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光消融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疗效观察

2014-03-20孙喜山吴洲宏范金柱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痛症骨刺小针刀

孙喜山,吴洲宏,范金柱

(1.解放军281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100;2.海军秦皇岛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1)

跟痛症是以足跟刺痛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慢性疾患,发生于中年以后,以50~60 岁者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是中、老年人足跟部骨与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和退行性病变[1]。部分病例经保守治疗达不到满意的效果,症状反复,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我们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跟痛症患者采用激光消融微创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2 例随机分为激光消融治疗组和小针刀对照组,每组各36 例。治疗组男21 例,女15 例;年龄44~71 岁,平均61.2 岁;病程1.5~8年,平均3.3年;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值为6~9分,平均8.4分。对照组男20 例,女16 例;年龄46~69 岁,平均59.5 岁;病程2.0~7.5年,平均4.1年;治疗前VAS值为6~9分,平均8.3分。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VAS值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a)单足的足跟跖侧痛症状,即每于晨起时或休息一段时间后站起时的前3~5步疼痛最剧烈,VAS值6分以上,经行走数米后疼痛减轻,但随着活动距离的增加疼痛又逐渐加重,总病程大于12个月;b)压痛点固定于跟骨结节跖侧前部正中或前部稍偏内侧,直径小于1.0 cm;c)局部封闭等保守治疗有效但短期内症状复发;d)X线片可见跟骨骨刺,并与压痛点一致。伴有严重心、肺疾病、重症糖尿病、足部皮肤感染、发热患者以及不能配合治疗者均予排除。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以压痛最明显处为进针点,C型臂X线机透视下,用16G穿刺针垂直穿刺,到达跟骨骨刺顶点后稍退针约0.5 cm,针头位于骨刺前端,应用意大利Velure S9半导体激光仪,波长980 nm,600 μm光导纤维,单次发射剂量10 J,间隔时间3~5秒,每照射2~3次向内进针2 mm继续照射,进针3次照射后透视,穿刺针到达跟骨表面即停止照射,退针至皮下调整穿刺角度更换穿刺道,同法进行下一个穿刺道照射,依中央、后内、前内、前外、后外次序共穿刺照射5个穿刺道,照射范围不超过压痛点范围(直径小于1.0 cm),每个穿刺道激光能量60~90 J,每例总能量300~500 J。术后创可贴覆盖针眼,术者一手使患足过度背屈,同时另一手大拇指向足背方向推顶足弓部,操作3~5次。术后即可下地行走。

1.3.2 对照组 在压痛最明显处进针刀,刀口线与足纵轴方向一致,C型臂X线机透视下,垂直刺入跟骨表面后稍退针约0.3~0.5 cm,刀头位于骨刺前端,助手将患足过度背屈,使跖腱膜紧张,先纵行切割2~3刀,然后再横向铲剥3~5刀;再于压痛最明显处横向延长线足底内侧缘1.5 cm处进针刀,刀头位于骨刺前端上下切割2~3刀。术后处理同治疗组。

1.4 疗效判定标准 分别于治疗后1、3、6、12、24、36个月随访疼痛缓解和步行情况。以跟痛症状缓解及患足行走功能情况为评价指标[2],优:疼痛完全消失;良:疼痛明显减轻,行走无影响;可:疼痛稍减轻,行走仍有部分障碍;差:症状完全无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组间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术后1、3、6、12、24、36个月优良率比较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术后1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3~36个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优良率比较(例/%)

3 讨 论

跟痛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足部疼痛,患者减少活动范围及活动量,是导致老年人许多慢性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3]。足跟部是人体负重的重要部分,跟骨及其周围软组织长期受压、牵拉损伤,出现充血、水肿、渗出以及纤维组织机化、钙化等无菌性炎症反应以及保护性跟骨骨刺增生,并释放炎症介质刺激局部神经、血管而产生疼痛[4]。目前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尤其行走劳损使足跟部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如跟骨下脂肪垫炎、足底腱膜炎、跟腱滑膜囊炎、跟腱周围炎、跟骨高压症和跟骨骨刺形成等,跟骨周围不同组织发生相应病变,是形成跟痛症的主要原因[5]。

目前跟痛症的治疗还是以保守治疗为主,通过减少负重、磁疗、推拿按摩、中药外敷及外洗、局部封闭等治疗可获短期疗效。但仍有部分病例,反复发作而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但损伤大、恢复慢,不易被患者接受。因此有必要探索中远期疗效肯定的微创治疗方法。

我们采用激光消融技术治疗跟痛症,充分利用了激光的多种效应,如热效应、机械效应、光化学效应和电磁效应等,针对跟痛症的病理改变,直接进入病变部位,将小趾展肌神经分支损伤后失去神经传导作用,从而达到止痛效果。本研究与小针刀治疗进行了对照,从观察结果看,小针刀治疗疼痛易复发,这可能与神经组织修复过程中神经末梢重新长入远侧断端或断端假性神经瘤有关。而激光消融治疗除利用激光对于神经的直接汽化切割作用外,在照射的同时,其热凝固效应可使周围跖腱膜和神经末梢损毁和变性,起到段状切除的作用,从而使神经末梢无法重新长入,有利于治疗后的细胞组织修复,从而达到良好的疗效及降低复发率的效果。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激光消融治疗具有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顽固性跟痛症的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范竞,周福贻.跟痛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断方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4):251-253.

[2]赵力力,肖锋.超声波治疗跟痛症[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2):124.

[3]陈青,孙良智,孙建民,等.跟痛症的解剖与临床微创治疗初步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9):1501-1502.

[4]熊兴勇.小针刀松解跖腱膜治疗跟痛症临床观察[J].江西医药,2011,46(10):908-909.

[5]何煜才,王涛.针刺配合艾灸治疗跟痛症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1,27(1):29-35.

猜你喜欢

痛症骨刺小针刀
王培民教授辨治跟痛症经验浅析
中医治疗跟痛症的研究概述
小针刀联合九步八分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骨刺”听起来很吓人
浑身骨刺的肯龙
肯龙的凶悍骨刺
泡脚加点药,跟痛症拜拜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小针刀配合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的疗效观察
壮医刺血疗法和骨刺散外敷治疗颈椎病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