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四位一体”立体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2014-03-20张涛
张 涛
(西安航空学院 思政部,西安 71007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课程所无法替代的,关系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等教育具有明确的教育方针和价值观导向,要求把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国家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0年5月,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李长春同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会议要求用5年左右的时间,改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德育功能,提高大学德育水平。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普遍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轻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1]1-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由四门课程组成,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纲要”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简称“概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简称“原理”课),这些课程都有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教学又叫“实验教学”。
目前,关于实践教学的内涵,学者们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北京大学陈丽明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撰文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与课程内容相联系的,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并且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2]。笔者对此表示赞同,实践教学是发挥高校思政课德育功能的重要环节,离开实践教学,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效果会受到极大影响。但是直到现在为止,各大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这必须引起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方式和过程,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就不能是单纯的理论教育模式,它内在地要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3]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纸上写一写,口头说一说,往往是纸上谈兵,口头实践,并没有落到实处。概括来讲,当前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学校重视不足,缺乏专项资金支持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学校重视毕业生就业率,重视理工类学科建设,对人文社会科学重视不够,忽视人格健全教育,忽视人文精神教育,淡化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淡化现实国情教育和历史国情教育,这些矛盾较为突出。
虽然当前高校对思政课的理论教学比较重视,但是也存在个别高校不断压缩理论课时的现象,各门课程的理论讲授在不同高校课时不一,课时被不断减少,缺乏资金支持,而实践课时只能是表面文章,年年落实在纸上,敷衍了事,很少能够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看待,这种现象将会长期制约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力。
(二)部分高校实践教学计划不具有制度性和规范性
从具体的经验来讲,许多高校思政课都要写授课计划,授课计划也包括实践计划,授课计划经过院系审批,院系主任签字盖章,最后报教务部门备案,实践计划从文字上看内容翔实,项目丰富,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给予时间和空间上的支撑,授课教师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能默认,最后落得一纸空文,不具有执行的制度性和规范性。
(三)实践教学大都受制于校内,很难走出校园
当前,高校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局限在校内和教室内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大都是教师利用理论教学课时在教室内进行,经常采取的方法有课堂演讲、组织辩论赛、播放录像、情景模拟教学等传统形式,很少能够走出象牙塔来开阔学生视野,让大学生深刻感知社会生活的变迁,洞察社会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
此外,思政课理论教学一般由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思政部执行,但是有少数高校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交给学校的团委或学生工作处来做,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沟通,在组织上不具有协同性和关联性,思政课专职教师参与活动的人数和力度不够,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难度大于理论教学,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
二、高校思政课“四位一体”立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以便更好地感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成果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特殊教学方式。[4]执行和完成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涉及到很多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既有人的因素又有物的因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教学现状的改变和完善需要进行全方位思考,必须建立“四位一体”的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四位一体”的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即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网络平台实践教学。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起点,校园实践教学是重点,社会实践教学是难点,网络实践教学是制高点,这四点之间相会配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形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立体模式。
(一)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起点
高校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管理育人。三尺讲台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挥洒汗水和播种智慧的神圣阵地,是高校思政课任课教师发挥自身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给大学生以人生启迪和思想营养的专属平台。思政课的课堂内实践教学活动由任课教师设计,并组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内实践教学必须把握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参与原则,坚持学生是课内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内实践活动的主导的教学原则。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内容来达到实践教学的德育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课内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通过有效引导作用,保证活动顺利有序开展,在适当时候加以点评,为学生课堂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总之,课堂实践教学简单易行,既有很强的实践性,又有很好的适应性,只要教师善于组织课堂活动,一定会取得良好的课堂实践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的重点是开展校园实践教学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场所,它既是大学里物质文化的载体,也承载着精神文化育人的功能。大学校园里的实践活动不同于中学校园,在中学学习文化课几乎占了学生的所有时间,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中学追求高升学率,而进入大学校园,应试教育的烟云已经消失,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充满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重视和利用好大学生的校园实践活动,实现“三个结合”,灵活地开展校内实践教学活动。
首先,结合各种社团活动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大学校园里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活动主题和鲜明特色,例如,常见的社团有:大学生军事协会、大学生志愿者协会、青年马克思主义小组、大学生记者团等等。在大学生军事协会招新宣传和平时实践活动时,思政课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为协会会员作专题报告,讲述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相关的理论前沿问题,开阔学生理论视野,让他们有理论上的收获,还可以为他们联系爱国主义社会实践基地,让社团自己组织参观,让每个团员都接受红色思想的教育和熏陶,这样不但学校没有资金压力,还可以为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打开方便之门。
其次,结合各种校园调查活动展开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大学校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也同样包孕着社会生活中的万千景象。在大学校园里开展问卷调查活动是一种常见的调研活动,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讲授课程的具体内容,进行校内社会实践。在调查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先讲清问卷设计的原则、内容和结构,指导学生设计不同主题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束后,指导学生进行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撰写社会调研报告。另外,要强调的是,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应把所带班集体分成若干小组,确定好每组的调查主题,有序地开展校内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研究习惯。
最后,结合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强化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改革思政课的考核方式是一项重大的教学改革,大胆增加口试和面试,以强化考核的实践性。以往思政课考试只重视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情况的了解,不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状况,也不关心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口试和面试这些考察方式,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传统的考核方式以理论考试为唯一的方式,这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特点,与国家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相脱节,笔者建议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加大和推广口试和面试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进行适度的考核改革以强化思政课的校内实践环节。
此外,高校科研部门和心理咨询部门也要经常组织举办心理沙龙、讲座和报告等活动,让广大学生能够与学术权威、专家教授正面接触,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咨询和指导。在解决了个人思想问题的同时,也开展了思政课的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同时,借助各种重大活动和节日,各院系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丰富思政课的校内实践教学方式。
(三)做好实践教学的关键是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社会实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须内容,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开展起来。从目前来看,社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社会服务、参观访问和假期社会实践。
社会服务是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最基本内容。社会服务包括的内容非常多,如免费维修家电、免费医疗、免费心理咨询、助残助老等等都是常见内容。另外,开展各种参观访问活动是思政课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在校大学生年龄较轻,对社会的感性认知和社会经验相对不足,然而社会却是一所大学校,思政课只讲抽象理论就略显苍白和缺乏生命力,让学生去社会生活的第一现场,直接目睹和亲自体验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比口头说理要更加直接和有力。最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常规内容。一般来讲,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学期内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具有可操作性,寒暑假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利时机。高校经常利用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在暑期由高校教师带队,组成各种专门的小分队,到农村或者革命老区等地方进行实践调研,以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其高尚的精神品格。
(四)做好实践教学的制高点是网络实践教学活动
高校思政课要能够与时俱进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占领网络实践教学平台。通过网络这种中介,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甚至是心理危机,在当前十分必要,也是思政课的实践性教学的一种形式。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网络传播信息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全球性,传播信息速度快、容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利用博客开辟网上虚拟思想政治工作室,及时主动地和学生进行跨越时空的深层交流,解决学生内心深处在现实生活世界难于言表的心理问题,给学生内心减压,化解各种潜在的心理危机,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
当前,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网络科技知识,尤其是新出现的一些网络新事物,要增强对它们的使用熟练程度,逐渐能够轻松自如地使用网络博客、微博、微信等实时交流工具,建立个人教学账号,开辟网上教学空间,让学生在任何时间内都能向老师反馈自己的思想和心理状况,使其把握学生思想和心理动态,及时化解矛盾和风险,以占领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的制高点。
三、结语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要发挥好这个“主渠道”作用,就必须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起来,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如果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言,后者更具有本质意义。[4]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任务,然而,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立德树人任务,有着不相适应的诸多矛盾。笔者作为一名一线任课教师,深感变革和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教学实践受到经费、时间、交通、安全、社会接待能力等因素的制约, 组织实施教学实践活动存在很大的困难。[5]在教学管理中要落实“四位一体”的立体实践教学模式,必须建立教学保障体系。为此要做到:第一,学校领导充分重视,给予科学引导和支持;第二,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创建良好的物质保证;第三,加强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和有效沟通,发挥整体效益;第四,加大对实践教学教师的指导培训,提高师资水平;第五,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分发实践教学报告手册,制定实践教学评分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严格按文件有秩序地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等。只有建立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体系,才不会出现上文中笔者指出的各种问题,导致实践环节最终只流于形式。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在高校的教学实践,构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四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希望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所借鉴和促进,也希望广大高校思政课教育工作者能从中有所参考和启发。
[1] 吴兴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训练指导[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 陈丽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70-72.
[3] 肖建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9,(4):51-53.
[4] 曾令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思想[J].理论教育导刊,2009,(10):67-70.
[5] 卢黎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J].教学与研究,2009 ,(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