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色曲河流域植被分布特征的研究

2014-03-18余锦龙刘力章

江西化工 2014年4期
关键词:阴坡灌丛样方

雷 波 余锦龙 刘力章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31)

0 前言

川西地区的植被资源较为丰富,受交通不便等因素的限制,外界与该区域的交流较少,对该区域的植被研究成果较少。通过对色曲河流域的植被的详细调查,阐述该流域植被的种类及其分布特征,丰富了色曲河流域植被研究,为该区域的后续植被研究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色曲河四川段大部分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境内,属大渡河流域,为大渡河右岸二级支流,发源于四川色达县与青海省班玛县交界处。出河源区后,大体由西北向东南流,经甘孜州色达县县城、洛若乡、霍西乡、旭日乡、杨各乡、甲学镇、甲旭乡、歌乐沱乡,至阿坝州壤塘县石里乡汇入杜柯河。

色曲河流域属川西高原气候区,具有干湿季分明、日照时间长、气温日变化大、晴天多的特点。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55.8mm,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61天,多年平均气温4.8℃,极端最高气温为29.4℃,极端最低气温为-23.5℃,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0%,多年平均霜期约171天。

色曲河流域土壤母质类型复杂,主要有砂岩、花岗岩、千枚岩和片岩残坡积物及少量的河流冲积物、洪积物。土壤类型随海拔升高依次主要分布有灰褐土、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寒漠土。

2 调查路线与研究方法

2.1 调查路线

采用线路调查与样方调查的方式进行,即在调查范围内按不同方向沿山路和溪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线路进行调查,同时也在森林和草原中穿行,沿途记载植物种类、采集标本、观察生境、目测多度等,对集中分布的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

2.2 研究方法

根据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不同,采用样方法、直接计数法和核实法等方法进行植被调查。乔木群落样方面积20×20 m2,一般设为正方形,特殊情况下可设长方形,但长方形的最短边不小于5m。灌木群落样方面积5×5 m2。草本群落样方面积1×1 m2。记录样地内的所有植物种类,并按Braun-Blanquet多优度·群集度记分,并利用GPS确定样方位置[1]。

采用GIS、RS和GPS相结合的空间信息技术,在Erdas Imagine 9.2软件的支持下,根据实地考察时所获取的GPS定点,对卫星影像图进行地面类型的数字化判读,完成数字化的植被类型图。根据遥感解译数据,对研究区主要植被类型的面积进行统计及分析,并得出其占研究区面积的比重和分布规律。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区植被类型概况

依据《四川植被》中植被分区系统,研究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但可细分为两个植被小区:一个为川西高山山原峡谷针叶林地带,川西高山峡谷植被地区,大渡河中上游植被小区;另一个为川西北高原灌丛、草甸地带,雅砻江上游植被地区,石渠、色达植被小区。[2]。研究区内分布的自然植被类型主要有寒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草甸以及高山流石滩植被。研究区植被类型如图1所示,各植被类型的面积及占研究区的比重见表1。

图1 研究区植被类型图

表1 研究区植被类型面积及比重汇总表

注:表中未包括工矿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17.58km2。“其他”指裸岩等未利用地类。

3.2 色曲河流域植被分布特征

3.2.1 植被水平分布规律

(1)大渡河中上游植被小区

地处该植被小区的研究区内地势起伏较大,河谷最低海拔约3000米,最高山峰海拔4500米以上,相对高差1500米以上。植被以鳞皮冷杉(Abies squamata)、川西云杉(Picea likiangensis)林及其混交林为主,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黄背栎(Quercus pannosa)也占有一定比重。色曲河谷两岸山坡植被分布差异较大,阴坡以以鳞皮冷杉林、川西云杉林等亚高山暗针叶林以及它们的混交林的广泛分布为特征;阴坡主要分布着栒子(Cotoneaster sp.)、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锦鸡儿(Caragana sinica)等组成的亚高山、高山落叶阔叶灌丛,此外,在海拔3000m左右有一定面积的黄背栎(Quercus pannosa)呈块状分布。

(2)石渠、色达植被小区

该区较大渡河中上游植被小区地势高亢,谷底宽展平坦,水热条件较差,气候严酷,基本无绝对无霜期,地处该植被小区的研究区内河谷最低海拔多在3600米以上,植被组合特点以高山草甸为主,其次是高山灌丛。基本不见大面积的冷杉、云杉林连续分布,仅在霍西乡附近等有一定面积的云杉(Picea sp.)、冷杉(Abies fabri)、圆柏(Sabina chinensis)混交林沟谷阴坡呈团块状或块状分布。区内分布的针叶林主要为大果圆柏(Sabina tibetica)、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祁连山圆柏(Sabina przewalskii)等组成的圆柏林及其混交林,其郁闭度较小,群落低矮。高山草甸以密丛莎草层占优势,等其次是杂草以密丛禾草层片,主要草种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四川嵩草(Kobresia setchwanensis)、垂穗鹅观草(Roegneria nutans)、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等。

3.2.2 植被垂直分布规律

(1)河槽典型剖面植被

在对色曲河流域植被现状调查中,共进行了10条植被垂直带样方调查。选取4条典型的植被垂直带,对其进行河槽部分的植被进行剖面分析。选取位点较均匀位于色曲河流域:色曲与杜柯河汇入口、甲学乡阿拉加速村、杨各乡和霍西乡戴多汾。其中色曲与杜柯河汇入口、甲学乡阿拉加速村、霍西乡戴多汾的河流走向为东西向,两岸坡即为阴、阳坡;杨各乡的河流走向为南北向,两岸坡位东、西坡。相应的河槽典型剖面植被分布见下图2。

图2 研究区河槽典型剖面植被分布图

(2)垂直自然带谱

根据植被垂直带样方调查结果,研究区植被垂直自然带谱[3]可分为5个,研究区自然植被垂直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I.山地常绿硬叶阔叶林地带:海拔3100m左右以下;

II.山地暗针叶林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地带:海拔3100~3500m;

III.高山灌丛草甸带:海拔3400~3700m;

IV.高山草甸带:海拔3700m以上;

V.高寒荒漠带:海拔4600m以上。

研究区雪线为海拔4800m以上[4],林线:阳坡为海拔3600m左右;阴坡在3800m左右。研究区主要的植被类型较简单。植被的垂直分布差异明显。

研究区在3100m左右以下为山地常绿硬叶阔叶林地带,分布有黄背栎、川滇绣线菊(Spiraea schneideriana)、栒子、长蕊杜鹃(Rhododendron stam)、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少齿花楸(Sorbus oligodonta)、柳(Salix sp.)等植物。

研究区森林带主要位于3100m以上,并表现出阴阳坡植被类型的明显区别。其中阳坡为落叶阔叶灌丛,建群种有木帚栒子(Cotoneaster dielsianus)、窄叶鲜卑花、小檗等;阴坡为山地暗针叶林带,建群种为川西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balfouriana)和鳞皮冷杉(Abies squamata)。

林线以上是高山灌丛草甸带。灌丛和草甸分别分布于山地的阴阳坡,且两者呈交替分布的状态。阴坡常出现的灌丛类型为木帚栒子灌丛、小檗灌丛、锦鸡儿灌丛等,海拔3700m以上主要植被类型为草甸,在研究区主要为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垂穗鹅观草草甸等,一直分布至4600m左右。

海拔4600m以上为流石滩地带,植物十分稀疏。海拔4800m以上为永久冰雪带,终年积雪,没有植物生长。

图3 研究区自然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

4 结论与讨论

对色曲及其主要支流两岸山体各植被自然带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发现,研究区植被水平分布可以划分为大渡河中上游植被小区和石渠、色达植被小区,垂直分布可以划分为山地常绿硬叶阔叶林地带、山地暗针叶林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地带、高山灌丛草甸带、高山草甸带以及高寒荒漠带5个垂直自然带谱。

研究区雪线为海拔4800m以上,林线:阴坡为海拔3600m左右;阳坡在3800m左右。雪线高度阳坡要略高于阴坡;而林线高度,上游区域内山体要略低于下游区域,如霍西乡上游区域,海拔在3700m以上已无森林分布,河谷两岸山坡平缓,河床两岸多分布为柳、窄叶鲜卑花等灌丛,河床往上多为嵩草、披碱草等草甸;而中下游局部地段可达4200m。

植被的分布与坡向等地理特征存在一定的联系[5]。降雨量、气温、日照、热量分配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造成各坡向呈现出多样的自然地理小环境,使其植被的分布特征存在一定的区别。阳坡从3400m左右以上,在某些地段的山地阳坡还分布着大果圆柏疏林、方枝柏林或祁连山柏林。这些圆柏林并不是连续分布的,在某些地段上,代之的是次生的栒子灌丛或林间草甸。阴坡的森林带中,在垂直分布的下段则明显的与川西云杉相混交。冷杉林分布海拔一般高于云杉林,但由于局部地形、坡向等导致的水热条件的影响,出现云杉林反而位于冷杉林之上的现象。此外,云杉林和冷杉林的破坏,还形成较大面积的白桦林、山杨林等。

[1]刘胜祥,薛联芳.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2]四川植被协作组.四川植被[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1980.

[3]郑远长.青藏高原垂直自然带结构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7,9(2):43-51.

[4]吴锡浩.青藏高原东南部现代雪线和林线及其关系的初步研究[J].冰川冻土,1989,11(2):113-124.

[5]候学煜.中国植被地理分布的规律性[J].西北植物研究,1981,1(2):1-10.

猜你喜欢

阴坡灌丛样方
灌丛化对高寒草甸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
吉兰泰盐湖绿洲柽柳灌丛生长与沙堆形态特征的关系
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研究
阿尔泰山天然林不同采伐坡向的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植被盖度对飞播造林当年出苗效果的影响
典型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灌草丛植物多样性研究
山坡羊
云南九龙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
接坝山区陡坡地段不同坡向油松造林生长状况分析
荒漠化草原锦鸡儿属灌丛扩增对牧草产量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