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性谚语生成的动态意识过程
2014-03-20天津外国语大学李媛霞
天津外国语大学 李媛霞
隐喻性谚语生成的动态意识过程
天津外国语大学 李媛霞
隐喻性谚语的源领域和目标领域有无“同一性”,也就是在其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上有没有相同、相似、相应或相关的地方,从而使人在意识感受性方面对这两个领域产生不同程度的相像的感觉,是隐喻性谚语得以生成的基础。隐喻性谚语生成的意识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感觉意识阶段、意象意识阶段及语言意识阶段。
隐喻性谚语;同一性;感觉意识;意象意识;语言意识
1.引言
谚者,“直言也”,为熟语的一种,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黄霖、刘勰2008)现代认知理论将谚语分为两类:一类是可根据字面意思理解的谚语,也就是就事论事,不发生语义转移,没有引申意义,如:“好心有好报”,“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等;另一类运用了众多修辞手法,诸如比喻、夸张、双关、对比、对偶等,语义发生了转移,被称之为隐喻性谚语,如“久在江边站,必有望海心”,“手心手背都是肉”,“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等。这类谚语通过表现某种现象或事件来反映其他相似的现象或事件,是某一认知域的现象和事件到另一认知域的现象和事件的认知映射。对于这类谚语,学者们或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或是概念合成理论等方面探讨了其生成及理解的认知机制。(张辉2003;汪少华2008;查清兰2013)现今,心智哲学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了心智与语言的紧密关系,语言的塑造、运用及发展都不能离开心智。因此,要研究语言,必然要研究它是如何基于心智的,以及心智是如何塑造语言的。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探讨隐喻性谚语的生成基础及其生成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核心意识活动。
2.同一性:隐喻性谚语的生成条件
在一定的语境中,如果用某一类事物来谈论另一类不同的事物,就会构成隐喻。被说明的事物称作目标领域,用来说明的事物称作源领域。隐喻意义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领域,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领域的目的。(束定芳2000)隐喻可能在词语、句子和话语等各个语言层次上出现,隐喻性谚语即是在句子层次的隐喻。从形式上来看,隐喻性谚语大致可分为两类:1)目标领域和源领域同时出现的隐喻性谚语,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2)目标领域不出现,只出现源领域的隐喻性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表面上来看,后一类谚语只涉及一个领域,实际上却和前一类谚语一样涉及了两个领域。
隐喻性谚语中的源领域之所以能用来说明目标领域,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相似性,即两个领域有相类、相像的地方,或者说两个领域具有同一性。“同一”意味着涉及到的两个领域肯定不是指同一个事物,一定是相异的两个事物。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首次引入了“同一”概念,“如果把一种事物在某个时间和地点存在的情形,和它在另一种时间和地点时的情形加以比较,便会形成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观念。如果看到任何事物在某地某时存在,则我们一定会相信(不论它是什么),它就是它,不是别的——虽然别的东西同时在别的地方存在,而且在其他各方面都和它相似”。(洛克1997:302)同一性是和差异性相对应的概念,正因为我们能够认识到差异,我们才能够认识到同一。
随后,莱布尼茨提出了“不可分辨物的同一性原则”。该原则认为,若发生很微小的难于察觉的变化,变化前后的二物可以被看作是不可分辨的,这样的两物就可以认定为同一的、等价的、可以替换的。(Leibniz 1969:309)在一定的度上,这个概念可以借用来说明隐喻性谚语中源领域和目标领域之间的关系,即目标领域是源领域,或者说目标领域和源领域是同一的,不可分辨的。但是,由于“不可分辨物的同一性原则”超强的概括性,为了避免“从明显真实的前提出发,通过一些很微小因而难以察觉的改变,……,得出直观上不可接受或明显为假的结论”。(陈波2014: 111)本文借用“粗糙集”的概念,认为同一性可以是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同一。(Pawlak 1982,1991:341-356)也就是说,隐喻性谚语的源领域和目标领域所具有的同一性不是绝对的纯粹的同一,而是可以按程度或性质做出区分的同一。从性质来说,同一性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相同的同一性、相似的同一性、相应(对应)的同一性和相关的同一性。在这个意义上来讲,隐喻性谚语源领域和目标领域同一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的方面是多角度的。换句话说,隐喻性谚语所涉及的两个领域至少在一个方面具有同一性,即它们至少在一个方面有相同、相似、相应或相关的关系,隐喻性谚语才能够形成。但要判断两个领域是否具有同一,必须要提及“感受性”这个概念。尼古拉斯·布宁认为感受性是“直接经验到的内容或感觉意识的对象,亦即具有一个感觉或处于一个知觉状态的样子”(余纪元2001)。塞尔认为,感受性就是“……存在着的某种东西,它是成为那个有机体可能具有的东西”。(Searle 2000)徐盛桓、陈香兰(2010:331)进一步提出:意识感受性的内容,是人作为意识主体在感受外界客体时所意识到的对象所具有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这样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是客体自身的可辨识的特质,但为主体的意识所体验,并在不同的意识主体的经验中可以重复,因而具有某种普遍性,然而这样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又必须同对象自身的性质区分开来,因为它不是事物自身的基本的本性。这样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往往具有“像什么”(what it is like)的形态。
由上所述,隐喻性谚语的源领域和目标领域在其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上有无同一,具体而言,有无相同、相似、相应或相关的地方,从而使人在意识感受性方面产生这两个领域有不同程度的相像的感觉,是隐喻性谚语得以生成的前提条件。因为意识感受性的特征就是使主体在意识经验上产生对对象“那是像什么”的感觉。具体见下例分析:
(1)至是,闻穆公伐晋,三百余人,皆舍命趋至韩原,前来助战。恰遇穆公被围,一齐奋勇救出。真个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例(1)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条谚语用整个字面意义作为隐喻的喻体,即源领域,通过字面意义来映射目标领域“施薄报薄,施厚报厚”。目标领域及源领域均包含“做了什么事,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的含义。在这一点上两个领域存在同一性,为相关的同一,使得我们在意识感受性方面能够产生这两个领域有相似的感觉。此外,源领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一种农作物的种植经验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能更直接、更容易地被感受,因此用来说明目标领域这样一种社会实践经验。
(2)黄人瑞刚才把一筒烟吃完,放下烟枪,说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做诗不过是造些谣言,这句话真被这孩子说着了呢!从今以后,我也不做诗了,免得造些谣言,被他们笑话。”
(刘鹗《老残游记》)
在例(2)的谚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中,“海水不可斗量”为源领域,“人不可貌相”为目标领域,借“海水不可斗量”的不可能来喻指“人不可貌相”的不可能,表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不能以貌取人”。两个领域的同一性表现在其“不可能性”上,这样的同一是互为对应的,即相应的同一,但源领域的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更易于察觉、易于感受,因此用来说明目标领域。
总之,隐喻性谚语中目标领域和源领域存在同一性,是其得以生成和理解的前提条件。但目标领域如何反映为源领域,具体来讲,“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究竟怎么反映为“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人不可貌相”又如何反映为“海水不可斗量”呢?我们需要对其中涉及到的意识活动做进一步的分析。
3.隐喻性谚语生成的动态意识过程
意识活动指的是具有比较明确的自觉性与意向性的心理活动。传统心理学将人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而认识论通常将人的认知活动划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大阶段。感性认识一般被称为感知,即感觉与知觉,但感性意识活动往往不停留于对当下直观对象的感觉和知觉,而常要通过联想的作用同以往的经验挂钩,甚至凭借既有经验对当下的感知予以改造变形,这就进入了记忆和想象的领域。感性意识心理也不局限于对事物的认知,还常伴随着由感知、记忆、想象所激发起来的种种情绪、情感、愿望乃至意向,而这些情绪、情感、愿望、意向等又会反过来推动人的联想,对记忆和想象活动起引导作用,进而加深、扩大或转移对当前事物的感知。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便形成概念、判断、推理。
语言运用总是与意识有关,隐喻性谚语的生成和理解也不例外。隐喻性谚语生成的意识活动也可据此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感性认识过程中,意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能动地、有针对性地获取各种有关的环境信息;而在理性认识过程中,由大脑组织对所获得的即时的环境信息和之前的某些运算结果进行一系列的运算,包括存储、提取、组合、排列、对比、传递、删除、转形等多种基本的操作,并进行必要的判断、联想和想象等思维活动,最后针对环境做出决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隐喻性谚语形成的过程中,意识主体是“能动地”、“有针对性地”“做出决定”的;既然是“能动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意识活动,那么意识活动的结果、做出的决定就不一定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
大致来讲,人的语言活动可分为三步:从感觉意识开始,发展为意象意识,最后发展为语言意识。(徐盛桓2013:487)隐喻性谚语生成的语言活动亦是如此。
3.1 感觉意识
意识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最(原)初意识体验,或称核心意识,是主体“对内外部事物形成的感官意象”;二是反思意识,亦称扩展意识,是主体“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所呈现的相关意识”。“意识的涌现”指从最初的意识体验“涌现”出扩展的意识体验;客观现实“沉淀为记忆的意象”,并经过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格式塔转换的“反思”,“涌现”为感受的体验内容。(李恒威2011)在隐喻性谚语的生成过程中,意识主体首先通过眼、耳、舌、鼻、身各个感觉器官对所要表达的事件,即目标领域,有了一定的感官意象,也就有了同这次语言活动所要表述内容有关的原初意识。如,意识主体对“有什么因,得什么果”,或“人不可貌相”这样的事件的感官意象,就是隐喻性谚语生成活动的原初意识,也就是隐喻性谚语所要表述的内容。
3.2 意象意识
当原初意识,即对事件的单方面的感觉反映在大脑之后,意识主体就在其意向性的主导下,调动起以前的相关记忆,以记忆回想为基础,发生格式塔转换,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在大脑中产生一个意象,这个意象就是对该事件的感受,是客体事物的物象在心智里的构念,即反思意识或扩展意识。“构念”作为科学哲学概念,指的是只存在于主体大脑里的一个理想物象,它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对象。(MacCorquodale&Meehl 1948:95-107)该感受是通过自觉知获得的。自觉知就是意识主体对自己的感觉和感受的自我认知,这样的自觉知的一个后果是:主客体一起参与了反思意识的建构。当意识主体对客体进行认知加工时,主客体都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客体让主体感受到客体的特征,而主体也相应地赋予客体一种感情色彩和感情加工。因为“每一个大脑都是运用自己的参数和内部设计来建构对环境的映射的”。(Damasio 1999:322)这个由感觉发展到感受的过程,也是意识主体从原初意识发展为反思意识的过程。在这个意识活动中,通过对主体和客体的调节,意识主体将自己的一定感情色彩赋予了感觉到的事件,并将从原初意识所得到的感受寄喻在一个新的物象当中,新的物象与原来的事件存在相似、相应或相关的关系,它具体有形地呈现了感受。对“有什么因,得什么果”,或“人不可貌相”这样的事件的感受就以“种什么得什么”或“某物不可称量”这样的物象呈现出来。
这个感觉到感受的过程,同样是由事件到用例事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正是通过反思意识,主体才能够建构起用例事件。用例事件是“说话人在特定的环境为特定的目的而组装起来的象征性关系,这一象征关系是详细的,依赖于语境的概念化与某种类型的语音结构的配对”。(Langacker 1987:66)简而言之,用例事件就是将自然、社会发生的事件切割为适合用一个句子表达的内容,并按照话语主体的主观认知建构起来的“事件”。主体所形成的用例事件是主体在对外部世界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主体的“我”的感受。这一感受是主体在感知事件的物理属性上所获得的心理属性。
总之,在这个意识活动过程当中,意识主体有了对目标领域所表示事件的原初意识之后,在相关记忆的基础上,发生格式塔转换,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产生了反思意识,然后在意向性的主导下,将其改造为以特定的非词语意象为载体的“用例事件”,由意象在大脑里呈现为“脑海中的电影”。
3.3 语言意识
帕维奥(Paivio 1986:53)的“双代码理论”认为,人类的感觉系统联系着两个过程:言语过程和非言语过程,它们可以双向互为表征,从而把言语过程和非言语过程连接起来。现实中各种可视、可听、可感的现象通过身体感官摄入,在大脑中成为“表象”储存;各种杂乱原始的表象经过筛选、去留、分类、合并、整理,抽象成为一个个的“单位”,这就成为大脑里以表象储存的一个个的概念。概念是整理、提炼和抽象过的表象,用有声有形的符号分别指称它们,就成为“语象”,即概念的“语言外衣”,也就是语言概念。
“非词语性意象就是在心智上呈现的与词语的概念可以对应的那些意象”。(Damasio 2010: 60)这些针对有关事件而建立的非词语性意象,本质上就是句子要表达的语义,但还需进一步将大脑里这些以非词语性意象为载体的用例事件用语言符号表达出来,这就进入了语言活动的第三个阶段:语言意识活动。语言意识指人们对语言的本质、特征以及对其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自觉的意识。(杨敏2008)一方面,语言意识是意识到要用某种语言符号表征大脑里所形成的用例事件的意象,实现该意象的语码化,从而成为可以“随身”携带的“语言”;其深层一面则是实现人的语言意识概念化,获得概念演算和形成命题的能力,成为更为深刻的语言认知。(徐盛桓2013)
在语言意识活动的这个阶段,意识主体意识到要用语言符号表征上述意识活动中所形成的新的物象,因此,在其意向性的关指之下,“能动地”、“有针对性地”做出决定。以“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及“海水不可斗量”这样的隐喻表达方式,表达在前两个意识活动阶段所获得的对“有什么因,得什么果”,或“人不可貌相”这样的事件。
4.结语
隐喻性谚语是在句子层次的隐喻,涉及源领域及目标领域两个领域,并用源领域所指的事件来说明目标领域所指的事件。隐喻性谚语的源领域和目标领域有无“同一性”,也就是在其现象特征和质地内容上有没有相同、相似、相应或相关的地方,从而使人在意识感受性方面对这两个领域产生不同程度的相像的感觉,是隐喻性谚语得以生成的前提条件。隐喻性谚语生成的意识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开始于感觉意识阶段,接着发展为意象意识阶段,最后发展至语言意识阶段。
Damasio,A.1999.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M].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Damasio,A.2010.Self Comes to Mind: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 Brain[M].New York:Pantheon Books.
Langacker,R.W.1987.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ume 1):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eibniz,G.W.1969.Philosophical Papers and Letters(English edition)[M].L.Loemker(trans.).Dordrecht:D.Reide.
MacCorquodale,K.&P.E.Meehl.1948.On a distinction between hypothetical constructs and intervening variables[J].Psychological Review55:95-107.
Paivio,A.1986.Mental Representation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awlak,Z.1982.Rough se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rallel Programming11(5):341-356.
Pawlak,Z.1991.Rough Sets:Theoretical Aspects of Reasoning:About Data[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ing.
Searle,J.R.2000.Consciousness[J].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23):557-558.
陈 波.2014.模糊性:连锁悖论[J].哲学研究(1):111-118.
黄 霖,刘 勰.2008.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恒威.2011.意识、觉知与反思[J].哲学研究(4):95-102.
洛 克.1997.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束定芳.2000.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汪少华.2008.谚语·架构·认知[J].外语与外语教学(6):4-6.
徐盛桓.2013.“主动补旁格范式”为什么可能[J].语言科学(5):485-496.
徐盛桓,陈香兰.2010.感受质与感受意[J].现代外语(4):331-338.
杨 敏.2008.再论语言意识[J].外语界(6):71-75.
余纪元编著.2001.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K].北京:人民出版社.
查清兰.2013.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汉语谚语的认知阐释[J].江西社会科学(9):206-210.
张 辉.2003.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责任编辑 马应聪)
通讯地址:300204 天津市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H043
A
2095-5723(2014)04-0030-05
201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