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障碍成因与对策研究

2014-03-20施莹

梧州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刻板跨文化障碍

施莹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跨文化交际障碍成因与对策研究

施莹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价值观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交流。然而正因为种种差异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该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分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成因,探讨应对之策,以期能为跨文化交际的人们提供启示,尽量减少交际的障碍。

跨文化交际;交际障碍;成因与对策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用于交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地球村的出现,全球通讯网络日益发达,文化间的接触日益频繁,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地域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人拥有越来越多的交流机会。这样的跨文化交际给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财富,在激起了无数思想火花的同时也出现了交际障碍。正如Samovar所说:“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的差异是导致人们编码和解码信息的最大障碍。”[1]国内外跨文化交际研究者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障碍笼统地归结为“文化差异”[2]。跨文化交际对各国间的交流、学习、合作至关重要,也是全球化的今天不可避免的。而跨文化交际障碍不仅是文化、语言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因此,对跨文化交际障碍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本文从语言与社会交际的角度出发,采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交际障碍,揭示造成障碍的原因,探讨解决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障碍的对策。

二、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

文化与交际紧密相关。Keesing对文化的定义深刻地阐述了文化与交际的关系:“文化是用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与外界交流的一系列规则,信仰,习俗等理论。”Edward.Hall也曾说过文化即是交际,交际即是文化。文化与交际的关系与研究跨文化交际息息相关,因为在交际这一互动的过程中语言的运用与社会的、文化的、民族等因素相互作用[3]15。交际是一个过程,包括信息的传递与解释,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影响交际,造成交际障碍甚至是失败。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对意义归因的互动的、象征性的过程。”[3]187既然跨文化交际涉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因而交际过程往往较难预测,也较易出现障碍。

三、跨文化交际障碍成因

跨文化交际是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价值观人群的交际,既然交际双方具有这些差异性,那就意味着彼此之间的风俗习惯、行为准则都不尽相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一方有时无法或不能正确地解析另一方的信息,即无法正确解码,此时,交际就会出现障碍。引起交际出现障碍的原因有许多,本文着重从3个层面就其中的一些原因进行探讨。

(一)文化层面与跨文化交际障碍

1.价值观

文化就像一颗洋葱,由一层一层的皮组成。价值观处在整棵洋葱的中心,这意味着其作为文化中最核心的、最深层次的部分,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行为规范的界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不同文化间价值观的差异,实质上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差异。这些价值观被视为既定事实,一个国家所持有的价值观就像她的地理位置或气候那样稳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基本不会或很少发生大的变化。Geert Hofsted将价值观念分为5个维度,在对IBM来自15个不同国家不同公司管理人员的调查中发现,中国是一个较典型的高权力距离、集体主义、男性气质、高确定性规避和长期取向价值观的国家。相反,大多数的西方国家则属于较典型的低权力距离、个体主义、女性气质、低确定性规避和短期取向的价值观[4]。

具体表现在中国人推崇权威与权力、讲究中庸之道、强调集体的作用和智慧。西方国家的人们敢于挑战权威、强调人人平等、富有冒险精神、说话开门见山。不同价值观国家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人觉得大多数西方人在交谈时手舞足蹈、面部表情夸张、说话太直接;相反,大多数信西方人认为中国人说话过于含蓄隐晦、拐弯抹角,无法理解他们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什么。显而易见,双方若带着这样的认知和情绪就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在这样不同的价值观指引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各自的交际方式不同、交际习惯不同,人们对于交际内容的解码也就不同,交际障碍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2.期望值

Craig Storti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首先怀着对方与自己一样的期望,而后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与预期差距很大,引起文化冲突,进而感到愤怒、恐惧,最终决定退缩回去,交际彻底失败。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双方对异文化的正确认知与合理的期望值制约着交际是否能顺利进行,是否能达到交际目的。

许多留学生在来华之前都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认为儒家文化下的中国是仁爱、谦让、有礼的社会,人民也是热情、友善的。但也会出现一些极少数的现象与留学生们原来的期望不大一样。比如留学生们上街购物,与摊贩们讲价,小贩们有时会出现不耐烦的表情,更有甚者会指责留学生。这些情况虽不常见,但与留学生原来的期望出现了落差。久而久之,就会让留学生对与中国人交往产生恐惧、退缩心理,无法进行交际。

(二)心理层面与跨文化交际障碍

1.刻板印象与偏见

刻板印象的起源要从一百多年前美国报纸上刊登的一幅卡通漫画说起。漫画上描绘了一些人物的形象,比如山姆大叔、约翰牛、狡诈的亚洲人。这些都成为了后人对漫画中夸张人物形象的刻板印象。后来,刻板印象这个概念用在文化上形容某些人或某些群体的属性,即“人们头脑中的固有画面”。

刻板印象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将其归类为好或不好。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大多数人认为亚洲人有数学天赋、美国人崇尚冒险精神、法国人大多很浪漫且善于营造气氛、德国人严谨求实,汽车产业发达,这些都是积极的印象。而美国人爱享乐、英国人极端保守、德国人固执等等则是消极的印象。刻板印象往往带有感情色彩,它伴有固定的信念和情感,因此抱有这些信念的人执着地依据这些信念与有关的群体去交往[5]105,往往会造成“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情况。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果交际双方对交际对象抱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有可能带来交际障碍。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会限制、影响交际者的判断、情绪和交际意愿。因为只有交际双方身临其境,亲身投入到交际情景中进行互动,才能实时地感知对方、了解对方。这才是最鲜活、最真实的印象。

与刻板印象紧密相连的是偏见。William B.Gudyknust把偏见定义为“是一种以错误的不可变通的概括为基础的一种反感心态。”与刻板印象一样,偏见也具有执着的情感内涵,它指的是一种没有充分证据支持的对他文化错误的态度,常以毫无理由的怀疑、讨厌、仇恨等形式表现出来,且明显地表现在交际场合中。比如,在美国这个世界的大熔炉中,虽然美国文化包罗万象,对待异文化持宽容的态度,但是在美国的白人和有色人种特别是黑人身上还是常常会看到对方的偏见与歧视。在大多数白人眼里,有色人种特别是黑人是肮脏、懒惰、粗鄙、没有教养、文化程度低的代名词。同样的,在黑人眼中,白人就是傲慢的、冷酷的、自大的、唯利是图的人。时至今日,还有很多美国人怀着这样的偏见和歧视进行交际。因此,种族间的误解、敌视和冲突依然不断地涌现于报端,这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可见,在交际中怀抱偏见和歧视的态度,会严重影响不同文化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交际障碍。

2.民族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是由两个希腊词ethnos和Kentron组成的,前者意为民族,后者为中心。当某一个民族把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民族中心主义就产生了[5]108。民族中心主义很强的群体以本族文化为衡量标准,评判异族文化。但凡有与本族文化不符的行为、思想出现时,都主观地归因为对方是错误的、劣等的。民族中心主义另一特点就是将本民族置于世界中心的位置。中国国名的由来亦是古代中国民族中心主义的产物。在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这也就不难解释中国的由来了——在世界中心的国家。反观其他西方国家亦然。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强大影响力无处不在。然而即便是在体育这个争议较小的领域中,也能管中窥豹,体现出很强的民族中心主义。棒球在美国的风靡程度是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比肩的,每年都会有职业棒球联赛,吸引了数以万计的铁杆粉丝,这些赛事常被称为“世界系列大赛”,而比赛中的冠军则被冠以“世界冠军”的美誉。显然,在美国人的心中,他们就是世界的中心,他们本国的比赛、本国的冠军就是世界的比赛、世界的冠军。以上两例,尽管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别不同,但是都说明了世界上任何的民族、文化、群体在任何的时代和领域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民族中心主义。

正因为民族中心主义是跨越时间、领域的,在跨文化的交际中才会让交际的双方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本民族的价值观来衡量对方。在交际过程中出现错误的解码,导致交际失败,甚至是交际冲突。

(三)语言态度与跨文化交际障碍

语言态度属于语言层面,是指我们使用的语言或方言会影响他人对我们的评判以及他人是否乐意帮助我们。语言态度会影响我们如何与操着一口不甚标准的方言的陌生人互动。因为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中,能说一口标准方言意味着他具有较强的能力,是一个勤奋的、受过良好教育、具有得体礼仪的人,人们普遍会乐意与这样的人交流。

对一种语言的态度,还与该语言使用的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息息相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大多数英语国家经济实力雄厚、政治影响力强大、军事力量明显占优,因此世界上大多数人对于说英语的人都抱有一种友善的态度,认为他们是优秀的、先进的、有能力的,都乐于与他们交往。近年来,随着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国际级盛事,特别是中国经济实力日趋雄厚、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种种利好因素推动了“汉语热”持续发酵。这也直接导致西方人对中文的态度明显转好,孔子学院火爆全球,中国文化年、汉语桥等颇具影响力的活动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些都强有力地说明了西方人对中文、说中文的人有着很大的好感,在交际过程中也会主动、有意愿与中国人交流,主动理解中国文化,出现交际障碍地可能性就会相应减少。一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发展情况会影响别国对其语言的态度或认同度,也会影响对持该种语言的人的评价,进而影响到交际过程是否具有交际意愿、是否能主动理解差异。

四、交际障碍应对策略

(一)承认价值观差异性与多样性

价值观是一个人界定好坏、美丑、善恶所遵循的最根本的准则。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伴随着其社会化过程而进行的。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的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求和评价不尽相同,因此也造就了价值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正是因为价值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我们的世界才有不一样的美丽,才会充满了无尽的魅力。在与不同价值观的人们交往时,承认并尊重价值观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才能让我们在交际中收获信息与知识的同时也能体验其趣味与魅力。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产生的火花往往能让我们茅塞顿开,受益匪浅,甚至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适度期望,重视跨文化培训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前,交际双方都会对对方抱有一定的期望,认为对方与自己一样,过高的期望会影响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以及对对方的印象与态度,进而影响交际的进行。交际者可以在交际前做好充分准备,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价值观、习俗、行为习惯、交际方式等,只有做好准备工作后才能对异文化具有一个适度的期望,这样才能避免在交际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反差而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交际。

Samovar等人提出的定文化和泛文化的跨文化培训对交际者保有适度的期望大有帮助。定文化的培训是指专门选择特定的国家、特定的民族或特定的群体进行对比,以满足跨文化交际的特殊需要。泛文化的培训是指涉及多国文化,以探讨跨文化交际的一般规律[6]。笔者所在的广西师范大学针对留学生有专门体验式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活动,即针对中国文化的定文化培训。每年举办的外国文化节以及一系列的留学生实践课如春、秋游、文化体验课,在享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视觉盛宴、地道的中国美食饕餮大餐的同时,也切身体验、感受了中国的文化。锻炼了各国留学生间、留学生与中方人员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留学生国家之间、留学生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友谊,一举多得。

(三)端正语言态度,怀有一颗包容、理解的心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世上的任何一种语言都对丰富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创造物质财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语言其实就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视野,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时不应以他人语言的不同而改变我们的态度。消除刻板印象与偏见是交际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不以本民族的标准衡量、评判他民族,对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或群体、不同价值观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各民族的文化只有差异之说,绝没优劣之分。

五、结语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不同文化、价值观、地域的人们之间交流的意愿愈发强烈。然而在现实的交际中,往往会出现因不同的价值观、过高的或不合实际的期望值、业已形成的刻板印象与偏见、民族中心主义及不同的语言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跨文化交际出现障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理解与和谐相处出现困难,这将极大程度上影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应承认价值观存在差异性与多样性这一客观事实;其次对东道国适度期望,重视跨文化培训,正确认识东道国文化的作用;最后,在交际中交际双方都要端正语言态度,以一颗包容、理解的心对待对方。

总而言之,在世界大家庭中,各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所难免,作为交际者应正确认识交际障碍的成因,有效利用相关对策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从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跨文化的人”。

[1]GeertHofsted.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Samovar L.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1:67-87.

[3]William B.Gudyknust&Young Yun Kim.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陈建平.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3):1-7.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施莹(1989-),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师

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责任编辑:高坚)

G125

A

1673-8535(2014)02-0061-04

2013-01-06

猜你喜欢

刻板跨文化障碍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跟踪导练(四)2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跨越障碍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