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下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4-03-20唐俊

2014年40期
关键词:质量评价体系职业教育

唐俊

摘 要: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农业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在农村人才的培养上,职业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让职业教育能够高效、科学的将农村人才培养成技能型人才,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自我国迈入21世纪以来,工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吸引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城镇的发展也带动着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导致我国产业和就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对人才需求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近几年来,企业“用工荒”现象已十分普遍,其实质就是缺乏技术型人才,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则要靠职业教育。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它既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与职业教育

1.1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

工业化通常被分为三个阶段: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期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实现阶段。[1]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农业为了获得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就需要工业来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个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阶段。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城乡关系发生着重大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形成时期,由于一直依靠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来快速的发展重工业,导致形成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二元经济”体制。从改革开放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逐渐越来越多依靠市场来调节,但是农业支持工业的趋向并没有改变。[2]从2005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飞速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已经迈入中期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有能力将过去城乡分隔的“二元经济”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新型城乡关系。

1.2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独特性。首先,职业教育专业是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的,与社会职位岗位相关,具有职业本位的特性。[3]其次,其培养方式和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应用性,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技能。最后,职业教育具有区域性,由于经济发展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不同地区的职业教育会配合本地的需要而设计专业和课程。职业教育的这些特征表明职业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由于城镇化的推进,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农村人口占流动人口的大多数,但受教育程度却普遍较低,这使其收获的报酬率低,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的关键。在这一方面,职业教育的优势就得到凸显,职业教育不仅能为企业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可以为劳动者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2.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所面临的困境

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起步较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虽然也得到了不小的发展,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评价主体单一性及无效性。一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评价仍然是由政府主导,而像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评价多是流于形式。其次学生就业后会面临转岗、跳槽等,用人单位会基于成本考虑难以提供评价。因此,虽然评价主体增多,但最后依然是以单一的行政部门评价为主。

评价指标的宏观性难以凸显教学真实质量。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是在借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上形成的。[4]现行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学校综合实力的评价,难以反映一个职业院校真正的办学特色和真实的教育质量,不利于职业院校自身有事的凸显及自我提升。

评价过程的不透明使其缺乏公信力。这主要是由评价的主体决定的。由于评价主体单一,群众参与度低,透明度低,影响人们对评价结果的信任。

评价方法的僵化导致数据准确度降低。职业教育“第二轮评估”增加了数据平台项目,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数据的可靠性。然而这种方法容易导致整个评价指标体系趋于僵化,无法立体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综合质量。

3.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3.1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理念层次

树立适应社会及市场需求为主的质量观。要想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政府除了要起到带头主导的作用还必须考虑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市场的需求。因为,社会和市场的运行轨迹能够反映评价出其对职业教育产品的需求状况,能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信号。

树立实现规模扩张、质量提升为主的质量观。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加快,企业对高技术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教育政策的重大发展,社会更多地关注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满足各个岗位需求等问题。因此,在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规模的扩张,更要重视质量的提升。

3.2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实施层次

评价主体的开放性。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必须关注与之发生各种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其利益相关者包括: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投资者、社会各界等。因此,可以建立起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全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我国职业教育评估经过几轮的改革,但仍然是根据预先确定好的高度统一的质量标准来评价。不同的职业院校其实际情况是有差异的,如城镇的职业教育和乡村的职业教育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师资教育还是在学生培养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评价指标的制定方面不应统得过死,要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特殊性,否则评价的结果就是没有多大价值的。

评价方法的立体化。目前,教育评价方法有国际评价、国家评价,中介评价、民间评价等等。[5]但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主要还是以事后的总结性评价为主。忽略了如中介评价、公平评价等有效方法。在总结性评价中,被评价对象往往是被动的,他们依照已定的标准提供所要求的各类信息,配合评价者。评价结果只是表示优劣的等级符号、分数,这对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起不了多大作用。

评价流程及结果的透明化。职业教育的第二轮评估采取形成性评估,更加重视各校建设、发展动态过程的评价。相比第一轮,这样的评价更加关注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动态发展过程,使评估工作更加公开、更加真实,获得了大众较好的评价。因此,提高评价过程的透明性和参与度,将评价结果及时公布并接受大众的监督与建议,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发现自身问题,提高办学质量。(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俞启定.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职业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12(4):70-76.

[2] 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1):23-31+76.

[3] 刑天才.试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的构建[J].评价与管理,2006(4):41-45.

[4] 周建松.构建开放、多元、立体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12(8):89-92.

[5] 陳明昆.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概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41-44.

猜你喜欢

质量评价体系职业教育
高校内部会计控制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探究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现代财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寒湿地植被生态恢复质量评价体系初探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高质量的早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