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的影响分析

2014-03-19严琳琳施慕竹黄阿诗

对外经贸 2014年2期
关键词:用户大学生影响

严琳琳 施慕竹 陈 静 黄阿诗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一、微博的概念及特征

(一)微博的概念

从字面来看,微博就是微型博客,是传统博客的变体。在《维基百科》中微博被定义为:“一种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博客的形式,允许任何人阅读或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是继E -mail、QQ、BBS、BLOG 等多种网络交流工具之后的又一新起之秀,它以自身独特的优势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网民的关注,进入网民的视野,许多网友常常将微博亲切地称为“围脖”。

从内容上看,在微博上,用户可以用简短的语言将自己的最新想法和有关信息发布出来,相当于短信。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赵子忠院长认为:微博的实质就是手机短信的电脑版,无非是将有篇幅限制的手机信息转移到电脑上,传播方式由“一对一变为一对多”。

从运用来看,微博等同于社交网站或者网络平台。在《百度百科》上将微博定义为: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将微博定义为:微博是传统博客的变体,是一种集收听、转发、评论为一体的网络社交平台。

(二)微博的特征

1. 传播速度快捷

微博打通了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的限制,实现了电脑与手机的终端融合,使内容的传播速度比其他媒体更便捷、更迅速。微博不仅可以吸引很多人同时关注一件事,迅速地使个人的微博成为一个话题讨论和舆论关注中心,而且这种扩散力和影响力是以几何级倍数增长,力量不可小视。著名导演冯小刚曾把微博形容为:我终于有一份自己的报纸了。有了微博就好像有了“冯通社”。

2. 传播内容精简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阅读的需要也是精简便捷的。微博的字数很少,一条微博需控制在140字以内。因此,随意的一句话都可以成为一篇微博。小小的信息量既不会给博主造成负担,又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把要表达的想法告诉给自己的关注者。

3. 传播方式互动

微博跟传统媒体及博客、论坛等新媒介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实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传播。在微博上,信息传递聚合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微博就像一个很大的QQ 群,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社区性服务。在这里,用户既可以聊天、分享心情,也能交友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二、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

自2009年起,微博凭借其“便捷、原创、开放”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人们,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目前,微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1月发布的《第29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 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根据缔元信(万端数据)统计分析,微博主要用户群中,63%以上的具有本科学历,用户以18 ~30 岁年轻用户为主,其中,18 ~25 岁(符合大学适龄阶段)的用户达36.4%。

三、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一)微博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信息资源是微博平台的首要资源,对于大学生来说信息是一种极为特殊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源。微博是信息的集散地,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和不同领域的信息,有即时性的新闻跟踪报道、有当下的所见所闻、有对社会新闻的句评,另外微博的几何式的传播和流动方式,使得信息数量以几何倍数的方式迅速攀升,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而且还能够关注到更多人的更多方面的信息和资讯。在当今价值观和文化日趋多元多样的背景下,有利于大学生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也丰富了学习资源。

2. 消极影响

(1)阅读方式由原来的深层次、连续阅读转变为表层、碎片化阅读

自从微博开通以来,人们似乎被微博信息所“绑架”,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会利用一切零散的时间去阅读微博上140 字简短的信息,有的甚至只是找140 字里面的关键词。这样从表面上看学生的阅读时间是多了很多,可是阅读内容却相当零散。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阅读这些零散、无逻辑关系的微博信息上,易使自己变得浮躁,导致很多大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花费时间和功夫去阅读长篇文章。把大学生本该有的深层次、连续阅读转变成了表层、碎片化阅读。

(2)思考方式由独立、理性转变为感性思考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有自信与勇气地遇事不慌且能够全面了解和总结并尽快分析后恰当地使用多种方案(这些方案可以是预备的或是临时的)中其中的一种方案去操作或处理,达到事件需要的效果。理性是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而感性被理解为:凭借感官等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决定的、并未深入思考而基本以第一印象来做判断的。汉语大词典对感性的解释: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相对于“理性”。从上述两个定义可以看出,理性和感性两种思考方式影响着思考者能否站在客观、公正、公平的角度分析问题。微博的产生使得大学生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易受博主和微博上其他意见的影响,使得本该独立、理性思考的问题掺杂进了许多情感因素。

(3)书写方式由长篇大论转变成了碎片化

微博传播内容的精简性导致当代大学生长期生活在140 字的世界里,他们的书写方式也变成了140 字的写作风格,结构简单,文本碎片化,语录化、跳跃化、无序化。

(二)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1. 人际交往上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人们重要的幸福感来源。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活泼、最热情的群体,他们期待与人交流,憧憬未来,渴望友谊。微博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交往平台,拓宽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同时,微博不需要确认的关注使得大学生可以关注名人、学者等,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途径。微博的产生丰富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但同时如果大学生长期处在微博虚拟的人际交往中,会忽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失去了与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从而易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封闭。

2. 消费上的影响

微博的出现给无数商家带来了商机,他们纷纷开始利用微博营销,使微博成为一种新的广告载体。微博营销丰富了大学生的网络购物渠道。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群体中的一部分和微博的主要用户群之一,必然要受到微博上商家广告的影响,然而由于大学生情感发展还不成熟,尚处在青春期的后半段,很容易受到外部信息的影响。因此在面对五花八门广告的时候,大学生很容易受广告的影响进行冲动的非理性消费,尤其是对于那些常因感性动机而进行消费的大学生来说影响更是明显。

(三)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微博已成为招聘求职的新媒介。微博传播速度快捷性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获知企业招聘信息,大大降低了因获取信息滞后而带来的损失,提高了求职的效率。作为互动性的社交平台,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微博发布自己的求职“微简历”。“微简历”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简历具有简洁、低成本、环保等优势。

2. 消极影响

微博招聘虽然具有便捷、成本低、传播快等优点,但也存在不足。首先,微博上的招聘信息有限。其次,由于微博招聘还是一种新方式,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来约束。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面对微博上五花八门的招聘信息,常常真假难辨,无法核实这些信息,有时候会陷入招聘陷阱。

四、微博对大学生影响的应对策略

微博从本质来讲只是一个工具性的网络平台,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够正确看待并利用,微博则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否则就会沉溺其中,给其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要避免微博给大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博观

首先,学校可以开展微博知识讲座,让学生正确认识微博。其次,引导学生树立微博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微博观,让学生知道微博是自由的,也是自律的。再次,大学生在微博上既是行为者,又是评论者,应该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负责的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分辨信息的能力

微博产生的大量信息,无论来源于哪,用户都需抱有质疑态度。微博中经常夹杂些虚假信息,如果缺少质疑,微博用户会间接传播虚假信息。大学生是微博的主要用户,微博的海量信息要求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信息分析和判断能力,大学生需要自觉地培养批判与思考能力,学会如何接受信息、发布信息。大学生对微博信息的分析和评价能力的培养,在于注重分析微博信息的内容是否真实和符合逻辑,评价微博的信息是否符合公正性和客观性。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微博在拓宽大学生视野的同时,其虚拟性也使得一些人常常沉溺于虚拟的人际交往,忽视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甚至逃避现实,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应该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首先,在大学中开设健康人格心理教育课程;其次,开展挫折教育,形成积极的挫折防御机制。让大学生学会正视现实,正视挫折、克服挫折、避开挫折、最终从挫折中学到知识;最后,注意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解决好学生心理偏差和困惑,使其形成坚强的心理承受力。

(四)引导大学生关注现实生活

长期沉迷于微博上的虚拟交往会使人们逐渐远离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甚至会出现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冷漠的现象。因此,应该丰富大学生的现实校园生活。学校要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挖掘潜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经常举办大学生科技论文、发明竞赛,开办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也要做好师生学术活动、科研活动与社会实践的接轨工作。

[1]闫兰兰,黄忠,周邢丹. 让“围脖”温暖大学教育——微博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 软件导刊,2011(9).

[2]嵇棂. 浅析微博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J]. 科技教育,2011(9).

[3]刘丽芳. 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0.

[4]尹晓敏. 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5]张静. 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12.

[6]李江燕. 微博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用户大学生影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关注用户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