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STS-EL教育的六种取向述评
2014-03-20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 100048)
1 STS-EL概述
STS-EL(science-technology-society-environment-life)教育思想,作为STS教育思想的发展,融入了环境、生活等更为全面、完善的教育要素,为科学教育提供了一种完善独到的视角.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一方面STS-EL旨在探索和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塑造现代文化、价值观和制度的方法,另一方面则探索和了解如何塑造现代科学技术的价值.齐曼(1980)认为STS-EL作为总课程方法设计的目的是使传统的概念、促进典型的科学和社会研究方案更加适合学生的生活过程.耶格尔(1990)则把STS-EL定义为一个综合的科学教学方法,而Wraga和Hlebowitsh(1991)将STS-EL界定为一个解决环保、工业、科技、社会政治问题的专题课程.
2 STS-EL教育的六种取向
事实上,诸多论者已经提出了多种对STS-EL教育的分类学说.基于40年内关于STS-EL的重要的学术文献,Erminia Pedertti和Joanne Nazir(2010)阐述了如下六种取向.
(1)应用/设计取向
这一思潮强调的是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其着眼于让学生专注于新技术的设计或改进已有技术,以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实用主义的、经验主义的、创造性的工作鼓励学生更好地习得认知策略.
应用/设计潮流的主要特点在于教师一般都熟悉所开展的活动.如果被恰切设计,活动会成为学生乐趣和动机的源泉.它们能够激发学习者,提供创新的机会,丰富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筑起抽象的科学语言与学生具体的生活世界之间的桥梁.
尽管有这些潜在的好处,设计/应用潮流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所有的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强化了这一概念:技术是社会的必须部分,并且许多社会问题都有技术定向的潜质.一些哲学家认为这些默认的预设是值得质疑的.尽管他们承认有必要使学生体会到技术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然而他们质疑的是为什么我们要鼓励学生仅仅依靠技术手段面对所有的难题.
对这一思潮的另一批评涉及到其科学价值中立的观念.设计任务对工艺品制造的强调导致学生可能并未获得足够的机会来深入地思考政治、经济因素对技术设计的影响,以及技术给社会、环境的影响.对这一潮流的另一批评是教师的活动倾向于过分省简了技术设计的步骤,还会混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总之,选择设计/应用潮流的教育者面临的挑战是设计出足够综合性的活动,这些活动包含了技术设计的技巧和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内在关系的批判性思考.
(2)历史取向
这一潮流强调科学是人类的独特实践成果,强调拓展学生对科学概念和科学工作历史性、社会文化性的理解.认为科学教育更广阔的目标应当是将其作为一种有意义的学科促进其发展.制定策略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为的是唤起对科学事业固有的欣赏.许多研究都认同科学教育中历史因素的运用.
学校科学课程所面临的最主要批评是使科学显得反人类和非情境化.学校科学课程的这一特征普遍地被视为是学生持续漠视科学的原因.历史取向似乎有能力处理这两个问题.STS-EL教育的历史活动明确地指向了非理性领域,其要求学生设定或想象出科学的背景.强调科学家是拥有人类的弱点、长处、激情和感性的人,试图通过表现科学是一种有趣的、刺激的并值得学习的领域,以此来唤起学生的兴趣.同应用/设计取向一样,这些活动可以是有趣并激动人心的.Kolsto认为,鉴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同现代民主社会是并行的,对科学史的学习可以促进民主公民身份的形成.
尽管存在这一期待,在科学课堂上使用历史因素也是存在危险的.一项主要的批评是实际教学中倾向于强调科学的“成功”或“英雄故事”.Allchin论述了历史取向一种更加可怕的缺陷,他认为活动会不经意的混淆科学非理性的一面.因此,对于选择这一取向的科学教师来说,所面临的挑战是鉴别精确的和高质量的历史资源.
(3)逻辑推理取向
早期STS-EL教育的倡导者认为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源头是许多社会科学议题的源头.这是STS-EL教育有价值的资源,并且基于议题的教育需要学生拥有一些处理复杂认知性任务的能力,包括理解多面的观点、批判性思考和作出决定.这样一来,许多关于STS-EL的工作都聚焦在了“怎样在科学课堂上驾驭社会科学议题”.
逻辑推理派基于这样的基础原则:任何的社会议题,无论怎样复杂,都能够通过对议题背后的科学及其实证模式的逻辑推理进行思考并有效处理.核心任务是通过鼓励学生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做的”.这一潮流内也有一些分支,以致于尽管一部分人认为强化学生对议题复杂性的理解是一个合适的终结点,而其它人则认定还必须促进学生对议题作出决定.这一潮流中,科学教育目标反映了一种公民的身份意识和责任感.
事实上,逻辑推理是STS-EL作为统一的连续体中最强大的潮流之一.然而这一潮流也难免遭受批评.第一,把逻辑思考等价于理性,对此,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开始质疑这种做法的认识论局限.这些批评者都认为如感性、价值、激情、文化规则等非逻辑因素和政治至少都在人们的理性思考中同等重要.第二种批评来自一种预设,即对议题背后的科学内容更好地理解将会增强人们作出决定的能力.然而这一假设并无研究的支持.第三种批评来自那些关注加强学生的情感、美学、文化需要的人.对逻辑推理型蹩脚的建构会不经意间认可一种冰冷、线性的知识,并疏远了学生中的特殊群体.
(4)价值定向取向
有学者已经认为科学自身就负载着价值,科学教育应反思其是否表现了科学的本质.然而尽管STS-EL教育并没有明确重视科学选择中包含的伦理议题,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道德和个性发展.价值定向派试图通过强调科学是多重价值的事业来弥补这一鸿沟.他们认为科学教育的整体目标应是通过概念的交流促进公民身份和公民责任感的形成.这一潮流中的活动倾向于指向学生的道德和情感身份,从而激发认知和道德的发展.如此一来,主要手段就是情感的、道德的、逻辑的和批判的.
价值教育作为一个既有的领域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哲学和教学基础.价值教育已有的手段包括:性格教育、价值澄清和道德认知发展.在STS-EL教育,很多人都试图把这些价值教育手段用于创立价值定向的科学教育过程.
价值取向派的一个优势是其试图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批评“科学价值无涉”.这一潮流试图把科学人性化、直面价值中固有的人的维度.尽管这一潮流有许多值得赞赏之处,然而任何价值取向模式都有其批评者.对于选择在这一领域工作的教师来说,容易的选择是不存在的.
(5)社会文化取向
在当今的STS-EL领域,社会性似乎已经渗透入两种密切相关的潮流中.第一种看重科学和科学教育中的社会文化视角,第二种着眼于社会政治角度.
对传统科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批评是其疏远了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少数族群和非西方文化背景的学生.传统科学教育通过西方优先的方式教授科学以及中产阶级的观念,同时侵蚀了其他的世界观.社会文化取向部分回应了这些批评.
社会文化派强调科学仅是认知的一种方式,强调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理解基于一个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科学教育的整体目标是建立对科学在复杂的和多样的社会中的鉴别能力.科学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源泉,任何人都能够利用它.
社会文化倾向对STS-EL教育的一个好处在于使科学为学生中的更多人所接受.尽管如此,科学与其他形式知识的结合仍然是充满难题的.对于一些人来说,科学和其它形态的知识仍然在哲学上是相互对立的.另一种顾虑是社会文化倾向在实践中倾向于表面化.
(6)社会-环境公正取向
有学者认为科学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产生行动家,即能够守卫正确的、公平的立场.这一观点是社会-环境公正派的核心,其重点不单纯是理解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是通过人类的批判并解决这些问题.
这一潮流的倡导者认为传统的科学教育和其他的STS-EL潮流没有给它们必要的工具改造社会.据此,主要的教学手段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弹性的、批判的、和平的和经验的.其教师活动的设计意在唤起学生的公平意识,并促使他们对解决STS-EL难题进行批判性思考.
社会-环境公正取向的长处是促使学生通过理解学科与广泛的社会福利的相关性学习科学.然而,尽管其有明显的吸引力,这一潮流仍面临着许多的挑战.积极促进社会-环境公正的理念是严重偏颇的,这是因为其倾向基于西式民主哲学.研究表明,科学教师总是对这一明确的议程感到不适应.事实上,一些学者以“危险的教学”描绘了该种取向下的教学.一个选择在这一潮流中工作的教师面临的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平衡“教化”与“赋权”之间的张力.
3 总结与启示
在宏观层面,STS-EL教育将科学置于丰富而复杂的领域——政治、历史、伦理和哲学的视域下.这提供了一个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学习、观察、分析科学的机会,同时悦纳多样化的学生和课堂.在STS-EL的多种思潮中,都把相关性、兴趣、和真实世界的联系带入了科学课堂.
确认和描述STS-EL教育流派的工作已经导致了不同的理论建构,而其原因无疑是复杂的,或许部分地来自宏观政治与教育理念对课程的影响,各种流派间差异的出现则或许是由于科学教育者和研究者工作的不同背景,并且STS-EL教育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例如,工作在批判性、多样文化中的人们倾向于提出社会文化取向,而工作在技术前沿领域的教育者,手段/设计就成为了他们的取向.
事实上,对STS-EL“摸清家底”的工作将启示新的发展方向.无论未来走向何方,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严谨地讨论并思考STS-EL之中的众多维度与内涵.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科学教育自近代以来由于特殊的文化与社会背景,遇到了诸多挑战.如何在深层的文化与思想层面实现科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合,STS-EL教育无疑是在科学教育领域进行的有益探索.这一工作将在客观上促成一种体现中国特色的STS-EL教育潮流的形成,并最终为国际STS-EL教育思想做出贡献.而需要明晰的是在中国开展探索的更为深远的目标和文化历史背景.所以,采取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视角、对中国实行STS-EL教育开拓新的进路,就是需要进一步展开的话题.
参考文献:
[1]ERMINIA PEDRETTI, JOANNE NAZIR. Currents in STSE Education:Mapping a Complex Field, 40 Years On [J]. Science Education,2011, 95(4):601-626.
[2]邢红军.高中物理教材编写应进一步渗透STS[J].课程·教材·教法,1997,(2):20~22.
[3]胡扬洋,陈清梅.例谈物理教学中STSE议题的设计原则[J].物理教学,2013,(2).
[4]邢红军.原始问题教学:物理教育改革的新视域[J].课程·教材·教法,2007,(5):51~57.
[5]Turner-Bisset,R. Expert Teaching:Knowledge and Pedagogy to Lead the Profession [M].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2001. 125.
[6]de Berg,K. C. &Greive,C.. Understanding the siphon: An examp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using textbooks and the writings of early scientists [J]. Australian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1999,45(4):19-26.
[7]Lowery,N. V..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knowledge i n context: Preparing elementary teachers to teach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J].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2002,102(2):68-83.
[8]Hashweh,M. Z.. Teacher pedagogical constructions: a reconfiguration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J].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2005,11 (3):273-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