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高考新动向 明晰复习重点与方向
——一次命题比赛的意外收获
2014-08-28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1)
物理小高考的复习工作年年都在进行着,学生和老师都辛苦的埋在了题海之中,艰难行进!大家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小高考.笔者在参加2014年南京市教研室组织的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试卷命制比赛期间,认真研究了小高考试卷及考试说明后,自我感觉收获良多.列举二例,供同行参考.
1 研究近年试卷,找寻命题规律
2013年物理小高考试卷出现了一些变化,其中实验题开始注重对实验操作的考查,在进行一轮实验复习的时候,笔者不仅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原理的复习,而且还帮着学生认真梳理实验的操作流程,操作目的以及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在试卷的命制过程中笔者觉得也要重视实验操作方面的考查.考查哪个实验呢?笔者对比了从2007年到2013年的小高考试卷有关实验题的知识点分布,如下表:
实验项目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5212525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511,134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525131125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022259
笔者发现“探究、实验: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已经有几年没在第25题中出现了(试卷中第25题是实验题),今后考试中出现此题的概率会很大,于是对这个实验进行了重点复习,并命制了这样一道题:
某位学生在做“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得到的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1)请在图1中选择合适的标度,在方框中作图完成实验数据的处理.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3)图2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个同学做的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图2
复习中从重视实验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处理到可能出现的问题等都作了较为细致的训练,还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完成一次验证实验后,在白纸上至少要留下几个点?”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取决于学生对实验描点操作的目的是否真正理解.
天道酬勤,2014年江苏物理小高考的第25题实验题恰恰是这个实验,题中考查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的操作.
(2)利用力的图示完成力的合成图.
(3)探究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步骤.
2 科技的进展、社会大事件是考试热点
2013年开始新增材料阅读题,要求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炼物理情景与模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相比较而言,这种题型无论是对文科生还是对理科生都有难度.在命题时选什么题材?如何命制?为此,笔者搜索了2013年的重大事件,“嫦娥三号”进入了视野.先看考试说明,看考点,针对考点找有用的数据材料,再设计试题.最后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查: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线速度、功、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弹力、共点力平衡.命制试题如下:
材料1: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余晓洁、左元峰)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10日21时20分,嫦娥三号从100千米×100千米的环月圆轨道,降至近月点约15千米、远月点约100千米的椭圆轨道.这是嫦娥三号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
材料2:嫦娥三号此次奔月两个不可逆的关键动作惊心动魄.第一次是12月6日进行的近月制动.在离月球比较近的这个点,探测器必须要制动,就是刹车.如果当时嫦娥三号刹不住,就会成为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如果刹大了,探测器可能会撞月.第二次是动力下降.从距月面15千米的高度开始下降,在10多分钟内要把探测器相对月球的速度从1.7千米/秒变成零.如果下降过程中有问题,想把它拉回绕月轨道,代价会非常大.
(1)月球车能完成月球探测、考察、采集样品等任务,当它在月球表面行驶时( ).
A.惯性变小
B.惯性变大
C.惯性不变
D.惯性大小取决于行驶速度
(2)嫦娥三号在预定的月面着陆准备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大小不变
B.从近月点向远月点运动时,万有引力不做功
C.近月点与远月点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D.从环月圆轨道变轨到椭圆轨道,周期变小
(3)在动力下降过程中,假设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A.0.096m/s2B.0.17m/s2
C.2.83m/s2D.96.3m/s2
(4)假设嫦娥三号“软着陆”后,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爬上30°的斜坡,静止在斜坡上.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的1/6,月球车质量为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斜坡对月球车的支持力是由于月球车车轮的形变产生的
C.月球车的重力等于mg
材料阅读题的编制就如同穿衣,给物理基本模型穿上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外衣,而解题过程则是相反过程,剥去外衣,找出内在的基本物理模型,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为此,笔者把高中物理的基本模型总结给学生,让学生总结高中物理的基本解题方法.并围绕“嫦娥三号”分别从宇宙速度、力学单位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质点、位移、共点力平衡、自由落体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功率、向心力、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等角度进行设问,让学生锻炼了建模的能力.
2014年江苏物理小高考材料阅读题也是“嫦娥三号”,题中考查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万有引力定律.
(2)参考系.
(3)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象.
(4)重力、共点力平衡.
有了极具针对性的反复训练,学生考试中做此题时便能得心应手,轻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