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校园文化 丰富教育内涵

2014-03-19郑飞

甘肃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行为校园文化制度

郑飞

〔关键词〕 校园文化;制度;管理;行为;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2—0023—01

校园文化表现为一种品质、一种品位,更表现为一种品牌。具体地说,校园文化就是我们大家在一所学校工作、学习、生活的方式。要了解一所学校的文化,就需要观察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式。本文根据实践经验谈谈学校如何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

一、雕琢校园管理文化

1.以人文关怀追求和谐。推行校级领导分工管理,中层干部驻年级管理,年级组长抓常规,学科组长抓教研的管理网络。健全班级捆绑式、年级捆绑式、教师个体三级多元评价考核制度,激发团队协作意识,激活教师创新意识,让教师分享合作红利,让教师感受“被关爱”。

2.以尊重激励追求和谐。启动教师发展阳光计划,为想发展、能发展、发展好的教师提供平台和机会。以青年教师发展中心为平台,搭建学习沟通桥梁,让教师体会“在发展”,送教师外出学习,感受国家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让教师感受“被尊重”。

3.以民主决策追求和谐。进一步完善决策体系,做到重大工作没有经过调查研究不决策,没有两个以上的方案不决策,没有通过集思广益的讨论不决策,没有法律和政策依据不决策,让教师沐浴“真平等”。

二、营造校园书香文化

1.改变教师行走方式,让书香润泽教师生命。引领教师读好书,读温润生命、丰盈精神底蕴的书,读开阔教育视野、引领专业成长的书,读适合儿童阅读的书;开展“每日三读”活动,即“晨间交流读”、“午间休闲读”、“睡前放松读”;开播“教师文化论坛”,提升教师阅读的品位、质量和效率。读书不仅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丰富了教师的精神世界,还让教师身上濡染了一种书香气,拥有了一种最具“杀伤力”的软实力。

2.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让书香浸润学生生活。建设三级校园书香网络,师生读书俱乐部、电子阅览平台和各楼层设立开放式“图书超市”、每个班级红领巾图书架,全天候开架借阅。开设大、小阅读课,探索创建“课前有蕴伏,课中有拓展,课外有延伸”的课内外联动读书活动;每月都向学生和家长发放《致家长书》,推荐每月的必读书目。

三、培育校园行为文化

1.设计体系,培养好习惯。学校的“十大好习惯”,涵盖了道德习惯、交往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五个方面,对低、中、高年级有不同的要求。每个学科都制定了“习惯教育目标体系”,将“十大好习惯”的元素融入到学科教学当中,渗透到每一节课。课堂教学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拓展体验,深化习惯养成。对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习惯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明晰各年龄段学生习惯养成的具体指标和评价体系。

2.自主体验,培育好习惯。在主题活动中强化好习惯。学生唱“十个好习惯”童谣,在游戏中了解“十个好习惯”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活动。利用“表扬卡”和“进步卡”启动全校性“步步高”体验成功评价模式,激励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将好习惯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四、描绘校园环境文化

1.给孩子自主权,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各楼层设置图书超市,图书存取自由;安装电子阅览平台,学生可以随时上网学习;全天候开放图书室、实验室、木工房、泥塑宫、益智玩具室、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学生可以随时进去学习;操场内设置开放式体育器材长廊,学生可以自由选取器材进行运动,办方便学生的教育。举办学生个人才艺展、“校园小主持人”大赛等活动,并精心装裱孩子们的书法、绘画、剪纸、刺绣、贴画等艺术作品,给孩子们搭建展示个性、展现生命智慧的舞台,提供适合孩子天性和个性需要的教育。

2.给学生话语权,让学生学会主动承担。设置校长信箱、校长热线,开通校园广播电视台,创建教师博客,搭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拥有话语权,使他们拥有很多与学校和教师对话、表达想法的渠道。并根据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及时调整相关的教育教学策略。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设学校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热线”,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

3.允许学生犯错,让他们在反思中成长。没有调皮的孩子就没有教育。学校一定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犯错误的孩子是真实的孩子,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教育是真实的教育。要探索实施“做人先从诚信开始,做事先从习惯开始,文明先从礼仪开始,大爱先从感恩开始,视野先从阅读开始,能力先从实践开始,健康先从心理开始,育人先从家庭开始”的育人新模式。

用心、用情养育的学校文化,定会成为培养高雅生活情趣的心园,成为学生产生创造性学习力的田园,成为每个师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乐园。有高品位校园文化的学校必定高雅圣洁,魅力无限。

编辑:蔡扬宗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为校园文化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