因果颠倒”,他更强调艺术作品的“生”,强调艺术作品的唯一性——无法复制的创造。艺术家之所以可以把世界解体为一个平面色块的拼接物,就是因为这是一种错觉,这与一种追求简单的心理有关,错觉控制了局面。绘画的种类有很多,有的画家在客观的描绘自然事物,有的画家在尝试让受众放弃左右的联想与记忆,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基于自己的知识和记忆,不论是与受众的认知相同或矛盾,都是利用这一点,当然,他们也不能全面的诠释一件事物,只能选择这个事物的一个方面来表现它,或因为个人趣味,或视觉冲击,或一个恍惚,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创作理由。“我的中心论点是,一件艺术作品通过与内心状态相关或者相一致的方式,表现了新的状态。而且,凭借此种方式获得的可感知属性,是由意识形成的,这一属性产生于艺术家的意愿。艺术家通过创作作品来获得这种属性,因此作品能够表现艺术家思想的内部状态。”

二、受众对作品的理解是视觉怀疑与自我反省

1.视觉怀疑——寻找相似与差异

除了艺术家本身的问题,我们还要解决一些关于受众的问题,即受众对绘画作品的要求是什么?当受众站在一幅艺术作品面前是,首先受众会从它对其眼睛的冲击进行品评,这就考虑到作品的表现手法和技术层次,视觉冲击力越大,受众对它的印象越深。再者,受众会本能的把画面中出现的形象拿来和现实事物相对比,从大小比例到颜色变化,只要曾经看过某物的图像或者对于类似的事物过于熟悉,人就摆脱不了已有图像的影响,就会潜意识的认为该事物应该如此,并且会把两者在心中反复对比,寻找差别。人们往往认为绘画是把平时被我们忽略的、隐蔽的现实的真相共识出来……会不时地出现那种艺术和现实假意比较,而且是以现实为尺度的比较,所以,我们要认真仔细的确认世界实际是怎样的才能被具体地体验到,人们会去猜测该物与自己的距离、真实大小、形状,即便这个物是抽象的,人们也会将其类似的事物影像投射在上面,判断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出我们看到的事物到底代表些什么意义。

2.自我反思——情感上的共鸣与感悟

除去绘画作品表面上这两点对于受众的影响,还有一点就是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意义或者情绪,一件绘画作品在受过不同教育或者不同环境下生存的人们,对于艺术品的评价甚至评价方向都是不同的。“美术反映着艺术家和观看美术作品的人的心理结构和知觉”。画家有着自己的故事,受众也有。受众的个人生活经历深刻影响了他们对于绘画作品的要求,他们对于和他们相关的故事或者事物会表现出更多一点的关注,当这种相关性关注成立的时候,他们对于绘画作品的评价就不仅仅是视觉欣赏的层次,他们会觉得这件绘画作品触动到了他们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灵魂的共鸣,是自己的写照。

三、受众对作品的影响

“我们从艺术的内容里……能够拿出为了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价值,并把它展示给人类,对于这个想法,我么必须放弃,相反,我们要欢迎这样一种想法:艺术把人类精神从协同发挥作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艺术是我们自觉意识到自己永远不变的纯粹课题的活动之一”——费德勒《艺术活动的根源》。这就是另一个重要的问题,绘画艺术影响了人类还是人类影响了绘画,或者说,绘画艺术是否自由?当画家对受众的想法关注过多,那么他的作品将不会属于他个人,而是一种迎合的结果,如果没有真实的个人情感的流露那么作品将会永远没有思想和情感的冲击。贡布里希在《视觉与错觉》中曾指出,检验一幅图像是否逼真,不是外型上有多相似,技术有多发达,而是在这幅画中所有元素组合综合后,所达到的效应(即对其他任务的刺激)一致甚至更加强烈,那么这幅图像就非常成功。

四、艺术永远是自由的

如开篇所述,画家创作的理由各种各样,画家的思想没有完全相同的,那他们的作品呢?也许表现的方式不同,也许题材内容不同,也许颜色笔触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在作出一种阐述,阐述一种情绪或一个思想,他们没有要求受众的学历、生活、资产或者容貌,甚至也许他们不在乎有没有观看者。费德勒《根源》中,“艺术中没有那么一个应该(我们是否应该),艺术永远是自由的。”绘画作品给人的大部分都是一种模棱两可的立场,画家对于其本身的评价不做任何回应,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就像是一个外围人员,冷不丁的提出了一个类似疑问的话题,最终却远离这种话题的热烈探讨。绘画作品总是与观看者产生一定的距离,让受众进行着对他人的批评或者对自己的发问。

五、总结

费德勒提出,“能理解艺术家的只有艺术家”,也许费德勒所说的是正确的,但是这不妨碍没有真正理解这作品的人来欣赏它,也许会将一件绘画作品的初衷完全扭曲,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绘画作品的欣赏,在于受众对绘画品的要求,普通的民众也许只需要视觉上的唯美和舒适的享受,同行之间可能需要的是技术上的对比与学习,而评论家需要的可能是内涵及过程分析……需要不同,要求不同,欣赏的角度不同造成的影响就不同。

绘画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一种自我反思的手段,它没有限制、没有要求,他需要仅仅是用一种或隐晦或直接的方式来阐述出来,也许没人理解,也许有人产生共鸣,也许无人理会,也许会有人嗤之以鼻,但又有什么关系,那最本质的目的在最初画面形成的时候不已经达到了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已经提前成功了的绘画作品,无需受众是什么特定的身份,无论受众是属于大众的一部分,还是属于小众的一部分,绘画作品仿若一块磁石,当它作为独立体的时候,它是纯粹的,渐渐的,它就会吸引周围的关注从而慢慢同化他们,正如康德所说,卓越表现的产物就是作为“范例”,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人类对于事物的看法,通过这一方式,它周围才会产生共同体。(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日)岩城见一 著.王琢 譯.感性论 ——为了被开放的经验理论.商务印书馆,2008

[2] (俄)康定斯基 著.李政文,魏大海 译.艺术中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英)贡布里希 著.杨程凯,李本正,范景中 译.邵宏 校.艺术与错觉.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

[4] (英)萨林.柯马尔,(英)伊万.卡斯克尔 著.王春辰,李笑男,杨扬 译.艺术史的语言.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5] (美)W.J.T.米歇尔 著.陈永国 译.图像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绘画创作自由画家
酷炫小画家
试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中的体现
浅析构图程式在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孤独对画家创作的影响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