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偏向的技术进步、替代弹性与劳动收入份额
2014-03-20李博文孙树强
李博文 孙树强
摘要:本文运用替代弹性不变的生产函数,分析了我国1995-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的原因: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劳动增进型技术是资本偏向的,对劳动收入份额有负向影响;资本增进型技术是劳动偏向的,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正向影响,但1995年以来资本增进型技术是逐渐下降的。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以及人均资本共同作用产生了我们观察到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在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所产生的影响中,劳动增进型技术解释了其中的64%,占主导作用,资本增进型技术的下降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作用次之。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替代弹性;要素偏向型技术
中图分类号:F22233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份额逐渐降低成为学术界和社会上讨论的比较多的话题。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会对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意味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回报产生变化,这样就可能造成收入差距扩大,进而对社会经济状况产生一系列影响,如消费和储蓄等。例如,Daudey和Garcia-Penalosa(2007)认为要素间收入差距会对收入分配格局造成重要影响[1];又如Kuijis(2006)认为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对消费率的降低产生了重要影响。图1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5)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劳动收入份额比较稳定,大约在60%左右。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5年之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了约11个百分点②。劳动收入份额的逐渐降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经济增长文献中,劳动收入份额的基本稳定不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特征事实(Stylized Facts)。但90年代以来的一些国家的实际数据表明,这个特征事实在中期和短期来看并不成立。Blanchard (1997) 计算欧洲一些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时发现,该值至少在中期内不是一个常数,他发现自20世纪80 年代开始,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等四个国家的资本收入份额呈现增长趋势[2]。Bentolila和Saint-Paul (2003)计算了13个OECD 国家从1970 年到1993 年的劳动收入份额,发现除了英国比较稳定外,各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情况各不相同[3]。
图1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趋势①
对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原因,已经有很多文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白重恩和钱震杰(2009)从结构转型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结构转型带来的影响比较大;在各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变化中,工业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贡献最大[4]。黄先海和徐圣(2009)利用要素偏向技术进步的思想,分析了我国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趋势,认为劳动节约型技术是两个部门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5]。罗长远和张军(2009)从产业角度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化和不同产业劳动收入占比以正相关性同时变化,均加剧了劳动收入占比的波动[6]。李稻葵等(2009)从宏观角度考察了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他们运用跨国面板数据发现二者之间存在“U”型关系,认为中国还处在这一曲线的下行区间上[7]。
在经济增长文献中,由于符合“Kaldor事实”中的劳动收入份额长期来看稳定不变这一事实,使得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要素的收入份额就是其产出弹性。另外,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为1也是C-D生产函数的重要性质。但是C-D生产函数也存在重要缺陷:一是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为1被很多经验研究所否定,例如Klump等(2007)利用美国1953-1998年数据估计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发现明显小于1③[8];二是C-D函数不能解释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三是C-D生产函数意味着技术进步不影响要素之间的边际产出比例的变化,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是中性的(Neutral),但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Klump等(2008)度量了欧元区1970-2005年的技术进步方向,发现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资本[9];Sato和Morita(2009)研究了美国和日本的1960-2004年的技术进步方向,发现这两个国家的技术进步也是总体上偏向资本的[10]。国内对于技术偏向和资本劳动替代性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一个例外是戴天仕和徐现祥(2010)的工作,他们利用1978-2005年资本、劳动以及要素收入份额的数据,经过研究得出,我国的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明显小于1[11]。这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资本和劳动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Acemoglu(2003)证明,在长期来看劳动增进性技术进步是唯一的技术进步方式,但是在短期来看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同时存在。如果劳动和资本的替代弹性小于1,那么随着人均资本的增加,劳动收入份额会上升。但资本数量的增加会引起技术的变化,如果技术是偏向资本的,那么资本收入份额会上升。劳动收入份额如何变化取决于人均资本水平和技术的要素偏向性[12]。本文根据这一思想,利用替代弹性不变(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生产函数,从总体上来分析我国1995-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的原因。在CES生产函数条件下,同时存在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如果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1,那么资本和劳动增进性技术进步也是资本和劳动偏向的;但如果替代弹性小于1,劳动增进型技术就是资本偏向的。劳动收入份额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以及人均资本水平。如果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那么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和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使得劳动收入份额降低。
戴天仕和徐现祥(2010)估计了我国CES生产函数的替代弹性为0736,也就是说在生产中,资本和劳动是互补的。同时,他们给出了1978-2005年的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水平,显示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较快,但资本增进型技术却从1995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所以,从1995年以来,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都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只有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利用反事实分析方法(Counterfactual Analysis),我们得出: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对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起了主要作用,资本增进型技术水平下降的作用次之,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模型的模拟结果很好的拟合现实的劳动收入份额数据。模型显示,1995-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从5709%下降到467%,下降了104个百分点,实际数据显示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了108个百分点,从5909%下降到4821%。如果把人均资本水平固定在1995年水平,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取现实数据,那么劳动收入份额会降低约21个百分点,所以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的共同负向作用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了21个百分点。在这下降的21个百分点中,劳动增进型技术的增加所起的作用占到了64%。
本研究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二部分给出基本模型并解释劳动收入份额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根据戴天仕和徐现祥(2010)估计的数据进行反事实分析,分析资本增进型和劳动增进行技术进步以及人均资本的增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给出本文的结论。
二、模型
假设经济中的生产函数为替代弹性不变的形式(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摘要:本文运用替代弹性不变的生产函数,分析了我国1995-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的原因: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劳动增进型技术是资本偏向的,对劳动收入份额有负向影响;资本增进型技术是劳动偏向的,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正向影响,但1995年以来资本增进型技术是逐渐下降的。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以及人均资本共同作用产生了我们观察到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在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所产生的影响中,劳动增进型技术解释了其中的64%,占主导作用,资本增进型技术的下降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作用次之。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替代弹性;要素偏向型技术
中图分类号:F22233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份额逐渐降低成为学术界和社会上讨论的比较多的话题。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会对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意味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回报产生变化,这样就可能造成收入差距扩大,进而对社会经济状况产生一系列影响,如消费和储蓄等。例如,Daudey和Garcia-Penalosa(2007)认为要素间收入差距会对收入分配格局造成重要影响[1];又如Kuijis(2006)认为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对消费率的降低产生了重要影响。图1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5)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劳动收入份额比较稳定,大约在60%左右。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5年之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了约11个百分点②。劳动收入份额的逐渐降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经济增长文献中,劳动收入份额的基本稳定不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特征事实(Stylized Facts)。但90年代以来的一些国家的实际数据表明,这个特征事实在中期和短期来看并不成立。Blanchard (1997) 计算欧洲一些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时发现,该值至少在中期内不是一个常数,他发现自20世纪80 年代开始,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等四个国家的资本收入份额呈现增长趋势[2]。Bentolila和Saint-Paul (2003)计算了13个OECD 国家从1970 年到1993 年的劳动收入份额,发现除了英国比较稳定外,各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情况各不相同[3]。
图1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趋势①
对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原因,已经有很多文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白重恩和钱震杰(2009)从结构转型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结构转型带来的影响比较大;在各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变化中,工业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贡献最大[4]。黄先海和徐圣(2009)利用要素偏向技术进步的思想,分析了我国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趋势,认为劳动节约型技术是两个部门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5]。罗长远和张军(2009)从产业角度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化和不同产业劳动收入占比以正相关性同时变化,均加剧了劳动收入占比的波动[6]。李稻葵等(2009)从宏观角度考察了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他们运用跨国面板数据发现二者之间存在“U”型关系,认为中国还处在这一曲线的下行区间上[7]。
在经济增长文献中,由于符合“Kaldor事实”中的劳动收入份额长期来看稳定不变这一事实,使得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要素的收入份额就是其产出弹性。另外,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为1也是C-D生产函数的重要性质。但是C-D生产函数也存在重要缺陷:一是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为1被很多经验研究所否定,例如Klump等(2007)利用美国1953-1998年数据估计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发现明显小于1③[8];二是C-D函数不能解释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三是C-D生产函数意味着技术进步不影响要素之间的边际产出比例的变化,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是中性的(Neutral),但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Klump等(2008)度量了欧元区1970-2005年的技术进步方向,发现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资本[9];Sato和Morita(2009)研究了美国和日本的1960-2004年的技术进步方向,发现这两个国家的技术进步也是总体上偏向资本的[10]。国内对于技术偏向和资本劳动替代性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一个例外是戴天仕和徐现祥(2010)的工作,他们利用1978-2005年资本、劳动以及要素收入份额的数据,经过研究得出,我国的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明显小于1[11]。这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资本和劳动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Acemoglu(2003)证明,在长期来看劳动增进性技术进步是唯一的技术进步方式,但是在短期来看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同时存在。如果劳动和资本的替代弹性小于1,那么随着人均资本的增加,劳动收入份额会上升。但资本数量的增加会引起技术的变化,如果技术是偏向资本的,那么资本收入份额会上升。劳动收入份额如何变化取决于人均资本水平和技术的要素偏向性[12]。本文根据这一思想,利用替代弹性不变(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生产函数,从总体上来分析我国1995-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的原因。在CES生产函数条件下,同时存在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如果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1,那么资本和劳动增进性技术进步也是资本和劳动偏向的;但如果替代弹性小于1,劳动增进型技术就是资本偏向的。劳动收入份额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以及人均资本水平。如果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那么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和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使得劳动收入份额降低。
戴天仕和徐现祥(2010)估计了我国CES生产函数的替代弹性为0736,也就是说在生产中,资本和劳动是互补的。同时,他们给出了1978-2005年的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水平,显示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较快,但资本增进型技术却从1995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所以,从1995年以来,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都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只有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利用反事实分析方法(Counterfactual Analysis),我们得出: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对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起了主要作用,资本增进型技术水平下降的作用次之,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模型的模拟结果很好的拟合现实的劳动收入份额数据。模型显示,1995-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从5709%下降到467%,下降了104个百分点,实际数据显示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了108个百分点,从5909%下降到4821%。如果把人均资本水平固定在1995年水平,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取现实数据,那么劳动收入份额会降低约21个百分点,所以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的共同负向作用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了21个百分点。在这下降的21个百分点中,劳动增进型技术的增加所起的作用占到了64%。
本研究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二部分给出基本模型并解释劳动收入份额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根据戴天仕和徐现祥(2010)估计的数据进行反事实分析,分析资本增进型和劳动增进行技术进步以及人均资本的增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给出本文的结论。
二、模型
假设经济中的生产函数为替代弹性不变的形式(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摘要:本文运用替代弹性不变的生产函数,分析了我国1995-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的原因: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劳动增进型技术是资本偏向的,对劳动收入份额有负向影响;资本增进型技术是劳动偏向的,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正向影响,但1995年以来资本增进型技术是逐渐下降的。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以及人均资本共同作用产生了我们观察到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在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所产生的影响中,劳动增进型技术解释了其中的64%,占主导作用,资本增进型技术的下降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作用次之。
关键词:劳动收入份额;替代弹性;要素偏向型技术
中图分类号:F22233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份额逐渐降低成为学术界和社会上讨论的比较多的话题。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会对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意味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回报产生变化,这样就可能造成收入差距扩大,进而对社会经济状况产生一系列影响,如消费和储蓄等。例如,Daudey和Garcia-Penalosa(2007)认为要素间收入差距会对收入分配格局造成重要影响[1];又如Kuijis(2006)认为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对消费率的降低产生了重要影响。图1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5)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劳动收入份额比较稳定,大约在60%左右。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5年之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了约11个百分点②。劳动收入份额的逐渐降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经济增长文献中,劳动收入份额的基本稳定不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特征事实(Stylized Facts)。但90年代以来的一些国家的实际数据表明,这个特征事实在中期和短期来看并不成立。Blanchard (1997) 计算欧洲一些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时发现,该值至少在中期内不是一个常数,他发现自20世纪80 年代开始,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等四个国家的资本收入份额呈现增长趋势[2]。Bentolila和Saint-Paul (2003)计算了13个OECD 国家从1970 年到1993 年的劳动收入份额,发现除了英国比较稳定外,各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情况各不相同[3]。
图1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趋势①
对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原因,已经有很多文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白重恩和钱震杰(2009)从结构转型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结构转型带来的影响比较大;在各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变化中,工业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贡献最大[4]。黄先海和徐圣(2009)利用要素偏向技术进步的思想,分析了我国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趋势,认为劳动节约型技术是两个部门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5]。罗长远和张军(2009)从产业角度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化和不同产业劳动收入占比以正相关性同时变化,均加剧了劳动收入占比的波动[6]。李稻葵等(2009)从宏观角度考察了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他们运用跨国面板数据发现二者之间存在“U”型关系,认为中国还处在这一曲线的下行区间上[7]。
在经济增长文献中,由于符合“Kaldor事实”中的劳动收入份额长期来看稳定不变这一事实,使得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要素的收入份额就是其产出弹性。另外,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为1也是C-D生产函数的重要性质。但是C-D生产函数也存在重要缺陷:一是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为1被很多经验研究所否定,例如Klump等(2007)利用美国1953-1998年数据估计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发现明显小于1③[8];二是C-D函数不能解释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三是C-D生产函数意味着技术进步不影响要素之间的边际产出比例的变化,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是中性的(Neutral),但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Klump等(2008)度量了欧元区1970-2005年的技术进步方向,发现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资本[9];Sato和Morita(2009)研究了美国和日本的1960-2004年的技术进步方向,发现这两个国家的技术进步也是总体上偏向资本的[10]。国内对于技术偏向和资本劳动替代性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一个例外是戴天仕和徐现祥(2010)的工作,他们利用1978-2005年资本、劳动以及要素收入份额的数据,经过研究得出,我国的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明显小于1[11]。这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资本和劳动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Acemoglu(2003)证明,在长期来看劳动增进性技术进步是唯一的技术进步方式,但是在短期来看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同时存在。如果劳动和资本的替代弹性小于1,那么随着人均资本的增加,劳动收入份额会上升。但资本数量的增加会引起技术的变化,如果技术是偏向资本的,那么资本收入份额会上升。劳动收入份额如何变化取决于人均资本水平和技术的要素偏向性[12]。本文根据这一思想,利用替代弹性不变(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生产函数,从总体上来分析我国1995-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的原因。在CES生产函数条件下,同时存在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如果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1,那么资本和劳动增进性技术进步也是资本和劳动偏向的;但如果替代弹性小于1,劳动增进型技术就是资本偏向的。劳动收入份额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以及人均资本水平。如果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那么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和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使得劳动收入份额降低。
戴天仕和徐现祥(2010)估计了我国CES生产函数的替代弹性为0736,也就是说在生产中,资本和劳动是互补的。同时,他们给出了1978-2005年的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水平,显示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较快,但资本增进型技术却从1995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所以,从1995年以来,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都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只有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利用反事实分析方法(Counterfactual Analysis),我们得出: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对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起了主要作用,资本增进型技术水平下降的作用次之,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模型的模拟结果很好的拟合现实的劳动收入份额数据。模型显示,1995-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从5709%下降到467%,下降了104个百分点,实际数据显示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了108个百分点,从5909%下降到4821%。如果把人均资本水平固定在1995年水平,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取现实数据,那么劳动收入份额会降低约21个百分点,所以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的共同负向作用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了21个百分点。在这下降的21个百分点中,劳动增进型技术的增加所起的作用占到了64%。
本研究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二部分给出基本模型并解释劳动收入份额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根据戴天仕和徐现祥(2010)估计的数据进行反事实分析,分析资本增进型和劳动增进行技术进步以及人均资本的增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给出本文的结论。
二、模型
假设经济中的生产函数为替代弹性不变的形式(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