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及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

2014-03-18罗志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社团建设自主发展中职学生

罗志强

摘 要: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扩大求知领域、锻炼交往能力、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目前学生社团活动与学生自主成长方面,不管是从成员还是从活动的开展上讲,基本都以学生兴趣为主,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不够。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学校在社团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在中职学校社团管理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使社团成为学生活动、成长、发展的集体,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中职学生 社团建设 自主发展

一、前言

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实现共同发展目标,自发、自愿组织起来的学生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校园中学生社团因其对广大学生自主发展意识的觉醒、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的积极作用而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并日益受到关注。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已成为学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学者将中学生社团分为三种形态,即教师主导型、自发尝试型、自觉发展型。相比较自发尝试型社团和教师主导型社团,自觉发展型社团更注重学生在社团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觉主动的思考和选择,充分体现学生在社团中自我组织、自我实施和自主管理的主体地位。学生社团自主发展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建社团,自主确定社团的发展目标、自主制定社团的发展方案、自主实施社团发展规划并组织社团活动进而开展自主评价的社团发展过程。

二、职校学生社团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中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各职校学生社团活动逐步成长,成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一大组成部分。以本人所在的梅州农业学校为例,学校通过开展各类社团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多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目前,我校的学生社团组织有文学社、青年志愿者协会、书法协会、吉他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动漫协会、舞蹈协会等等。这些协会在我校成立都有几年时间,虽然每年都有很多的在校生参加各类的协会,但从这些社团的发展情况来看都不理想,在发展建设中存在着认识不够到位、管理不够规范、硬件条件有限、发展还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就目前而言,学生社团活动与学生自主成长存在着诸多问题:

1.社团自主管理能力差,以兴趣为主

部分社团在开展社团活动时主要依靠辅导教师的组织与传授,尽管学生也参与组织、管理,但仅为助手。如本校的文学社、动漫协会、羽毛球协会等,每个社团成员参与主要以兴趣为主,活动仅面对协会内部成员,普及性不够,影响不广泛。可以说,这些社团类似于兴趣小组,社团内学生受重视程度不一,学生自主意识、组织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2.社团管理模式单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主要由教师本人全面负责社团的各项任务,而学生在社团内自主管理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还缺少比较健全的、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各项社团管理规章制度,没能在学生社团资格的审查、章程的审定方面把好关或做出相应的指导,使有不少社团自身章程不合理、宗旨不明确,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还有些社团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没有制定好合理有效的社团活动考核以及年终优秀社团评比等方面的细则,各社团工作做好做坏都一个样,影响社团的发展。

3.有部分成员出现形式主义倾向

由于中职学校各类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紧张,导致每学期活动次数有限,活动内容不够丰富。由于学校团委、学生会自身事务繁多,对各社团的管理仅限于宏观监控,缺乏严密、健全的管理措施,有时会出现交差应付现象。部分学生社团内部管理松散,分工不明确,社团成员流动性大,活动开展无计划,严重影响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及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

团组织承担着指导、服务、管理社团的职责,怎样推动社团的不断发展,充分发挥社团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使社团成为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多方面技能,拓宽综合能力,发展身心素质健康的一个重要组织是中职学校共青团干部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根据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现阶段来讲,许多学校都无法真正做到放手让学生去自主管理社团而由指导老师作为领头羊,此次研究的创新之处就在于,通过理论的研究,并结合几个社团的具体实践,尽量让学生社团活动自主运作和发展,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工作目标让学生“定”

在每个学期初制定社团工作目标时,要注重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出谋献策,制定目标是社团管理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自主精神是社团管理的灵魂。社团最重要的特征在于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和共同的奋斗目标,科学的目标有利于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工作形式让学生“选”

社团作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领到学生的组织,好的工作形式才能更激起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以及高度参与性。为此,指导老师在工作中应让学生自己挑选他们喜闻乐见的管理形式。实践证明,此种形式有一定的“感召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他们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

3.工作效果让学生自己“查”

检查,是社团管理的必然环节,是总结的前提和依据。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后,计划实施如何?效果怎样?更重要的是,工作做得如何?所以,检查的工作也应由以往的老师检查逐步过渡到让成员自己查,使学生体会到工作的责任感,了解和发现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以求计划得到更好的落实。

4.总结让学生“做”

总结是社团活动科学化的基本途径。为此大到每学年的社团总结,小到每月社团的工作总结,都要求学生写,并力求使写总结的过程成为每一个成员对社团、对自己的一个重新、全面、客观的认识过程和评价过程。endprint

5.注重社团自主管理和自主建设

转变观念,把社团自主管理权还给学生。一直以来,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社团被师生默认为兴趣小组: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社团的一切事宜要教师点头才过关,社团的兴亡仿佛全系于教师的权威调控。社团中总是一些特长生备受关注,其他学生仅充当“陪衬”或“观众”。在这种社团中,成员的自我意识、自主管理权严重缺失,如此便制约了社团的健康发展。因而,在社团管理中,指导教师应把自主权还给学生,回到幕后,扮演指导者、咨询者、引导者或参与者,让社团学生自主地完成他们的“事业”,让他们在社团活动中感受付出与收获,尝试挫折与成功,体会竞争与合作,理解民主与规则,体会自信与创新,践行诚信与服务。当然,让学生自主管理社团,是对学生的信任和支持,而决非放任。团组织和指导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关心学生社团,确保学生社团良性、健康地发展,必要时也可作出适当的指导和引导。特别对一些新建社团,关注、扶持的力度要稍大些,等社团建设较为成熟时再酌情减少。

6.把社团活动纳入课程设置

当前,各中等职业学校已全力推行学分制管理,若把社团活动纳入学校课程计划之中,分配一定量的学分给社团建设,不仅可以催生健康、向上的社团组织,而且有利于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彰显学生个性,拓宽学习空间,凸现学校特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7.构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模式

中职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指导部门为共青团组织。随着学生社团发展的日趋成熟,这种管理模式也相应从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各社团按照相关的章程,明确每个社团成员的职责和权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志愿参加不同的社团。每一届社团成员都自主招聘,自主选拔社团的负责人,并通过新老会员的互帮互带,不断建立完善社团内部的组织规范,形成稳定的自主发展团体,使各社团按照自己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自主管理,淡化共青团的具体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他们个性成长的需要,这样,使社团活动既有了学校共青团的组织保证,同时又使社团自身发展有了较大的独立空间。

四、结束语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园文化的日益多样化,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化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遭遇挑战,而学生社团由于自身的独特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我们在不断的将权力交给学生自主管理的同时,让学生处于主人翁的位置,使其自身的组织、管理、责任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从而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让学生将精力更多的运用到社团的发展运作中去,大大的减低了学生的管理工作难度。而不断的向社会输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适应社会的全方位发展人才,对学校声誉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学生的自主成长则是将权力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实行自我管理,使社团成为学生活动的集体,成为学生个性成长的集体,成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集体,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金标.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构建[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9)

[2]程显志.高校学生团体建设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3]张力文.高中学生社团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团建设自主发展中职学生
创设教学空间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综合素质社团建设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职计算机专业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基于儿童本位的学习方式新探
高职院校就业创业类社团建设与高职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