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需求导向实用性课程的设置
——基于对新加坡三所大学课程设置的历史分析
2014-03-20毛防华
毛防华
论需求导向实用性课程的设置
——基于对新加坡三所大学课程设置的历史分析
毛防华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新加坡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带有鲜明的需求导向实用性特点。本文介绍了新加坡从独立至今不同发展阶段过程中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三所高校及时对课程进行了调整,通识教育课程、开放课程、创业创新课程、国际化课程等不同类型的课程满足了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并对新加坡高校课程设置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需求导向 实用性课程设置 新加坡
课程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元素,课程设置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活动,而且直接影响它所培养人的知识面、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我国高校课程在结构上偏理论轻实用,内容上陈旧、落后,滞后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狭窄,素质单一,无法满足工商企业的日益变化的需求,以至于出现高校毕业生工作难找、用人单位难以招到满意人才的双重尴尬局面。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27万,创历史新高,使就业形势更严峻。因此,如何通过课程改革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议题。有鉴于新加坡高等教育一向采用实用性原则,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不断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和开发课程,并依据国内外环境变化及时进行改革,为国家繁荣和社会发展输送大量高质量人才。本文试图对新加坡需求导向实用性课程设置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改革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经验借鉴。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顶点是三所大学,即新加坡国立大学(1980年由南洋大学和新加坡大学合并而成)、南洋理工大学(原南洋理工学院)和新加坡管理大学(2000年成立)。这三所大学提供了众多不同领域的课程,是新加坡有权颁发学士及以上学位的大学。这一层级的高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驱动的特点,为学生传授中高级技能,并通过创造新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来适应社会开发新技术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1]。因此,选择这三所大学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改革研究新加坡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需求导向”内涵及其价值取向
“需求”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导向”即“引导方向”之意,“需求导向”这一理念从起源来看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应用性本科教育或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总结。“需求导向”首先要满足企业行业的需求,其次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及满足政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2]。
需求导向课程设置指的是高校要以一定时期的需求为课程设置的方向,以满足企业行业、学生及政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目的,并根据社会环境变化要求适时调整课程,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需求导向的课程设置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强烈的针对性,以满足某一时期社会实际需要为目的,追求实际所需,讲究经济效益,渗透实用主义的社会价值取向。大学课程的社会价值是指大学课程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可分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大学课程的政治价值是指大学课程对政治需要的满足,从政治上来说,学校课程是国家对未来人才要求的意志体现。大学课程的经济价值是指大学课程对经济需要的满足,课程的设置必须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作出及时和必要的调整[3]。笔者所要论述的主要是经济价值。新加坡独立后,随着经济模式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再到创新驱动的知识密集型,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出不同要求,新加坡政府和高校反应迅速、灵敏,为满足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需求对课程进行适时调整和改革。
二、新加坡高等教育的起步
由于受到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新加坡高等教育按照英国传统实行自治,高校一直处于“象牙塔”状态,重文轻理,出现与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相脱节的危机。独立之初,对于刚刚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新加坡来说,最感迫切的是如何通过工业化发展本国经济。显然,通过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专业和课程改革培养国家急需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需要。在1959年的建国施政纲领中,人民行动党确立了“发展实用教育以配合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新加坡教育发展道路偏向实用主义的基调[4]。基于此新加坡大学的专业发展在原有的文、理、医学三科的基础上,增设国家工业化亟须的一些学科,如工程、建筑、会计和企业管理等学科[5]。该校的重点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实用化学、水产和生物等新课程进入大学,还增加了商业管理、社会学、劳动力与工业的关系及马来西亚研究方面的课程[6]。与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结构相适应,这时高等教育开始面向社会,在专业上把重点定位在专业技术领域,但专业和课程设置的主动性还未充分显现出来。
三、20世纪80年代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1979年新加坡政府开始推行“第二次工业革命”,鼓励国内资本及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逐步淘汰劳动密集型工业,新加坡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了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具备综合知识,拥有团队合作意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及独立思考和应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新加坡经济社会需求紧缺。政治上需要通才,具有全局意识,能够统筹兼顾的多面人才将更好地治理国家。基于多方面的需要,1980年12月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了《大学教育报告书》,提出了加强通才教育的呼吁。原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通才是“有教养的新加坡人”的条件之一,同时还建议采用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提出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这种品质[7]。
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在理工科和法律科的学生增修工商管理、财务会计、合同法、经济和社会学课程,同时让文科学生加修电脑等课程。新加坡国立大学还规定,所有学科的荣誉班学生都要选修管理学和生产力学[8]。
在扩展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对未来挑战,新加坡政府特别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塑造既有专门知识、心智发达又具有健康人格的新加坡公民。为此,各高校把德育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推广(如表1所示)。
表1 新加坡三所高校德育课程设置情况表①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国际化背景下的课程设置
1997年至今是新加坡以知识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时期。为应对经济衰退,开始着重引入创新使经济向更富有创新精神的知识型经济方向转变。1991年新加坡政府制定了跨世纪战略《新的起点》,确立了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战略,要求将服务业尤其是国际服务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 使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9]。同时,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这一时期新加坡高等教育呈现出显著的大众化、国际化特征,相应地为满足多样化需求新加坡高校开设开放课程、创新课程及国际课程等新型课程。
(一)设置开放课程,使办学形式多样化。
随着经济发展及高等教育对个人职业发展重要性的显现, 传统的全日制课程已无法满足社会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和需求。1994年1月,新加坡政府委托新加坡管理学院(即新加坡管理大学)开设开放课程面向全社会招生。开放型大学采用学分制,修读四年课程,修满120学分后可获得普通学士学位,并且大学不限制最长修读年限。所有就读者一年可修40个学分,如果三年内没有进展,院方就可考虑让其退学。读者也可以把已修过的且受承认的课程转换成开放大学的学分[10]。
开放大学现开设三种学位课程,分别是文学学士学位(英语及文学)、理学学士学位(数学)和理学学士学位(电脑科学)。开放大学的这些课程致力于促进个人发展,开创个人工作良好前景的同时,促进新加坡人力资源的发展。
(二)开设创业创新课程,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
随着新加坡经济从投资驱动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国家创新体系的变化发展所带来的人才规格及其培养方式的改变,需要高校的创新创业意识及与产业界相关的研究等途径推动经济发展[11]。新加坡国立大学从1990年7月开始增设培养创造力的选修课,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开阔视野和提高智力水平,从而成为常规必修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瞄准世界前沿课题的研究,使教学及科研与国际接轨,并奋力抢占制高点,如信息技术开发与利用、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技术、生物分子工程等[12]。
南洋理工大学与新加坡政府经济发展局在2001年共同创办南洋科技创业中心(NTC)。创业中心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创业规则的创业与创新人才”为目标,开设创新与创业硕士课程、本科生创业辅修课和创业短期课程等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项目(如表2所示)。
表2 南洋理工大学部分创业创新课程表②
(三)开设国际课程,培养国际化人才。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化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了解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熟悉世贸经济规则和管理,所学知识和国际接轨。课程的国际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新加坡对大学课程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使学生学到当前专业领域以外的知识,为增强学生对职业多样性要求的适应性开设了诸多国际性课程:如南洋理工大学开设了国际建筑管理、国际商务等课程;新加坡管理大学开设了房地产课程、跨国管理、亚洲经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变化等课程,以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的高水平复合型的“国际人才”[13]。
新加坡各高校也密切与国外高校和机构的联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和开办课程。陆续与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康奈尔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合作,开发分子和细胞生物、微电子、资讯通信、国际MBA等领域的课程。
五、新加坡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经验及其启示
(一)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反映及时、灵活。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每一阶段,新加坡高校在政府的引领下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灵活地对课程进行调整,不断推陈出新,满足现实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还未完全跟上时代节拍,甚至出现高校课程设置与时代需求脱节的现象,高校只是根据历史经验和所有资源开设课程,除在课程中增添一点形势教育课外,难以对社会环境变化作出及时回应[14]。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狭隘,应变能力差,步入职场就会出现“学不能用,用非所学”的尴尬局面。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是高校专业及与专业相对应的课程设置的源泉和动力,要形成“政府—社会—高校—教育中介组织”四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如图1所示),即课程设置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政府、高校和专业化的教育中介组织合作共同预测市场需求,高校根据需求信息变化及时进行课程调整,并向政府、社会及教育中介组织及时反馈供给信息,如此“需求变化—课程调整—再变化—再调整”,不断适应社会需要。
图1 需求导向的高校课程设置关系图
(二)务实、精干、高效的政府是保证。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已成为共识,无论是在新加坡还是我国都会受到政府的管控,因此政府的治理理念及执行力就成为关键。新加坡政府讲求实际,以廉洁、精干、高效著称,该政治哲学也影响教育领域,强调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新加坡政府根据国情树立了公共管理理念,强调顾客至上、市场导向、讲求绩效,在此理念指导下,新加坡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始终沿着实用性道路前行。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还存在政府用行政指令手段管理高校,缺少对办学效益理性分析,无法有效回应社会需求的现象。因此,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必须以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为前提,转变行政理念,改善行政手段,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掘顾客需求并回应需求。
(三)强有力的专门机构是关键。
自2004年开始,新加坡设立了全国人力资源委员会,依据每年开展的毕业生市场调查,监督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是否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新加坡各高校的中心任务则是根据委员会设计的职业型课程设置与调整本校的课程,各高校都成立顾问委员会,委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负责监督高校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是否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由于以上两个机构的存在,各高校一般都能灵活地根据不同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与市场需求,以实用性、科学性、未来性为原则,对专业与课程设置进行不断调整[15]。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化、统一性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机构,无论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各级政府人力资源部门还是高校都出现此类职能的缺失,专业和课程设置缺少实际调查和理性分析只会造成高等教育的盲目失序及人力资源的浪费。
尽管高校课程设置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重要导向,但不能失去办学目标,一味盲目、功利地迎合社会需求,不能仅仅回应当下的需求,还要有所超越,走在社会发展前面,引领社会。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是高校的重要职能,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坚持全局性原则,统筹兼顾,以社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不忽视其教学、科研和文化传承的功能。
注释:
①此表根据卢艳兰.新加坡高校德育课程设置评介[J].中国商界,2010(1):85-86.编制.
②此表根据南洋科技创业中心·本科创业辅修课程[EB/OL].http://www.ntc.ntu.edu.sg/undergraduateprograms/minor/Pages/Curriculum.aspx,2010-09-29.和 创业与创新硕士课程·课程安排及企业考察[EB/OL].http://www.ntc.ntu.edu. sg/tip/cn/Pages/program.aspx,2010-09-29.编制.
[1]黄建如.比较高等教育——国际高等教育体系变革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94.
[2]李定清等著.需求导向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8.
[3]高有华著.高等教育课程理论新探[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106-107.
[4]卢晓中.论新加坡教育发展战略的若干特征[J].外国高等教育研究,1997:32-36.
[5][6][7]黄建如.比较高等教育——国际高等教育体系变革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67,269,274-275.
[8]胡庆芳.新加坡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适应性改革与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29.
[9]江边.新加坡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比较教育研究,2010.
[10]冯增俊,卢晓中.战后东盟教育研究[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11]Poh-Kam Wong,Yuen-Ping Ho,Annette Singh.Towards an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Model to Support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ase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J].World Development,2007 (6):941-958.
[12]张昊民,郭敏,等.新加坡创业教育的国际化战略[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2):88.
[13]牛欣欣,洪成文.入世后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J].比较高等教育研究,2005(9):86.
[14]张顶政.高校课程设置改革刻不容缓[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185.
[15]吕杰昕.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世界教育信息,200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