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实用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2014-03-19鲍邢杰刘浩宇李陈波
鲍邢杰,刘浩宇,杨 春,李陈波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7)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是中药制药技术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中药为对象,着重介绍中药中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验识别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事中药方面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的能力,为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近年来,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以及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在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效。课程组教师通过对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中药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对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要求,不断对本门课程进行探讨和改革,申报了多项研究课题,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使本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并在2009年作为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开发了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整体优化方案于2009年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我校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作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立项。课程组教师积极开展对本门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并顺利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验收。下面将从课程定位、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给相关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课程定位
江苏省是医药大省,医药产业更是连云港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是五年制高职中药、中药制药技术等专业学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提取、分离、检验识别中药的有效部位或成分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国家中药提取工(高级工)、中药制剂工等工种的要求,本着“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选取、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岗位技能和卫生、安全、环保意识,为学生中药制剂生产和质量控制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为学生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分析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支撑。
2 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2.1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中药制剂生产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优化课程结构,结合岗位需求以“实际、实践、实用”为原则选取课程内容,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递进式教学过程,并注重方法探究,提倡多样化学习方式,构建多元化、多维度评价体系。
2.2 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国家职业标准》对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所面向的中药提取工、中药固体制剂工、中药液体制剂工、中药检验工4个岗位进行深入分析调研,充分听取主流行业企业、在校生、实习生、毕业生及职教专家等的意见和建议,明确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及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知识和能力。然后,结合专业培养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综合考虑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主线选取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最后,制订课程标准,细化与规范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地组织实施教学,顺利实现课程目标。
3 课程设计
根据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本着“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并按照如下方案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
3.1 课程内容设计
目前,我们将课程内容优化为3个模块,共计15个子模块。模块一为基础操作技能培养与应用,包含4个子模块,分别是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基础知识、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技术、中药化学成分的常规分离技术以及色谱分离技术;模块二为中药活性成分的介绍、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包括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技术、苷的提取分离技术、蒽醌类的提取分离技术、黄酮类的提取分离技术、香豆素类的提取分离技术、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技术、皂苷的提取分离技术、强心苷的提取分离技术、其他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等10个子模块;模块三为专题项目实训。
3.2 实训项目设计
本课程实训项目的设计采取了递进式模式,即基本技能训练—单项案例实训—专题项目实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检验、综合和提升,环环相扣,逐步升华。
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培养学生识别常规的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仪器、设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组装常用的提取、分离设备的技能。通过基本技能的实训教学,不但排除了学生对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训的畏难心理,而且为后续实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单项案例实训是在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重点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如槐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检验识别,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和检验识别等。通过单项案例实训,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基本技能进行实训,能够熟悉整个工艺流程并实施操作,统筹安排时间,正确判断结果,从而为后续的专题实训奠定基础。
专题项目实训是为了培养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管理、团队协作的岗位能力和素质而开展的教学环节。针对教师给出的专题实训任务,学生查阅资料、撰写方案、设计工艺流程、领取实训器材、实施操作,最后撰写专题报告,并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答辩。教师在整个专题实训过程中扮演着引导、监控、解疑、评价的角色,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自主完成专题,从而为整个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的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4 课程资源开发
本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教材、教学相关资料和网络资源等形式满足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等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本课程教学团队根据需要,开发了教材与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例如《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技能训练》、《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习题集》、《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技能训练日志》等,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提升了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掌握了课程知识,节约了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除教材外,本课程教学团队还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编写了课程标准、教案、学案、多媒体课件、技能考核标准等教学相关资料。
本课程为分院精品课程,课程网站已建成并对广大师生开放,课程资源丰富,主要包括课程的基本信息、学习指导、教学资源以及在线学习考试系统,可以满足学生业余时间的网络学习。
5 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
5.1 教学模式
针对“五年一贯制”学生生源为初中毕业生,其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参差不齐的特点,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任课教师一人管理全班几十人的教学管理模式,采取了“传、帮、带”(任课教师—课代表—组长—组员)、成立学习小组(全班分为8组,每组平均5~6人,按不同层次组合)和兴趣小组(组织技能竞赛)、开展课外辅导(周末、课余开放实训室)、选拔实训助理(学生与教师共同准备实验实训)等方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在课程教学的不同环节与内容中,有机地采用了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下的项目教学等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和校内外实训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学生与教师教学互动、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同步、“教-学-做”深度融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训技能,有效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5.2 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训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包括PPT、Flash动画、音视频、仿真模拟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显示中药提取分离的工作环境、方法及过程,图文并茂,声光电并用,克服了以往教学中教师单调口述枯燥的缺点,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保证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微格教学等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本课程还灵活采用了演示法、练习法、小组讨论、社会调查、自学辅导、专题实训报告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互动教学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6 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先导,要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课程,先要建设具有一流学术水平、丰富教学经验、深厚教育理论功底、扎实教学技能、严谨治学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本课程团队共有9人,其中专职教师7人,行业兼职教师2人。9人中1人是“333”高层次人才,1人是省高校“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1人是市委组织部“521”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近5年,本课程团队主持了13个省级、市级和校级课题,共参与编写教材7本,发表论文33篇,承担了5个技术开发项目,拥有3项专利发明,成绩卓著,受到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团队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合理,是一支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教学队伍。
7 课程的实训基地建设
中药化学实训室总面积约350平方米,可同时开展150名学生的实训。新建的仿GMP车间、中药饮片厂分别有3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完全能满足中药化学实用技术专业学生的校内实训及生产。近4年来,我校已投入170余万元建设中药化学实验室,投入300余万元建设药物制剂实训中心,购买和更新了大批教学仪器设备,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为了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天地,本专业有针对性地与江苏康缘药业有限公司、江苏正大天晴药业公司、江苏德源药业公司、连云港市药检所等多家单位签订了长期实训、实习协议,有专人负责指导,满足了学生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的需要。
8 评价方式
学生成绩的评价是职教课程教学改革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为了给学生一个公正、合理、客观的评价,本课程在评价方式和体系方面做了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8.1 评价方式多元化
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及第三方评价(行业用人单位)的多元评价方式,从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8.2 评价体系多维度、立体化
采用多维度聚合评价体系,通过对每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考察,从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分析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辨能力、职业素养6个维度全方位、立体地评价学生对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多维度聚合评价不仅可以清晰、准确地评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具有选优和激励发展的功能。
9 课程建设特色
9.1“三全”育人,培养职业素养
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实现“三全”育人。从教室到实验实训室,从校内实训基地到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全国医药器械博览会,实行“全程”育人;从课程负责人到主讲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实施“全员”育人;从中药中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检验识别技能训练到专题选择、文献查阅、项目设计、项目实施、结果评价、PPT制作、专题汇报等,实行“全面”育人,使学生既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又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9.2 对接岗位,培养实用人才
贴近职业、走进企业、对接岗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开展职业分析;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及生产实际,选择教学内容;围绕岗位任务,组织实施教学。使学生将岗位要求、企业需求牢记在心,训练出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岗位本领。
10 课程创新之处
以专题项目实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本技能训练和单项案例实训的基础上,在本课程中开展专题项目训练,通过任务下达—文献查阅—流程设计—实施操作—结果评价—PPT制作—专题汇报的过程,全面、综合培养学生的实训技能和中药提取、分离、检验识别岗位要求的能力。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的建设应以职业特点为导向,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重点,以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进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精品课程建设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注重团队合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不断积累与沉淀,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