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高校“自媒体”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4-03-20夏风云张孟新
夏风云 姜 楠 张孟新
(东北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高校“自媒体”思政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
夏风云 姜 楠 张孟新
(东北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近年来,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新的挑战,大学生已经成为自媒体运用的主体。本文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结合自媒体发展的时代特点,站在人的需求角度对高校大学生自媒体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加以研究,丰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内涵。
马斯洛需求理论 自媒体 高校思政教育体系
2013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2%。与此同时,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其中学生占26.8%,20~29岁的网民占29.5%,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0.3%[1]。
一、问题的提出
数据化的构思是许多社交网络公司的脊梁。社交网络平台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寻找和维持朋友、同事关系的场所,而且将我们日常生活的无形元素提取出来,再转化为可作新用途的数据[2]。自媒体的运用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人联合撰写的自媒体研究报告“WeMedia”,在该报告中两人对于“自媒体”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3]我国著名学者喻国明教授用“全民DIY(Doityourself)形容自媒体的应用。
马斯洛需求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系统、全面地研究了人的需求,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为分析人、关心人、引导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是一个经受了较长时间考验、具有相当重要价值的心理学理论。如何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研究高校利用自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工作而言无疑具有更科学的意义。
从《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以看出,大学生已经成为自媒体运用的主体,他们通过自媒体手段,建立自己的虚拟社交网络,开展即时通信和网络购物等,表达自身的个性化诉求。因此,运用自媒体手段,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建设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体系,进而对后台大数据的整理分析,构建准确实时把握大学生特点的教育体系,为大学生人才培养探索新的途径。
二、自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平台、功能及其与传统教育方法对比
(一)大学生常用的自媒体平台及功能
当前大学生常用的自媒体平台主要有社交网站、QQ、飞信、各类论坛、微信、微博、人人网等。
从《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们可以看出,自媒体功能中,所有网民中即时通信使用率占84.2%,之后使用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音乐、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微博、社交网站、网络购物、网络文学、电子邮件、网上支付、网上银行、论坛/bbs等。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网络新闻、论坛/bbs等则是其利用自媒体的主要功能。
(二)自媒体思政教育的教育方法与传统教育方法对比
自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辅导员或者其他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科学地运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尤其要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扎实稳妥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大学生主动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集中统一、自上而下、简单命令的单向说教形式,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直接交流互动,以及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形式。通过自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具备一般大众媒体的基本特征,又具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真实性、层次性、隐蔽性、包容性、互动性、突发性、公开性等特点对探寻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而言,将更引人关注,而传统教育方法的因其封闭、教条等特点必将得到变革。
图1 自媒体教育方法变化趋势
1.教学相容,亦师亦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教育的真谛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自觉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和方法。自媒体思政教育工作更重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营造双方互动、教学相长、平等民主的氛围,在方法上注重启发与引导,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2.由外及内,隐性教育。
由外及内,即由显性教育走向隐性教育。显性教育可称之为意识教育,隐性教育也称之为无意识教育。弗洛伊德曾经指出:“所谓无意识,它一方面包含着种种因潜伏而暂时不为意识所知,其余一切都与意识活动相同的活动,另一方面包含着种种被‘压抑’的活动,如果这些活动变成意识活动,它们肯定与意识中其他种种活动形成极鲜明的对照。”因此,高校在意识教育的前提下,通过论坛、视频等自媒体形式开展无意识教育,减少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充分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积极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灌输为辅,互动为主。
对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定位应是学习的催化者,通过体验式、启发式的互动,使大学生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发生比较持久的变化,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传统的灌输、说教方式,强调学生的绝对服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存在”,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导地位。通过自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其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在理论灌输的同时,坚持与大学生进行双向互动,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给予学生话语权。
4.“疏”大于“堵”,防患于未然。
少数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网购、网聊等,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成绩较差,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辅导员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因所负责学生人数较多,难以实现完全个性化的教育指导,部分高校在大一年级不允许学生使用电脑。但是,随着手机、IPAD等新型自媒体设备和wifi网络的普及,一味去“堵”显然是行不通的。高校要利用自媒体采取“导”的策略,进行合理疏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自媒体环境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思想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做好思想沟通与心理疏导,因势利导、造势引导,用积极、健康、正确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5.适应发展,方式新颖。
当前大学在校学生是在信息爆炸网络互联的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他们个性独立、自信张扬、善于表现、知识面宽、接受能力强,喜欢捕捉新思想、追赶潮流。高校自媒体思政教育体系应紧跟时代特点,及时更新思想教育媒介及内容,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传统模式向现代自媒体转变。
三、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高校自媒体思政教育体系构建和数据利用
(一)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高校自媒体思政教育体系构建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按照大学生的衣食住行、安全保障、情感归属、普世价值观及发展空间等五个不同层次需求构建自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能够客观、全面、高效地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图2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框架下的高校自媒体思政教育体系
第一层次:生理需求层次的自媒体建设
生理需求是反映一个学生最本能、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是比较初级的一个需求内容。当代大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他们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渴望得到人文生活关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当代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个人成长环境、生源质量都有一定差距,在衣食住行方面,主要解决困难学生经济问题、学生家庭与学校联系、学生在饮食住宿等方面的诉求。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把勤、助、贷、补等相关信息做好统一发布,统一公示;设立领导接待信箱,增加网络搜索功能,让学生能够从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开展公开申报,确保满足学生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后顾之忧。
第二层次:安全需求层次的自媒体建设
安全需求是低层次的需求,但是相比生理需求要略高一级,是在大学生满足了生理需求之后所需的一种保障性需求。随着大学生的逐步成熟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其需求逐步延伸为对求学环境、社会环境、交友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渴望,希望学校为他们的成长营造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因此,学校可以依靠自媒体建立一个“安全、有序、公平、公开”的动态安全环境机制,把跟学生自身安全相关的教育案例拍成视频案例、动漫、小游戏等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相互联系;开展私密性学生心理测试,让学生对自身的安全状况有整体把握,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可以预见的环境秩序。
第三层次:社交需求层次的自媒体建设
社交需求对大学生而言,是期盼参与社会、扮演社会角色、与人交往(部分性格内向学生是与陌生人交往)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渴望爱情,渴望通过各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生社团锻炼等平台实现角色扮演;在虚拟世界里,他们通过与陌生人聊天、在论坛或QQ群“潜水”、游戏世界中寻找认可等方式达到社交目的。为此,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主渠道论坛、辅导员或学生工作干部设立微信朋友圈、通过QQ群建立角色认知兴趣小组等方式,让学生的社交需求在学校设立的主渠道自媒体中得到实现,有效避免学生为了逃避学校或者老师的监控,而把业余时间流向了隐性教育目的不明的网络等媒体中。
第四层次:尊重需求层次的自媒体建设
尊重需求是指大学生期盼得到家长、社会、学校的尊重,与学生期盼参与社会和扮演社会角色互不矛盾,互相促进。当代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有自信心,希望独立自由,希望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发展,希望获得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认可,他们在各种场合中表现得更自我,以自我为中心,这也正是他们尊重需求的外在表现。为此,学校可以通过自媒体渠道,开展公平、公正、公开的完全透明的评奖评优工作,设立更多的单项奖励,对学生积极的个性化发展基于鼓励,同时通过微信、微博、网站等自媒体大力宣传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事迹,让激励机制发挥最大功效;建立自媒体官方账户,将有关学生利益的规章制度或决议发布到自媒体平台,广泛征询学生意见,鼓励学生通过自媒体表达想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层次的自媒体建设
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现自身能力,只有人的潜能发挥的极致时候,他才能获得最大程度上的满足。大学生期盼成为社会栋梁,通过积极参加大学期间的各类比赛、科技创新竞赛、申请入党、考研或就业等实现自我,体现其人生价值。为此,学校要通过自媒体平台建设,设立学生发展板块,无论是出国、考研、就业、科技创新、兴趣小组、事业生涯规划还是组织公益活动等,都能在此板块中找到途径实现自我实现的目标;设立资源共享平台,让学生自主挖掘学习及发展资源,并在平台上共享,学会为实现自我目标而不懈努力。
基于马斯洛理论的以上五个层次的自媒体建设,每个板块或者内容不是割裂的,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无论是网站、微博/个人空间、微信、QQ等,必须进行有效整合,根据其内容准确定位,才能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占领。
(二)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高校自媒体思政教育体系的数据利用
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他不是要教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相反,它是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上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2]。因此,高校在建好自媒体思政教育体系之后,对学生在校行为表现不再单纯地依靠思政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或者通过调查问卷和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有效把握,而是对后台的数据进行有效预警、实时监控(或者依托研究机构与社交网站、搜索引擎网站),收集并反馈学生意见、分析并满足学生需求、研究并引导学生的思想动向,让思政教育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7).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t20 130717_40664.htm.
[2][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韩丽.自媒体发展及其文化问题——新世纪中国自媒体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1(5).
[4]幸福的成本白皮书[EB/OL].2012(11).http://finance. sina.com.cn/focus/2012jinqilin/
沈阳市统战理论研究2013年重点课题“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SYTZ2013012)”;东北大学2013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自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SZ2013090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