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流方式对经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显性及隐性失血的影响

2014-03-18汤加柱王冠军张新宇匡敬勇匡正达

武警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后路显性隐性

汤加柱,王冠军,方 淼,张新宇,匡敬勇,匡正达

引流方式对经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显性及隐性失血的影响

汤加柱1,王冠军2,方 淼2,张新宇2,匡敬勇2,匡正达2

目的探讨引流方式对经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显性及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10至2012-12实施的108例经后路腰椎内固定术患者资料,按术后引流方式不同分成普通引流组(56例)和低负压引流组(52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常规,以及术中、术后失血、输血情况,评估术后显性失血、隐性失血情况。结果普通引流组围术期总失血量(1415.10±592.66)ml,其中显性失血量为(860.62±375.45)ml,隐性失血量为(516.73±314.71)ml;低负压引流组围术期总失血量为(1251.53±540.99)ml,其中显性失血量为(794.17±337.19)ml,隐性失血量(457.36±332.79)ml。普通引流组和低负压引流组两组之间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引流方式对经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后隐性及显性失血量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腰椎融合;围术期;隐性失血;引流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经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age加自体骨椎间融合术围术期出血量较大[1-3],临床对围术期失血量的评估主要观察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目前,对围术期隐性失血的研究多集中于手术因素的影响,而关于术后引流方式对隐性失血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2010-10至2012-03我科同一组医师收治的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引流方式对脊柱融合术后显性及隐性失血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08例中,男59例,女49例;年龄 19~76岁,平均(52.8±16.1)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腰椎管狭窄症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34例。全部患者均行经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Cage加自体骨椎间融合,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完成。根据术后切口内引流方式分为普通引流组56例,低负压引流组52例。根据手术节段不同分为单节段组(32例)、双节段组(48例)、三节段及以上组(28例)三组。

1.2 排除标准 (1)术中出现脑脊液漏;(2)腰椎二次手术、感染病例;(3)凝血功能障碍;(4)合并有严重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5)合并有严重贫血或营养不良;(6)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等脊柱畸形。

1.3 引流装置及特点

1.3.1 普通装置 由常熟市赛爱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制造,包括“一次性使用输血器”长约30 cm,外接“一次性使用体外引流袋”,规格2000 ml,悬挂于床边,低垂引流。主要依靠背部切口内压力及重力作用将积血引流出体外,切口内不形成负压,但引流管易折,引流管口易形成血凝块阻塞引流。普通引流袋置于低于身体位置并精确计量引流量。

1.3.2 低负压装置 产于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包括“一次性使用硅橡胶引流球(手雷式)”,规格200 ml,由引流管、隔膜接头、球囊、排液塞组成。其引流除依靠背部切口内压力及重力作用外,挤压后球囊产生的负压吸引力也助于将背部切口内积血排出体外,其优点是可以防止引流液反流,可使切口内产生10~20 kPa负压,但负压不均衡稳定,易形成间断性引流。低负压引流球保持负压状态,及时倒出球内引流液并计量。

1.4 围术期处理 两组术前准备、用药均相同,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均于术后24 h引流量<50 ml时拔除引流管。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在床上行肢体功能锻炼,拔除引流管后戴支具下地活动。

1.5 观察内容及方法

1.5.1 术前指标 统计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术前凝血功能,术前血细胞比容(HCT)及血红蛋白(Hb)。

1.5.2 术中指标 统计手术节段、术中显性出血量(术中负压吸引引流所得液体量+称重法所得纱布等浸血量-冲洗生理盐水量)、引流方式。

1.5.3 术后指标 统计术后显性失血量(术后拔管前的总引流量+敷料上的渗血量)、术后输血量、输血人数(Hb<90 g/L时需进行输血)。隐性失血量=失血总量(理论失血总量+异体输血量)-显性失血量(术中及术后显性失血量之和)[4]。按输1个单位的浓缩红细胞相当于200 ml标准红细胞容量计算。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节段、术前Hb、HCT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表1)。

2.2 失血情况比较 两组总失血量,显性、隐性失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2)。

2.3 不同手术节段出血比较 随着手术节段的增加,失血总量,显性、隐性失血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3)。

3 讨 论

经后路腰椎内固定术围术期失血量包括显性失血和隐性失血,显性失血是指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装置中引流出来,以及敷料上渗出的可见失血;隐性失血指积留在切口内及外渗到组织间隙的血液,还有溶血作用所丢失的血红蛋白。

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放置引流可以减少术后硬膜外血肿发生的概率,减少术后切口积液,降低远期迟发性感染发生的概率,同时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组织纤维化具有良好的作用[5-8]。普通引流和低负压引流是临床常用的引流方式,两种方式对围术期失血的影响暂不明确。陈建常等[9]研究发现,在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普通引流组的失血总量、术后显性失血量、输血量及输血人数均低于低负压引流组,但隐性失血量多于低负压引流组。本研究表明,两种引流方式对术后隐性及显性失血量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但普通引流组各数据绝对值均大于低负压引流组,究其原因,考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负压引流最大负压为10~20 kPa,因负压不稳定易形成间断性引流。负压引流球容量为200 ml,而腰椎术后早期出血量较大,当引流膨胀后,虽然其连接处的单向阀可以避免球内液体逆流,但此时引流球内已无负压甚至是正压,直接影响到引流液的流出,从而导致引流液淤积在切口内,渗血不能及时吸出,易使管道血液凝固堵塞,导致引流不畅。(2)负压引流球及引流管要求封闭,若术中固定引流管不慎刺破或术后引流球排液塞未塞紧均会造成负压的丢失,则无法进行正常的负压引流。而普通引流袋可容纳2000 ml的引流液,并可进行更换,其引流持续有效。

对于隐性失血的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文献[10-12]认为隐性失血的原因包括溶血、自体血液回输,围术期血液进入组织间隙及积留在手术腔内等。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手术节段数对围术期失血的影响,发现随着手术节段的增加,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均增高,而各组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与文献[2,13]的研究结果一致。证实胸腰椎融合术围术期失血量与手术节段数呈正相关,随着手术节段数增多,隐性失血量也增加,患者接受输血的可能性增大。因此,手术创伤程度可能是影响隐性失血量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各节段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说明隐性失血和总失血量之间可能存在一种潜在的相关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两种引流方式对腰椎融合术后围术期失血量的比较,表明两种引流方式对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隐性及显性失血量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术中采取何种引流方式,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执行。

[1] 鞠洪斌,郭东明,蔡维山,等.腰椎管狭窄症术后隐性失血的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9,7(8):797-799.

[2] Yossi S, Kevin C, Baker,etal. Hidden blood loss during posterior spine fusion surgery [J]. Sine J,2013,13:877-881.

[3] 邓天琼, 张怡五, 蒲 渝,等. 红细胞比积变化在监测 100 例脊柱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观察[J]. 重庆医学, 2010, 39(1):100-101.

[4] GROSS J B. Estimating allowable blood loss: corrected for dilution [J]. Anesthesiology, 1983,58(3): 277-280.

[5] 张 博, 胥学冰, 唐亦复,等.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J].2012,23(12):1036-1038.

[6] 许秀萍, 武晋晓, 纪 欣.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糖尿病并发压疮效果观察[J]. 武警医学, 2012, 23(7): 578-579.

[7] Hasan M, Mehmet E, Sebnem O.Are Drain Useful for Lumbar Disc Surgery? [J]. J Spinal Disord Tech,2006,19,171-177.

[8] Ho C, Sucato D J,Richards B S.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elayed Infections Following Posterior Spinal and Instrumentation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Patients [J]. Spine,2007,20:2272-227.

[9] 陈建常,欧 勇.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两种引流方式的比较 [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14(6):1397-1401.

[10] Pattison E, Protheroe K, Pringle,etal. Reduction in haemoglobin after knee joint replacement surgery[J]. Ann Rheum Dis,1973,32:582-584.

[11] Erskine J G, Fraser C, Simpson R ,etal.Blood loss with knee joint replacement[J].J R Coll Surg Edinb,1981,26:295-297.

[12] Faris P M, Ritter M A , Keating E M,etal. Unwashed filtered shed blood collected after knee and hip arthroplasties: a source of autologous red blood cells [J]. J Bone Joint Surg Am,1991,73:1169-1178.

[13] 白 冰,王丽萍,虞雪融.脊柱手术隐性失血的调查[D].长春:吉林大学, 2013,20-26.

(2013-10-30收稿 2014-01-05修回)

(责任编辑 尤伟杰)

第二届武警部队训练伤及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

2014年6月7日—8日 北京

邀请函

主办单位:武警部队训练伤及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中国武警总医院骨科中心

协办单位:武警医学杂志

由武警部队训练伤及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武警总医院骨科中心承办的武警继续教育项目“第二届武警部队训练伤及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将于2014年6月7日—8日在武警总医院学术厅(外科楼十层)举办。

本次学术大会特邀多名国际顶尖膝、肩、踝、髋和运动损伤专家担任讲师,就相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和手术演示。重点议题: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多韧带损伤,半月板、软骨、髌股关节;肩关节不稳与盂唇损伤,股髋撞击症;以及训练伤防治及治疗新技术。

大会主席:中国武警总医院骨科中心主任 邢更彦 教授

会议日期:2014年6月7日—8日

会议地点:中国武警总医院外科楼十层学术报告厅

会议征稿: 1、5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注明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大会只收电子版文稿;

2、征稿于2014年5月30日截止;

3、投稿邮箱:shizhandf@163.com

会议食宿:长峰宾馆、永通招待所;免餐费;

敬请您通过下述电话、短信、E-mail方式,告知您是否需要住宿。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69号骨科中心 邮编:100039

联系方式 :王明新(13911385839) 史展(15110289799)

Comparisonoftwodrainagewaysafteroperationofposteriorlumbarintervertebralfusion

TANG Jiazhu1, WANG Guanjun2, FANG Miao2, ZHANG Xinyu2, KUANG Jingyong2, and KUANG Zhengda21.Xuzhou Medical College, 221004,China;2. Department of Spinal Surgery,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obvious and hidden blood loss after operations in the posteri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PLIF) by two drainage methods, and compare the effect of the two kinds of drainage.MethodsFrom October 2008 to December 2012,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08 patients undergoing treatment of the PLIF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kind of drainage method after PLIF,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56 patients

ordinary drainage method, 52 patients underwent low suction drainage method. Statistics was applied to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two groups in terms of total blood loss,visible blood loss,hidden blood loss,and transfusion.ResultsIn the ordinary drainage group: the mean blood loss of (860.62±375.45) ml was found in 56 cases after operation; the mean total blood loss was(1415.10±592.66) ml while the hidden blood loss was (516.73±314.71) ml,36% of the total loss. In the low-suction drainage group: the mean blood loss of (794.17±337.19) ml was found in 52 cases after operation; the mean total blood loss was(1251.53±540.99)ml and the hidden blood loss was (457.36±332.79) ml,35% of the total los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sThe ordinary drainage and the low-suction drainage may have no difference in hidden blood loss after operations.

posteri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perioperative period;hidden blood;drainage

汤加柱,硕士研究生,医师,E-mail: xilvdoctor@163.com

1. 221004,徐州医学院研究生院;2. 100039北京,武警总医院骨三科

匡正达,E-mail: kuangzd@sina.com

R687.32;R681.55

猜你喜欢

后路显性隐性
局部冷热敷序贯治疗在颈椎后路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蚕宝宝流浪记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