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晚望诗艺术特色
2014-03-19付兴林
佘 军,付兴林
唐代晚望诗艺术特色
佘 军,付兴林*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唐代晚望诗艺术特色表现在虚实交错的布局、丰繁意象的选取和真性情的表达这三个方面。同时,虚实交错的布局构成了晚望诗远近互文、动静交相的美感;丰繁意象的选取导致了晚望诗内容的充实和情感的饱满;诗人真性情的表达构成了诗歌具有沉郁、清丽、雄壮、感人的审美特色。
虚实交错;丰繁意象;真性情
唐代晚望诗数量逾百首,除诗名直接涉及“晚望”的诗有七十二首外,杜甫《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韦庄《灞陵道中行》、戴叔伦《送友东归》、李商隐《登乐游原》、朱庆余《题青龙寺》等诗亦与“晚望”有关。仅从诗人、诗作数目来看,初盛唐少于中晚唐。从诗歌地域分布来看,长江流域的“晚望诗”有三十一首。其中,成都、南京、武汉、杭州这几个地区的山水景物多被书写,如贯休《游云顶山晚望》描写的是成都地区的山水风景,高蟾《金陵晚望》、《秋日北固晚望》描写的是以南京为代表的江苏地区山水风景。内容关乎黄河流域山川景物的“晚望诗”有二十一首。西安、洛阳地区为黄河流域晚望诗标志,如白居易描写西安地区风物景色的《曲江亭晚望》、齐己描写东都洛阳景物的《早秋雨后晚望》;内容关乎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诗作有四首,以张賓《龟山寺晚望》一诗为代表;内容关乎西部自然风貌的诗作有两首,以许棠《隗嚣宫晚望》一诗为代表。生命与时空、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群体的对比催发了晚望诗是生命意识,体现在晚望诗中的内容以咏怀、山水、送别、伤秋、自叹为主。诗人们通过虚实交错的布局、丰繁意象的选取、真性情的表达三个艺术手法的使用将晚望诗清丽、雄奇、壮美、悲沉等审美特色表现出来。
一、虚实交错的布局
宗白华谈论中国人画兰竹等静物时说到:“中国人画兰竹,不象西洋人写静物,须站在固定地位,依据透视法画出。他是临空地从四面八方抽取那迎风映日偃仰婀娜的姿态,舍弃一切背景,甚至于捐弃色相,参考月下映窗的影子,融会于心,胸有成竹。”[1]P17唐代晚望诗中,诗僧贯休有诗六首,齐己三首。如贯休《晚望》一诗,诗为:“落日碧江静,莲唱清且闲。更寻花发处,借月过前湾”[2]P272。从诗的内容看,先写远处落日西照、碧水漾波的摇曳生姿。近写莲花开放,这是实的描写;借月看花,这是虚的构造。远处景物冲淡、近处景物明晰、虚实相间,同时又留余空白,留下遐想的空间。这也如同宗白华先生所言,诗人心中有莲,不拘于固定视角下莲花的容貌描写,而是通过虚与实的交错,虽然诗中碧江是静止的,在读者眼里,却是泛起微来波映衬莲花容貌了。苏轼《送参廖师》诗中言到“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3]P49,在贯休《晚望》这首诗中正是虚实相宜的巧妙布局,才导致了诗歌动静成趣的美感。《全唐诗》第十二函第三卷八《贯休传》里说道:“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呼为得得来和尚。”[4]P2023在这首诗中,借月寻莲、静了群动、空纳万境富有禅意的特色,正是贯休被称为“禅月大师”的表现。
朱庆余《都门晚望》有“日暮野人耕种罢,烽楼原上一条烟”二句诗,与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句有相似的美感,他们都客观描述了自然之景物,脱离自然却又深谕自然界之规律,虽然诗中“无我”,但是处处可见“我”对自然深入的了解。诗人始终站在自然之外,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取舍自然的景物。这种实的描写却带给读者更多“虚”的想象。“一条烟”、“孤烟直”表面上看是静的描写,在读者的脑海里不免呈现渐动的景象以及烟入高空,读者脑海中白云风动、夕掩蓝空生动的“虚无”。
司空图《与极浦书》中说到“戴容洲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5]P107文中所说戴容洲即戴叔伦,清代宋育仁评戴叔伦诗歌特色,说道:“其源出于沈休文,选韵笙和,谐音玉节,清歌平调,亦复睦耳关神。七言古风,如月林虚籁,晴霄霞绮,自然清丽,不杂微尘。五律高言壮阔,情语缠绵,在孟襄阳、刘随州之亚。”[6]P200从唐代司空图及清代宋育仁之语我们可以看出戴叔伦诗风自然清丽、有景有象。戴叔伦有《晚望》一诗,诗云:“山气碧氤氲,深林带夕曛。人归孤嶂晚,犬吠隔溪云。杉竹何年种,烟尘此地分。桃源宁异此,犹恐世间闻”[7]P267。由宋育仁所说,我们可以得知戴叔伦诗风几近孟浩然,这首五律诗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特色以及清丽的叙述语言,这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风格接近。而戴叔伦这首诗从审美趣味及语言特色方面看,与王维《鹿柴》一诗也很接近,王诗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戴诗有“人归孤嶂晚,犬吠隔溪云。”诗中都呈现了诗人空与静、虚与实的艺术布局手法。《晚望》前半部分重在对实景的描写,后半部分偏重于虚拟的遐思,而后半部分将戴叔伦晚望之景直呈陶潜世外桃源之境,这也是诗人倾慕王维、孟浩然山水诗的表现,更是对山水诗陶渊明渊薮的追溯。
宗白华同样指出“中国画不注重从固定角度刻画空间幻景和透视法。由于中国陆地广大深远,苍苍茫茫,中国人多喜欢登高望远 (重阳登高的习惯),不是站在固定角度透视,而是从高处把握全面。这就形成中国山水画中“以大观小”的特点。”[1]P48同样地,表现在唐代晚望诗中的诗人们也喜欢登高远望以此来“以大观小”。这里的所说的“大”多指晚望诗中“虚”的布景、“小”多指“实”的书写。唐代晚望诗人运用虚与实交错的布局将晚望之境书写得静中含动、动中了静,这也是晚望诗人视角由远及近、由通观到微察的视线转移的表现。诗人们大多不拘泥于对客观景物的复制,而是通过虚实交错、远近互文的手法将自然美景揽于己心,通过“以大观小”的视线和个人丰富想象力的补充,在晚望诗中呈现出具有灵动、清丽、浓淡咸宜的审美特色。
二、丰繁意象的选取
虚实交错的布局是诗人作诗的视线,丰繁意象则是视线选取的对象。正是有数量巨大的意象选择,才导致了唐代晚望诗内容的充实和思想感情表达的完善。
管苠棡在《浅谈尚高文化心理在中国山水画写生创作中的表现》一文说到“中华民族的尚高情绪,已演化成为一种中国文化心理,由此产生出的文学艺术,无不把对置身高处的生理和心理体验,作为艺术精神追求的至高境界,满足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神游的心理需求”[8]P11。以白居易《曲江亭晚望》一诗为例,题目和内容涉及建筑物名称“亭”的诗有十首。其中,《登江亭晚望》一诗作于贾岛抑或宋之问、《江亭晚望》作于赵嘏抑或李郢,还有待考察。以杜牧《江楼晚望》一诗为例,题目和内容涉及建筑物名称“楼”的诗有六首;内容涉及建筑物名称的还有“桥”、“阁”、“城”等等;涉及地点名称的有“原”、“谷”、“山”等等。
从晚望诗意象的选取上看,“亭阁”、“城楼”、“山原”等意象具有“崇高”、“广袤”、“雄奇”等特色,是人物力难及之体现;“夕照”、“飞鸟”、“静水”、“残岚”等意象具有“冷寂”、“幽寒”等特色,是人心力难捱之体现。如齐己《原上晚望》一诗,诗中有“寒原远近分”、“江流合暮云”、“残阳催百鸟”、“野势盘空泽”几种意象的描写,这些意象在诗中的书写是诗人表达情感的借助。“寒原”是诗人视线里的意象,“远近”是视线转移的表现;“百鸟”在诗人的视线里被“残阳”所代表的时间催赶,鸟和夕阳都是自然界的客观物体,诗人在选取客观物体时内心勃发的情感导致了“时光催促”造成。自然界的鸟类不会意识到夕阳会催赶他们回巢,夕阳落山也不是为了催促而存在,这种客观的景物在诗人主观情感下被改写成富有生动活泼的旨趣。诗人傍晚望远,山原广袤、江流急促,残阳带来一天的结束、飞鸟回巢喻示心灵的归属。在诗人眼里,山原的尽头人力难及、飞鸟的归属也是人心希望有所依的表现,正是有这些丰繁的意象存在,才导致了诗人情感完全地宣泄。
“晚望”这一活动可视为“登高望远”这一活动限制时间(傍晚时分)的一个分支。故而,“登高望远”这一文化现象的所蕴含的文人与自然观、文人的“尚高”情结与追求神游物外的心理特质,以及文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命意识,也是唐代晚望诗所蕴含的。
马元龙在《登高望远心瘁神伤―兼论中国文人的生命意识》一文中曾说:“物理上的高远与登临者心理上的自命不凡和远大前程在登高望远之际发生同构;但与此密切相关的孤独和渺茫却使主体无法乐观。正是这种对远志遥情的热烈向往与这种追求极有可能或者说无法避免的失败所构成的反差遂使千古登临者莫不喟然长叹乃至怆然泪下。美好的事物总是可望而不可及,心中的理想与抱负总是难以实现,因此,放眼一望便是天地来愁。”[9]P3这段话说明了文人在面对物力难及、心力难捱的高大物象时候所产生的关于自身渺小的悲悯以及对这些意象好奇求知征服的探索。但是,他提出的“‘登高望远•心瘁神伤’这一原型在中国古典文学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有所望而望,其二是无所望而望”[9]P5这一论点,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境界”说早已阐述清楚。由此可见,主体参与到客体之中,是有我之境以及有所望而望的表现;主体脱离客体,客观描述客体是无我之境和无所望而望的表现。
三、真性情的表达
白居易在《西原晚望》一诗中写道“新屋五六间,古槐八九树。便是衰病身,此生终老处。”[10]P13白居易久经贬谪之磨坷生活,在日暮时分登原晚望,他的视野里虽有陶渊明笔下之“闲菊”和“世外桃源”之南阡北陌,但是这些景物却是萧疏寂寥的,如同他笔下的寒兔、枯蓬、墟墓、古槐。诗人满目悲情发出“此生终老处”的预判感慨,使人有“身未死而心已亡”的悲伤。在陈友琴《白居易》一书说到“在传统的继承上,白居易一面继承了陈子昂、杜甫旨在‘讽谕’的作风,一面继承了陶渊明、韦应物的近乎‘闲适’的作风。”[11]P3《西原晚望》这首诗恰恰说明了白居易诗风的两个特点,一是对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倾慕的“山野居士”形象的设立,一是对自身、社会的密切关注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手法的使用。互相弥合的诗风恰恰是作者真性情书写的表现,他关乎自身也关心社会政治,同时,心里构建着陶渊明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
罗隐《京中晚望》一诗,发出了诗人在傍晚远望都城时的嗟叹,诗中有“往事不知多少梦,夜来和酒一时醒”[12]P139一句。这句恰如后来文人李煜在《虞美人》一词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3]P3”往事难堪的感慨,这种回顾往昔的怅然,同时,又无力追寻过往的感觉也只有在诗人自叹身世的浅吟低唱中消逝了。而韩琮在《骆谷晚望》一诗中,回顾往日京华一梦觉醒之后,同样有如此之感慨,诗云:“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14]P142。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失官还乡之时,诗人用“公子王孙”梦一场的书写,揭示了自己一夕失官后的自叹自悲的心境。高蟾《秋日北固晚望二首》有“不知白发谁医得,为问无情岁月看。”二句更是将清寒性格的诗人,在人生遭受困顿、岁月走向夕暮时分对自身命运的感怀以及对时间无情的考问生动书写。
子兰有《河梁晚望二首》,其二诗云:“雨添一夜秋涛阔,极目茫茫似接天。不知龙物潜何处,鱼跃蛙鸣满槛前。”[4]P2020子兰,生卒年无考,廖养正《中国历代名僧诗选 上》书中说:“子兰,唐末京都长安僧。生卒年及姓氏籍贯均不祥,大约公元896年前後在世。他曾于唐昭宗时担任宫廷文章供奉,颇受信任......诗风高阔雄健,沉郁悲壮”[15]P124。从这首诗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虽为僧人的子兰,心怀现实政治,而诗中“不知龙物潜何处,鱼跃蛙鸣满槛前。”二句,正是僧人政治仕途不顺,感叹混乱的社会政治埋没了真正英才的“龙物”,而浑水摸鱼的“鱼蛙”之辈却处处鸣叫奔走,这正是诗人心怀现实生活、真性情在诗中的体现。高蟾《金陵晚望》,诗云:“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16]P291”更是将秋日里的钟山景色孤寂难喻、沧海桑田之悲感刻画得生动鲜明。同时,诗人寂寥的感情表达得十分完备。
[1]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 王晓玲,张福安.唐诗宝鉴•禅思哲理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3] (宋)苏轼.苏轼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
[4] (清)曹寅.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 祖保泉.司空图诗品解说[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
[6] 赵荣蔚.唐五代别集叙录[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7] 蒋寅.戴叔伦诗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8] 管苠棡.登高望远•浅谈尚高文化心理在中国山水画写生创作中的表现[J].北京:中国美术馆,2009,(2).
[9] 马元龙.登高望远心瘁神伤―兼论中国文人的生命意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
[10] 顾肇仓,周汝昌.白居易诗选[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2.
[11] 陈友琴.白居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2] 李之亮.罗隐诗集笺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1.
[13] 董希平.李煜[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4] 萧练武,杨敬华.中国语文[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5] 廖养正.中国历代名僧诗选•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16] 许建中,万平.唐诗绝句三百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Poetry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Enjoying the Scenery at Night in Tang Dynasty
SHE Jun, FU Xing-lin
(College of arts, Sh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Shanxi 723001, China)
The poetry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enjoying the scenery at night in Tang dynasty mainly displays in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combination of emptiness and reality. The second, the selection of numerous images. The third, the expression of true tempera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bination of emptiness and reality constitutes poetry aesthetic perception of intertextuality and association of activity and inertia. The selections of numerous images generate substantial content and emotional. The expressions of true temperament made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poems are depressed, simple, beautiful, magnificent and moving.
the Combination of Emptiness and Reality; the Selection of Numerous Images; the Expressions of True Temperament
付兴林(1965-),男,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I206.2
A
2095-414X(2014)04-0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