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教育专业课《行为改变技术》教学质量提升策略之我见

2014-03-20陈琳

文教资料 2014年28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报告案例

陈琳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特殊教育专业课《行为改变技术》教学质量提升策略之我见

陈琳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行为改变技术》是特殊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学好这门课程将使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处理特殊儿童的行为问题,使特殊儿童更好地适应和发展。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作者对如何提升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深入思考,总结出五个方面的策略与同行分享。

《行为改变技术》 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

《行为改变技术》是我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我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各个培养方向均已有多年教学历史。《行为改变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特别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因此,如何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成为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的特殊教育专业人才是承担该课程的教师多年来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对如何提升《行为改变技术》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深入反思,有以下心得体会,归纳为五个方面的策略与同行分享。

一、使学生充分了解《行为改变技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应用的广泛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行为改变技术》是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旨在减少、消除个体不良行为,塑造、增进个体良好行为的各种原理、方法的课程[1]。由于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各类型特殊儿童,因此,我们在第一节课上就给学生呈现各种实例以展示各类型的特殊儿童或多或少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而这些行为问题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学生的行为问题会严重干扰教师的教育教学。如果特殊教育教师不会应用《行为改变技术》,那么就可能对儿童的行为问题束手无策,不仅无法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甚至可能因为学生的问题行为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了解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行为改变技术》是必须掌握的方法和技术。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够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我们还强调《行为改变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它并非只针对特殊儿童,它的应用领域并非只有学校,因此即使学生毕业后进入普通教育领域工作,这些方法同样能够帮助他们管理普通儿童的行为。同时,学好《行为改变技术》可以指导家长对儿童的行为进行管理。这样使学生认识到《行为改变技术》应用的广泛性,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案例教学使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思考。

在《行为改变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很多理论性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可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因此,为了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我们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提供丰富多样的典型性案例,引领学生对这些典型案例当中的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的不同问题行为进行分析和讨论,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使枯燥的课程内容变得生动和充满趣味,同时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所谓案例教学,是指一种教师根据教学要求,选取包含典型问题的案例作为核心素材,引导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对该问题形成理论知识和解决技能[2]。例如,教师讲解正强化原理时提供利用正强化原理改变某轻度智障幼儿吸吮手指行为的案例;在介绍渐隐原理时结合渐隐原理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计数训练的案例等。几乎每一种原理的讲授都会结合一个或多个案例,使学生真正掌握该原理的内涵和精髓。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注意的是,实施案例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吸引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思考。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时需要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让学生追寻答案。案例中提到的方法不一定就是最对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和批判性思考。例如,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不运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运用什么方法?为什么两个案例中儿童的问题行为相同却应用不同的行为改变策略?学生通过反复思考对理论有更深入的认识,对实践方法有更深入的领会和理解。此外,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对应对特殊儿童行为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使他们对各类型特殊儿童及普通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表现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些都为他们未来工作做好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鼓励学生在学期内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将所学方法应用于实践,在学期一开始,教师就对学生提出课外实践的要求:根据学生能力情况,或分组或个人完成一篇《行为改变技术》实践应用报告,学期末上交。这份报告将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加分项目。完成报告的学生有加分,没有完成的不会扣分。这样一来,班上大部分学生为了获得加分在期末时都能完成报告。要注意的是在布置该任务时特别强调学生完成报告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与教师沟通进展情况,从而保证报告质量和真实性。如发现学生的报告有抄袭现象,则取消其加分。此外,即使没有上交期末报告的学生,其实践能力同样会得到锻炼。因为除期末实践报告外,教师会结合教学进展情况不断给学生布置小的实践任务,例如:设计观察数据表、进行短期的行为观察、将观察到的行为数据转化为图表、根据案例分析行为改变策略等。有了平时小的实践任务的积累,学生更有信心完成期末实践报告。期末考试结果显示,能够认真参与实践的学生在期末案例分析题上的表现更好,他们更能合理分析案例中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情况,更准确地找到合适的解决策略,更完整地给出行为改变的方案,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实践要求对教学效果的增强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利用毕业论文选题,深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很多学生虽然参与了学期内的实践活动,期末上交了《行为改变技术》应用的实践报告,但由于课内外的时间有限,即使上交了期末报告也无法保障效果。我校《行为变变技术》课程多开设在大二下学期,学生通常在三年级上学期开始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为使学生有机会进一步提高《行为改变技术》的应用实践能力,教师特利用毕业论文选题机会,给学生提供《行为改变技术》的理论或实践的选题方向,使对《行为改变技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毕业论文写作这一段较长的时间,再进行一次与以往课内外实践相比更专业性、教师指导更全面具体的实践活动。很多选择《行为改变技术》方向论文选题的学生在此后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对《行为改变技术》的应用有了更全面与深入的了解。他们更加认识到学会和学好《行为改变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他们的论文可以发现其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很多学生都表示掌握《行为改变技术》增强了他们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信心。

五、校外支持服务,指导在职教师真正掌握方法与技术。

不管是在校学生还是毕业后已经走上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们,我们都鼓励他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多和老师沟通。特别很多毕业生往往在工作后才真正体会到遇到特殊儿童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却束手无策之感,这时他们更需要老师给他们针对性指导。当学生就个案中问题行为的解决策略和老师交流时,虽然大部分时间教师无法亲自观察该个案的行为表现 (学生就业的学校分布在全国各地),但可以通过学生对个案的具体描述给出分析和建议,或者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校外支持或多或少解决了学生的燃眉之急。此外,在与特殊学校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研讨活动时,经常就一线教师们提出的行为问题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而这些案例可以拿到课堂上展示给学生。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行为改变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行为改变技术》,从而在未来更好地为特殊儿童服务,教师既要向学生阐明学习《行为改变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又要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和学生保持联系为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咨询和指导。笔者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在未来我们还会探索出更加完善的策略使《行为改变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1]王辉.行为改变技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

[2]陈琳.谈特殊教育专业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及案例的特殊性[J].华章,2013(11):184.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报告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